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儿童广播剧的艺术特性

儿童广播剧的艺术特性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戏剧的儿童广播剧,是与孩子们心理距离最近的一种儿童文艺形式。儿童广播剧能够较好地拿捏住若即若离的距离感。儿童广播剧的最动人之处,也恰恰就是宗白华提到的“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

第三节 儿童广播剧的艺术特性

一、听觉创造美妙的想象世界

(一)听觉的“距离”优势

通过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尽情享受听觉创造的奇妙的想象世界,这正是儿童广播剧首要的艺术特性。儿童的好奇心强烈,声音的千变万化,激发了他们对新奇的、深奥莫测的世界和宇宙的渴望,对生活的好奇和热情。在孩子们聆听儿童广播剧的时候,积极思考的小脑袋中也同时展现出色彩斑斓的世界。这种主动想象的过程,拉近了儿童广播剧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

在所有儿童广播文艺中,儿童广播剧是“距离”孩子们的心理最近的一种艺术。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谈到,各种艺术的性质不同,“距离”也生来就有远近,而“距离”最近的就是戏剧。作为一种特殊戏剧的儿童广播剧,是与孩子们心理距离最近的一种儿童文艺形式。儿童广播剧能够较好地拿捏住若即若离的距离感。儿童广播剧拥有真实的生活性,让孩子们沉浸在儿童广播剧的故事之中,聆听属于他们那个世界的大事小情,不时地发表评论、看法,全身心地投入;而儿童广播剧同时具备的独特的个性,又有意无意地让孩子们与剧保持着距离,让他们可以放心地置身事外,仔细地体会与感受。

(二)声音唤起美妙想象

对儿童广播剧来讲,想象是它与生俱来的产品。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5)儿童广播剧的最动人之处,也恰恰就是宗白华提到的“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

诉诸听觉的儿童广播剧,能让孩子们心底深处的想象像火山一样迸发。而且,儿童在欣赏儿童广播剧时,不仅有想象,而且还会根据剧中感触最深的话语或事件,不知不觉地产生联想。联想,心理学家把它分为四个种类。一是接近联想。这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它相接近的另外事物。如由花想到叶,这是空间接近,由大年三十想到大年初一,这是时间接近;二是相似联想。这是指由一件事想到在性质上与它接近或相似的另外事物。如由挺拔的松树想到坚强的人,由鲜花的盛开想到青春的活力;三是对比联想。这是指由一事物想到与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如由白天想到黑夜,由严冬想到盛夏;四是关系联想。这是由一事物想到与它有某种关系的事物。比如由丈夫想到妻子,由老师想到学生。(6)这四种联想,在儿童欣赏儿童广播剧这种特殊形式的戏剧时,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比如在儿童广播剧《去年的树》中,儿童听众会从树哥哥、鸟弟弟所在的大森林,想到家外面的马路上的行道树和树上叽叽喳喳叫的小麻雀;还会从没有了温暖舒适的家的鸟弟弟,想到要是自己的家没有了可怎么办。在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中,儿童听众会从可爱的蒙蒙想到一直没露面的蒙蒙妈妈;还会从没有了妈妈的蒙蒙的可怜,想到自己有妈妈的幸福……

二、儿童广播剧三要素的“儿童化”

(一)语言“儿童化”

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向往不平凡的事物。他们喜爱活泼有趣的故事,讨厌沉闷的说教和枯燥的训喻。俄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就曾频频告诫为少年儿童写作的作家:“最主要的是尽量少写点箴言、训诫、议论,孩子们希望把你当成朋友,要求你们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儿童剧的作者要学会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把事物巧妙、有趣地说出来,使孩子们爱听。儿童广播剧是播给儿童听的,因此,儿童广播剧的语言要有儿童的味道。

儿童是特殊的审美群体,儿童的最大的弱点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越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这就要求儿童广播剧的语言不能太深奥,不能让孩子听得费力,这样才能抓得住孩子的注意力。虽然儿童广播剧的创作人员多是成年人,但是给孩子们听的儿童广播剧既不能装天真,低于儿童的智商,也不能以大人的好恶来试图左右和安排剧中儿童的思想感情。那样不仅不真实,而且剧作的主要受众——孩子,也会因反感说教而听不到剧终就走开。在现实生活中,所有成人对儿童的教导、训诫、期望已经表现得太多太多。孩子们听广播剧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是放松,而不是继续接受已经满溢的“教育”。儿童广播剧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切只考虑教育目的和宗旨,而不致力于修炼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孩子们抛弃,教育的意图也无法实现。

