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上海通信枢纽能力鼓励中国第一电信运营市

增强上海通信枢纽能力鼓励中国第一电信运营市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并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如今上海已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智慧上海_智慧城市

二、智慧上海

上海,又称“上海滩”。中国第一大城市,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的经济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内地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和最大的工业基地。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并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如今上海已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一)五个重点专项打造智慧基础设施

重点专项一:宽带城市建设

上海加快城市光纤宽带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实现城镇化地区全覆盖,显著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能级,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NGB城市网络,基本建成宽带城市。

光纤宽带网建设。对新建住宅小区和楼宇按光纤到户标准进行建设,对已建住宅小区和楼宇加快光纤到户改造,光纤到户能力覆盖650万户以上家庭。扩容、优化城域网络,提高用户接入和业务承载能力。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完成490万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完成郊区180万有线电视用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重点专项二:无线城市建设

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全市无线宽带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基本覆盖城市重要公共场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率先在国内投入试商用,基本建成无线城市。

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大力推进全市公共场所、服务场所的WLAN建设,全市WLAN总量超过2.2万处(约13万个AP)。实现公共交通、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公园绿地、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教育卫生、商业金融等设施的重点场所覆盖率超过80%,接入能力达20Mbps,覆盖密度和质量国内领先。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开展网络优化、技术升级和加大深度覆盖,增加宏基站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完善三种制式的3G网络,提升无线宽带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基本实现全市1Mbps以上无线宽带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中心镇3Mbps以上覆盖。

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完成国家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建设,力争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城镇的网络覆盖,率先在国内城市中开展TD-LTE试商用。

重点专项三:通信枢纽建设

继续保持城域网出口容量国内最大,海光缆通信总容量占全国50%以上,进一步提高通信转接能力,增强服务全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能力,积极创建亚太通信枢纽。

海光缆系统。完成新亚太海光缆(APG)在本市的登陆建设并投入运行,推进跨太平洋直达(TPE)、亚太二号(APCN2)等已建海光缆扩容建设,力争在本市登陆的海光缆通信总容量达10Tbps。

国际、国内互联网出口扩容和互联互通。加强国际、国内通信系统建设,大幅提高城市网络出口能力,互联网国际和国内出口带宽分别达到1Tbps和5Tbps;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各自在上海的国际通信节点实现与亚太地区主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直连,增强上海通信枢纽能力;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强网间直联,增强与其他网络运营商的互联互通能力。

重点专项四:三网融合试点

全面完成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任务,深化拓展IPTV、手机电视和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等试点业务,推进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国内IP电话等试点业务开展,促进多屏互动、高清视频、互动娱乐智能家居等融合业务应用,使广大市民充分享受三网融合的成果。

重点专项五:功能设施建设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功能服务型信息基础设施,在国内率先部署规模化商用云计算数据中心,部署运算速度居国际前列的超级计算主机系统,为大力拓展存储、灾备、高性能计算、高精度位置服务等网络增值业务做好基础支撑,满足服务本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实现集中式和规模化部署IDC,增强云计算、虚拟存储等高端业务服务能力,全市IDC总机架数力争突破两万架。

超级计算中心四期。上海研制并引进位居国际前列的超级计算主机系统,将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运营基地和附属设施,面向科技研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应用服务。

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以上海GPS综合信息网为基础,完成多站点兼容北斗导航卫星、GPS卫星、GLONASS卫星的建设和改造,使市民能够更准确定位

(二)五个重点专项提升城市效率

上海大力推进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力求让使城市运行更安全、经济发展更协调、政府管理更高效、公共服务更完善、市民生活更便捷。

重点专项一:城市建设管理

网格化管理系统应用。上海把城市网格化管理,建设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一般是一万平方米的面积),设立区中心,并在各街道设立分中心。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城市管理与社区治安、教育、卫生、工商等其他社会管理互相联系。

市场管理信息平台。上海建设市场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建设程序审批、工地现场监管、建设主体管理、建设市场信息服务等应用,实现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互用和共建共享。

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以中心城区为主要实施范围,完成包括地下综合管线和高架道路、地铁及部分其他地下构筑物的数据建设,开展地下综合管理、地下空间建设风险控制等示范应用;重点开展对防空和民防设施的防火、防水、治安和非法经营等的管理。

“智能水网”试点应用。建设“智能苏州河”监控系统,实现水安全智能指挥、水资源智能调度和水环境智能监控;规划建设“智能水网”感知系统,提高雨量、河网水质、水源地和省市边界水量水质、地下水监控等涉水要素的测报能力。

搞好智能电网示范应用。上海着眼于解决电力峰谷差距大、新能源电力入网难等问题,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专项二:城市运行安全

围绕城市运行的关键领域,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基础,逐步实现管理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减少重复检查和管理漏洞,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

