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语教育与文化强国的内在联系

双语教育与文化强国的内在联系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语教育与文化强国的内在联系一、双语教育是文化强国中的微观文化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也向全党下达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任务。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有内在联系的。

双语教育与文化强国的内在联系

一、双语教育是文化强国中的微观文化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也向全党下达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任务。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正式系统提出了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号召。这表明党中央比以往都更加重视文化在国家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有内在联系的。

文化强国中的文化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宏观文化、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例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深入研究总结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属于宏观文化范畴;为落实党中央治国安邦的大计方针,来研究当下意识形态领域所运行的体制、机制诸问题,这属于中观文化范畴;繁荣文艺、加强双语教育等细致操作层面,则属于微观文化范畴。这种基础性的、专业性甚至是技能性的微观文化领域,同样是整个国家文化强国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层级。而微观文化中的双语教育正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和谐与凝聚力的不可替代的韧性纽带。

二、双语是多民族多语言地区维护稳定的软实力和镇定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族群,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度,历史上许多单一的民族地区经过现当代的交叉移民和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的变动,已经成为多民族、多族群共同居住了,这时候他们之间的交际和交流只有靠双语,即一方面是本地先入为主的民族语,一方面是国家规定的通用语。这就要求居住在此地的所有人都要至少学会双语。例如,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原地的维吾尔族都会讲维吾尔语,随着移民来此地的汉族人逐年增多,当地维吾尔族人也大多会说汉语,但移民来的汉族人除了会不太标准但能说而且听得懂的汉语普通话外,至今很少有人能学习维吾尔语并且熟能交际,久而久之,就会因为语言的隔阂而产生不信任,沟通不畅就容易离心离德,难以达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旦出现国外、境外的分裂分子挑拨,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在不同民族间产生,而如果这一双语地区维吾尔族人能讲维吾尔语、汉语,汉族人也能讲汉语、维吾尔语(哪怕是常用的口语和初通书面维吾尔语),维、汉之间日常双语沟通基本没有问题,这就不会产生语言以至心理的隔阂,互相信任度就会大大提高,互相所获得的信息也会真实畅通得多。任何国外的煽动和国内的风波,两个民族都能很快知道真相,也就不会让企图滋事、闹事的人有机可乘,地区稳定就有了保障。因此,杂居地区的民族互学对方的语言,每个人都基本能使用当地民族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民族间相互深入信任、稳定心神的镇定剂,进而民族杂居地区的人民就会心境和谐、长治久安了。

三、双语是多民族间交流感情的润滑剂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会副会长、原新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尤路斯(维吾尔族)曾对笔者说:“语言不通就感情不通!”在多民族地区,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交流感情的润滑剂。正像人们有时说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只是传达感情一样,例如,汉族人双方一见面,甲方说一声“您好”,乙方还一声“您吃饭了没有?”听话人“好不好”与说话人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不好了”他也不会去帮助他,“好了”他也不一定从心底里高兴;听话人没有吃饭,说话人也不会去请客,但是,双方这样说了,两个人的感情就接近了。但是如果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说表达感情的话,那么交流和交际就注定会失败,因为双方语言不娴熟时一般说话都很少,说也只说些最实用的话,比如问路,买卖东西等,还要加上手势语。相反,如果双方能说对方熟悉的母语,那么,不仅交际高效,交流感情也会带来神奇的效果。因此,在多民族地区,各民族不仅要学习说通用语,还要学会说当地的民族语,这样,该地区的民族间的感情往往就比较融洽。

笔者1985年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调查,发现该村的满族会汉语,少数在村里居住的汉族人也会满语,全村大多数人是满汉语皆通。笔者还专门访问了一位满语相当好的四川汉族人,他详细介绍了跟满族人说满语的好处。一些人后来和满族人结了婚,因为能够结婚一定是感情交流达到高潮的必然结果,即使不能结婚,感情上也会心与心交流,尤其是当你把对方的口音说得很像对方时,对方就会高度认同你,认你为他们民族圈内的人。达到这样的双语程度,还愁民族间不团结、不凝聚吗?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的祖籍是内蒙古,她是蒙古族,她到内蒙古考察时,只会“你好”“我是蒙古族”几句很标准的蒙古话,就赢得了蒙古族的认同,她认为,这几句发音很标准的蒙古话就是当地人认同她的语言护照。