对于低幼龄儿童广播剧来说,语言要简洁易懂,而且语气要尽量轻柔舒缓,尤其不要把与孩子的交流语言看成是啰嗦的废话,可有可无的东西。成人耐心地解答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的同时,就是在潜移默化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机遇和条件。孩子们就是在这些成人看似没有多大用处的问答中,一点一滴积累起知识和常识的。例如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中老爷爷与蒙蒙的对话:

爷爷:一对,两对,三对,四对……

蒙蒙:爷爷,你在干什么呀?

爷爷:哎呦,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啊?

蒙蒙:对面那个楼一楼的。

爷爷:呵呵。哎,哎,别碰那个收音机。

蒙蒙:我没碰!

爷爷:唉,收音机跟爷爷是个伴儿,懂不懂?

蒙蒙:懂,我爸跟我是一个伴儿。

爷爷:呵呵,好。叫啥名儿啊?

蒙蒙:我叫蒙蒙。

爷爷:啊,蒙蒙。几岁啦?

蒙蒙:四岁啦。爷爷你几岁啦?

爷爷:我呀,我还小呢。

蒙蒙:骗人。你头发都白了,你还小哪。

爷爷:呵呵呵。

蒙蒙:爷爷,你怎么还玩儿土呀?我妈都不让我玩儿土。

爷爷:哎,这可不是玩儿土。爷爷这是在种花。

蒙蒙:种花?花在哪儿呢?

爷爷:哎,这不是吗?

蒙蒙:你骗人,这是小黑粒儿。花儿可好看了呢,才不像这样呢!

……

在这段对话中,爷爷的语速很缓慢,而且,与蒙蒙交谈的节奏也很缓慢,思路也始终在极力适应着蒙蒙。对话虽然听起来有些拖沓,但是却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气息。重要的是,和蒙蒙一样年纪的小朋友听剧时丝毫不会感到吃力,而且会很感兴趣。孩子们渴望和大人的交流,虽然思维还很幼稚,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上述对话中这种“儿童化”的语言,正符合低幼龄儿童的话语习惯。老爷爷耐心地与蒙蒙进行交流,同时也是耐心地与收音机前的好多“蒙蒙”在交流。

(二)音乐音响符合儿童特点

在儿童广播剧中,音乐音响应是符合儿童审美需求的,能让儿童感受到审美愉悦的。宗白华老先生在谈到美的价值时曾高度赞扬音乐:“世界上唯有最抽象的艺术形式……如建筑、音乐、舞蹈姿态、中国书法、中国戏面谱、钟鼎彝器的形态花纹乃最能象征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势与生命的律动。其中,音乐的节律和谐最能表现吾人身心的情调与律动。”(7)儿童广播剧中的音乐、音响应节奏明快,新鲜新奇,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幻想世界中得到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

首先,儿童广播剧中的音乐、音响要节奏鲜明,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例如儿童广播剧《小天使》中,音乐的运用就很巧妙。伴随着剧中的“主角”小海龟出现时的音乐,就是一种有趣的木琴敲击声。“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好玩儿的事?”跳跃的节奏,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其次,儿童广播剧中的音乐、音响,还要起到抒发感情、烘托气氛的作用,向听众展示出孩子的特点和梦想。例如儿童广播剧《花糖纸》的主题歌曲:

花糖纸,

晶晶亮,

包着甜,

裹着笑,

一阵大风吹上天,

星星全部变成糖。

故事一开始,这首主题曲就在一阵叮叮咚咚似风吹过风铃般的梦幻音乐中唱起来,道出了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未成年人对美好童年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让听众在故事开始之前就对故事中小主人公的感情有了一些体会和了解。悠扬的音乐带给人无限的眷恋和回味,让听众禁不住回忆起自己的花季岁月,心中荡漾着感动之情,毕竟属于花季时代的梦是相通的。

