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全面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立足于“世界的中国”来构思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蓝图。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着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应当生产出更加优秀的、体现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发挥普世性作用。

现代化的社会里,文化产业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提升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起到整合的作用。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青睐,被认为是“城市名片”“软实力”,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基本生活环境,而且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文化产业国际化,使得其发展成为真正的开放性空间,也更加凸显了其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呈现出强劲的势头,关注文化产业发展、拓宽其发展渠道,也就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文化产业与现代化、全球化息息相关,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贸易数量增大,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长将不断促进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消费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些文化情形的产生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12]努力寻求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市场的对接口,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产品为载体,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打造国际文化贸易与合作平台,形成文化产业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大格局,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和途径。

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也是文化产品丰富多样的国家,56个民族造就了多样化的文化风格和人文精神。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为了顺应开放的潮流,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实力,我们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来维护和发扬我国的文化,同时又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面向未来,中国的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的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都要求文化产业必须站在全球高度,内外统筹,全面开启文化产业国际化时代,实现文化产业的外向型发展,助推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全面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立足于“世界的中国”来构思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蓝图。尽管我国的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进行文化成果的创造与创新,在更加开放的空间里,开掘文化创造新的生命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刘文俭(2007)提出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以教育国际化、旅游国际化、经济国际化、国际文化交流、信息技术的运用、文化艺术节会,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笔者总结了其经验理论,对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抉择做出了如下构想:

(一)着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和其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一样,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来源于文化产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笔者认为,构成一国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文化的独特性主要植根于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之本,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道德理念的体现。任何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都是由于其传统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进行创新的资源,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创造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适应国际语境的文化产品,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只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平衡点,打造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和审美情趣的文化产品,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着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铸就了灿烂的文化史,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备和无法赶超的超能力。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源泉,也是维系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支柱,是我国人民在过去的历史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人民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的精神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应当生产出更加优秀的、体现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发挥普世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3] 弘扬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推动国家形象的提升,以文化优势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首先是汉语言在全世界的传播。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必然离不开语言的传播。汉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化因素最多的语言。中国的语言文字从字形、字义、词源、释义等多个方面来讲,都可以被当作一部文化史。中国56个民族,56种语言,更是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国家已经为汉语的推广做出了许多努力,如:在海外成立孔子学院,向国外输送汉语教师,在国内成立对外汉语专业,等等,开启了汉语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也刷新了汉语教育的新纪录。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崛起,汉语教育首当其冲。这是世界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选择。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文化的传播也具有时代变革的特征,与现代人的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首先是指中华传统文化应当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易于被现代人接受和吸收;其次,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指导现代人的生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走文化兴国的道路。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民族精神、创新价值、团结协作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非凡的智慧,能够在当代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要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即,采取生活化的传播方式。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真实的生活情境,况且要在生活中实现其价值。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要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渗透,促进人们的理解和接受,进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如:韩国电视剧之所以在东南亚一带十分流行,以至于形成“韩流”,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韩剧将儒家的人文情怀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适应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审美观。我们不得不感慨,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然而,我们却没有将其有效地开发出来。韩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在国内,而且是向全世界的传播。因此,中华文化的传播是跨文化交流,应当超越民族和国度的界限,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认可和喜爱,获得他们的认同和好评,满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需求。在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之前,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认真调查研究哪类产品适合哪个区域的消费习惯。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其目的是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只有这样,才能营造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再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并非排斥他国优秀的文化,而是面向世界各国,汲取其宝贵的精神营养,借鉴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参照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与传播探索出一条广阔的道路。