四、双语是历史上民族团结、国泰民安的灵丹妙药

纵观中国历史,多民族团结时,往往多个地方政权会联合起来,形成中央集权的高度统一,而多民族不团结、闹矛盾时,政权就会偏安一隅,各自为政,以致四分五裂。民族间团结还是不团结,分裂还是不分裂,与民族间的沟通畅达与否有直接关系。其实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人与人之间,许多矛盾都是因语言不能沟通而积压了许多误解而引起的,而历史上民族间的不能沟通又往往与杂居民族语言无法沟通所致。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最初本是当地的官僚和团练欺压百姓,但因驻地的湘军和回族人不能用语言沟通,双方谁也没有理解对方的心境细节,回族人以为政府派他们来,明知地方官吏欺负他们,不但不管反来镇压;湘军以为回民想造反颠覆国家政权。如果当时有熟通湖南汉语方言和多有波斯、阿拉伯语借词之回族话的官员,官民进行交流,使双方彻底了解事实真相,那就不会出现愈演愈烈的大死伤,也不会出现几千回族人客逃他乡去往中亚定居的历史悲剧。

双语成功的例子是,清朝满蒙之间从未有过摩擦,而且总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并肩战斗打下并保卫大清江山,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和蒙古族之间长期密切交往,满族除满语外又会蒙古语,蒙古族除了蒙古语之外还会满语,以至“满蒙不分家”,满蒙通婚比比皆是。

五、双语是延缓、保存濒危语言财富的有效载体

语言的生存和发展也与生物界的物种生存规律相似,被使用的语言越多,越说明此地的文化繁荣,思维方式越多样化,特别是对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深层揭秘有得天独厚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密码,正像许多语言学界的学者都懂得的那样:“语言不仅是一门工具,更像是一扇门,只有打开了这扇门,才能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正因为这样,世界上任何一种民族语言(不管它现在使用的人口有多少),哪怕是最小范围的使用,都是语言生态大家园的一个生命的存在。对这种语言,要使其延缓最终放弃使用的步伐,并把它抢记、整理、研究,至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那么,正在说这种濒危语言的老人谙熟该地区或该国家的通用语就显得十分重要,否则,除非很专业、很有高超描写语言学水平的语言学家以外,绝大多数人是抢救整理不出来这种濒危语言的,只能眼巴巴地放弃或让它消亡下去!

在民族杂居地区,提倡双语也能激活土著民族语的活力,有利于扩大土著民族语的使用范围。因为在一些单语的民族地区,一方面是土著民族的一些经商人和文化人学会了更大范围使用的通用语,一方面是较长时间生活在这一民族地区的外地人也学会了本地土著语,这就有利于本地土著民族语的延缓与保留。一些快消失或已经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只有会通用语又会这种语言的人(哪怕是最初不会,后来为了研究而学会了)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抢救。20世纪初,美国的白人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在西部抢救濒临消亡的印第安部落诸语言,当时一些部落印第安语只有一两个老太太在说,他们通过已熟悉的印第安语和手势、身势语与老人交流,并及时准确地用国际音标把濒危语言能说到的每一个词记录下来,最终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把即将死去的语言抢救而且活用了起来。以萨丕尔、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这些语言学家成了既会美国英语又会印第安语的双语人,他们不仅帮助抢救、整理出印第安语,使其在书面上保存下来,而且也延缓了印第安语的口语使用时间。可见,双语在延缓、保存濒危语言上的特殊功效。

六、双语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价瑰宝,也是中华多元一体大文化中不灭的根

在国家推行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语言是微观文化中最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技术要素。中国56个民族,到2008年已调查出有134种语言,凡是那些能够熟练使用双语或多语进行交际的地区,都是语言生态家园中勃勃生机的风景区,吸引着中外游人,也吸引着语言学家、民族学家和文化人类学者采风、记音和久住其地进行深入研究,因为这些活着的双语地是民族文化,也是国家文化乃至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瑰宝之地。

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所以没有断流,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大文化体系,其中,在语言文化中,各民族不断以自己的新鲜语言血液充实共有的语言文化主体,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其实是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包括汉族在内,各地的方言有的与普通话相去甚远,比如闽南话和粤方言、温州话与北京话差别非常大,甚至比北京话与延边朝鲜语的差别还大!今天,作为一个同样是不懂厦门闽南话和延边朝鲜语的北京人,听两处人说话,从延边朝鲜语还能听到一些当今汉语借词和古代汉语的汉源词,这些词大都有北方汉语的影子,而从厦门闽南话中几乎听不懂任何词,因为它的词汇是上古汉语词,发音也与北京话相距太远。因此,作为说汉语东南方言话的南方汉族人与说少数民族语的兄弟民族人,其“双言”“双语”的道理是一样,特别是海外欧美华侨大多说汉语的粤、闽、客家方言,他们保存的古代汉语和南方土著方音更纯正,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近年来除了懂汉语方言和所在国的通用语外,又学会了以中国北方汉语为基础的普通话,他们在国外被认作中国人的印记也更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尊重。因此,海外华人在使用双言(华侨内部讲方言,对大陆来的中国人讲普通话)的过程中会更充分地认识到两种语体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发出了“方言是中华文化中不灭的根”的心声。