第三,儿童广播剧的音乐、音响,还要与儿童广播剧融为一体,积极为推动剧情发展服务。比如在儿童广播剧《三个孩子去蛇岛》中的主题歌。三个决心要去蛇岛探险的孩子马小亮、马小光和李大千,在去蛇岛的路上被昌图火车站站长发现,眼看就要被送回家。三个小家伙借上厕所的机会溜掉了,继续往蛇岛方向前进。就在孩子们从昌图火车站跑到玉米地的这一段,剧中响起了嘹亮的主题歌:

走呀走呀向前走,

肩并着肩呀手拉着手。

星星指方向,

月光照大路,

理想才能去奋斗。

走呀走呀向前走,

肩并着肩呀手拉着手。

要干大事业,

不怕吃苦头,

有志气把科学来探求。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有志气把科学来探求。

这首主题歌不仅和前后的剧情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广播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节,而且还向听众展示出三个孩子不怕吃苦、敢于探索的优秀品质,烘托了欢快的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三)展现童真,避免儿童节目“成人”化

儿童广播剧被儿童接受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真实。具体来说,儿童广播剧的真实,就是要契合孩子眼中的世界,符合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儿童也有通过儿童文艺作品看自己周围世界的愿望。而且,他们对奇迹的渴望比成人更强烈,更希望诉心曲,被感动。

因此,为儿童制作的儿童广播剧,既要契合他们眼中、心中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真实再现儿童的世界;又要满足孩子对出乎意料、感动和幻想的热切期待。这样才能博得儿童的关注、喜爱甚至着迷。儿童期待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点点幻境。以儿童广播剧《花糖纸》中小尹妈妈的形象为例。在小尹眼中,妈妈一直是个懦弱的女性,不敢和一脸胡子的邻居吵架,对爸爸的“第三者”情况忍而不发……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小尹想象中的这种懦弱妈妈形象。但是《花糖纸》一剧并没有把妈妈固定在现实的情况中,而是在整个剧即将结束的时候,通过小尹母女的悄悄话,把妈妈信任丈夫、对他人宽宏大度的自信女性的真实形象“公布于众”,也揭掉了小尹心中一直暗藏的引发自卑与过分自我保护的灰幕,让小尹那颗充满恐惧与脆弱的心终于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

妈妈:小尹,今天怎么回事?

小尹:什么?

妈妈:我都看到了,你故意弄翻了果汁,撒到人家的披肩上。

小尹:我讨厌她!

妈妈:你讨厌她干嘛?

小尹:你看不出来?她对爸爸有好感。

妈妈:那好啊,说明你爸爸很出色。

小尹:老妈,这种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你一点儿都没有危机感?

妈妈:小尹哪,有一天你会明白,爱一个人就要信任他,信任他,才会美好。

小尹:哎,妈妈。

妈妈:啊?

小尹:以前,我总认为你挺懦弱的,其实啊,你挺great!

妈妈:great?什么意思啊?

小尹:就是好伟大呀!

妈妈:呵呵。

小尹:咳,过去我老想充当爸爸的角色保护你。

妈妈:呵呵。

小尹:其实,我好可怜呀,要拯救的应该是我自己。

……

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指出:“甚至小孩儿也会按照他们对现实的理解,来评价电视节目,指出其中有些是完全虚构的。他们也会把节目当成是怀疑性质的、嘲笑性质的或幽默性质的东西来对待。”(8)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眼中的真实,同时又带有儿童思维的意味。虽然童真在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可笑的、荒诞的,但是儿童广播剧在把握真实方面,必须将展现儿童眼中的真实放在重要位置去考虑,而不能脱离童真。以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为例,剧情的感人至深处,恰恰就是4岁的小蒙蒙“童眼”看世界、认知世界的结果。蒙蒙在邻居爷爷那里知道了“种啥长啥”之后,就把已经去世的妈妈的一张最漂亮的相片偷偷地埋进了土里,希望一场春雨过后,自己想念的妈妈就能从土里“长出来”。于是,蒙蒙在雷雨交加的一天,一个人偷偷跑出幼儿园,去自己家楼下的土地上等妈妈“长出来”。

爸爸:蒙蒙,下着雨,你怎么自己跑回来啦!啊?你看看你,都浇透了!你看看你呀!

蒙蒙:嘘,别说话

爸爸:(打孩子声)什么不说话!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

蒙蒙:(哭声)哇……

爸爸:你把爸爸急成什么样子了,啊?

