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欧的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形成

东欧的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形成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分治东欧,把它们境内的许多不同文化和信仰的民族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19世纪下半叶,东欧也出现了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奥斯曼帝国的动摇,为东欧的民族独立提供了机会,巴尔干半岛率先出现了一批民族小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奥匈和奥斯曼两个帝国,于是在它们占领的疆域内,形成了更多的民族国家。从而导致奥斯曼帝国面临严重危机。由此,引起了帝国内部的反抗运动和民族的觉醒。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东欧”这个广阔无比的地域,被三个帝国所揽括。其中的一大半属于俄罗斯帝国,一小半属于奥匈帝国,而东南欧的一小块和巴尔干半岛则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统治民族的属性和信仰的宗教上来看,俄罗斯帝国是斯拉夫属性,信奉东正教;奥匈帝国是德意志和马扎尔属性,信仰天主教;而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属性,信奉伊斯兰教。三国分治东欧,把它们境内的许多不同文化和信仰的民族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因而,帝国内部矛盾重重,充满危机。

19世纪下半叶,东欧也出现了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奥斯曼帝国的动摇,为东欧的民族独立提供了机会,巴尔干半岛率先出现了一批民族小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奥匈和奥斯曼两个帝国,于是在它们占领的疆域内,形成了更多的民族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人属于突厥民族的乌古斯人,传说中他们原居住在西亚呼罗珊的马汉地区。13世纪在蒙古人的压力下西迁,进入安纳托利亚,随之而来的其他突厥人也移居小亚细亚,并在当地传播伊斯兰教。1290年,奥斯曼国家建立。在奥尔汗执政时,奥斯曼不断开疆拓土,蚕食拜占庭的土地。由于拜占庭国内的争权夺利,给土耳其人提供了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欧洲的机会。14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土耳其人在欧洲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他们先后征服了西色雷斯和马其顿高地,攻入保加利亚,占领索非亚,迫使保加利亚王国承认奥斯曼的宗主权;攻占尼什,塞尔维亚王国被迫称臣纳贡。1388年进军阿尔巴尼亚。1389年在科索沃平原战胜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以及匈牙利的联军后,土耳其军队更是势如潮涌,不可遏止。1391年波斯尼亚和瓦拉几亚臣服奥斯曼土耳其。1396年整个保加利亚陷入了强大的土耳其统治之下。15世纪中叶奥斯曼又加紧了对东南欧的领土扩展。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带兵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并迁都于此。1459年完全征服了塞尔维亚,随后又征服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控制了东南欧大部分地区。至此,约有不同民族的2000万人口臣服于苏丹专制制度的统治。

土耳其征服者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带有军事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制度。国家划分为军事行政大管辖区,即以伊勒贝格为首的行省。行省以下划分为县(“桑贾克”),设县长官。在16世纪后半期,“桑贾克”以下又划分为以穆塞莱姆为首的较小的管辖区。行使审判的伊斯兰法庭和法官独立于地方政府,而只服从中央司法机构。一切行政管理、司法和财政官员、宗教长老和教授,一切在帝国内能为皇帝的荣誉作贡献的人,都属于统治阶级。属于统治阶级的人,根据其职能和官阶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权利和收入,而平民百姓被称为“赖雅”,其义务就是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劳动和生产。而在“赖雅”之间,因为许多“赖雅”由于有了较小的职务而取得不同的优待。改宗伊斯兰教的“赖雅”比基督教徒“赖雅”的处境要好些。在基督教徒中,个别突出的人,由于他们无条件地拥护和帮助新政权,也成了统治阶级。

被征服的土地都属于苏丹,它们被分给封建主。然而,封建主享有的这种权利是有条件的,即在规定的土地上,除根据收入多少而要承担义务和提供一定数量的兵员外,严格地规定了他们的收入。继承权是有限的,而转让权则是排除在外的。“赖雅”拥有依附性地产,需向苏丹和封建主承担义务。所有“赖雅”都需缴纳贡税,而非穆斯林“赖雅”还须按有劳动力的男子人数向苏丹缴纳人头税和“血贡”,而向自己的“斯巴希”则缴纳十一税,按人头税纳税人缴纳货币税以及少量实物税和劳务。穆斯林“赖雅”缴纳的税则要轻得多。同时纳税的形式和多少还与一定的地区和行业相结合。由此“赖雅”之间开始出现社会和经济分化。据此,可以认为在土耳其统治初期,农民的地位较之过去在本国封建主的统治下要轻一些。并且还可以认为,封建领主对农民的压迫比各欧洲邻国也要轻些。因此,那时还没有发生对新政权的较大反抗。

