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成语义学的基本特点

生成语义学的基本特点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成语义学认为,深层结构应进一步深化或抽象化,甚至认为语义表达与表层结构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由此可见,生成语义学是将句法和语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生成语义学家认为,将形容词、助动词、介词短语和否定成分纳入动词范畴后,便大大减少了深层结构中的语法类目。

7.3.3 生成语义学的基本特点

7.3.3.1 深层结构的VSO语序

在标准理论中,深层结构中句子的语序是SVO(主-动-宾),但生成语义学家从研究句子的语义出发,认为句子的深层结构中的语序应为VSO(动-主-宾),因为在任何语言中,要表达句子的意义,动词起中心作用,应占有突出的位置。尽管在表层结构中,不同语言的句子语序各有所异,但这只是通过不同的规则转换的结果。

例如,句子John loves Mary在深层结构的语序应为:

img172

图(6)中两个NP在句子表层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应按它们在深层结构中出现的语序来确定,也就是动词后的第一个NP为逻辑主语,第二个NP为逻辑宾语。

7.3.3.2 取消深层结构

按照标准理论模式,语义表达与表层结构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语义表达属于语义部分,表层结构属于句法部分,而深层结构是这两者之间的中介平面。生成语义学认为,深层结构应进一步深化或抽象化,甚至认为语义表达与表层结构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生成语义学的语法模式中,语义表达是输入,通过一系列句法-语义规则生成表层结构,作为输出,两者之间不存在深层结构这个中介平面。取消深层结构的理由是:第一,取消深层结构能够简化语法;第二,深层结构本身就是语义表达。

根据标准理论的观点,深层结构包含了来自词库的实际词汇。每一个词项插入深层结构后,只能发生形态变化,但不可能转换为另一个单词。比如,深层结构中包含单词give,经过转换后在表层结构中可能是gives,gave,be giving,be given等各种形式,但不可能转换成另一个词项,比如,不能转换为receive,尽管receive与be given意义上很近似。如下面两组句子所示:

(7) a.John gave a book to Mary.

   b.Mary was given a book by John.

(8) a.John gave a book to Mary.

   b.Mary received a book from John.

(7a)和(7b)是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关系。在两个句子中,John都是给予者,Mary都是接受者。两句表示的是同一个施受关系。根据标准理论,这两句具有相同的深层结构,被动句是运用被动转换后得到的。从句法形式上看,(8a)和(8b)两句不是主动式与被动式关系。但是,从施受关系来看两句中的John同样都是给予者,Mary同样都是接受者,二者表示的施受关系同(7a)、(7b)是一样的。生成语义学认为,如果承认(7a)、(7b)两个句子来自同一深层结构,那么,也必须承认(8a)、(8b)两个句子也是来自同一深层结构。所以,生成语义学认为,标准理论中的深层结构的定义使得句子表层结构的差别掩盖了其深层的语义共同性;对那些意义相同的句子,尽管它们包含的单词不同,或表层结构有所差异,就应该共有一个深层结构。这个深层结构应该是语义的,它比乔姆斯基设想的深层结构更深、更抽象。这个深层结构不包含具体的单词,而只包含词的语义要素(semantic primes)。

为了在这个更深的深层结构中表达词的语义特征,深层语义学采用了对动词进行某些语义分析的方法,用使役动词(causative verbs),如cause,make等和起始动词(inchoative verbs),如become,come about等作为动词的语义框加,来解释它们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句法表达得出动词的意义。由此可见,生成语义学是将句法和语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4)

(9)to kill—to cause to become dead(or not alive)

   to cool—to cause to become cool(or not hot)

   to break—to cause to become broken

再如,我们可以用下面一个抽象的深层结构生成众多的意义相同的表层结构:

img173

(11) a.John caused the soup to become cool(not hot).

   b.John made the soup become cool(not hot).

   c.John caused the soup cool.

   d.John cooled the soup.

   e.John caused it to come about that the soup became cool.

   f.John brought it about that the soup became cool.

   g.The soup was cooled.

   h.The soup was made cool.

    ……

7.3.3.3 语法类目的大量减少

与上述抽象的深层结构相匹配的是语法类目的大量减少。生成语义学把形容词、介词短语、助动词和否定成分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中统统归为动词范畴,统称为谓词(predicate),在树形图中写在V或VP节点下面。生成语义学家认为,将形容词、助动词、介词短语和否定成分纳入动词范畴后,便大大减少了深层结构中的语法类目。从而使语法更加简化了。

这里,我们谈谈为什么可以把形容词纳入动词范畴呢?George Lakoff认为,把形容词划为动词类有三个理由:

首先,把形容词纳入动词可以避免两次投射,因为将形容词作为动词的抽象的深层结构为语义投射规则提供更加理想的输入。比如:

(12)I regret that.

   I’m sorry about that.

