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黎民伟与香港早期进步剧社

黎民伟与香港早期进步剧社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黎民伟少年时就读的高中分别叫皇仁书院和圣保罗书院,是香港最有名的两所中学。陈少白则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在香港主办《中国日报》,想通过成立进步剧社演文明戏宣传革命。而酷爱文明戏的少年黎民伟则与这些进步剧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黎民伟积极配合与支持这次起义,并参加了事前购运枪械的活动。陈少白黎民伟是剧社的小字辈,也是演剧的骨干。

一、美少年参加剧社革命活动

在从事电影事业之前,黎民伟最喜爱的还是戏剧。黎民伟少年时就读的高中分别叫皇仁书院和圣保罗书院,是香港最有名的两所中学。中学生黎民伟酷爱演剧,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他自己组织剧社,参与各种演剧活动。因为演戏的缘故,使他结识了革命志士李纪堂与陈少白,李纪堂热心革命活动。陈少白则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在香港主办《中国日报》,想通过成立进步剧社演文明戏宣传革命。

1905年至1915年前后十年间,以陈少白为首发起和担任组织领导的就有“采南歌”、“优天影”、“琳琅幻镜”、“民东”、“振天声”、“振南声”等几个非常出色的进步剧社。陈少白个人创作的剧本也不少,并为香港振天声白话剧社编写过《自由花》、《赌世界》、《鸣不平》等具有爱国主义和反封建内容的剧本,被誉为是真正的香港进步剧社教父。而酷爱文明戏的少年黎民伟则与这些进步剧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美少年黎民伟

据有关资料记载,“采南歌”剧社刚开办,便在社会上广泛招收青少年学员,排演《文天祥殉国》等新戏,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黎民伟当时正在读中学,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剧社的学员,通过演剧与陈少白等人认识的。黎民伟形象俊美,是个演戏的好苗子。在陈少白的谆谆教诲下,美少年黎民伟不仅学到了演艺,还懂得了许多救国救民的道理。陈少白指导他编写文明戏剧本,教他演戏。黎民伟最崇拜孙中山,因为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为革命殚精竭虑东奔西走,而陈少白给少年黎民伟讲述了许多孙中山不为人知的故事。黎民伟还通过陈少白,先后认识了廖仲恺、高剑父、邹海滨(邹鲁)、王棠等一大批革命者。少年心事当拿云,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陈少白等革命者无疑成了他的精神导师和启蒙者。

这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他们决心在广州地区发动一次更大的起义,以此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黎民伟积极配合与支持这次起义,并参加了事前购运枪械的活动。李纪堂以熟悉港中军火商人的有利条件,为同盟会购得大批枪械,然后分批偷运到广州。从民国元老邹海滨曾撰文赞誉黎民伟“嗣辛亥革命,君捐资运械,不遗余力”[1]中得知,皇仁书院18岁的中学生黎民伟也积极参与了偷运枪械的革命行动。他和剧社其他革命同志一道,以演文明戏的名义,将枪械装进一个个戏箱,冒着生命危险运往广州。

广州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陈少白等人迅速成立了一个以“同盟会”成员为主体的新型剧社——“清平乐”白话剧社,这实际是个革命组织,在演剧的背后,继续从事各种革命活动。

二、积极参与“清平乐白话剧社”

关于“清平乐白话剧社”的成立,黎民伟在回忆中有详细的记录:“一九一一年(辛亥)农历三月廿九日,广州举义失败,许多革命同志,都匿居香港,从事各种革命宣传活动。我也曾跟着革命先进之士,如胡展堂(即胡汉民)、邹海滨、陈少白、高剑父、谢心隼、周昶清、陆醒伯、胡津林诸先生,从事于戏剧运动,创办‘清平乐白话剧社’,暗喻扫平满清,人民始得安乐之意,又以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横贯清平乐之字为社徽。由廖侠、谢英伯、李思袁、高剑父等暗中策动,招徕同志。每当夜后,辄群集屋背顶密商革命工作。”[2]

“清平乐白话剧社”共有五十多位成员的名单,除上述各位以外,根据《黎民伟日记》记述,还有陈逸川、梁绮川、陈景华、马小进、刘叙轩、梁既初、宋沛祥、关非一、黎志和、苏信文、梁白廉、梁少坡、梁广大、李思辕、李盛中、刘辉庭、刘子真、冯非浦、梁敬雄、谭柏烈、林平英、李昌汉、容汉全、廖照初、岑学侣、杨汉声、罗永祥、林介人、陈自觉、梁早如、黄汉苏、陈惠平、陈汉、卓光汉、王敏初、黄忠汉、杨俊廷、梁权辉、彭甲友、彭显东、梁玉堂、朱守一、梁沛霖、邓达鸿等。

