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与文学

语言与文学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十三、语言与文学试论文学艺术与青年成长的关系  朱 玲 1984(2)33试论李清照词中的主人公形象  朱 玲 1986(2)58试论李清照词中的主人公形象(续)朱 玲 1986(3)56“琼瑶小说模式”对当代青年文化观念的效应  华 翔 汪发元 陈德中 1987(2)26论唐太宗的社会政治诗  邹纪孟 1987(6)44论写作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王东成 1988(3)44一幅当代婚姻家庭的
语言与文学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集(1982—2012)

三十三、语言与文学

试论文学艺术与青年成长的关系  朱 玲 1984(2)33

试论李清照词中的主人公形象  朱 玲 1986(2)58

试论李清照词中的主人公形象(续)朱 玲 1986(3)56

琼瑶小说模式”对当代青年文化观念的效应  华 翔 汪发元 陈德中 1987(2)26

唐太宗社会政治诗  邹纪孟 1987(6)44

论写作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王东成 1988(3)44

一幅当代婚姻家庭的透视图——评苏晓康的报告文学《阴阳大裂变》  周晓燕 1988(6)31

汉语语法分析方法试说  赵清治 1991(5)45

存在主义与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  袁盛辉 1991(5)52

艺术真实性之我见  任文贵 1992(1)53

“悲剧”的人与“悲剧”的社会  张 伟 1992(2)37

略论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  张文郁 1992(3)48

试论汉字改革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对《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命运的思考  赵清治 1992(4)53

高校写作课应注重素养与能力的培养  王东成 1993(4)36

对报告文学与想象的思索  任文贵 1993(4)39

浅谈毛泽东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  许莉娅 1993(6)13

公文主旨的特点及其表达  任文贵 1994(1)81

关于写作教学的几点体会  王东成 1995(1)88

贾谊的悲剧邹纪孟 1995(2)73

当代文学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周晓燕 1995(4)84

论陈亮词  朱 玲 1995(4)90

巴金的另一座丰碑  陈琼芝 1996(1)87

简论“忏悔贵族”与“多余人”之“亲缘”关系  张 伟 1996(1)92

陆机的艺术表现论  张来斌 1996(2)88

论文章不是无情物——对写作原理的思考  任文贵 1996(2)91

论元杂剧《琵琶记》的忠孝观  刘延棠 1996(3)85

论语》的文学成就  朱 玲 1996(3)90

论“拜伦式”的“南方叙事诗”  张 伟 1997(1)54

文学理想与作家责任  周晓燕 杨智慧 1997(2)7

孤独者:卡夫卡及其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陈 遐 1998(2)96

高尔基笔下“多余人”形象初探——试析“白老鸦”福玛  张 伟 1998(2)100

浅析语境与翻译周丽娜 1998(2)105

略论近期文学中青年形象的变化  唐 欣 黄力平 1998(4)93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刍议  任文贵 1998(4)97

现当代随笔对比研究  贺鸿凤 1998(4)101

终极域:史铁生创作的基本视点  胡山林 1999(2)77

试论艺术变形的普遍性与必然性  曹 晖 姜艳秋 1999(2)87

唐传奇与戏曲的发展  朱 玲 1999(2)92

浅论唐代传奇女性悲剧命运与法典礼制的关系  窦玉玺 1999(2)95

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与人的解放  袁 泉 1999(2)83

鲁迅文学精神与当代作家写作  张学昕 1999(4)100

文学:从异化到复归——七八十年代文学发展评略  周晓燕 2000(3)86

异彩纷呈的咏荷华章——《荷塘月色》与《清塘荷韵》赏析  王志尧 2000(3)90

溪花与禅意——谈禅宗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焦亚东 2000(3)93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卢德平 2000(6)103

中国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流行及其特征  车安宁 2000(6)109

索绪尔符号观再评价  卢德平 2001(2)101

关注“消费科技”背景下的青少年写作活动  孟建伟 2001(6)45

七月诗派的理论基石——胡风的诗学思想  吴井泉 陈世澄 2001(6)94

喧哗中的寂静——当前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与读者的关系  周晓燕 2001(6)99

