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冲突与冲突管理

社会冲突与冲突管理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冲突管理理论旨在探求如何最有效地对冲突行为进行干预、处置、预防和化解。冲突压制只能在短期内有效,因为它没有改变冲突态度或者解决冲突发作的原因。③冲突双方必须同意遵守一些正式的规则。有研究依据冲突控制和冲突化解在冲突管理中的相对地位将这种耦合模式分为三类:控制主导型耦合模式、化解主导型耦合模式、交互转化型耦合模式。冲突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有效性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考虑:一
社会冲突与冲突管理_社会冲突与制度回应 转型期中国政治整合机制的调适研究

(一)冲突管理的概念

在本书看来,社会冲突是集体抗争者试图绕开制度内的冲突解决渠道(如诉讼、调解、上访),谋求通过制度外的方式(如极端暴力行为、试图从事法律禁止的政治行为)或者破坏性地运用制度内的冲突解决渠道(如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来解决冲突或者增加抗争成功概率的一种方式和表现。那些谋求通过政权所建立或者倡导的渠道来解决冲突议题的行为不被我们看作是冲突。

冲突管理就是执政者通过建立公共机构(如法院、劳动仲裁机构、信访机构),规定其运作程序和方式(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上诉制度、仲裁的程序等),来为冲突方(政府可以作为冲突的一方,也可以作为第三方)提供裁定的过程。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冲突管理是政权对各类冲突进行干预、处置、预防、化解等策略、方法和程序的总和。冲突管理理论旨在探求如何最有效地对冲突行为进行干预、处置、预防和化解。在逻辑上,冲突管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起作用:一是通过干扰、阻断,甚至根除冲突的“条件”“情感”“认知”和“行为”间转变的链条,二是通过干扰或者阻断冲突由个人向集体事务拓展的链条。

(二)冲突化解与冲突处置

在冲突管理文献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包括冲突压制(conflict suppression)、冲突避免或者预防(conflict avoidance or prevention)、冲突规范(conflict regulation)和冲突化解(conflict resolution)。冲突压制只能在短期内有效,因为它没有改变冲突态度或者解决冲突发作的原因。良好治理实践的存在与政治精英的深谋远虑能够避免潜在的、将来可能出现的冲突局面,但并非所有冲突都能解决,反复发作的冲突不得不被接受和有效规范。冲突管理通常不会导致冲突的完全解决,多数只是部分解决,比如冲突的范围和强度从广泛的、暴力的对抗到一个有限的、较小暴力的互动转变。尽管冲突不能充分解决,这种方法有助于将破坏性的暴力冲突转变为更具有建设性的非暴力冲突,甚至是民主层面上可以接受的政治互动。冲突化解暗示关注问题根深蒂固的原因:短期关注的是冲突逐渐转变为冲突方和平、理性的,更少暴力和情绪性的互动;长期关注的是根除导致冲突发生的触发因素,比如推动冲突平息的结构性变化。

遵循常健等人所作的概括,本书将冲突化解(conflict resolution)和冲突处置(conflict settlement)看作冲突管理的两大手法,但正如上文所暗示的,它们都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包括若干类似冲突管理手段的复合方法。冲突化解的目标“定位在化解产生冲突的原因,消除双方的误解,建立信任关系,寻找满足冲突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它以过程为导向,即将公共冲突治理视为促进双方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将促进双方合作共同探寻共赢解决方案的过程作为冲突治理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价值评价上,它更加强调程序公平。”[109]冲突化解的手段包括双向沟通消除误解;平等协商寻找解决争议的方案;第三方调解促进相互信任和合作,中立第三方仲裁终结争议,达成交往共识以形成稳定交往预期,建立化解冲突的常设机制和固定程序等。[110]一些社会学家也特别指出了“安全阀”在化解冲突中的作用。“安全阀制度引起行动者的目标转移:它的目标不再是对不满情形的解决,而只是发泄出由它引起的紧张。安全阀为敌意的转移提供了一个替代物,从而那里的冲突本身也被引离了最初的不能令人满意的关系,因此行动者的目标不是得到什么具体结果,而只是发泄紧张。”[111]20世纪90年代以来,“冲突转化”(conflict transformation)理论崭露头角。尽管有人主张冲突转化理论构成对冲突化解理论的取代,[112]但本书倾向于将之看作冲突化解的最深层次,即冲突结构、情感、认知与行为共同的积极的转变,换言之,它暗含着“复制暴力的制度与话语,以及冲突方自身及其关系的深刻转化”[113]。冲突处置(或控制)“是对公共冲突的直接制止、控制和平息,防止冲突升级,尽快恢复正常的公共秩序。它以结果为导向,即将制止冲突作为主要目标。在价值上,冲突处置强调直接的效用和效率,即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来处理公共冲突。”[114]冲突处置的目标“是约束冲突的形式和程度:在冲突处于潜在阶段时,阻止冲突的爆发;在冲突已经爆发后,阻止冲突的扩散和升级;在冲突扩散和升级后,阻止发生暴力行为;在出现暴力行为后,对暴力行为予以压制。”[115]