“清平乐白话剧社”1911年在香港大道中147号和玉烧腊店三楼成立,仅在广州起义失败后不久。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将这次剧社成立,看成是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者的一次重要的秘密会议。因为这其中有太多的同盟会的骨干了,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陈少白是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谢英伯是同盟会澳门分会会长,高剑父是同盟会广东分会会长,他们与孙中山关系密切,而胡汉民就是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这些前来参加“清平乐”白话剧社的成员,并非等闲之辈。他们是潜伏香港,伺机东山再起。黎民伟的文章和日记透露了一些玄机。

剧社社址后迁至中国街。他们演的第一出戏叫《戏中戏》,后来他们又排演了《黄花影》、《爱河潮》、《侦探毒》、《莺儿泪》等剧目,这些戏剧都是宣传革命反对满清的主题,因此受社会广泛欢迎,但也引起晚清政府的恐慌与仇视,当时的广州总督张鸣岐就多次敦请港英政府给予禁演。

陈少白

黎民伟是剧社的小字辈,也是演剧的骨干。他年轻俊秀,大都扮演女性的角色。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女性演剧的,包括国粹京剧,最后出的“四大名旦”全是男人。我们从黎民伟保存下来的“清平乐”剧社演剧剧照上,可以看出是时装剧,黎民伟或是穿曳地的西式长裙,或是着晚清贵族妇女的装束,头上戴着假发的头套,一副大家闺秀或淑女的模样,还颇有几分亭亭玉立的风姿。剧照上的黎民伟扮演的女性不是站在帘后镜前,摆出一副闲适慵懒的姿态,就是坐在椅子上用手托着下巴,做沉思状,倒是让我们多了许多遐想。这或是表现那个时代的贵族女性的矜持,或许就是她们在社交场所共同表现出的一种习惯性的动作吧。

“清平乐白话剧社”正如黎民伟所言,他们白天演文明戏,“每当夜后,辄群集屋背顶密商革命工作”。就在他们筹演更多的新戏时,辛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来,香港的革命志士莫不为之欢欣鼓舞,他们意识到,扫平满清,人民始得安乐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辛亥革命胜利后,剧社绝大部分成员,本来就是革命党人,革命已经成功,他们纷纷奔赴南京,投身国民政府,企图在仕途上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位置,一时间,“清平乐”白话剧社主要人员走了大半。包括陈少白在内,他被聘为总统府顾问。黎民伟对此亦有些感慨:“民国肇造了以后,同致力于戏剧运动的一群人,过半投进了宦途,使这个蓬勃的戏剧运动日趋沉寂了。目睹昔日的革命同志多在仕途上,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我认为此皆教育不普及与道德观念薄弱所致,乃决心从事戏剧工作,希望多获取经验和常识,作为今后进行电影事业的基石。”[3]在黎民伟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情结不能释怀,那就是演戏。他甚至觉得戏剧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黎民伟演文明戏剧照

黎民伟在辛亥革命后,没有从政,而去当了一个经营稻米的商人。经商之余,他依然和 “清平乐白话剧社”的一些成员保持密切的联系,用自己经商赚来的钱,去支持剧社的活动。黎民伟经常粉墨登场,沉浸在自己用生命激情塑造的一个个角色里。他在现实生活中充当商人角色的同时,仍然在苦苦寻觅安放自己灵魂的舞台。

三、将文明戏搬上银幕第一人

1913年,黎民伟通过好朋友罗永祥,结识了俄裔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原来在上海做影片生意的布拉斯基,只是路过香港准备回美国。他在上海到香港的海船上认识了罗永祥,又被罗永祥热情相邀来见他的好朋友黎民伟的,并商量在一起拍一部香港电影。黎民伟与罗永祥一起热情地接待了布拉斯基,并在一起商量拍电影的事,黎民伟提出与其在香港专拍摄风景片,何不也拍一部中国故事片?但拍摄影片必须先成立一家电影公司,这样才名正言顺。最后他们决定临时成立一家“华美影片公司”。[4]布拉斯基还找来另一伙伴万· 维沙,主要负责拍片资金、设备和技术,黎民伟则负责供应电影剧本、演员、服装和道具,实际上就是制片人的角色。这也是首次由香港人与外国人合作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黎民伟感觉肩头的重任,因为这一次合作意义重大。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黎民伟特地成立了一个“人我镜剧社”,还为构思剧本颇费了一番心事。最后选定文明戏《庄子试妻》的剧本,是黎民伟改编自当时的粤剧庄周蝴蝶梦》,取材于其中“扇坟”一折。剧情大意是:庄子得道成仙后,对妻子田氏放心不下。为了考验妻子田氏对自己是否忠诚,便诈死试妻,然后自己又变成一位俊美的王孙公子前来吊孝。公子百般勾引田氏,田氏经不起诱惑,便答应与其成亲。但古有规矩,丈夫坟土未干,为妻不能改嫁。急不可耐的田氏就命令一个小丫环拿着扇子去坟上扇土。坟土终于扇干,就在俩人即要成亲之时,王孙公子突发心痛昏厥过去。田氏惊慌失措,急与寻医。此时公子又苏醒过来,告诉田氏,自己这病只有一味药可治,那就是活人的脑子。田氏不知上哪去弄这位药,情急之下就问情郎,活人脑难弄,死人脑可成?公子告诉她,刚死的人脑也行。于是,为了心爱的人,田氏把自己豁出去了。月黑风高之夜,她拿出一把利斧,来到庄子的坟上,扒去泥土,刚要劈开木棺,庄子却走了出来,对自己的妻子揶揄斥责一番,田氏最后羞惭自杀而死。庄子遂看破红尘,飘然而去。

