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故宫》之美的具体表现

电影《故宫》之美的具体表现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故宫》的美学创造可以说正是这一理念的产物。具体而言,《故宫》之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次,《故宫》还善于渲染典型形象或典型事件,达到以一斑窥全豹的目的。正是对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故宫》才得以将那段尘封的历史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再现《故宫》过去的历史。

第4章 还原与重构——《故宫》解析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不但以其恢宏的气度、精美的画面、悠扬深沉的宫廷音乐和鲜为人知的历史轶闻再现了故宫500多年的兴衰成败,更以其不同凡响的剪辑音效创造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奇迹。正如故宫大修的原则一样,它一方面“尊重历史,恢复原貌”,另一方面,它又在创造历史,重构故宫。这与“新纪录电影”的历史真实观是一致的:“电影无法揭示事物的真实,只能表现构建竞争性真实的思想形态和意识”,所以“新纪录电影”的叙事策略是“纪录片可以而且应该采取一切虚构手段与策略以达到真实”[1]。《故宫》的美学创造可以说正是这一理念的产物。尽管题材的历史性和对象存在的静止性限定了《故宫》的主要叙事方式只可能是画面加解说式的,但该片也对各种纪录方式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与运用。多元、丰富的叙事方式与手段构成了《故宫》特有的魅力,也使得该片在对历史的还原与解说中,完美地实现了对历史事件、场景的重新编织与创造。

在叙事结构上,《故宫》主要采用板块式结构,亦即“按照人物、时间、地域或主题的不同,将不同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可以互无联系,也可以有起承转合”[2]。《故宫》由《肇建紫禁城》、《盛世的屋脊》、《礼仪天下》、《指点江山》、《家国之间》、《故宫藏瓷》、《故宫书画》、《故宫藏玉》、《宫廷西洋风》、《从皇宫到博物院》、《国宝大流迁》、《永远的故宫》十二集组成,每集有一个重点,从建筑艺术、两代帝王、馆藏文物、外交方略等各个方面展示了明清两代以紫禁城为最高政治权力中心的风雨沧桑,以及从民国初年至今国家对故宫藏品的保护与征集大事。从紫禁城到故宫,不只是一个称谓的变化,其间更蕴含着数百年来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外交的风云变幻。具体而言,《故宫》之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重若轻:指点江山之妙

从明初至清末共有400多年的历史,其间发生的内政外交大事,可谓纷纭繁杂。如何在短短的篇幅内容纳数百年历史,将头绪繁多的历史大事述说清楚?《故宫》的高明之处首先就在于:抓住主要事件、重大事件,以点带面,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事件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显露出举重若轻之妙。

在《肇建紫禁城》里,对于紫禁城的兴建,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对紫禁城的兴建原因、经过、创建的规模和样式、迁都与否的斗争以及紫禁城的毁坏与重建都作了有条不紊的说明与介绍。在《宫廷西洋风》里,导演按时间顺序,以人带事,介绍外来文明在中国的境遇:利玛窦用钟表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汤若望介绍的西方天文历法和天文望远镜赢得了明清两朝当权者的青睐,德里格用西洋音乐开启了康熙皇帝对西洋音乐的爱好,郞士宁带来的西方绘画赢得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赏识。这种粗线条的勾勒使得作品结构严密而又纵横开阖,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故宫内外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其次,《故宫》还善于渲染典型形象或典型事件,达到以一斑窥全豹的目的。用一座宫殿来表现几千年的文明和几百年的风雨变换,《故宫》的容量之大可以想见,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承载如此众多的历史,它所选取的事件必须有典型性,也就是说必须密度大,不能浓墨重彩地铺排,只能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故宫》十二集,每集都有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或者几件大事贯穿,联系历史和文化、政治与外交,各有侧重地介绍故宫所发生的一切大事。

《肇建紫禁城》主要讲述紫禁城的兴建、毁坏及重修。皇宫的修建涉及的方面众多,如木作、石作、土作、扎材、瓦作、油作、彩画、裱糊作,等等,但为表现故宫建造的宏伟和非同寻常,本集的画面只聚焦在两件大事上:运输木材和采集石料。在川、贵、鄂利用天然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运输木材的场景令人震撼,大浪滔滔,万木齐下,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智慧的杰出与非凡。而在采石过程中,千百只马匹拉引着一块巨石的情景也让人浩叹不已,用料之巨,工程之大,劳力之艰,足以让人感到故宫建筑艺术的博大与瑰奇。

在《故宫藏瓷》里,文物画面展示伴随着画外音:“瓷器,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富美感的民族曾经所独有的,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镜头缓缓地揭开了一件件瓷器的历史、传说与故事。在说到“秘色瓷”时,镜头对准一件件秘色瓷,并配以美妙生动的诗意解说:“它是温润的玉,它是晶莹的冰,它是山水之间的青翠”,讲到它的种种传说和神秘猜测,讲到它的稀世罕见,从中展示出我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

