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广泛而深刻的。战后科技革命正在引起劳动对象的革命性变革。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迸发出巨大的生产力,引起许多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最后,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广泛而深刻的。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科技革命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物的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它不仅是衡量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指标,也是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劳动资料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构造日益复杂,其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生产工具的使用上,人类已经经历了石器、青铜器、铁器和以机器体系为标志的各个时期。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发电设备、人造卫星、机器人等新型生产工具,不但改变了传统生产部门的技术装备,而且还创立了很多运用新型技术设备的新兴产业部门,从而使生产力跃进到一个新的时代——原子时代和电子时代。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物质要素的一项内容。战后科技革命正在引起劳动对象的革命性变革。例如原子能、太阳能、地热、温差等能源的利用,海底资源、稀有元素、同位素的利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利用等。许多新的原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例如耐高温、耐高压、抗腐蚀、高强度等),它们正在取代迄今工业中使用的原材料,而成为制造更先进的生产工具、机器体系和技术设备的前提。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和品质的改进,提高着整个生产力水平。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在生产力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它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地发展公共教育,普及中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劳动大军,他们正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迸发出巨大的生产力,引起许多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战后整个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之所以迅速发展,科技进步是决定性的因素。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归纳为三项,即科技的作用、劳力和资金的投入量。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与其他两项因素相比,显得更加重要。例如,美国战后初期科技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度为31.7%,而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比例已超过60%;6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已经超过50%,此后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日本1955—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科技因素占19.5%,而80年代以来,这个比例也超过了60%。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要想高速发展经济,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其次,战后科技革命还通过提高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来发展生产。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生产社会化不仅表现为一国的生产部门内部的专业化,而且要求实现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现在,许多企业的生产都是依靠其他国家的企业为它供应原料、半成品和零配件来进行的。例如,美国是世界上喷气式客机的主要供应者,但是,它生产喷气式客机所用的发动机,却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英国制造和供应的。英国装配生产的一种大型载重汽车,更依赖着许多国家为它提供零配件:发动机由瑞典供应,底盘和弹簧从美国进口,车身由意大利生产。这种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最后,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转变过程。以尖端技术为支柱发展起来的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电子产品、合成材料、科学仪器、激光等新兴工业部门迅速扩大;而纺织、钢铁、建筑、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开始衰弱,所谓朝阳工业和夕阳工业就是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形象描绘。发达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调整具体表现在:①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对传统的所谓“大烟囱工业”采取的办法,一是限制和用新技术加以改造;二是把耗能多、运输量大、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部门如橡胶、纺织、某些塑料制品、钢铁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把腾出来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重点部门即尖端技术行业,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②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后,工业部门的比重急剧增加,农业部门的比重显著下降;在工业部门内部轻工业的比重也趋于下降。③规模结构的调整。为适应新技术推广的需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建立了一大批小企业,后来,有的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许多研究报告认为,小企业在采用新技术、进行高度专业化生产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研究报告还认为,资本密集型的革新主要由大企业承担,而新技术革命中的许多知识密集型革新,往往生产周期短、变化多,小企业正好在此发挥“船小掉头快”的优势,而且如果一旦取得某项关键性突破的话,小企业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膨胀成大公司。

可见,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变动正在朝着技术尖端化、生产集约化、经济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它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

1.产业结构软化的涵义和产业结构重心转移。所谓产业结构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不断转移。

产业结构重心转移发生在两个层次上:产业部门内部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软化正是体现在这两个层次上,可称之为内涵式软化和外延式软化。所谓内涵式软化,即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减少,而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增加,这种软化既表现为“硬产业”中科技知识等“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软产业”内部智能投入的增加。外延式软化,即产业部门间的层次推移,主要表现为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正是由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这两种软化的进程。