达伦多夫在比较这两种冲突管理手段时,指出由于社会冲突来源于社会结构本身,因此冲突不可能被“平息”,也不可能被完全压制或禁止。简单地压制或否认冲突,反而使冲突潜入表层之下,在那里酝酿和积累,最终以更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但冲突可以被调节(化解)。有效的调节必须以三个因素为前提:①正在冲突的双方必须承认冲突存在的既成事实,并且互相认可对方解释冲突的权利。②冲突双方必须具有相对统一的组织,如果双方没有这样的组织,就无法对双方的成员及行为有效控制,冲突调节也难以奏效。③冲突双方必须同意遵守一些正式的规则。一旦上述条件具备,即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冲突进行调节,如协商和解、调停和仲裁。[116]

达伦多夫对于冲突化解机制的推崇和对于冲突控制机制的贬低既体现出他作为社会学家的特点,也体现出他作为学者的特点。但在实践中冲突控制是一种频繁被使用到的冲突管理办法,问题的关键并非要不要使用冲突控制办法,而是冲突控制如何与冲突化解更好地“耦合”起来。有研究依据冲突控制和冲突化解在冲突管理中的相对地位将这种耦合模式分为三类:控制主导型耦合模式、化解主导型耦合模式、交互转化型耦合模式。在第三种类型的耦合中,“冲突化解主体和控制主体相互分离。冲突控制的目标是迅速平息冲突,注重短期效益,冲突化解则定位于消解深层冲突能量,注重长期效益;冲突控制机制凭借政治、法律等强制性手段及时控制局势,待冲突情况稳定后,化解机制再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在冲突各方自愿接受的情况下介入,协调各方利益,达成一致性方案,最终解决冲突”[117]

冲突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有效性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考虑:一是抗争者绕开体制内的冲突管理渠道,将制度外的渠道作为解决冲突的更为理想的方式的比重。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要么是基于制度内的冲突解决渠道成本过高,要么是当事方感到制度内冲突裁定的结果与自己预期的结果间存在较大差距,因而产生不公正感时。二是潜在抗争者在面对冲突时,选择沉默和忍耐而不愿意将冲突提交到既有的冲突管理体制中的比例。当制度内的冲突管理体制低效,制度外的冲突解决渠道又会带来高风险时,冲突的利益受损方(实际的或感知到的)会倾向于压制自己的冲突行为,但这种怨恨与不满的累积会成为社会潜在的动荡源泉。

【注释】

[1]George C.Homans,Bring Men Back i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29,No.6,1964,pp.809-818.

[2][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3]参见[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5]严海兵:《选举与国家认同——西欧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学海》,2012年第4期。

[6]参见[美]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波兰]科勒德克:《从“休克失败”到“后华盛顿共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2期。

[8]See Stigitz,More Instruments and Broader Goals:Moving To ward the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the 1998 WIDE R Annual Lecture,Helsinki,1998.

[9]参见[美]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领: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Dalton,Russell J.Political Cleavages,Issues,and Electoral Change,in Comparing Democracies:Elections and Voting in Global Perspective,edited by Lawrence Le Duc,Richard G.Niemi,and Pippa Norries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6,p.324,326.

[11]参见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美]阿图尔·科利:《国家引导的发展——全球边缘地区的政治权力与工业化》,朱天飚等译,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

[12]参见[美]查莫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金毅等译,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

[13]Steven M.Buechler,New Social Movement Theories,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36,No.3,1995,p.442.