大量事实表明,在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只有坚持民族传统文化为本位,置身于全球化的背景中,注重世界现代化的生活,在保持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生产出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又能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文化消费习惯,才能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为国家文化贸易的发展赢得广阔的国际市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衔接与融合,才能使我国的文化焕发出新的优势来,才能够确保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改变我国文化贸易逆差、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借鉴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外国文化,采取辩证的、发展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重视文化的发展规律,在文化产业领域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各种新颖而有意义的文化创新理念,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增加文化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出新品,出精品。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适应国际市场的文化消费需求。优先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新兴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熟悉国外的优秀文化,做到传承中华文化,借鉴和创新异域文化。传统文化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源,外国先进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完善,只有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推陈出新,从而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并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塑造良好的文化大国形象。创新和拓展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渠道,通过直销、网络销售、代理、合作经营等多种销售渠道,扩大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额,增加外汇收入,改变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打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知名品牌,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民族风情浓郁。创新文化产品,走国际化道路。

(三)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就要改变异国文化产品充斥中国文化市场的局面。“文化产品内在地蕴含着生产者的思想和观念,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也就是文化观念的传播辐射过程。文化产品出口对于拉动一国经济增长、改善国际收支等经济目标以及传播各国文化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把促进文化产品出口作为提高本国及本地区文化影响力及文化竞争力的手段。” [14]我国的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严重侵蚀,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我们应当向其他国家学习有关保护本国文化的政策,例如法国。我们要学会尊重并且保护我国的文化不受侵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变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壮大跨国文化公司的实力,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好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工作,积极推广中国的相关政策和文化产品价值,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中,加大高新技术含量,切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扩大知名品牌的宣传力度,以此来促进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的提高。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量,彻底改变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其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我们应当在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采取适合他国的风格和方式,扩大文化产品的输出规模,让全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外向型文化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深入发掘和整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产品,使国外受众易于接受,以更好地适应境外的文化需求。”[15] 要努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文化贸易,贯彻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挖掘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还应当结合文化企业自身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增加文化产品在异国的魅力,逐步缩小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贸易逆差,打造“中国创造”的文化产品,加大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好文化宣传工作,推介中国的优秀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的知名度。李怀亮(2007)建议,在海外投资建设“中国文化城”,开设汉语教材、音像、图书等专门区域,开拓中国文化在世界市场上的根据地,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目的。此外,他还建议开设各种语言版的“中国文化产品网上超市”,在国外建立文化产品宣传与营销点,形成规模优势。“中国书城”“中国艺术城”“中国音像城”“中国书画馆”等,也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新亮点,树立中国文化品牌,扩大海外市场,吸引更多的海外文化企业家。此外,国际会展、商贸推介会、艺术节等等,大型文化活动的参与,是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的平台。如:“俄罗斯年”“中法文化年”“中华文化非洲行”“中国文化澳洲行”,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等,都从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这些活动也是不断创新中国文化的举措,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机制,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文化企业和机构前来参观交流,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总之,文化产业应当从各个方面着手,拓宽其在海外的文化市场,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四)重视“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主体,离开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发展就等于零。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人才培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陈伟军等专家学者对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值得我们借鉴:

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贸易,增强走出去的能力,归根结底还要落实到人的因素上。在文化生产、文化创造、文化经营、文化传播、文化管理和文化出口等方面,我们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建构文化本土性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全面振兴文化产业,才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全球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展示文化强国的气象和风度。[16]

分析这一定义,我们发现,文化产业人才必须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其作用是振兴国家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文化强国的魅力和吸引力。上述定义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设想。李怀亮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如下见解:

人才是文化经营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国外有大批这样的专门人才,对国际文化市场的研究非常深入、细致,大到一个地区的文化产品的竞争格局,小到一个具体产品应该怎样投放,都有专门的人才进行具体的研究。而国内,文化经营方面的人才稀缺,既懂外语,懂影视文化产业制作,懂营销,又熟悉国际文化市场,并且与国际发行渠道有着密切联系的国际文化贸易人才更是凤毛麟角。[17]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李怀亮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意见是对比中外人才培养现状得出的,是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更为具体和更为明确的建议,尤其是指明了国际文化贸易人才稀缺这一现状。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国际型”这一标准。无论是陈伟军,还是李怀亮,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都是置身于国际环境中,从国际文化贸易的视角出发的。另外,都着重强调了“复合型”这一标准。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国际型”“复合型”的人才。

