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

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是中西哲学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问题有很多论述,多数哲学家都是主张“天人合一”的,或者说,这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时代思潮。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相依共存的密切关系,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
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_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是中西哲学共同面对的问题。西方哲学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把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看作人的主体性即其本质力量的表现。在这种“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世界观指导下,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人类生存的环境也遭到了日益严重的破坏。中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性天相通”等观念,人与自然虽然有区别,但不是一种疏离以致对立的关系,而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中西哲学观念的基本差别之一。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理论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它的一个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可以说这就是它的本义。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天”,有意志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等不同含义,但不能否认,它的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自然界,即天地之天、自然之天、物质之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个“天”就是指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道家所讲的“天”,除了指自然界、与“地”相对作为物质实体的“气”或天空之外,还有“自然无为”的意义,总的说都可以归入自然之天的范畴。

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问题有很多论述,多数哲学家都是主张“天人合一”的,或者说,这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时代思潮。儒家主要是从“天人一体”“性天相通”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如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说、张载的“民胞物与”说和王阳明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说。道家主要是从人必须因任自然、顺应自然、合人于天的角度来讲天人合一,反对任意妄为。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庄子说“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同时他们也受到了“蔽于天而不知人”的批评。荀子是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家,但他并不排斥和否定“天人合一”观念。他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他肯定人有“与天地参”的主体实践力量,同时又强调人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要“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荀子·天论》)。这种“顺天”思想仍然是“天人合一”观念的表现。也可以说,荀子的天人观是一种以“明于天人之分”为前提的“天人合一”论。

以《易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比较全面的朴素辩证观点。它继承了老庄的因任自然说与荀子的改造自然说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又克服了其片面性,提出了既要通过人的实践力量来引导、调节自然的变化,又要遵循、适应自然运行规律的“裁成”“辅相”原则。与之相近的还有《中庸》提出的“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参赞”原则。这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学说中最正确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在农业文明时代积极改造自然、发展生产而又注意保持生态平衡的一条有效途径。

儒家从孟子到宋儒的“天人合一”说,以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民胞物与”“仁民爱物”的强烈的伦理关怀,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建立时下大家都很关注的生态伦理学,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所构成的,气的流行变化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因此可以说它们都是一家人,他把宇宙万物都看成人类的伙伴与朋友,自然就会得出人类应善待万物、与之和谐相处的结论。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泛爱万物的思想。他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大学问》)他认为这种与孺子、鸟兽、草木、瓦石的“一体之仁”是人性的自然表露,同时也是人类最高的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由此可见,如果将儒家的“仁学”贯彻到底,就必然要走向“仁民爱物”、尊重和关心所有生命的生态伦理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相依共存的密切关系,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它的不同层面的含义,都对反思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如人与自然的疏离,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生态环境的破坏,重新建立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有不同程度或不同方面的启发意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价值是强调人要尊重生命,顺应自然,“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不胡做妄为违背自然本性的蠢事。他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环境是“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庄子·马蹄》)的“天和”“天乐”的“至德之世”。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更加突出,其中包含着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性来源于天道因而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等合理内容;同时在儒家看来,人性与天德(天理)相通,“与天地合其德”乃是圣贤人格的最高境界。即使是把“天”作为一种超越于人类之上的力量来崇拜的宗教天命观,对于批判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不负责任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人类如果还存有一点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就不会那么狂妄地去肆意开发、掠夺和破坏自然了。不可否认,农业文明时代也有一个“强本节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所以在中国古代也产生了积极改造自然的思想。将改造自然与遵循自然规律结合起来的天人协调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学说中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