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各国利用强大的行政和物质力量促进科技发展,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开辟了现实道路。冷战形成后,美苏加紧进行军事科技竞赛,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火箭技术、导弹技术、电子计算机、反导防御系统、空间技术等推向一个新阶段,成为促进新科技革命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新科技革命首先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空前优化,使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管理方式发生了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51—1970年的20年间,资本主义发展处于 “黄金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持续上升,科技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982年在凡尔赛召开的西方国家首脑会议上,“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潮流发展未来的经济”成为与会国家的共识。各国利用强大的行政和物质力量促进科技发展,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开辟了现实道路。冷战形成后,美苏加紧进行军事科技竞赛,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火箭技术、导弹技术、电子计算机、反导防御系统、空间技术等推向一个新阶段,成为促进新科技革命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二战”后,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基础科学研究出现许多重大突破。1948年,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基础上,产生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新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科技领域。20世纪50年代,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离子物理、地球物理、材料物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推动了空间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0年代,美国学者沃森、英国学者克里克建立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这是生物学和遗传学的飞跃。此外,高分子合成技术、化工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科技革命主要表现在核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生命科学以及新材料等领域。

核技术。“二战”后,核技术除用于军事目的外,也开始用于民用领域。1954年,苏联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6—1957年,英国、美国先后建成商业性核电站。60年代后,核电站不再是实验性的,而是进入实用阶段。到20世纪末,全球已有近500座核电站。1958年,苏联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起航;1962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货轮“萨瓦纳”号。

空间技术。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开辟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1986年2月20日,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长期有航天员的长久性空间站。服役期间,“和平号”空间站总共绕地球飞行8万多圈,行程35亿公里。1958年1月31日,美国“探险家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2年2月20日,美国首次将载有宇航员约翰·格伦的水星“友谊7号”飞船送上太空。1965年5月,美国开始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降落在月球表面,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送上月球。1981年,美国研制出的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进行了太空飞行。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技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顺利完成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国家。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12月14日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信息技术。为了解决战争中出现的弹道计算问题,1946年2月,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这部机器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20世纪50年代,随着半导体出现,第二代计算机问世。60年代,集成电路诞生,第三代计算机出现。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计算机出现微型化趋势。1975年,体积小、价格便宜的个人电脑在美国问世。90年代后,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发展引起了信息技术革命。1992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推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起来。互联网带来了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影响,人类由工业社会逐步迈入信息社会。21世纪初,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即“云计算”开始流行,正推动着网络数据时代进入“云时代”的发展阶段。云计算是世界各大搜索引擎及浏览器数据收集、处理的核心计算方式,解决了单台计算机无法处理大数据的难题。

生命科学。继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建立后,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构成DNA的64个遗传密码。1972年,美国生物化学家P.伯格首次实现两种不同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分子,基因工程技术由此诞生。70年代,现代生物技术开始进入实际运用阶段。1996年,小羊“多利”被克隆问世,生命科学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材料技术。“二战”后,迅速发展的新材料技术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信息材料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和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技术。信息材料技术是指开发用于电子计算机、微电子及通信材料的技术,如硅材料、砷化镓材料、光纤材料等。新能源材料技术是指研制用于开发新能源或节能材料的技术,如新型陶瓷技术、非晶态硅技术、超导材料技术等。结构材料技术是指开发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来生产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超高温、超高压、超低温、耐磨、耐蚀、抗辐射等性能要求的材料技术。功能材料技术是指开发利用某些材料气动弹性好,具有电、磁、声、光、热等性能,可实现产品某种特定功能的技术。

新科技革命首先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空前优化,使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管理方式发生了革命。此外,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的缩短,加快了科技进步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强调科技兴国,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但积极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在80年代又相继走出低谷,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期。科技发展不仅使产业结构变化,还使社会阶级、阶层发生变化,白领工人明显增加。1900年,美国白领工人占17.6%,1990年则为57.1%,从而使尖锐的阶级斗争开始和缓。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力,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人的生存状况发生改变,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人们争取新生活的有力武器。

新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0世纪50年代初在欧洲出现了酸雨,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都发现了酸雨。酸雨是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废渣,导致环境污染的结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加上森林遭破坏,温室效应又凸显出来。高温、飓风、暴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健康受到影响。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撰写了《寂静的春天》,描写了因滥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和世界各国环保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