建立军事行政机构——“提马尔”制度,实行立法和殖民措施,目的在于挖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便为帝国及发动新的战争服务。然而,这种经济潜力只是暂时地可以充作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基础。新政权使巴尔干各国不能积极地参与欧洲经济的发展。由于推行原始的封建制度,以官僚主义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倒退为自然经济,新政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限制欧洲封建君主国已适应的资本主义发展。从而导致奥斯曼帝国面临严重危机。

16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内部开始出现军事和财政危机。由于哈布斯堡君主国制止了土耳其的扩展,他们不再有战利品和新的“提马尔”,只能从原有的占领区加大掠夺以保证自己的所需。17、18世纪西方各国起来反击,因而战争不断,使奥斯曼帝国疆域大为缩小。奥斯曼疆域的扩展和收缩,在东南欧境内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塞尔维亚人散居在匈牙利南部、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西部、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广阔的地域内。克罗地亚人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压力下,撤向西部和北部,而在基督教国家获胜后,又返回到曾经割让给苏丹的地区。这种人口迁移导致民族分布界线犬牙交错,混乱不堪。同时也导致早先按领土、按方言区划的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在各强国交战时期,本地居民有的在土耳其的防卫体系内,有的在威尼斯的防卫体系内,有的则在哈布斯堡的体系内。哈布斯堡王朝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所组织的军事边区,其战士多数是塞尔维亚人,军官则是德意志人,而军事费用主要由斯洛文尼亚各省的各阶层负担。

奥斯曼帝国的危机同时也导致苏丹统治对信奉其他宗教的群众实行镇压,这样一来,信仰基督教的群众就开始逃跑和迁移。由此,引起了帝国内部的反抗运动和民族的觉醒。他们纷纷为摆脱土耳其的压迫而斗争,最终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彻底崩溃。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即位,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从他始,俄罗斯民族开始了大规模地向外扩张。在向西的扩张中最终击败强劲对手——波兰和瑞典,把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部分波兰人和芬兰人及其土地纳入俄罗斯的统治范围。17世纪末,俄罗斯虽然已成为世界上的大国,但与西欧相比,仍然是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彼得一世改革后,改变了俄国落后的状况。通过长达21年的对瑞典的战争,即北方大战,打开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根据俄、瑞签订的《尼什塔特条约》,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共获得81.2万平方俄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包括英格里亚、爱斯夫兰、卡累利阿、维堡的一部分以及波罗的海的一些重要岛屿。从此,俄国不仅从内陆国变成了濒海国,而且成为欧洲列强之一。1721年10月22日,俄国参议院嘉奖彼得一世,封其为全俄罗斯大帝,从此俄罗斯被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是由一百多个大大小小民族组成的庞大的多民族帝国,在欧洲的东北部。境内主要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他们同属于东斯拉夫人。基辅罗斯时期由于内部的封建割据和蒙古人的入侵而分裂开来。为了确保多民族帝国的稳固和俄罗斯民族作为统治民族的地位,俄罗斯帝国对非俄罗斯民族实行了不同的民族政策。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主要采取政治控制,这种控制在乌克兰得到了最彻底的实施。

早在1667年,俄罗斯同波兰签订了《安德鲁梭沃条约》后,半个乌克兰就正式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于是立意根除乌克兰出现已有一百多年之久的分离倾向就在那时开始了。但在18世纪之前,俄国政府给予乌克兰较大的自治权,给乌克兰贵族和哥萨克上层很多特权。乌克兰人还被允许保留一支数万人的哥萨克军队,实行统领制,由乌克兰人担任乌克兰哥萨克的最高官员统领,负责治理乌克兰。彼得大帝时,一些乌克兰哥萨克与瑞典、土耳其结盟,企图反抗俄罗斯的统治。“北方大战”中,他们在马泽帕统治下,决定与瑞典军队一起对俄作战,遭到了彼得一世的严厉镇压。并以此为借口缩小乌克兰的自治权利,派遣大批俄罗斯官员到乌克兰监督,控制了乌克兰官员。乌克兰统领身边被安插进两名俄罗斯高级官员,负责控制乌克兰统领。这两名俄罗斯官员有权否决统领的命令,不经乌克兰统领同意就有权任命官吏,起草规章。1722年,彼得大帝设置了由俄罗斯军官组成的小俄罗斯委员会,负责掌管乌克兰的全部行政、财政、司法和警务。1723年,选举统领制被废除,改由俄政府直接委派。彼得大帝死后,乌克兰暂时摆脱了严重的压迫。出于对土耳其的恐惧和想得到哥萨克人的支持,俄国统治阶层一度恢复统领职务。小俄罗斯委员会被撤销,彼得时征收的许多赋税也被取消。然而,到了叶卡捷琳娜时期,乌克兰先后被划分为六个帝国行省,省长均由沙皇任命,进一部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控制。

