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学热”

“国学热”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这种逐渐升温的国学热潮,不失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三)用平衡与链接的智慧来定位国家形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在逐步发生着改变。
“国学热”_国家形象建构的契机_塑造中国形象:东方智慧引领世界

一、“国学热”——国家形象建构的契机

(一)传统文化的认同决定文化软实力

随着中国的发展,世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开始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中国,因而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味道也借此机会让世界各地的人得以体悟和品味。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着一场“国学热”,在国内,关于国学的高端论坛、学术会议热烈召开,各种形式的国学电视节目、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国学课堂也在中小学校园中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在国外,自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已有几百所孔子学院在各国蓬勃开展,为国外众多学生学习汉语、学习国学提供平台,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提供服务;“中国文化年”已成功在多个国家展开,甚至着汉服、行古礼的风气也在悄悄地兴盛起来,这反映的是中国文化实力的增强。

文化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等)、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包括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家机构的程度等。[1]其中,软实力中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与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密切相关。这种认同感是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它形成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对该民族成员的情感意向、审美态度、思想方式、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性等基本取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指导作用。同时,民族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鲜明性和相对稳定性。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不同国籍、民族、肤色的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在衣着、行为方式甚至是语言、文字、外貌方面,各国、各民族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中国人从根本上与其他人相区别呢?答案只有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永远不会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只有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信仰不会轻易被异域文化所彻底推翻。“他乡遇故知”的现代版本,理应是认同同样传统文化的人之间的故事。而换成说同样语言的两个人,或穿同样衣服的两个人,这都难以激起他们内心中最强烈而又最亲切的认同感。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几乎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程度,这样说也许并不为过。

(二)传统文化的精神感召力

“国学热”具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渗透着中国古代先哲的高深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欣赏、对社会伦理的思考。对于骨子里已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的中国人来说,传统文化仿佛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学习国学的过程仿佛就是一个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在对经典的研读中,我们会产生强大的共鸣,逐渐发掘出那些曾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自己却从未察觉的思想本质。另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因此国人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希望能够寻找到传统文化中应对现实问题的资源,也希望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传统文化的真实形态,让当今世界再一次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这是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的民族自信心的体现,是对民族历史、民族根基的认同和尊重,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热情。

而对于一个异国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疑是一个兼具高度和深度的思想宝库,充满着中国式的智慧和情趣。因此,这种逐渐升温的国学热潮,不失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

当今中国、当今世界充斥着西方的各种生活元素,大到进口汽车、科技产品,小到汉堡包、可乐,它们在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效率的同时,也把一种“快餐”文化潜移默化地施加在了我们的头脑中——事事追求速度、宽度、广度而忽视了深度。因此出现了流行的各色“速成班”、“名著缩写本”,以及随意演绎的穿越剧、历史偶像剧,很多人也在追求时尚、新鲜的过程中陷入了非理性的盲从中。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充斥着浮躁情绪,也许,我们应当放慢节奏,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我们的传统,从自己的本根中反省我们到底来自哪里,我们有什么,我们要走向何方。

一方面是“国学热”方兴未艾,另一方面是西方“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这正是我们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建构崭新的、厚重的、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的契机。通过全民学国学的热情,我们的良好国家形象能够广泛地深入人心,为国人所认同,为世界所赞许;同时,这种充满文化底蕴的国家形象对于社会氛围、学术氛围的构建将会是一种塑造和净化,对于国民形象、国人素质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提升作用。

(三)用平衡与链接的智慧来定位国家形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在逐步发生着改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如何彻底摆脱“东亚病夫”的旧形象,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力图快速成长为一个独立、强大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定位:

首先,实施不结盟政策,将独立自主、维护和平视为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国家形象。

其次,凸显改革开放的国家形象。

再次,树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稳定形象。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中国国家形象问题提高到了外交战略的重要位置。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使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2]

在当前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示,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措施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新时期的国家形象不仅更加突出了五位一体的平衡发展,而且把中国的、民族的特色和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上来。

在对传统的哲学审视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关键词——平衡,以作为我们新时期构建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平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渗透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医学、农业,甚至是宗教、政治、历史、军事等领域中,主要表现为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的哲学观念。这样的平衡智慧,给国家形象的建构一个原则性的指导:遵循阴阳转化和平衡的规律,对内保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努力做到中庸不偏颇,而且引导整个国家做到中庸不偏颇;对外塑造一种平衡、稳定发展的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智慧倡导平衡,但平衡的理念并不是中国人封闭在自己的圈子中自说自话的结果。中国人也充分意识到了宇宙中差异性的存在,但认为存在差异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相互感知并理解,这就是链接的智慧,这也赋予了中国古代的智慧以一种广泛的、普遍的气象。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中国传统平衡智慧与链接智慧在构建国家形象中给予我们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