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式语义学认知语义学

形式语义学认知语义学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3 形式语义学vs认知语义学2.2.3.1 形式语义学:语言外在论形式语义学的哲学基础:客观主义语言观20世纪的语言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研究范式的转变。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语言的意义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词法和句法是受语义制约的。

2.2.3 形式语义学vs认知语义学

2.2.3.1 形式语义学:语言外在论

(1)形式语义学的哲学基础:客观主义语言观

20世纪的语言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研究范式的转变。第一次是从传统的语文学向现代的语言学、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向结构描写语言学的转向,第二次研究范式转变是20世纪60年代从结构主义向认知主义的转向。自乔姆斯基革命之后,形式语言学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流派。现在国际语言学界关于语义研究的理论主要有两大派,一个是形式语义学,另一个是认知语义学。

形式语义学坚持客观主义语言观:①语言是一个具有完全自主性的自足系统,主张用成分分析法来对语义进行研究。②语法尤其是句法是独立的语言结构,语义从属于句法。③概念是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自然联系,不受人认识事物之方式的干预。④自然语言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意义,是与客观现实相对应的,语义研究即是研究语言符号的客观意义,研究语言表达如何与客观世界相对应,其他认知、思维过程是纯心理的,与语言研究无关。(卢卫中,2002)在客观主义观念支配下,形式语言学产生了相应的语义观。从传统的符号三角形语言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认为语言通过概念和指称关系反映客观世界,而概念的连接只是一种连接纽带,没有强调人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即:语言→概念/指称关系→客观世界。

形式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冲突的焦点在于“先验论”与“体验论”的差异,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先验论”认为语言能力是天赋的,普遍语法是人脑初始状态的一个构成部分,经验只是一种外在输入,它只起着触发和完形的作用;“体验论”虽然也承认天赋说,但经验并不是只起机械的触发作用,它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成为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分歧的焦点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何看待经验对于人类认知结构的作用以及对语言运用在语法体系中的定位。关于语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是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对应于认知结构,表层形式的句法结构又对应于语义结构。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部,而是植根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的认知,植根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和信念。

(2)形式语义学的哲学缺陷

客观主义者在对语义用外延法研究时,运用了真值对应论和真值条件论,这两种学派都采用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真值对应论认为真值在于符号与事态之间的对应,话语与情景相匹配或相对应则为真,否则为假;而真值条件论认为语言惯常赋予每一个句子一个客观意义,决定了该句话的客观真值条件,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能够确定所述话语的真值条件,即使语句成真的条件。客观主义语义论者没有认识到人在产生真值意念时所起的作用,人们对一句话成真的条件与人的心智和概念化密切相关。他们否定主观认知在形成语义时的任何作用,意义被认为是与我们的体验、想象和感觉没有任何关系。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向形式语言学提出了挑战,它认为人类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言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语义虽是存在于头脑之中的,但其根源来源于身体经验以及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认知,形式语义学的心智主义观正好忽视了人类这一最重要的认知特点,这也是认知主义学派与形式主义理论在意义内在论上的根本差异。

(3)社会建构论与第二次认知革命

第一代认知科学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行为主义哲学慢慢地退潮,系统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开始运用于智能研究,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渐成主流,语言内在论影响了整个语言学界。乔姆斯基把自己的语言能力研究看成是心理学的一部分[2],其目的是探索语言习得机制的特性和规律。但是第一次认知革命并没有把认知过程真正看成是积极的、能动的建构过程,因此乔姆斯基的语义内在论(Internalist View on Language)受到了皮亚杰的批判。第二次认知革命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皮亚杰的社会建构论的产生。皮亚杰的社会建构论提出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认知结构是后天建构的,人的智能与知识来源于经验和实践活动,人类语言的产生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语言能力(智能)以先天的生理素质为基础,是内因与外因、内部因素与环境不断同化与顺应的平衡的进化过程,而且这种平衡也离不开主体主观能动性。皮亚杰的智能建构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块基石。

