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

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83页。[美]托马斯·沙兹,周传基等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2页。尹鸿、萧志伟:《好莱坞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二、未然性:电影实践之偏失

应当说,中国电影在新时期的发展是有两次机遇的。80年代后期,“娱乐片”和关于它的讨论曾经蓬勃过一阵子。第一次机遇悄然来临。在此之前,娱乐片基本上处于“无人喝彩”的自生自灭状态。电影界对这一电影现象的关注是滞后的,而且此前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一边倒的火力批判上,对它当时不成熟状态的批判,竟然导向了对这种电影形态本身的批判。作为当时观众最多的影片,“娱乐片”需要恰当定位、认真研究,需要总结创作经验,确立它在电影产业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次错失机遇的责任,电影批评界和创作界最为重大。凭几部曲高和寡的艺术电影支持一门电影工业,满足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的观众需求,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坚持,却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保卫艺术”的青春激情,放逐对电影产业长远发展的理性规划,是对电影观众需求的漠视,却不是对电影未来负责的行为,必然导致广大电影观众掉头而去。90年代之后,中国电影跌到谷底,旧体制已经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本来可以大刀阔斧改革一场,使电影产业真正成为“产业”的。第二次机遇又不期而至。然而,政府在为电影注入资金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加强了对电影的意识形态控制,“主旋律”电影列队前来;在政府推进的电影改革中,发行放映改革来得比较彻底,而制片改革则因为意识形态原因而仍有诸多限制。这批政府扶持的电影不乏大气之作、精品之作,但也有明显的“非市场”倾向。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影院电影,虽然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尽量“多样化”,但仍然不够丰富多彩,观众在没有更多的选择的情况下,只好逃离电影院,回到家里看盗版碟和电视剧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观众问题”,是一个“观念问题”,也是一个“偶然问题”。也许我们换一种思维,就换一种结果;换一种选择,就换一个现在。即使败,也未必败得这样惨。

【注释】

(1)[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4页。

(2)同上,第58页。

(3)[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83页。

(4)钟惦棐:《电影文学断想》,《文学评论》,1979年第4期。

(5)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6)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19页。

(7)以上信息摘自《1988国产电影发行情况小资料》,《中国电影年鉴》(1989年),第307页。

(8)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195页。

(9)马军骧:《电影作为艺术——兼论新潮电影的歧路》,《电影创作》,1987年第6期。

(10)冯小刚语。见《“新世纪的亚洲电影”论坛》,《南方周末》,2002年6月20日。

(11)见倪震教授对陆川的访谈:《欢快地创造主流话语》,《当代电影》,2002年第3期。

(12)王永午、翁立:《1988:中国电影备忘录》,《中国电影报》,1988年11月25日。

(13)[英]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世界经济学名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618页。

(14)路易·阿尔杜塞,李讯译:《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当代电影》,1987年第3~4期。

(15)同上。

(16)同上。

(17)[美]托马斯·沙兹,周传基等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10页。

(18)见科莫利和纳博尼文,载《电影与方法》,第26页。转引自《通俗文化和女子气:电视在电影研究中的地位》,《世界电影》,1991年第2期。

(19)[美]托马斯·沙兹,周传基等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2页。

(20)[美]托马斯·沙兹,周传基等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2页。

(21)罗伯特·寇克尔:《恐龙、欲望和奇观——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22)同上。

(23)同上。

(24)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群众性娱乐》,苏尔坎普出版社,1963年版,第51页。

(25)[法]让-路易·科莫里:《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一)》,《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53页。

(26)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27)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28)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29)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根据1998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文盲和识字很少的人”在人口中的比重,已经由解放初期的占人口绝大多数,降至占总人口数的12.4%。所以,中国报纸在90年代之后,也在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报业竞争加剧,大众阅读向世俗化、个体化、娱乐化迈进。

(30)尹鸿、萧志伟:《好莱坞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31)郁达夫:《电影与文艺》,见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86页。

(32)不能不承认的一点是,新时期蓬勃恣肆的艺术电影潮流,对于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知名度、实现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世界的文化“在场”,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对于提高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开掘中国电影的人文深度也有有目共睹的功绩。但中国电影当下最重要的命题是产业生存问题,本书也是站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立场上,探讨中国电影作为一门产业,如何从“图存”到“繁荣”的命题。因此,现阶段的电影产业发展策略,还是首先确保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文本的生产能力和产品水准,因为在此前和当下,中国电影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还远远不够。至于商业电影高度发展之后可能出现的“人文悖论”,还是在商业电影充分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问题的出现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现在中国“准商业电影”表现出来的问题,不是发展过度的问题,而是因为市场化程度不高而滋生的“伪问题”。至于艺术电影,作为电影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在整个电影产业中存在的合法性不容置疑;需要认真讨论的,是它如何存在的问题,是它在电影产业中的位置和比重问题。

(33)胡克:《转型期中国电影走势》,《当代电影》,1998年第1期。

(34)[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96~97页。

(35)同上,第92页。

(36)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49页。

(37)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53页。以想见那必将打上美国制度和美国利益的印记。“全球化”在此成了一个讽刺和悖论:它所宣扬和反对的,正好是它反对和实行的。“全球化”首先以经济开始,但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是经济、文化、政治三位一体的全球震荡。意识形态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同时,也正在以看不见的方式冲突、分化、融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文明古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国家,如何准确定位、从容应对,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国家性质的大事。经济“软着陆”的中国,在文化与政治的调整中,如何实现变革中的意识形态“软着陆”?

