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根“稻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否可以说,正是历史的教训,还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催生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当今新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在向深度和广度上奋力拓展,是现代科技和现代技术的一体合流。这次新科技革命以更加猛烈、更加深广的态势全面影响着当今世界。

第三次科技革命

●您能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谈谈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意义吗?即何以说社会主义“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〇一言以蔽之,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如果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把人类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重灾难中拯救了出来,那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又把人类从法西斯的恐怖魔掌中解放了出来。社会主义焕发了苏联人民的空前热情和冲天干劲,他们乘着电力这一新科技革命的东风,后来居上,奋起直追,在短短的20年间(1917~1936)就建成了社会主义,特别是两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奠定了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德、日法西斯的坚实物质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社会主义,今天人类说不定还匍匐在法西斯的威权下瑟瑟发抖呢!

●人们也许只知道苏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军打败了法西斯的首恶——纳粹德国,却很少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果没有电气化,没有重工业,哪有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似乎是从地下源源不断钻出来的苏联坦克、喀秋莎火炮呢?

〇而且,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20世纪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曾是压倒“西风”的强劲“东风”。

相形社会主义的“风景这边独好”,资本主义世界曾经一片“愁云惨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创伤还未愈合,紧接着就是1929年由华尔街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的“大萧条”,差一点把资本主义打回到万劫不复的“原形”;这次笼罩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又直接把希特勒送上德国总理的宝座,然后又是帝国主义发动的差点置整个人类于死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颇有列宁所预言的“垂死”之象,一时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不仅从垂死的边缘挣扎了过来,而且好像还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了。这又怎样解释呢?

〇是科学技术,发挥了“起死回生”的效用!

●怎么……

〇应该说,资本主义在“垂死”之际,却抓住了两根“救命稻草”。

一根“稻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像一粒救命“仙丹”,不仅及时救了资本主义的“命”,而且还以其本身的革命力量变革了资本主义,使经过自我调整后的现代资本主义还有较大的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这样,资本主义便奇迹般地进入了新的黄金发展时期。

另一根“稻草”则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东方的光亮,吸引了西方的目光,资本主义开始转向东方寻求“救世良方”。于是,计划经济、福利制度等变革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生产关系,缓解了与生产力之间的某些矛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

●在分析资本主义的走势时,列宁是严格将电力革命考虑在内的,但他却没有预料到又一次科技革命已在悄然而加速地到来了。也就是说,科技的因素,因其革命性,从而是个不确定但愈益重要的深度变量。因此,要想“一劳永逸”地为未来做出“如此这般”的事先规划已变得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了。这样理解,有道理吗?

〇有一定道理。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死回生”并焕发“第二春”,恰是又一次活生生地呼应了马克思对它的崇高礼赞: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不过,历史虽然是复杂的、非线性的,但也绝非没有规律和趋势可寻。就说现代资本主义吧,目前还在深入开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使可以缓解、延迟其制度固有的危机,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其基本矛盾,所以,其最终衰亡还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谢谢指教。您这一说,倒使我觉得,从华尔街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怎么看怎么像1929年华尔街股灾的“翻版”!难道,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难以掩饰的“垂死”之象吗?

〇这种断言恐怕为时尚早,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8]不过,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Henry M.Paulson,1946~ )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S.Ber-nanke,1953~ )向当时“留守”的布什(George Walker Bush,1946~ )总统发出警告:如果美国政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那么,等待美国的将是比大萧条更加“萧条”的衰退![9]