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让百姓吃得上放心肉,喝得上放心奶,保障食品安全。

加强危险品的管理。

智能化消防数字平台。实现全市范围内灭火救援力量的调度;实现与全市重点单位消防监控中心联网,共享消防水泵、水压、探测报警器、防火门、防排烟等消防设施状态、重点部位图像和灭火救援预案等信息,为全市防灾和救灾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撑,并提高重点单位自动预警能力。

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具备多灾种早发现监测、灾害预报预警、预警信息发布等功能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做到实时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提高对重大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安防视频资源共享系统。制定社区视频联网共享方案,推进社区、单位视频资源接入,逐步完善社会治安重点目标、重点场所和道路的视频探头覆盖,依托公安视频系统建设安防视频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治安防控视频资源在政府部门间共享,全面提升城市视频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益。

重点专项三:智能交通

道路交通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多种渠道,为公众提供道路通行状况等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上海市民可以通过此系统更方便地停车换乘、电子收费和预约停车等,极大方便了上海市民的出行。

重点专项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在教育、卫生、社区生活服务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信息化,让市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个性化服务。

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上海将建设市民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及时发布与市民相关的卫生医疗信息,为市民提供在线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宣教、个人健康档案和检验检查报告网上查询、医疗服务资源网上查询和预约的“一站式”服务。

数字教育工程。采用“数字课程资源+移动学习终端+教育服务平台”的模式,开展数字化教学试点,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和个性化学习;以“上海学习网”为依托,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终身学习档案建立等服务,探索建立各类成人教育课程学分和学习成果相互认定、转换的机制及学分银行系统。

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以街道为主体,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统一的社区生活服务资源库,探索建立完善的社区生活服务配送系统,建设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

电子账单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水、电、燃气和通信等公用事业账单电子化,依托“市民信箱”和“付费通”平台,构建全市公用事业电子账单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为市民提供公用事业账单查询、管理和缴费的“一站式”服务,鼓励市民使用电子账单替代纸质账单。

市民问诊式虚拟气象台。拓展建设基于高楼、草地、路面、水面等不同环境的城市综合气象体征信息采集网,加强气象信息资源的开放度、共享度,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为市民提供出行、健康、防灾、居家生活等多样化、个性化、互动式的气象信息服务。

重点专项五:电子政务

以方便公众办事、缩小数字差距、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效率为出发点,加强党政机关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服务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主要内容包括:网上党建服务平台、人才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平台、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第二代社会保障卡、政府网站无障碍改造、市民服务综合热线、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法人网上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三)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1.四网协同,非一般的网速

家长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病人能通过手机在家“看”医生……这些已不再遥不可及。

在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将通过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服务城市管理,惠及百姓生活;通过四网协同打造首个智慧城市示范区——张江,它将成为首个由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为引领,中国移动“2G、3G、WLAN、4G”四网协同的智慧城市示范区。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移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覆盖更多区域。

未来五年会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天下。所谓“2G、3G、WLAN、4G”四网协同,就是多种移动通信系统并存,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通信服务。“四网协同”,每张“网”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十二五”规划中既分工明确,又无缝衔接:

(1)4G(TD-LTE)试验网将全面启动,第一阶段形成200个宏基站、50个室内覆盖的网络规模,逐步实现商业商务区、政务区等核心区域全覆盖;

(2)WLAN网络重点部署,到2012年底热点将近5000个;

(3)3G(TD-SCDMA)网络在“十二五”中期实现上海地域全面深度覆盖,全市平均提供1M以上接入能力,市区达3M以上;

(4)传统2G网络将进一步精品化、广覆盖,实现本市大型楼宇90%深度覆盖,地铁、高铁、高速公路、公路移动信号全覆盖。

采用第二代(2G)手机和(2.5G)手机的GSM、EDGE技术主要提供话音业务。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3G、4G通信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能顺畅地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倘若把3G的网速比作“高速公路”,TD-LTE就好比是“磁悬浮”列车,带给您网速体验!

世博期间,TD-LTE技术及其应用已在中国国家馆日、国际电信联盟荣誉日等重大庆典活动直播中大放异彩。

2.无线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城市

物联网是一种连接物体与物体并可实现物体间“沟通对话”的信息网络。上海“125工程”通过聚焦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重点新领域,实现无线宽带全覆盖、物联网终端超百万、云服务遍万家,从而打造出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无线城市。

从个人应用来看,无线网络也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是移动办公,利用无线宽带网和云计算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处理事务;二是无线监控服务,如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小孩在托儿所以及老人在家里的情景,去外面用餐时能提前查看餐馆的人是否很多;三是实时跟踪引导服务,如利用无线网络以及物联网,4S店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状况,在驾车时可以得到实时交通信息以及相应的导航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