这两个句子的意义完全相同,但按照标准理论的观点,语义投射要分两次进行:一次对V,NP;一次对ADJ,NP。所以,为了避免两次投射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中把形容词短语sorry(about)当作动词处理。

其次,动词和形容词可以通过应用形容词移位规则(Adjective Shift)而发生位置变动,例如:

(13)the woman beautiful(from the woman who is beautiful)→the beautiful woman

最后,形容词和动词具有某些相同的句法特点,因此它们可以出现在某些共同的句法语境中。比如,都可以按照“是否属于静态[±Stative]”和“是否可以跟从句[±—S]”等特征进行次范畴化。比如:

img174

由此,形容词和动词可以看成是属于动词范畴的两个成员。

7.3.3.4 名词短语来自抽象的深层结构的从句

标准理论规定给每个名词短语一个与其客观所指事物相对应的指示标引(referential index)。而生成语义学家认为,这种表达名词短语意义的方法是不够充分的。他们认为,所谓名词短语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中都是关系分句,它们是通过应用从句删减(Relative Clause Reduction)和标引替代(Index Replacement)规则从关系分句派生而来的。比如,(15a)就是由(15b)派生而来的:

(15) a.He is a misogynist.

   b.He is a person who hates women.

7.3.3.5 全应规则

全应规则(Global Rule),又称全应派生限制(Global Derivational Constraint),是生成语义学家提出来对转换操作具有限制性质的规则,是针对乔姆斯基的转换操作不必回顾派生过程这一看法而提出来的。全应规则的基本思想是句子的派生过程在决定转换操作时具有一定的作用,换句话说,句子在进行转换时必须考虑到句子的整个派生过程。

我们知道,1964年,Katz和Postal在讨论转换和意义的关系之后总结说:“语义解释规则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都由句法部分的深层结构提供。换言之,转换规则不影响意义。”(参阅Newmeyer,1980:79),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Katz-Postal假设(见本书3.3.1)。我们也知道,生成语义学也是在Katz-Postal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对于与这一假设相矛盾的所有现象都必须作出恰当的解释。提出全应规则的最初动机就是来自需要解释与上述假设相矛盾的语言现象。例如:

(16) a.Many students admire few lecturers.

   b.Few lecturers are admired by many students.

在句法形式上,(16a)和(16b)两个句子是具有主动与被动关系的,按照标准理论,这两个句子来自相同的深层结构。然而,从语义上考虑,这两个句子所表示的意义显然不同:a句中many students的指代是有定的,few lecturers是无定的。假设many students由a、b、c等人组成,但是,a、b、c等学生崇拜的是不同的lecturer。但是,b句中的many students是无定的,few lecturers是有定的。假设few lecturers由x、y、z等几位组成,那么,x由d、e、f等学生崇拜,y由g、h、i等学生崇拜,而z由j、k、l等学生崇拜,也就是说,有定的各位lecturer被不同的学生崇拜。

对如何解释这两个句子的语义差别,有人提出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承认被动转换可能改变意义;二是承认表层的量词次序决定意义。而生成语义学家是不能接受这两种解决办法的,因为如果承认被动转换会改变意义,那么,就必须放弃Katz-Postal假设,这就动摇了生成语义学的基础;如果承认表层的量词次序能决定意义,那么,就违背了生成语义学的基本原则:深层结构就是句子的语义表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成语义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全应规则:通过句子的整个派生过程来限制转换操作。按照他们的模式,(16)中两个句子的深层结构分别如(17)、(18)所示:

img175

img176

为了保证(17)只会被转换成(16a),不会被转换成(16b),而(18)必须运用被动转换生成(16b),不会被转换成(16a),生成语义学提出的一条全应规则是:如果一个逻辑谓词比另一个逻辑谓词高一层次,那么在转换后得到的派生结构中,前一谓词必须处于后一谓词的前面。换言之,如果深层结构中含有两个量词Q1和Q2(顺序按量词在树形图中出现的相对高度来定),并且Q1控制(command)Q2,那么,生成的表层结构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一个:第一,Q1仍然控制Q2;第二,如果Q1和Q2相互控制,Q1应位于Q2之前。也就是说,在语义表达中,如果一个逻辑谓词(这里指的是量词)“不对称地控制(asymmetrically command)”另一个(即出现在较高一层S中的谓词),这个谓词在生成结构中位于另一个谓词之前。因此,当(17)运用转换规则后得到(16a)、(16b)两个结构时,(16b)这一结构就可根据全应规则而被过滤掉。而当(18)运用转换规则后得到(16b)、(16a)两种结构时,也可以根据全应规则把(16a)过滤掉,这样就保证了(17)只生成(16a),(18)只生成(16b)。

由此可见,这个全应规则把深层抽象语义表达同决定语义的表层结构的某些特性联系了起来,其实质在于,它既保留了Katz-Postal假设,又坚持了句法平面的最深一层乃是语义表现这一主张,因此被称之为“全应”规则。

7.3.3.6 语义表达与逻辑的一致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生成语义学的语法模式中,句法范畴越来越少,并且越来越与符号逻辑中的范畴相接近。最后,生成语义学把句法范畴减少到只有三种:句子(S)、名词短语(NP)和动词(V)。这三个范畴与逻辑中的命题、主目和谓词一一对应。这无疑对生成语义学来说是重大的发现,意义十分重要。句法范畴与逻辑范畴的一致说明语言的最深层表达独立于自然语言,语言的语义表达与逻辑一致,根植于思维规律之中。由于人类的思维规律是相似的,因而世界上的所有语言的句法范畴也是相似的,这就构成了普遍语法的基础。生成语义学家们认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似乎可以得到圆满解决了。句法范畴与逻辑范畴相一致,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人们似乎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找到最简的方法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