还是回到社会主义吧。较之现代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后来却被巨大的成就冲昏了头脑,体制逐渐僵化,思想开始保守,甚至自己关闭了自我完善的改革大门。对作为生产力的具有革命意义的科学技术,则以肃清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批判“唯生产力论”等“革命”名义,从漠视、害怕发展到虐待、摧残,如前苏联的“大肃反”、“李森科事件”,还有我国的“反右”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拥有优越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的浪潮一再擦肩而过,使业已缩小的东西方差距又进一步拉大,最终在20世纪末酿成了“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使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1999,不战而胜》的“预言”不幸言中,并且还提早了近10年!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曲折命运实在让人痛惜、叫人扼腕。有人说,正是因为对科学技术认识上的误区,使当代中国丧失了一次实现现代化的宝贵机遇,也就是错过了新中国建立后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30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〇花非花,雾非雾,噩梦醒来是早晨。当我们再次打开国门放眼世界,顿时被精彩纷呈的外部世界震眩之时,蓦然回首,却发现西方富强崛起的“秘诀”,竟然是我们在十年浩劫中弃之如敝屣甚至横加嘲讽和虐待的科技及其教育!等我们再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时,竟有一种恍如隔世天籁的感觉!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否可以说,正是历史的教训,还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催生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〇完全可以这样说!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当今新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在向深度和广度上奋力拓展,是现代科技和现代技术的一体合流。以原子能、航天、电子计算机等应用技术为主要标志,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当今新科技革命具有四大新特征:科学、技术和生产一体化发展,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明显提升,科技革命的全球化趋势,以及人类劳动的智能化突破。这次新科技革命以更加猛烈、更加深广的态势全面影响着当今世界。

以马克思主义开放、求实、进取的胆识胸襟,一代伟人邓小平毅然站在了新科技革命的潮头浪尖,不仅为社会主义的复兴,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杀出了一条新路,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科技革命时代又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10]

●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发展特征,特别是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那么,能否认为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列主义与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还有中国当代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〇这样说,一点也不过分。而且,邓小平的科技观,更是马克思科技观与列宁科技观的继承和发展。

可以说,是新科技革命催生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诞生,而邓小平理论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新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邓小平的科技观呢?

〇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这次讲话之后不到1年的1979年1月,邓小平出访美国,在卡特(James Earl Carter Jr,1924~ )总统的故乡亚特兰大重点参观了福特公司的一个汽车制造厂。这家工厂每小时能生产50辆小汽车,一个车间的年产量13 000辆,正好相当于当时整个中国的汽车年产量!这次参观,使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更有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到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再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对科技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次大飞跃。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一语道破了现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作用。正如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进一步阐述: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我之所以一口气引用了这么一大段,是因为其中字字珠玑,句句菁华,而我更被伟人深邃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深深地折服了!

●那您能具体说一下你的感受吗?譬如,精妙之处,深邃何在……

〇我也只是愚者之一得而已。

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不外是人类认识从而驾驭自然的活动,是求真(科学)与生产(技术)的统一。正是这种统一,使科学探究的技术成果能够通过社会物质生产的实践焕发出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在当今新科技革命时代更是如此。正是基于大量的历史事实,小平同志才总结说:“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

所谓科技是“生产力”或“第一生产力”,概括的就是:科学技术作为科学求真活动的深入以及生产技术的拓展,引起生产力诸要素尤其是劳动者发生连锁的“酵变”反应,从而使科技进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甚至是首要的动因。

如果说,马克思甚至列宁时代科技的生产力功能是呈倍数的增长,那么,到了邓小平时代,则完全可以说是已经开始呈现出指数的增长。

正如小平同志三十多年前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两位数的百分比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其中科学技术功不可没。

●您这一分析,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改革开放30年,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今天的“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是一脉相承、环环紧扣,同时指向也越来越明确、具体: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而且不是一般的劳动者,是用现代文明特别是现代新科技革命洗礼出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你理解得不错,但事实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科技战略的演进其实早已规划在小平的思想——特别是上面的这一段讲话之中。

1995年5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教兴国”这一科学概念时,就明确指出: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大音希声,大象希形。”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愧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之声!

【注释】

[1]李志超:《机发论——有为的科学观》,《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1期。

[2]这是德国近代著名剧作家B.Brecht(1898—1956)的名著《伽利略》中的一句台词,见该剧第四幕。

[3][法]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2—73页。

[4]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65页。

[5]赵常伟:《新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版,第375页。

[7]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1883年3月1日)。

[8]美国2010年的中期选举,美国奥巴马新政府及民主党在选举中遭受重创,原因主要是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Ⅱ,1961~ )远未实现两年前他以变革复兴美国经济的承诺,媒体戏说奥巴马是“罗斯福的雄心卡特的命”。奥巴马在经济危机中入主白宫,想努力成为第二个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1945)。但时势造英雄,恐怕当今已不是当年罗斯福时代的历史情境了。

[9]《保尔森伯南克警告布什:拉响警报的时刻到了》,《新浪财经》,2008年12月2日。

[10]赵常伟:《新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