蒙蒙:(持续哭声)哇……

爸爸:(内疚地)好了,蒙蒙,不哭了。都是爸爸不好。来,爸爸抱你回家。

蒙蒙:不!不!先等一会儿嘛。

爸爸:干什么?

蒙蒙:爸爸,你看这花都冒芽了。

爸爸:啊,你怎么把伞放在地下,你看把你自己都淋湿了。啊,快……

蒙蒙:不,别动这伞!

爸爸:啊?为什么?

蒙蒙:待会儿妈妈长出来的时候,该浇透了。

爸爸:什么?

蒙蒙:爸爸,我把妈妈最好看的相片种在这儿了。

爸爸:蒙蒙,你把妈妈种在土里……

蒙蒙:爸爸,老爷爷说了,种啥长啥。

爸爸:(哭声)好蒙蒙,好蒙蒙……

当然,天真的充满幻想的小蒙蒙最后没有等到妈妈从地里“长出来”,但是孩子依葫芦画瓢的行动,却对每一个收音机前聆听的人们的心灵形成强烈的震撼,让人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孩子的渴望与需求,被孩子的天真所深深触动。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儿童广播剧中存在的儿童节目成人化的问题。儿童节目成人化就是儿童与成年人都不愿看的那种节目,儿童嫌其“太大”,成人嫌其“幼稚”。儿童广播剧不可承载太多、太重,否则孩子就会承受不了,不愿再收听。美国电视连续剧《成长的烦恼》的优秀之处就在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扰,都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给予了答案或解释,却鲜有说教的色彩。这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值得儿童广播剧的创作者们好好借鉴。

三、借助榜样的力量寓教于乐

(一)榜样的力量

儿童广播剧的第三个艺术特性是,注重引导,在有趣的故事之中树立儿童心目中的榜样形象,蕴涵教育意味。关于榜样对于儿童来说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卓越的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儿童心理学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获得最有力地证明。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先驱、环境决定论学习理论之父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指出,人们通过模仿来学习。我们看到别人怎样做,自己也有怎样做的倾向,因此榜样影响我们的性格。如果我们经常与愚蠢的、爱争吵的人接触,我们自己会变得愚蠢与爱争吵;如果我们与更高尚的心灵接触,我们也会变得高尚起来。洛克提出,由于儿童通过榜样比通过告诫学得更多,我们可以依靠给他们提出好的典范来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儿童会热切地模仿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我们赞扬他们这样做的时候。

从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且儿童也热衷于模仿。利用儿童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塑造正面的形象——榜样,有效地对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

自从广播和电视诞生以来,儿童找寻榜样又多了一种渠道。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著作《孤独的人群》里敏锐的谈到,“大众传播媒介对于美国人的知觉方式、生活的理解(常常是误解)和如何成为一个男孩或女孩、男人或女人、老人等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在大众传播媒介——广播荫庇下的儿童广播剧,应充分利用自己对儿童的影响,担负起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教育儿童的职能。但是,儿童广播剧是一门艺术,它的教育功能的体现只能寓于剧作之中,而不应替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直白地在剧中说教。儿童广播剧中空洞的说教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因为这样不仅无法引起少年儿童情感上的共鸣,起不到教育作用,而且根本就是越俎代庖。

(二)寓教于乐

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而是在纯洁的快乐。儿童广播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根本上来讲,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激发收听兴趣,获得听觉享受。

皮亚杰在谈到新学校教育时曾说过:“兴趣的规律乃是整个教育体系随之运转的唯一轴心。强迫的工作是一种违反心理学的反常活动,而一切有效的活动事先都要有兴趣的存在。心理的机能,事实上,儿童和成人是完全相同的。像成人一样,他是一个能动的动物,他的行动是受兴趣或需要的规律所控制的;如果不借助于那种活动的主动的动力,这种行动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所以,依照控制成人智力机能的兴趣规律,对儿童而言,则更加有效。”(9)

既然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兴趣是儿童教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儿童广播剧作为一种供娱乐、供消遣的文艺形式,更要把激发儿童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孩子的兴趣大门一旦关闭,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无从进入,更无法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儿童广播剧希望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孩子的目的,必须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如孩子们爱看的《大力水手》,好多孩子都能把大力水手吃菠菜的那段台词背下来,为什么?因为孩子们爱看大力水手波普艾吃完一盒菠菜罐头后,就能充满力量,打败坏人,多有趣!孩子们为什么爱听白雪公主的故事?因为白雪公主长得漂亮,又特别善良,她和7个小矮人一起住在遥远的森林里,多好玩!成功的儿童电视节目、经久不衰的童话故事,都是先以有趣的内容吸引孩子,然后才让孩子通过有意思的故事得到有益的教育。