第三,设置悬念、紧抓观众内心也是本片运用非常成功的方法之一。对于国宝命运的关注是本片的一个亮点,在采访那志良老人时我们知道,国宝的运输就是在逃难,“前脚走,后脚就炸,简直神了!”而画面上是满载着国宝奔驰列车,敌人的飞机跟踪而至,那志良说,“那时消息真灵,不是他们灵,是我们灵,我们前脚刚走,敌人飞机就跟着炸了,我们都走了,炸就炸呗!”那志良老人的兴奋带着一种国宝幸免于难的庆幸,这时画外音响起:“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带着这批国宝,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其间没有一件文物丢失或损坏,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个奇迹!”至此,观众悬着的心才得以轻松下来。《故宫》对这种叙事形式的成功运用也说明,善于运用悬念讲好故事,不是故事片的专利,它同样可以拿来应用到纪录片的制作上。

如果说粗线条勾勒是交代事情发展的脉络的话,那么,典型形象的设置则是浓墨重彩渲染一种文化意象,而悬念的设置使典型事件的叙事更加生动。正是对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故宫》才得以将那段尘封的历史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虚实相生:创造纪实之境

纪录片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使纪录片的摄影具有以下特点:“1.所拍摄的对象及其身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由演员扮演;2.拍摄的场地和场景是真实的;3.摄影机所面对的事件是客观发生的,并且拍摄行为不改变事件自身的发展轨迹。”[3]《故宫》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过往的历史已不复存在,所以《故宫》只能在解说词的“掩护”下,采用摆拍、补拍、扮演甚至采用现代技术三维动画合成等手段,化实为虚,以达到写实的目的与逼真的效果。通过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再现《故宫》过去的历史。

面对历史的不可还原,《故宫》运今于古,古今打通。对于紫禁城的修建,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史料中的记载,为了还原历史,《故宫》采用了古今比照的手法。在《肇建紫禁城》一集,作品由2005年成百上千个工人聚集故宫开始,转向500多年前修建紫禁城的工匠,让观众仿佛看到了古人的劳作。其中相通的原因在于,千百年来中国古典建筑的方法一直未有大的变化,今天工匠们使用的建筑方法依然延续着那时的工艺。

这种运今于古的手法在《故宫藏瓷》一集更为突出,摄制组为了再现当年制陶的盛况,展现当年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场景,专门奔赴江西景德镇,探寻那里的古窑址,又拍摄了瓷器烧制的每一个细节,在画面中,主要展现的是一双双在转动的泥坯模上抽样打磨的手。无论古今工匠们的衣服、头饰、形象发生多少变化,他们劳作的手却是一样的,这一意象的抓取经典而又传神。这种古今相通之处,从精神深处再现了历史原貌,使观众从中品味出一种常与变之间的历史况味。

除了采用运今于古的手法之外,《故宫》还采用扮演拍摄等手法,虚化镜头,追求神似。在《家国之间》一集,宫廷生活已不复存在,还原已经没有可能,所以只能表演拍摄。但作品的高明之处在于:虚即是虚,绝不试图把它拍成实的,甚至故意加强了这种虚幻效果。这既使画面具有可视性,又避免了过实过真,违背了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如宫廷生活中皇帝与众臣看戏的场面,画面上只有一个大的戏楼,在这个戏楼上有好几层可以表演的戏台,京剧的乐器敲打成一片,而伶人们上台表演,低层戏台上的演员下去了,高层戏台上的演员又出现,真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感觉。在这里,画面始终没有近景或特写镜头,观众无法看清演员的表情,甚至看不清演员的表演,却使人觉得笔到神到,不仅没有虚假感,反而扣人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虚拟影像、追求神似的拍摄,在作品中许多地方都有使用。

《故宫》画面之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真实拍摄与动画合成相结合,这一点体现了纪录片对拍摄手段的创新需求:新的表现内涵需要新的表现手段,而新的技术也必然带来叙事的革命。在《无锡动画拍摄》一文中,拍摄人员记下了该片的动画制作过程:“城墙前千军万马的明朝士兵、大队金兵从城门口冲出、千匹马在冰上拉巨石,观众在最后播出的节目中看到的这些少有的大场面镜头,都是在拍摄少量士兵与人物的基础上通过电脑合成而成。”[4]这种动画制作方式,不仅场面壮观,而且效果逼真。同样,紫禁城的构形图更是由电脑直接合成,形象而直观,让观众以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了紫禁城复杂的内部结构。可以说,三维动画与现场实拍相结合,更进一步创造了虚实相生之美。