社会建构论把认知过程看做是人使用语言和话语的结果,走的是一条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中间道路,社会建构论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是:首先,它认为语言是在社会化活动中建构的,强调人和社会、人和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因此语言学习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其次,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反作用,通过建构的过程,主体不仅反映知识,主体也“建构”或“创造”知识,语言教学必须给学生提供交互合作的机会,培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它强调把知识放到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人类的认知要受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制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揭示知识的社会属性。

2.2.3.2 认知语义学:体验主义的语言外在论

(1)认知语言学的性质

1987年,莱考夫(George Lakoff,Berkeley)出版了专著《女人、火和危险事物》(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而兰盖克(Ronald Langacker,San Diego)同年也出版了专著《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这两本书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主义。认知语言学分为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和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两大领域,前者注重研究句法的理据性,后者注重研究语义的理据性。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语言的意义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词法和句法是受语义制约的。(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批评了生成语法的经济性、生成性和简化论等三个基本原则,认知语言学是解释语言学、共性语言学,也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换言之,它是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共性取向,这是语言研究史上的重大发展,有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和奥秘,向实现语言理论最终追求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2)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主义哲学(experientialism),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基于经验主义哲学观,而转换生成语法则主要建立在唯理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客观主义是构成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础,与其针锋相对的体验哲学和互动论构成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础。体验主义的哲学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哲学观点如下:①经验观。语义以概念为基础,概念通过身体经验(bodily experience)而获得意义,概念的形成植根于普通的躯体体验,特别是空间体验,这种体验制约着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②概念观。概念结构是人类认知系统的基础,语义形成的过程等同于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形成的过程;③百科观。认知语义学家主张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式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④原型观。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原型之上,原型(prototype)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⑤意象图式观。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image schema)而不是命题,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结构。⑥隐喻观。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⑦寓比观。寓比观认为意义不是限定在概念容器中的心理物品,而是投射、混合、联结、将多个空间进行融合的复杂运算;⑧象似观。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言符号在语音、词形、句法结构等方面与其所表达的意义存在象似性;⑨认知模型与激活理论。要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要把这个词放到有关框架中去理解。莱考夫提出了理想化的认知模型(简称ICM),包括命题模型、意向图式模型、隐喻模型、转喻模型。(王寅,2002)

(3)生成语言学学派与认知语言学学派的三个区别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分歧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①生成语言学视语言能力为大脑中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独立于其他知识和其他认知能力以外;生成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重点研究语法而非语义,旨在揭示理想的说者—听者头脑中对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的各项规则的再现。认知语言学认为自然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②生成语言学首先假定句法是自足的,语义和交际功能对句法规则进行干预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就被排除。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是不是一个自足的规则系统,句子的生成跟词汇和语义密不可分,句法和词法密不可分,在语义和句法上,认知语言学强调意象和意象图式,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认知域具有相似的构建原则。

③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客观的、形式的,符号通过与外界事物对应而获得意义,意义只限于语言的内部,语义是一种客观真值条件,具有独立于有机体的特性。而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来源于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Taylor,1995;赵艳芳,2001:124)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既是人类认知的产物,又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因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为我们揭示人类的其他认知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4)认知语义学派与隐喻

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一词不仅指语言中的隐喻修辞,而且指人们以一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隐喻化既是一种认知现象,又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隐喻“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解决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的不可缺少的工具”。(Mey,1993:301)隐喻是词语文化意义产生的重要手段,一般说来,隐喻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本体是始发域(source domain),喻体是目的域(target domain),隐喻中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应该说是构成隐喻的基础。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两部分的概念互相作用,从而激活日常观念的联想系统,也就是说,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与另一完全不同事物的某些特征相比,具有相似性(resemblance)、象似性(iconicity)或者相关性(relativity),于是利用相似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semblance)、接近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oximity)、顺接原则(the principle of good continuation)、突显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ominence),将喻体的某个特征(或称联想意义)投射到本体上,就形成了词语的隐喻意义。(赵艳芳,2001:98)隐喻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民族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