如今的儿童明显地带有新时代的思想特征,比上一代孩子更早熟、视野更开阔,也更聪明。对于儿童广播剧丰富隽永的内涵,他们能够在欣赏中思索和领悟,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因此,儿童广播剧应将要表达的教育思想巧妙地蕴涵在吸引人的故事中,激发儿童的收听兴趣。儿童广播剧《小天使》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典范之作。《小天使》没有空洞的说教言辞,决不假借剧中大人之口,大讲冠冕堂皇的教育套话。它用好听的剧情吸引着孩子们,教育意味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孩子与成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出来的,使小听众不知不觉地就对自己曾经困惑或不理解的事有了正确的答案。

在《小天使》剧中,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之外的陌生成人的交往,得到的都是真心而热情的帮助,没有一个大人是让孩子也看不起的势利小人。而且,对于孩子们不“客气”的质问口气,大人们也都是以一副宽容的态度耐心解释,让人感受到在大人们爱心呵护下的温馨健康的儿童成长环境和氛围。在三个小伙伴懵懂的内心,已经知道钱的重要,知道大人们尤其是做生意的大人们对钱的看重。但是当三个小伙伴去宠物医院给小海龟治病时,医生叔叔的话改变了他们的想法。医生叔叔说,“这只……我不知道它得了什么病,怎么治?”三个小伙伴一边给医生叔叔“支招”,小岳还特别强调了一句“我们给钱!”。可是事实证明,是孩子们误解了好心的医生叔叔:“不是钱的问题,跟你们说,我不光是医生,我还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员……帮助救治小海龟,怎么会收钱呢?问题是,来我这儿看病的,一般都是猫狗之类的宠物,给海龟治病,我这还是头一回呢!”医生叔叔的回答,不仅是说给三个小伙伴听的,也是说给所有收音机前对大人有“成见”的小朋友听的。医生叔叔用自己的回答告诉小听众,虽然社会上的大人形形色色,有的的确是把金钱看成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是好心、热心的大人比较多。在小贩叔叔那里,小听众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热心助人、不计回报的好“小贩”形象:

小贩叔叔:我知道那个网站。那好,把这些都拿去吧,不要钱。

小 岳:为什么?我有钱!

小贩叔叔:我听老人说,以前在月亮湾经常能看到海龟,可是现在都几乎看不到了……这些螃蟹,就算是我送给小海龟的吧!

(三)展示美好世界

孩子的心灵是纯净无比的,儿童广播剧也应该给予孩子们一个纯净无比、充满美好事物的世界。西汉刘向在《说苑》里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孔子至齐郭门外,遇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将作。’”孔子看到婴儿的目光天真纯洁,美好无瑕,因而深受感动,赶忙叫他的御者快点靠近那个孩子。孩子的心灵天生就是纯净的,我们不应在孩子那像白纸一样洁净的心灵上撒上阴影,涂上灰暗;而是应该多给他们的心灵上播撒爱的种子,留下一个健康多彩的世界的美好印象。

在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中,幼儿园老师无私的照顾,让人深切感受到人们对一个失去母亲的小女孩的关怀,让人感觉到世界是美好的:

蒙蒙:(哭声)哇……

老师:蒙蒙,快别哭,告诉老师你怎么了?

蒙蒙:今天中午我剩饭了,小红花没得着,妈妈就不亲我了。

老师:好蒙蒙,快别哭啊,你不是说让老师当你的妈妈吗?老师亲你,来,过来。

蒙蒙:我不要老师当我的妈妈啦,我的妈妈就回来啦。有了小红花,我妈妈就使劲儿地亲我,把我亲疼了,我也不推她的脸。

老师:蒙蒙乖啊,好,下次你要是吃饭再不剩饭哪,老师一定奖你个小红花。好不好啊?