三、化静为动:重构历史之美

纪录片要做得生动好看,就必须使画面具有运动感。对于故宫这类题材来说,难度之大可以想见,但《故宫》却在静中取动,化静为动,通过镜头的运动、变化使静止的对象运动起来,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大量推、拉、摇、移镜头的运用,使静止的故宫活了起来。在故宫藏品几集中,常常以镜头的运动代替拍摄对象的运动,如对《故宫书画》的介绍,大量的移镜头从各种画幅前一一扫过,使观众领略了历代藏画的精妙绝伦。而在《故宫藏瓷》一集,这种手法运用得更为娴熟。本来,对瓷器的拍摄容易因其静而使画面显得沉闷,但通过镜头的运动使本来静止的瓷器慢慢旋转起来,滑动起来,灵动起来。明成化斗彩三秋杯、秘色瓷、清粉青釉交泰瓶、乾隆年间烧制的空前绝后的“瓷母”等的拍摄,镜头灵动飞扬,画面精妙绝伦。除了以镜头的运动方式赋予静止的物体以动感外,镜头的剪辑也对静物的动感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电视采用了多种剪辑技巧,尤其是光学技巧转场剪辑,化入化出、渐显渐隐等剪辑技巧的运用也使静物活了起来。

静中有动、静动结合也是化静为动常用的手法之一。在拍摄《燕京八景图》时,镜头从图画上缓缓移过,而在美丽的画卷之外,突然几行燕子从画面上飞过,图画立时显得活动起来,那些沉静的山水霎时间也似乎随风而动、随鸟而歌了。在这里,导演正是运用了静中有动、静动结合的方法,将画中所表现的意境用画外的生动景象展现出来,典雅、庄重的历史画卷顿时有了灵动、活泼的现实气息,由古见今,由今思古,观众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盛宴了。飞鸟穿越绘画的设计,可谓想落天外,而这正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影视艺术才能够达到的艺术效果。

img14

《故宫》还经常使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使画面显得雄伟壮观。《故宫》虽然每集只谈一个方面的事情,但每集的片头都采用了相同的镜头处理,造成了一种重峦叠嶂、复沓有致的效果。每集片头,摄像机都从宫殿的中心大殿太和殿正面拍起,后拉,拍到指指点点参观的游客,凸显太和殿的全貌,然后镜头缓缓后拉上移,使方方正正地坐落在子午线上的紫禁城全貌尽收眼底,加以高亢的音乐,越来越急促的鼓点更显帝王之都的霸气、威严、豪迈。《故宫》的拍摄有人说“帝王气”太重,而这实际上正是它的美之所在,故宫岿然不动,而依靠镜头的移动达到了以动衬静的目的。另外,片中水花四溅中扬起的马蹄、乌云翻滚、祥云飘飘、旭日东升、夕阳沉落、洪水奔腾、巨木漂流、火车飞驰、桃花盛开、干裂的土地上大滴的雨飘落下来,等等,这些灵韵飞动的画面在深沉的画外音中显得格外美丽,它们使沉甸甸的故宫飞动起来,也使陈旧的历史鲜活起来。

四、精彩故事:锦上添花之笔

纪录片虽以纪录为宗旨,再现为目的,但许多纪录片为了能够吸引观众都经常使用故事化的手法,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以增强其可视性。当然这种故事与故事片虚构故事不同,它的故事必须是实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故宫》几乎每集都有几个故事吸引着观众的视线,它们或是传说,或是历史史实,但都是史书上记载过的、曾经广为流传的故事。

将历史事实通过情景再现加以演绎,使其具有故事性,是《故宫》故事化的手法之一。如《肇建紫禁城》一集中运木、运石两个故事都属于这种情况。高大的楠木在古代是如何运输过来的呢?作品引用了当时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的记载,“有一天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顺流而下,遇有巨石拦路,大木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巨响,撞击巨石,巨石裂开大木完好无缺”,后来永乐皇帝将发生这一故事的那座大山封为“神木山”,并从中受到启发,找到了运输巨木的绝妙办法。气势磅礴的画面,加上激情饱满的解说,这一段成了《故宫》最动人的段落之一。在运输巨石方面,根据明史史料,讲述了运输最大的一块石头丹陛石的过程,“这块石头开采就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运往京城就更为艰巨,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每隔一里左右就掘一口井,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两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运到京城”。在画外音中,画面壮观,仿佛让人又回到了从前。

运用民间传说来增添韵味,是《故宫》故事化的又一手法。在《故宫藏瓷》讲到一个传说,明万历年间,因为瓷器久冶不成,眼看皇帝的期限逼近,所有的工匠都面临被处死的危险,这时一个叫童刚的工匠奋身跳进熊熊燃烧的火炉里,陶瓷终于炼成了,童刚从此被封为“窑神”。这个传说的叙事设计,让人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制陶工艺的神圣性。故事传说的妙用,不仅激发人们对于历史的诗性想象,更使人们在诗性想象的追溯中感知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历史。

纪录片《故宫》在故宫的全面修缮工程启动之时与观众见面,可谓恰逢其时。它一方面揭开了故宫这个明清两代皇家重地的神秘面纱,一方面也揭示出了故宫所蕴含的中华文化,面对历史的机遇,故宫向世界敞开了它的大门,诉说着自己,表达着自己,因为“它不仅仅是故宫人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它是世界人的”[5]

【注释】

[1]单万里:《纪录与虚构》,见《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2]冷凇:《中西方电视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3]许南明等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4]《无锡动画拍摄》,http://www.cctv.com/history/special/C11115/20050729/100726.shtml。

[5]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