黎民伟不仅是《庄子试妻》一片的编剧,还反串出演田氏。他的四哥黎北海在该片中扮演庄子。最后“扇坟”的小丫环找不到人演,黎民伟灵机一动,想到自己的新婚妻子严淑姬,便请她扮演。当时,女人演剧被视为大逆不道,但当过女革命军的严淑姬却不理这一套,她毅然接下了这个角色,并且给自己起了个艺名:严珊珊。严珊珊虽然是第一次演剧,却表演得非常自然。她是无意插柳柳成荫,没有想到歪打正着,因为这部电影,使她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庄子试妻》于1914年年初在香港拍成并上映,是香港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全片共两本,表现了“劝善惩恶”的主题。黎民伟编的剧本情节曲折结构完整,他扮演的田氏性格鲜明,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找到这部年代久远的影片,我们从黎民伟子女提供的图片中只见到一幅剧照,剧照上黎民伟扮演的田氏竟有几分俏丽,手拈一花枝,站在楼梯上,凝视前方,身边有一只小狗和几个盆景。说是古装片,人物穿着的却是晚清妇女的装束,仍然带有浓重的文明戏的痕迹。因为是第一部文明戏改编的电影,但非常吸引观众。拍成后在香港皇后大道中“幻游火车”戏院首映,观众纷至沓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电影拍成后,“人我镜”剧社就解散了,“华美影片公司”也不复存在。黎民伟又复归了平静的生活,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去当了后备警察。警察生活也没有消减黎民伟演剧的热情,他一直和他的朋友依然继续经营着“清平乐白话剧社”,还经常参加各种爱国为民的活动。如组织参与赈济灾民的义演,为赈灾劳军筹募钱款,每次黎民伟捐款的数目总是第一。另外在青年会担任一些职务,以及参加社会上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当然他最拿手的是粉墨登场,有时还要妻女一起参加演出。“清平乐”白话剧社还经常去澳门演出,当时黎民伟主演的《黄金累命》一剧,特别受到观众的欢迎,他的俊俏扮相与演技,甚至还拥有一批崇拜者。

黎民伟舞台生涯到1923年告一段落,这时,黎民伟和他的两个哥哥黎海山、黎北海创办了香港第一家电影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当然在背后支持他们的基本是“清平乐白话剧社”的一些主要成员。黎民伟在民新公司的第一部长故事片中《胭脂》中还扮演了男主角,文明戏的痕迹已经不再明显。

戏剧促进了电影的成长,黎民伟和欧阳予倩都是从戏剧走向电影,“清平乐白话剧社”所演出的革命戏剧,培育了黎民伟在电影艺术上的成长。他主演的《庄子试妻》和《胭脂》,开创了香港电影“导人向善、重人伦”的优良传统。资深的香港电影史研究者余慕云先生指出:“香港电影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传统,导人向善传统,重人伦传统等,都是他(黎民伟)和关文清、赵树燊等创造出来的。”[5]从此,黎民伟从舞台走上银幕,登上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最后又从台前走到幕后,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电影,直到生命的终结。

【注释】

[1]邹海滨:《黎君民伟小传》,俞小一、黎锡主编《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黎民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79页。

[2]黎民伟:《失败者之言——中国电影摇篮时代之保姆》,俞小一、黎锡主编《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黎民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60页。

[3]黎民伟:《失败者之言——中国电影摇篮时代之保姆》,俞小一、黎锡主编《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黎民伟》,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4]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卷二)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7年,第73-75页。

[5]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第一卷,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7年,第1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