女性的现实困惑与女性人文主义理想  白 薇 2002(4)125

萧红作品中对农民文化的反思  艺 丹 2002(4)129

幻觉幻化艺术在莫言短篇小说《夜渔》中的应用  朱旭晨 2002(4)133

太阳照常升起之路——以海明威为个案探析记者生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谢 姝 2002(6)112

火山”迪斯科的符号学侧面  卢德平 2002(6)122

屈原诗歌四大主题的共时格局  罗 漫 2003(1)123

对于文学批评的批评  周晓燕 2003(1)128

漫议青年流行语言(笔谈)陈元元  等 2003(3)26

试析郭沫若在大跃进年代的诗歌活动——从《百花齐放》到《红旗歌谣》  邢小群 2003(3)120

论冰心、林徽因诗歌精神的现代性  白 薇 2003(3)125

殷文学史观简论  吴小龙 2003(3)129

中西悲剧《美狄亚》与《赵氏孤儿》比较研究  李 颖 2003(3)133

柳永词的“本色”  宁夏江 2003(5)121

陆机“诗缘情”的美学阐释  江舟群 2003(5)126

论汉字的审美功能  孙建军 2003(6)85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  梁 鸿 2003(6)89

林清玄散文的禅意  黄 玲 2003(6)93

公式主义批判与作文童心的回归  李乾明 2003(6)97

“文革”时期知青题材小说初探  曹惠英 2004(1)128

浅论中国古典小说修辞的民族风格  李 艳 2004(1)135

原始图腾的符号学阐释  卢德平 2004(3)107

“文如其人”与“潘岳现象”  王东成 2004(3)113

陶潜之归隐与东晋南朝门阀政治  雒三桂 2004(3)117

“人格说”在文学理论中的现代性转化  于闽梅 2004(3)123

论刘震云小说的思维背景  梁 鸿 2004(4)124

教育小说《歧路灯》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徐云知 2004(4)130

英语应用能力与英语思维的培养  杨小凤 2004(4)139

浅谈英语学习策略训练  武 竞 2004(6)135

浅议翻译的理想境界  张 萌 2004(6)140

长箫一支同心曲 梦里清辉各自明——比较安几道与纳兰性德“梦”词之异同  吕 菲 2005(1)113

艺术良心:文学创作的“通灵宝玉”王东成 2005(1)118

无法安妥的灵魂——评析贾平凹小说的主人公形象  金俊荣 2005(1)125

论《创世纪》中的言语行为卢德平 2005(3)96

爱伦·坡的心理小说之修辞学解读  任 翔 2005(3)108

试论元散曲爱情闺怨描写与元代多元文化交流  云 峰 2005(3)114

萧红与三毛“女性意识”与“自由意识”解读  刘素萍 翟思成 2005(3)119

读者的阅读期待与30年代的文学出版  石潇纯 2005(3)139

论北宋前期诗文的议论风气  曾祥波 2005(4)106

我国当代现实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兼容与吸收  黄金花 2005(4)111

新散文的意义和所面临的处境  黄 玲 2005(4)116

更新观念 占领市场——2000—2004:中国都市电影创作状况分析  楚卫华 2005(4)137

去蔽与还原:世俗生活的诗意漫游吴井泉——于坚诗歌中的平民意识与精神空间 2005(5)107

初唐时期的祥瑞与雅颂文学李 俊 2005(5)112

殊途同归——《黑暗的心灵》与《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之比较  徐鲁亚 2005(5)118

放翁原具自家真——浅谈陆游词的内容特色  黄连平 2005(5)123

论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戏剧冲突张 铎 2005(5)128

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看误读的积极作用  熊文莉 2005(5)139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论争——作为中国当代文论发展史的解读  孟登迎 2005(6)102