内涵式软化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所有产业部门。先从第二产业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崛起与发展,使工业部门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化,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智力投入的增加,所有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生产活动日趋知识化和智能化。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不但利用技术专利、技术诀窍和最新科研成果等无形的投入来提高产品性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而且逐步使生产过程无人化,广泛采用数控机床、柔性加工系统和机器人进行生产。据统计,1989年日本的设备投资中单纯用于增加生产能力的“外延性投资”仅占1/3,而另外2/3全部用于技术革新、信息化和产品开发等“内涵性投资”。生产过程软化的结果是一方面大量涌现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许多生产和经营环节从再生产中分离出来,转为独立的生产服务部门。再看第一、第三产业。第一、第三产业的软化也十分明显。农、牧业借助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最新成果,日益向工厂化、离土化迈进,大大减少了对自然界和体力劳动的依赖,先进科技越来越成为生产增长的决定因素。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有关机构预测,到下世纪初,全世界农产品年增长量中近5/6将来自于生物工程技术和其他技术措施的应用,而仅有1/6来自耕地面积的增加。而第三产业也从传统的手工劳动投入为主转变为知识技术投入为主的产业。计算机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从事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的行业应运而生,发展十分迅速。据日本《经济新闻》1987年报道,该年度日本信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而到2000年将达到20%。美国、西欧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也存在这种发展趋势。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各类产业的发展,都进入了以知识和技术投入为主的发展阶段,技术知识、脑力劳动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从外延式软化来看,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日本1965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第三产业比重为46%,而到199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42%和56%。法国1965年为46%(第二产业)和37%(第三产业),1990年分别为43%和53%。就业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1975年日本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就业总人数的35.2%,第三产业为52%,到1990年变为33.6%和59.2%。

内涵式软化和外延式软化是紧密相联的。内涵式软化是外延式软化的基础和条件,而外延式软化又反作用于内涵式软化,两种形式软化的结果,使各产业的界定日益困难,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

2.产业结构软化的经济影响。产业结构的软化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产业结构的软化在一定时期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如上所述,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日趋软化,生产手段和方法日趋自动化,生产过程日趋集约化和高效率化,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次,产业结构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自机器大工业产生以来,工业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这个部门表现得最为充分和突出,这就是工业发展不断被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打断,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极不稳定。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软化,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出现新的现象,经济波动趋于平衡,其原因如下:一是大批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抵补了“夕阳产业”衰退的负增长效应,同时,还吸收和弱化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工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冲击和影响。二是产业结构的软化,使西方发达国家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各产业部门内部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从而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间歇停滞时间缩短。三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对商品库存规模、产销活动等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际操纵能力大大增强,在经济危机来临前后以及危机过程中,能够较为迅速地、准确地掌握市场供需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变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的深度和冲击力,使经济周期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使经济衰退出现“软着陆”,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结构软化的直接结果。再次,产业结构的软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产业实现自动化的过程,因而必然加剧某些产业部门的失业。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一软化过程也在不断创造新的产业,扩大新的就业。据估计,一个现代化焊接机器人可以替代3—4名工人,而一台有高级智能的监控机器人可以代替10—15名工人;但与此同时,生产一个机器人的整个过程却能提供6—10个乃至更多的就业机会。总之,产业结构软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三、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

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主要表现在:

1.科技革命引起各国贸易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对战后各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贸易比较利益只具有相对的重要性,而由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状况决定的生产和贸易比较利益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如上所述,战后在科技革命作用下,生产工艺的改善和技术进步大大开拓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的可能性。大量新材料、新资源不断被发明和发现,并投入使用,许多合成材料和代用品排挤了天然原料和材料,这一切,使得各国贸易结构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普通农矿品贸易逐渐缩减,低附加值的产品贸易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国际交换的重要内容。例如,战后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之一的电子设备出口增长十分迅猛。1955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子设备出口只有15亿美元,1974年已达到229亿美元,其中电子计算机为64亿美元,占36%。据估计,目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3以上。