(38)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散文》(第二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131页。

(39)[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世界经济学名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484页。

(40)卡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列著作选读·哲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6页。

(41)李怀亮:《作为产业的电影》,来自http://www.filmsea.com,2002年12月18日。

(42)[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39页。

(43)同上,第81页。

(44)同上,第82页。

(45)同上,第121页。

(46)[英]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世界经济学名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65页。

(47)[德]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世界经济名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376页。

(48)[美]托马斯·沙兹,周传基等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26页。罗伯特·寇克尔:《恐龙、欲望和奇观——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49)[英]斯蒂芬·泰伦兹语。见皮特·托德:《20世纪90年代英国电影工业》,《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50)http://www.mapp.org/useconomicreview。

(51)[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311页。

(52)李怀亮:《作为产业的电影》,来自http://www.filmsea.com,2002年12月18日。

(53)[英]吉奥夫·布朗:《各取所需:90年代英国电影文化》,《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54)[英]皮特·托德:《1990年代英国电影工业》,《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55)杨远婴:《HollywoodUK——好莱坞英国》,《中国电影报》,2001年1月4日。

(56)刘捷:《90年代法国电影随想》,《当代电影》,2000年第9期。

(57)[英]吉奥夫·布朗:《各取所需:90年代英国电影文化》,《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58)[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84页。

(59)同上,第306页。

(60)鲁迅:《连环图画琐谈》,《鲁迅散文》(第三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81~82页。

(61)[法]菲力普·卡雷尔语。见刘捷:《90年代法国电影随想》,《当代电影》,2000年第9期。

(62)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58页。

(63)[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51页。

(64)此表根据汪晓志的《从统计数字看90年代的日本电影产业》整理,前面一组数字也来自此文。见《当代电影》,2001年第5期。

(65)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68页。

(66)此处数据取自《韩国电影业的复兴》,《电影新作》,2003年第1期。

(67)此处表格根据徐峰的《裂解与期望的年代》整理,见《当代电影》,1998年第6期。

(68)赵爱卿:《我们拿什么与大陆电影外销政策相抗衡?》,“中国时报”,1983年9月19日。

(69)见王朔:《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来自《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8页。

(70)罗卡:《十年来香港电影市场状况与潮流走势》,《中国电影年鉴》(1989),第464页。

(71)余慕云:《1994年香港电影回顾》,《中国电影年鉴》(1995),第375页。

(72)钟惦棐:《电影文学断想》,《文学评论》,1979年第4期。

(73)数字来自祁志勇:《9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状况》,《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74)每年的具体数字是:4部(1990年),0部(1991年),7部(1992年),7部(1993年),5部(1994年),3部(1995年),4部(1996年),8部(1997年),3部(1998年),3部(1999年),3部(2000年)。见汪晓志:《从统计数字看90年代的日本电影产业》,《当代电影》,2001年5月。

(75)王庚年:《开拓创新乘势而发迎接挑战再创辉煌》,《当代电影》,1998年第1期。

(76)[英]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326页。

(77)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58页。

(78)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11~13页。

(79)鲁迅:《〈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鲁迅散文》(第三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302页。

(80)以上资料转引自尹鸿、萧志伟:《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电影艺术》,2002年第1期。

(81)1985年之后,电影观众研究随着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而兴起。其表现有三个:一是相关论文的集中发表,主要有沈及明:《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与电影的对策》、邵牧君:《真实感和看戏意识》、施庆忠:《电影现状与观众思考》、章柏青:《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电影观众学研究?》、张卫:《明星崇拜的心理研究》、高军:《现代城市观众心理管窥》、许建海:《试论观众与电影创作》等。二是理论专著的渐次出现,主要有:《社会·电影·观众》(华艺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电影与观众论稿》(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章柏青著)、《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章柏青、张卫著)等。三是电影观众研究和市场预测机构在一些电影厂出现,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信息室”是最早的专门机构。

(82)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11月版,第49页。

(83)[英]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世界经济学名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455页。

(84)夏衍先生语。“先天不足,指的是解放之前;后天失调,指的是解放以后”,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电影艺术》,1979年第1期。

(85)夏衍先生语。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电影艺术》,1979年第1期。

(86)汪洋:《北京电影制片厂建厂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电影创作》,1979年第11期。

(87)钟惦棐:《电影文学断想》,《文艺评论》,1979年第4期。

(88)胡平:《我国经济改革的哲学探讨》,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62页。

(89)万静波:《田壮壮:要为你热爱的东西工作》,《南方周末》,2002年8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