[14]See Harbermas,Jurgen,Legitimation Crisis,Beacon Press,1975.

[15]Steven M.Buechler,New Social Movement Theories,Th 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36,No.3,1995,p.447.

[16][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3~46页。

[17]“总体性整合”的概念来自于孙立平,后为其他学者广泛使用。参见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1期。吴晓林:《从改造式整合到总体性整合:新中国政治整合60年》,《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8.

[18][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第18页。

[19]Lioyd I.Rudolph,The Modernity of Tradition:The Democratic Incarnation of Caste in India,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59,No.4,1965,pp.975-989.

[20]参见[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参见[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参见[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3]参见[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徐露辉:《政治整合论》,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36页。

[25]Robert Gilpin,War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p.121-122.

[26]严海兵:《选举与国家认同——西欧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学海》,2012年第4期。

[27]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117页。

[28]参见[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9]See William Kornhauser,Politics of Mass Society.Routledge,2013.

[30][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31]Kathleen Thelen,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Annu.Rev.Polit.Sci.1999,2,pp.369-404.

[32][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2页。

[33]同上,第43页。

[34]参见[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参见[美]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6]Thomas Caro thers,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 Paradigm,Journal of Democracy,Vol.13,No.1,2002.

[37]Larry Diamond,Is the Third Wave Over?Journal of Democracy,Vol.7,No.3,1996.

[38]Larry Diamond,Thinkinga bout Hybrid Regimes,Journal of Democracy,Vol.13,No.2,2002.

[39]Richard Rose,Doh Chull Shin:《反向的民主化:第三波民主的问题》,《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40][美]库兹涅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7页。

[41]See Gary S.Fields,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A New Look at the Developing World,Russell Sage Foundation and the MITP ress,2001.

[42]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Economic Growth and Human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6.

[43]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44]郭熙保:《从发展经济学观点看待库兹涅茨假说》,《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

[45][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46]参见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参见世界价值观调查W or l d V a l u es S u r v e y,htt p://www.w or l d v a l u ess u r v e y.org/。

[48]Ronald Inglehart&Wayne E.Baker,Modernization,Cultural Change,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5,No.1,2000,pp.19-51.

[49][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50]Anthony Oberschall,Theorieso fsocial conflic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78,pp.291-315.

[51]Bert Useem,Solidarity Model,Break down Model and the Boston Ant i-Busing Move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5,No.3,1980,pp.357-369.

[52]See William Kornhauser,Politics of Mass Society.Routledge,2013.

[53]参见[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4]M.Olson,Rapid Growth as a Destabilizing Force.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23:4,pp.529-552.

[55]See T.R.Gurr,Why Men Rebe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56]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71~172页。

[57]Bert Useem,Solidarity Model,Breakdown Model,and the Moston Anti-Busing Move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0,45:3,pp.357-369.

[58]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9]Yang Su and Shizheng Feng,Adapt or Voice:Class,Guanxiand Protest Propensity in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72,No.1,2013,pp.45-67.

[60]M.Olson,Rapid Growth as a Destabilizing Force,The Journal of E conomic History,1963,23:4,pp.529-552.

[61]John D.McCarthy and Mayer N.Zald,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 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General Learning Press,1987,p.11.

[62]Ib i d.,1987,p.1.

[6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0页。

[64]J.Craig Jenkins,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9,1983,p.528.

[65]J.Craig Jenkins,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9,1983,p.533.

[66]杨灵:《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评〈美国黑人运动的政治过程和发展(1930—1970)〉》,《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67]John D.McCarthy and Mayer N.Zald,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 t: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2,No.6,1977,p.1221.

[68]J.Craig Jenkins,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9,1983,p.533.

[69]John D.McCarthy and Mayer N.Zald,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orristown,General Learning Press,1987,p.20.

[70]Robert J.Spitzer,et al.,Essentials of American Politics,W.W.Norton&Company,2006,p.202.

[71]郦菁:《美国社会运动兴衰的秘密》,《社会观察》,2011年第11期。

[72]Doug Mc Adam,Political Process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p.36.

[73][美]裴宜理:《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4期。

[74]Peter K.E isinger,Conditions of Protest B 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3:67,pp.11-28.