各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引起各国贸易地理方向的改变。战前典型的国际贸易模式是落后的农业国和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和交换。这种分工和交换关系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战后科技革命使这种传统贸易模式发生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各国对外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提高,而这些产品通常流向科学技术水平比较发达的国家。

2.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在国际贸易中,除商品贸易迅速增长外,技术贸易也发展很快。技术贸易较商品贸易复杂。它一般是指工业生产的技术知识的买卖,但往往还包括工厂的成套设备在内,其中技术知识部分被称为软件,设备器材部分被称为硬件。在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买卖是最多的。在专利技术中,有公开部分,也有秘密部分。此外,有些专利技术经过实践积累了很多使用上的窍门和经验,当专利人向买者提供专利技术时,往往也要提供这些不公开的技术秘密与经验,才能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这些不公开的技术秘密与经验统称为“技术诀窍”。当然,除专利技术有相关的技术诀窍外,非专利技术也有各自的技术诀窍,因此,技术诀窍已成为技术贸易中独立的项目。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技术贸易主要是软件的买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软件和硬件买卖兼有。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贸易迅速发展。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贸易总额1960年为20亿美元,1965年为30亿美元,1970年增加到70亿美元,1975年已达到110亿美元,10年中增加了近4倍。各国技术贸易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对外贸易的增长率,前者为后者的1.5—2倍。另外,技术贸易75%—80%集中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这又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对先进技术的控制和占有。

许可证贸易作为技术贸易的一种方式在战后具有特别重要意义。许可证贸易通过协议,让许可人允许受许可人使用其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受许可人则向许可人支付费用和其他报酬,作为使用其技术的代价。许可证贸易把“科学与技术革命、知识积累与工业应用上的革命”结合起来,加速了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进程。技术不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许可证贸易以较小投资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缩短技术差距,享受技术进步的好处。对于出口人(售证人)来说,则能收回科研投资和风险成本,使科研成果不至于“价值”磨损。

3.在技术革命影响下,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和投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各国对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大量增加,尤其是与科技进步相联系的新兴工业部门,已成为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的主要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西欧国家制造业部门的投资达57%。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是电子计算机、深海采矿机、机械工业和各种合成材料等。由于对外直接投资通常和新技术输出密切联系,而跨国公司则是资本输出和科技输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形式,因此,跨国公司成了最主要的投资者。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跨国公司作为最先进科技资源的垄断者,不愿意把第一流技术转让出去,所以通过向国外子公司转让的办法来保证技术秘密和垄断新产品市场。据统计,这类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贸易,占美国许可证贸易国外收入的4/5。

4.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科学技术交流增加和科学技术合作加强。一方面,各国之间科学技术交流不断增加和扩大。如上所述,战后科学技术进出口(即技术贸易)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它的增长速度仍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使得新的科学技术发明能够迅速地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外一个国家,推动世界各国生产力的更快增长。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例如一些国家共同发射科学研究卫星,共同研究开发新能源,开展地球物理和天文学的研究协作等。现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运用要比过去快得多,也容易得多,而要保守科学技术方面的秘密则要困难得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专利权的买卖急剧增加。此外,科技合作还表现在国际科研组织的增加、国际科学会议的增多、各国科研政策协调活动和交流科研情报活动的增加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要求从生产、交换、流通到分配,从社会发展模式到经营管理方式,从经济到政治乃至社会生产方式的一切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面对科学技术的新潮流,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加强中长期预测,估计今后经济发展的态势,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制订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措施,迎接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基本概念

第三次科技革命 加速折旧 风险资本 科技进步指数增长规律 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规律 科学结构变动规律 产业结构软化 产业结构内涵式软化 产业结构外延式软化 许可证贸易 技术贸易 技术诀窍

思考题

1.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新特点?

3.当代科技进步有哪些新的趋向?

4.与战前相比,战后竞争具有哪些新的特点?

5.简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速科技进步的基本形式。

6.试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7.简述战后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调整的关系。

8.试述产业结构软化及其经济影响。

9.为什么产业结构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10.简述战后科技革命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