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刻领会国家和天津市医疗保险精神,把握几个关系

深刻领会国家和天津市医疗保险精神,把握几个关系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天津市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医疗服务的对象已成为全部保险人群,加之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医疗服务的目标与医疗保障目标的一致性。
深刻领会国家和天津市医疗保险精神,把握几个关系_记忆:天津医保十年

二、深刻领会国家和天津市医疗保险精神,把握几个关系

(一)医疗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作为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得以生存与繁衍的基石,不仅受国家、社会的重视,而且也为普通大众所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对健康的不断追求,对休闲权利的不断关注已成为社会瞩目点,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即使是现在流行的休闲概念,说到底还在于对健康的渴求。而医疗保障作为直接关系民生、涉及每个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保证民众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两者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其连接点就在于“人”,为了人的一切,一切为了人,这与我党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有很好的契合点,而且也体现出政府的一贯政策,因此从健康角度看待医疗保险事业,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医疗保险的出发点或者说根本目的就是保健康,通过费用分担机制,增强全社会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医疗保障的能力,形成节约型意识。

(二)内外兼修,取长补短

目前国际上的医疗保险制度大致可以归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卫生服务模式,主要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这种模式居民享受免费程度很高的医疗卫生保障,可以说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而且是全面覆盖,国民就医的直接费用低廉;第二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有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它以雇主和雇员双方交费为主,政府适当补贴,同时覆盖无收入家庭,通过社会共济方式化解经济风险,形成了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费用分担机制和第三方付费机制的医疗服务制约机制;第三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这种制度由政府保障计划和私人保障计划组成,政府保障计划覆盖约25%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贫困人,私人保障计划覆盖约60%人群,主要是购买商业保险。目前趋势是各国政府在相互借鉴,多种模式混合运用,只是各有突出。天津市很多政策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就在于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理论支撑,更在于制度的创新,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天津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要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以社会共济的方式建立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扩大参保范围,将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纳入保障范围,如残疾人、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

(三)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的关系

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两大组成内容,两者从不同方面论证了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涵和责任,两者既相互独立,又有融合与交叉之势。从实现目标上看,两者具有一致性。随着天津市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医疗服务的对象已成为全部保险人群,加之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医疗服务的目标与医疗保障目标的一致性。与此同时,医疗保障作为医疗服务市场的主要资金供应者,对医疗服务市场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医疗保险以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主,容易造成医疗费用集中于二级、三级医院,而社区卫生却无人问津,服务发展相对缓慢。从具体操作程序上来看,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先有医疗保险,后有医疗服务;先有资金统筹,后有运行分配,本末不能倒置。事实上,目前的这种影响并不是所期待的,而是要必须重新思考,要从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角度加以改变的。

(四)医疗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而医疗保障的建立只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而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必然结果。只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医疗保障的根基才能牢固,发展才有潜力。医疗保险水平过低尽管可以减轻政府财政支出,但是无法应对不断增长的疾病风险,而假使医疗保险项目过多、保障水平过高,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发展。英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曾倡导的“高福利型”社会保障,终因政府不堪重负,纷纷减少开支。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20世纪30年代萌芽起步至完善历经半个多世纪,从最初急需的医疗保险到形成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和农村人口、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项目齐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天津市医疗保障制度获得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在许多走在全国前列的医疗保障政策。但与先进省市、国际标准还有差距,只能保障天津市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只能稳步提升、逐步深化,不能盲目脱离实际而提出过高要求。同时也必须看到,医疗保险的发展实际上也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为突出医疗保障而忽视社会保障的整体发展,只有整个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医疗保障才能有较好的基础。如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障提出挑战、就业压力给失业保障提出难题、社会保障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医疗保障,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医疗保障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因此,在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关注长远,把重点放在解决当前突出的矛盾和建立长效机制上。

(六)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

政府作为医疗保障的主体,可以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社会保障立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保障政策,实施高效和强有力的管理规范,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强化政府的财政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其他社会主体不发生作用,不充当医疗保险的重要角色,况且医疗保险本身就牵涉很多利益主体,这里既有医疗保险的供方,也有需方,既有监督者,也有受益者,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医疗保险已不可能回避市场力量的介入,就是长期实行普惠制的西欧北欧国家也在尝试汇合多种力量,关注个人责任,实现政府资源与市场力量的完美结合。英国医疗社会保险基金中政府财政补贴占18%;美国医疗社会保险计划中各州政府的补贴标准由各州政府自行决定,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居民参加医疗健康保险,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新加坡医疗储蓄计划中医疗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分担,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由此可见,世界各国政府及其他各方,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都承担了一定职责,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此,天津市政府也应更多的从宏观规划的角度入手,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完善医疗保险的咨询、投诉、争议和舆论监督,提高服务的水平,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措施,从以人为本的视角,采取不同措施对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进行完善,对于第一层次基本医疗保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立足于低水平、可持续、规范化,强调公平性,逐步做到可转移、可衔接;对于第二层次政府主导下的补充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于第三层次商业健康保险,由个人自主选择,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进而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