其实,不仅方言是中华文化“不灭的根”,作为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多个少数民族语言也是中华民族共有文化中的不灭的根。一方面,少数民族会汉语,能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民族大家庭中自由来往、经商、务工、学习,从事公务员或科研、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有效交际、交流的工具,通向了人生成功之路。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民族语,能为家乡民族同胞带来外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知识,从而帮助同胞致富,同时又能用民族语言作为中外游人、学者旅游参观和文化采风的珍贵资源。这种语言资源越多,越能显示大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生态园的百花齐放,况且,这些民族语也是保存、挖掘中华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聚宝盆,它们也是多元中华文化中每一元里“不灭的根”。

七、双语教育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潜移默化之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思想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而语言又是文化的深层透镜,当今民族大多是靠语言来区分其文化特征的。因此,不同民族间要做到深入了解,精诚团结,各自的语言接触即首先能掌握交往中的各自语言,这是从相知到相爱、相融的前提。而热爱祖国和热爱中华民族是一体相连的,前者是伟大祖国“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大地,后者是大地上风情万种、文化多姿、语言多彩的各民族兄弟姐妹,民族间从真诚了解到由衷相爱,互相掌握对方语言才能从外表尊重到心灵相认。在中华各民族中,全面而持久地做好双语教育,并且扎扎实实地付诸实践,各民族间就会相互尊重,相互爱护了。笔者通过多年到民族地区和国外调查、学习语言时发现,当你不懂人家的语言时,可能还有轻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潜在意识,但学习了对方的民族语言,越学越觉得他们的文化深厚,思维发达,表达智慧,特别是对这种语言的学习达到熟通又能自由运用时,你对这个民族的感情也就油然而生了。因此,学一种语言时间越长,对创造、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就会越热爱、越认同。美国人让中国西化,也是首先让中国年轻学生如醉如痴地学英语开始的,所以俄罗斯的著名“语言”谜语是:“不是蜜,却可以黏住一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双语教育实践中,那些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学习民族语、从事民族语专业,并且长时期、高频率地到民族地区作语言田野调查的汉族双语研究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对所研民族的热爱者,比如,研究藏族的学者,不仅要战胜高原缺氧,多次与藏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用藏语交流,而且对藏族人民和雪域高原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还有的与藏族人结了婚。学习对方语言至深,从而找了对方民族的配偶,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中外哪个民族间都屡见不鲜。

八、放缓英语学习速度,加速汉语运用水平,激活民族语言生态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继续推进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不能不反思一下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今汉语在当今80后、90后青年中的水平情况。稍一盘点,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年已经不读或读不懂古汉语线装书,不仅古代汉语不大懂,连现代汉语书面语也难以娴熟精深地运用。有的人连书写汉字都是错别字连篇,甚至不用电脑连写一封手写的信件都写不下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连古代汉语都不懂,现代汉字都不能手写,那还怎么谈得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中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相反,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把大量时间放在既不喜欢也不愿意学,但又迫于考试压力而不得不学的英语上,结果是大部分青年学生,不但口语是哑巴,书面语也不能真正看懂。英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只变成一个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升学的考试工具了,一旦考上,这个敲门砖又被扔到一边,需要考试时再捡起来背一下。在文化强国的今天,这种放弃书面汉语深造,多时低效学英语的语言学习状态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学习英语固然重要而且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长期处于没有开放的封闭状态,经济又滑到崩溃的边缘,我国要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一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外留学深造,去了解海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和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等,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和第一文化大国(至少从5000年历史和唯一没有中断华夏文化的角度),一大批海归人员和一大批留学人员往来于中外之间,他们完全能承担起科技引进来和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和译介任务,完全没有必要让13亿人民都低效或者不情愿地学英语。因此,作为当今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世界第一文化强国,必须把汉语提到双语学习中重中之重的地位,把大量时间放在汉语学习尤其是书面语、古汉语和传统文化典籍如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现代名著的学习上,大多数学校应该适当减少英语学习的时间(少数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与国外来往有关的专业如国贸、国关等除外),放缓英语学习的速度,以便加快汉语书面语及传统文化学习的速度。

在调整汉语、英语学习比例的同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州、县和民族乡,既要要求当地少数民族学好汉语通用语言,又要要求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干部、工人、农民、商人学习当地的民族语。关于汉族学好当地民族语既能方便沟通,又能传达感情的道理前文已述,而且民族自治地方的主体民族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和中小学教师要深入学习、研究本地区主体民族语,从中挖掘、提取古往今来在本民族语言(含书面语、文献等)中保存的丰富多彩而又别无可代的文化精华,使每一个民族地区的主体民族语之花开得鲜艳起来,这样,在全面启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中华民族的语言生态园就会由小到大鲜活起来,这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双语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贡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