永恒的困境——论张爱玲小说中伦理悲剧的哲学内涵  石 杰 2005(6)109

命运的抗争 自由的渴望——评米尔顿·村山的成长小说《我仅要我的身体》  周晓刚 2005(6)113

语境创建与语言教学  周丽娜 2006(2)119

文体学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 新 王 晓 2006(2)125

20世纪女性诗歌创作回顾与思考  白 薇 2006(2)129

论萧红作品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示  姜志军 2006(2)133

略论西方悲剧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杨庙平 2006(2)137

略论皮尔士符号学理论对语言研究的影响  卢德平 2006(4)121

于坚散文的诗性精神  黄 玲 2006(4)127

《国语》和《左传》的异同比较  黄连平 2006(4)132

电影片名翻译的文化适应  阮红梅 李 娜 2006(4)138

本色自然是仁爱——对杜甫诗歌的一种新认识  舒志武 2006(6)11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著述动机探因  勾俊涛 2006(6)124

《型世言》与晚明吏治  井玉贵 2006(6)129

浅论王宗炎语言学论著的隐喻特色  刘志广 2006(6)134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武 竞 2007(2)131

《儿女英雄传》“第老的”释义商榷  翟 燕 2007(2)140

董仲舒“《诗》无达诂”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刘国民 2007(3)129

语言思想: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冯 卉 张迈曾 2007(3)140

开元政治的恤灾观念与关照民生的诗歌意识  李 俊 2007(4)122

从教士与国王形象看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罪感意识  王卫华 2007(4)130

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对《当代套中人》的解读  刘素玲 孙广芳 2007(4)136

近代字词关系研究述评韩 琳 冀秀美 2007(4)140

我国学界对“竹内鲁迅”接受状况的反思  桂 琳 2007(5)101

唐代士大夫喜欢结交僧徒的原因探讨  王秀林 2007(5)106

英汉被动语态的对比研究王 蕙 2007(5)111

论英语动词现在完成体的意义  陈劲节 2008(2)118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宗教传统  高迪迪 王 林 2008(3)101

青春·大地·呼唤——解读叶赛宁与海子自然诗审美思想  李一帅 2008(3)105

略论清末著名女词人吕碧城的思想精神  吕 菲 2008(3)108

从禅宗的内在超越性解释妙玉的悲剧命运——兼论中西文化之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特征  刘国民 2008(4)111

论《镜花缘》“奇不入幻”的叙事选择刘莲英 2008(4)118

审判的逆转与民族精神的建构——论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母亲形象  骆玉安 2008(4)123

从汉语修辞看英语语篇修辞的章法和技法  徐鲁亚 2008(5)126

浅析大学生高效阅读能力的培养  吴 江 2008(6)15

二语词汇习得能力发展实证研究  张子宏 2009(2)124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与推理  高海龙 2009(2)135

韩白关系考论  曾祥波 2009(5)117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两个基本特征  桂 琳 2009(5)123

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新世纪文学批评的未来  文广会 2009(5)128

女性的价值体验与生命感悟——论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悲剧内涵  郎润芳 刘瑞琦 达红旗 2009(6)135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分析张子宏 2009(6)139

存现句表述功能解析及认知语义动因  李 挺 2010(3)135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对吕碧城旅居海外词的分析  吕 菲 2010(5)139

论思辨能力的特征及其与语言知识间的关系  张子宏 2010(6)123

浅谈维果茨基的语言思维观高 霄 王慧青 2010(6)128

政治文化与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转变  任秀蓉 杨华丽 2010(5)133

论宋诗好用本朝事典——兼谈宋人诗卷的形制功用  曾祥波 2011(6)106

现代性权力矩阵内部的性别政治——叶梅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白 薇 王冰冰 2012(2)133

苦吟中的“自我”重构——对中晚唐苦吟诗风的另一种解读  张宇慧 2012(2)138

论建安诗文的“迁逝”之悲刘国民 2012(3)123

杜甫夔州诗歌的“纪异”意识  李 俊 2012(3)130

“天地之逸气,人间之弃才”——论贾宝玉的“名士”人格形态  王秀林 2012(3)136

英语重叠词探析王 蕙 2009(4)139

缺省推理与常规关系  高海龙 2011(4)139

二语语言知识对写作技能影响的理论探讨  张子宏 2011(6)111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起点探微  司新丽 2012(5)1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