[75]David S.Meyer,Tending the Vineyard:Cultivating Political Process Research,Sociological Forum,Vol.14,No.1,1999,pp.79-92.

[76]Sidney G.Tarrow,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85.

[77]Sidney Tarrow,National Politics and Collective Action:Rec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8,14;Doug Mc Adam,John D.McCarthy,and Mayer N.Zal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ies,Mobilizing Structures,and Cultural Framing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78]黄冬娅:《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79]梯利将机会定义为,如果挑战者集体行动,他们增进其利益或拓展既有利益的可能性;威胁指的是,如果挑战者没能集体行动,既有利益被拿走或者遭受新的伤害的可能性。See Charles Tilly,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Reading,Addison-Wesley,1978.

[80]Kevin J.O’Brien&Lianjiang Li,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C 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49.

[81]David S.Meyer and Debra C.Minkoff,Conceptualiz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Social Forces,Vol.82,No.4,2004,pp.1457-1492.

[82]Jack A.Goldstone,More Social Movements or Fewer?Beyond Political Structures to Relational Fields,Theory and Society,2004,33,pp.333-365.

[83]Jack A.Goldstone,More Social Movements or Fewer?Beyond Political Structures to Relational Fields,Theory and Society,2004,33,pp.333-365.

[84][美]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3~558页。

[85]奥尔森的上述观点主要集中在他的三本学术著作中,分别是出版于1965年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产品与集团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The Public Goods and the Group Theories),1982年的《国家兴衰:经济增长、停滞与社会僵化》(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Stag flation,and Social Rigidities)和2000年的《权力与繁荣:超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专制》(Power and Prosperity:Outgrowing Communist and Capitalist Dictatorship)。

[86]张振华:《当奥尔森遇上奥斯特罗姆:集体行动理论的演化与发展》,《人文杂志》,2013年第10期。

[87]Doug McAdam,Political Process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p.38.

[88]Robert Axelrod,The Emergence of Cooperation among Egoist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5,No.2(Jun.,1981),pp.306-318.

[89]参见[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0][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8~189页。

[91][美]裴宜理:《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4期。

[92]See Dingxin Z hao,The Power of Tianname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93]杨灵:《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评〈美国黑人运动的政治过程和发展(1930—1970)〉》,《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94]DougMcAdam,Political Process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p.54.

[95]Ibid.,pp.55-56.

[96]也有学者将之翻译成抗争政治。在笔者看来,争议政治要比抗争政治更贴近作者本意。在中文用语中,抗争基本上是一种非制度行为。这是作者特别要批评的,制度与非制度政治的二分法令我们倾向于忽视二者间的互动。因此,作者提出用节制性和进取性争议行为来替代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二分法,用意即在于此。

[97]Doug Mc Adam,Sidney Tarrow and Charles Tilley,Dynamics of Conten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5.

[98][美]裴宜理:《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4期。

[99]Doug McAdam,Sidney Tarrow and harles Tilley,Dynamics of Conten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p.7-8.

[100][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5页。

[101]徐露辉:《政治整合论》,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4页。

[102]甘阳:《走向“政治民族”》,《读书》,2003年第4期。

[103]Doowon Suh,Institutionalization socia l movements:Th e Dual Strategy of the Korean Women’s Movement,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52,2011,pp.442-471.

[104]See David S.Meyer and Sidney Tarrow,The Movement Society,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1998.

[105][美]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106]James A.Wall,Jr.Ronda Roberts Callister,Conflict and Its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1995,Vol.21,No.3,p.526.

[107]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08]同上,第51页。

[109]常健:《中国公共管理冲突的困局和突破》,《我们》,2011年第1期。

[110]常健、张春颜:《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南开学报》,2012年第6期。

[111][美]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112]常健、张晓燕:《冲突转化理论及其对公共领域冲突的适用性》,《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13]O.Ramsbotham,H.Mia ll&T.Woodhouse,Contemporary Conflict Resolution.Polity,2011,pp.31-32.

[114]常健:《中国公共管理冲突的困局和突破》,《我们》,2011年第1期。

[115]常健、张春颜:《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南开学报》,2012年第6期。

[116]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227页。

[117]张春颜、许尧:《公共领域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耦合模式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