骆玉安关于“对外文化交流人才”的论述是这样的:“我们在大力培养文化行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重视造就一批既了解国外文化历史又熟悉国际文化交流现状,既懂得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又具备良好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版权进出口方面的人才、文化经纪人、展演策划者等等。” [18]认真分析骆玉安对“对外文化交流人才”的诠释,我们发现,“复合型”是其特征,并且,相比于陈伟军和李怀亮的定义,其定义更加强调了“对外交流”,也更具体地说明了“复合型”所涵摄的范围。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应当借鉴不同的观点,综合各自的长处和优点,真正把握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要加快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步伐,就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工夫。在这一现实条件下,如何界定文化产业人才?如何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文化产业国际化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的人才,这也是本书要讨论的问题。文化产业国际化是以语言文载体实现的交流与沟通。因此,文化产业国际化这一时代主题要求我们培养出适合这一发展趋势的合格人才。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既要精通语言,又要精通文化产业相关知识,即复合型人才。本书论述的人才培养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国际间文化的交流必然是语言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应当加大中国语言的输出力度,促进语言在全世界的传播。以此为先导,带动文化产品的输出。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首先要创办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校,来承载这一历史重任。在国内,我们应当加大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改革的力度,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历史潮流的人才;在国外,我们应当创办孔子学院等机构,加大中国语言的宣传力度。然而,能够担此重任的依然是精通外语的人才。总之,国际一流的人才应当依托国际一流的高校,国际机构的创办要扩大和推销中国的文化。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反之,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文化产业国际化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需借鉴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也是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背景下,其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性质决定的。李嘉珊、辛辰(2009)关于国际文化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定义或许对我们的研究有些启发:

“国际文化贸易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经济学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熟练运用一门或多门外语,掌握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熟悉国际文化市场发展动态,能够独立进行或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于“国际化”“应用型”,是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以适应国际化需求为直接目标,其中,“国际化”指“面向世界”,“应用型”内涵“高层次”,特指国际文化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研究型”人才,又区别于“技能应用型”人才。 [19]

最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国际化为前提,培养出“国际型”的人才。所以,付瑞红认为,在文化产业人才管理的培养中,应当设置英文专业课程和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等学科。

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应当在立足本国实际的前提下,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国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社会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培养一批适合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流通,还是贸易规则的制定与遵守,都要靠人才素质的提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关键。

只有站立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高瞻远瞩,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审视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进程,将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将国内与国外因素综合起来,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文化市场,准确定位国际市场,才能全面开启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新篇章,才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注释】

[1]李怀亮、虞海侠:《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结构及竞争力分析》,《国际贸易》,2013年第9期,第59页。

[2]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3]乔舒亚·库珀·默雷:《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4]谢晓娟:《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论前沿》,2004年第9期,第20页。

[5]姜凤艳、王风晨、武树霞:《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体系构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24页。

[6]丰子义:《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理论视野》,2009年第9期,第30页。

[7]李昆明、王缅:《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56页。

[8]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9]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国际贸易》,2006年第10期,第32-33页。

[10]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国际贸易》,2006年第10期,第33页。

[11]王沪宁:《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15页。

[12]曹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煽动经济战略研究》,2012年第11期,第33页。② 蔡尚伟、王理:《开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时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219页。

[13]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年10月16日。

[14]李怀亮、王锦慧:《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第178页。

[15]陈伟军:《文化贸易拓展:提升软实力与走出去》,《中国出版》,2013年2月上,第17页。

[16]陈伟军:《文化贸易拓展:提升软实力与走出去》,《中国出版》,2013年2月上,第18页。

[17]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下的中国文化出口策略》,《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3期,第75页。

[18]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殷都学刊》,2007年第2期,第155页。

[19]李嘉珊、辛辰:《国际文化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架构设计》,《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8期,第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