蒙蒙:好。

老师:真乖,去玩儿吧。

虽然蒙蒙的妈妈不在了,可是蒙蒙还很幸运,因为还有老师当她的“妈妈”,就像亲妈妈一样体贴蒙蒙,关心蒙蒙,照顾蒙蒙。《春雨蒙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温暖,是热爱,是充满了爱的世界。

儿童广播剧还要当心有意无意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为了有效防止负面影响的偏差,少儿节目的制作者不能仅仅站在与孩子高度相同的位置上提供服务,一定要看得比孩子更深远些,既要考虑孩子的需求,又要考虑社会的要求,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偏差。几年前,挪威电视台曾应该国部分儿童观众的要求播过一部名为《威猛突击队员》的儿童电视节目,结果导致一个5岁的女孩因看了该节目而枪杀了3名男孩,教训十分惨痛。

四、故事情节精彩,引起儿童听众的共鸣和回味

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时曾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情感。艺术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人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10)正是这种情感的相通,才能使受众对剧中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儿童广播剧要实现与儿童的情感相通,能够引起共鸣和回味的故事情节必不可少。

儿童广播剧虽然要比成人剧浅显易懂,但也不能太过直白,没有戏让孩子感兴趣,听后去回味。为了引起回味,儿童广播剧的情节设置、剧情安排要张弛有度,让儿童欣赏广播剧时,思想活动能够由兴奋渐渐转向平复。《艺术心理学》作者高楠分析欣赏动力的平复时指出:“被强化的欣赏动力经由聚发过程而大量消耗,但这种消耗往往并不像泼水那样,一下子就泼得一干二净。消耗到一定程度,高级神经活动的刺激强度的界限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使那些高度兴奋的神经细胞转入超界限抑制。由于神经细胞在聚发阶段兴奋的程度不尽相同,它们转入超限抑制也不是同时的和同等水平的。这就像人们的入睡,入睡是神经细胞的弥漫性抑制但这种抑制却是逐渐发生的,人们便也就经由清醒,逐渐地迷蒙,再逐渐地沉睡。艺术欣赏的神经活动当然不像入睡那样自发地进行,但艺术家们却是经验地掌握着这一由兴奋到抑制的神经活动规律,努力去顺应这一规律,在精心地安排了艺术内容后,又总是注意适可而止,巧妙得像一个精心控制的水龙头,使那艺术之水的流淌渐缓渐弱。”(11)儿童和成人一样,欣赏艺术作品的心理状态也是由兴奋开始的,但这股兴奋劲儿却不能一直坚持到结尾,会逐渐趋于平缓。儿童广播剧要精心安排剧情,有起伏,有峰谷,开始要引人兴趣,结尾要引人回味。这样,儿童广播剧才能禁得起儿童的反复收听,把玩回味。

比如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剧中始终没有明确告诉蒙蒙妈妈去世的事,但是爸爸一提到妈妈欲言又止的态度,不痛快时才吹起的口琴,老师主动要充当蒙蒙妈妈的做法,以及后来蒙蒙提到的过去到医院看妈妈时,怎么叫妈妈,妈妈也不回答的事,让听众根据这些“蛛丝马迹”渐渐猜出了个八九不离十。而在剧作中一开始看似不经意提到的“种啥长啥”,也成了一条连接全局的暗线。蒙蒙从老爷爷那里知道了“种啥长啥”的“真理”后,小手全是土、脏兮兮地从外面回家,得意地告诉爸爸,自己知道妈妈最漂亮的照片藏哪儿了,暗示了蒙蒙“种”妈妈照片的行动。而结尾时,蒙蒙向爸爸坦白了拿妈妈照片种在土里是因为老爷爷说“种啥长啥”,她是想让妈妈再长出来。通常,孩子们幼稚的想法常常会引人发笑,可是这一次却让人心里难过,久久不能释怀。每次一想起蒙蒙“种”妈妈相片的事,就会让人心痛,甚至会像天真蒙蒙一样,希望蒙蒙的妈妈真能因为蒙蒙种下的照片,而重新回到孩子的身边。

但是,要注意的是,回味也要掌握一个“度”,给孩子善良、希望就足够了,如果教育意义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就不能被理解,孩子们也就会放弃收听了。孩子们爱猜谜语,爱问为什么,这说明他们是肯用脑子去想他们听到的事情的。假如儿童广播剧作家能够深入浅出,孩子们是会听出弦外之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