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因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历史上,战争往往对科学技术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和影响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有其独特之处。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历史上,战争往往对科学技术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的爆炸不仅提前结束了战争,而且使核物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揭开了科学技术新时代的序幕。

这一次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仍是从解决能源问题开始。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内燃机,大大提高了蒸汽力使用的效率,从而使石油的使用量急剧上升。然而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储藏量有限,而且使用石油化工产品产生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得到世人的重视,生产的发展要求开辟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核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使核能可以作为一种新能源为人类造福。起初,用核能发电功效很低,成本颇高,后来经过多年的改进,成本大大降低,有许多国家建立了大规模的核电站,核能发电的比重不断增加。现在,人们又在研究如何大规模地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还主要表现在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这两门新兴的科学领域。材料科学主要研究如何在固有的自然材料之外发现或发明新材料,以供人类使用。原有的原材料大多是自然材料,不但产量有限,而且性能等方面受到自然的诸多限制。而新材料以合成材料为主,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各方面性能都可以人工控制,而且可以无限量生产,满足生产的各种特殊需要。起初,它只是弥补自然材料的不足,后来地位越来越重要,反而取代了自然材料。现在我们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而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信息往来由来已久,而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劳务活动,如电报、电话、邮政通讯服务等也早已发明应用。但是信息科学真正突飞猛进却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这一点只有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后才成为可能。当1944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发明时,谁也无法把这个体积庞大、耗能极高的庞然大物和如今外形小巧、功能强大的电脑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当初的这个发明,奏响了信息时代的序曲。

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和影响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它不是个别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涌现了很多新兴工业部门,如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其次在科学领先的情况下,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科技革命过程。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科学进步和技术变革不是同时发生,科技和生产的联系也不够密切。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使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日益广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最后,科技革命带来了劳动自身性质以及人和机器相互关系的变化。过去科技革命的最高成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机器解放并代替了人手;现在则能做到“用机器操纵机器”,即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机器不但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含着历史的必然,也有偶然的触发,除了科技状况本身以外,经济、社会等条件也有重大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本来就是个活跃的因素,而当表现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技术从经验型的基点移到科学型的基础上来以后,生产力就在科技力的推进下无比迅速地发展。科技革命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具有三个趋向:一是科学—技术—生产周期日趋缩短的趋向。通过理论性和实证性的研究,可以揭示各种自然运动的规律;通过技术开发,直接把上述研究转化为实际的物质成果,并相应产生一系列新的生产工艺和测试手段;通过生产,使新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同时使新生产手段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据统计,蒸汽机从研制到投产的时间为100年,电话56年,无线电收音机35年,飞机14年,电视12年,晶体管5年,太阳能电池2年。科学日益迅速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既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技术本身的进步。二是边缘科学、交叉科学不断涌现的趋向。现代科学技术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趋势加强,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之间,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海洋物理等边缘学科层出不穷;而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上也是分枝丛生,如经济控制论、数量经济、数理历史等。据统计,学科门类目前已超过2000个。三是综合创造型新技术不断增多的趋向。这种新技术的特色在于充分利用已知的科学原理,对老技术重新进行系统组合,从而创造出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技术。例如日本的钢铁技术体系就是把奥地利的纯氧顶吹、法国的高炉吹油、瑞士的连续铸钢和美国的带钢轧制等先进技术融合为一体,形成世界第一流的日本炼钢技术。

其次,资本追逐利润的竞争也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并未排除竞争,相反,竞争更加尖锐。竞争的加剧,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不断采用新技术是获取垄断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与战前相比,战后竞争具有新的特点。一是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各垄断资本集团都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其保持控制地位的最重要手段。因此,大垄断资本集团竞相扩大自己的科研力量,收罗高级研究人才,使争夺技术制高点成为竞争的中心。二是竞争的内容更加多样化。产品质量、新产品种类、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已比价格竞争显得更有决定意义。比如日本汽车能大量涌进美国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汽车具有质量高、耗油省、性能好和维修方便等优点。三是竞争的手法不断翻新。24小时不间断的商业广告、电视节目和电台广播,甚至连奥运会运动员的服装、鞋帽和器材、生活用品都成了做广告的好地方,竞争手法无奇不有。四是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外,各大垄断集团和跨国公司在国际间争投资、争市场、争原料的斗争有增无减;对内,即使是同一垄断财团内部各部门间、各企业间、各生产者之间都展开激烈的竞争。此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崛起,在上述领域里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再次,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干预、调节和控制,为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加速科技进步的基本形式主要有:①科研机构和某些尖端技术部门成为国有,国家大量拨款给予支持。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展开,对研究和发展工作提出了社会化的客观要求;而研究和发展工作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并具有长期性,只能依赖于政府承担和支持;同样,代表技术进步方向的新兴巨型工业部门如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耗资巨大,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也不可能承担,也只能由国家出面解决。②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私人企业科研活动。目前美国科研预算拨款中的30%分配给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其余70%直接拨给私人公司,以支持其科研活动。③国家对重点发展部门还采用科研合同制和购买产品的方法来加快技术进步。例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拨款1亿美元签订半导体研制合同,并为它建立销售市场,支持半导体工业的发展。④利用税收杠杆,主要是加速折旧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是通过提取超过实际的折旧提成以降低企业的利润额,从而减少企业的纳税数,即把应该纳入政府预算收入的那一部分利润转给了垄断组织,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垄断企业的减税优惠,是一种隐蔽的补助办法。据统计,美国政府对私营企业的减税退税数额,在1974—1978年期间已高达600亿—700亿美元。⑤鼓励风险资本,支持创办风险资本公司。由于投向尖端技术项目的投资失败性极大,风险性高达70%—80%,但风险投资又是保证技术领先和获取高额利润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美国政府在利润税收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降低风险资本所得税率、制订“安全交易委员会守则”来提供条件,给予优惠贷款,分担一部分风险费用等。目前美国风险公司已逾千家,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也参与风险投资。

第四,军备竞赛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战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出于与苏联军备竞赛和争霸的需要,一直把尖端技术纳入军事化的轨道。国家不惜拨出巨额资金,组织庞大的科技队伍,使用最现代化的科研手段来研制最先进的武器。美国军费开支从1955年的589亿美元上升到1976年的1027亿美元。20年增加了近75%。每一次新式武器的出现,都是一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军备竞赛对民用科学自然也会发生重大影响,一般说来,它能促进民用科学的发展。虽然军用生产和科研的费用由政府负担,但研制过程和科研成果仍为少数大公司所垄断,追逐利润的竞争往往又促使大垄断资本家将军用迅速转变为民用。这样,民用生产技术在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

此外,国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和培训各类专门人才为技术进步提供了足够的科技人才和熟练工人;国际科研协作、引进先进技术等因素对科技革命的发生也起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