其次,俄罗斯化政策是历代沙皇政府一贯推行的。[1]其目的就是以俄罗斯的制度和俄罗斯文化取代各非俄罗斯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消除非俄罗斯民族的民族特征,从而从根本上确保帝国的长治久安。1764年,叶卡捷琳娜采取了著名的“俄罗斯化”政策。在乌克兰她用粗暴的手段免去了苏里尔—拉祖莫夫斯基统帅的职务,换成以P.A.鲁缅采夫—萨都纳依斯基为首的八人政务会。其任务就是监督乌克兰向完全俄罗斯化过渡。俄罗斯化的纲领包括必须以俄语作为行政和教育的正式语言,并奖励只用俄语出版书籍,扩大俄罗斯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乌克兰语作为有教养的上层人士使用的语言几乎消失了,而成了全体乌克兰农民独有的财产。在强制推行俄语方面,俄帝国可谓不遗余力。1863年,沙皇发布通告,禁止印行乌克兰文儿童读物和教科书。1876年,帝国的一份密诏再次禁止印行乌克兰文出版物。因为乌克兰语与俄语较接近,基本相通,据此帝国政府认为,乌克兰语不过是混有波兰语的俄语,乌克兰人应使用纯正的俄语,清除不伦不类的乌克兰语。在白俄罗斯,1863年开始在学校强制推广俄语,1867年,帝国颁发单行法,禁止用白俄罗斯语印刷书刊,把俄语定为行政和法庭用语。在宗教上,对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这些本来就信仰东正教的地区,俄帝国政府实行控制其教会的政策,把原来的东正教会并入俄国东正教会,从而消灭了它们的民族特色。

同时,向非俄罗斯地区移民,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也是俄帝国政府实施俄罗斯化政策惯用的手法之一。在乌克兰,截至1777年,沙皇政府取得了大约600万亩土地。这些土地部分被沙皇用来赐给了俄罗斯贵族,致使700万乌克兰人中有200万人沦为俄罗斯贵族的农奴。叶卡捷琳娜时期,乌克兰的俄罗斯化过程得到了进一步加速,帝国政府奖励对乌克兰殖民,鼓励贵族把他们的农奴迁到乌克兰南部肥沃的土地上去。这样几十万来自俄罗斯中部的农奴在乌克兰定居下来,从而打破了那里乌克兰人占大多数的状况,实现了政府有意识地在种族上把这个地区俄罗斯化所做的努力。

由于上述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俄罗斯帝国虽然并没有因民族问题而被推翻或解体,但还是产生了较深的积怨。在沉重的民族压迫之下,即使是文化传统与俄罗斯人极为接近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也不甘矮人一等,要求民族独立的意识得到加强,一旦有机会自主独立,他们也会寻求摆脱屈辱的地位,离开俄罗斯帝国,找回自己的民族尊严。

1867年,匈牙利贵族利用哈布斯堡帝国在1859年意大利战争和1866年对普鲁士战争中的失败所面临的危机,成功地迫使费兰西斯约瑟夫接受妥协,将哈布斯堡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新帝国由两个在内政上各自独立的立宪制国家——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但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是匈牙利的国王。除此之外,两国还有共同的外交、军事、财政和每十年修订一次的关税同盟,两国共同的事务由设立在维也纳的共同部门来领导,即由两国议会选出同等人数组成的委员和代表团进行监督,他们的例会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轮流召开。

奥匈帝国的建立,使匈牙利恢复了昔日匈牙利王国广阔的领土。并把境内其他各少数民族重新置于其统治之下,而各少数民族不能再向维也纳提出要求保护,因为民族问题已是匈牙利的“内部事务”了。

1867年加冕为匈牙利国王的奥王,无视罗马尼亚人和萨克森人的抗议,批准了特兰西瓦尼亚并入匈牙利的法令,将其置于匈牙利的直接统治之下。在镇压少数民族问题上,匈牙利地主阶级和维也纳宫廷采取了共同的行动。1868年,在少数民族代表反对的情况下,经奥王批准强行通过了第一个民族法。该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政治上仍然不承认少数民族,而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允许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权利。匈牙利统治阶级认为,随心所欲地压迫占当时匈牙利人口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排斥一切非匈牙利民族,为了保持匈牙利人的主导地位,他们操纵国会选举,并通过控制执政党的各项法令来对其他少数民族实施匈牙利化政策。他们强迫在特兰西瓦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地区的罗马尼亚人、德意志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接受马扎尔语和马扎尔文化。关闭了不少民族中学,解散了几个少数民族团体,如斯洛伐克的文学社和塞尔维亚的青年团,并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领导人提出诉讼。[2]这一系列行动的结果很快就表现出来:城市中的大部分非匈牙利族居民马扎尔化了,在农村其影响也日趋显著,以匈牙利语为母语的人口比例从1880年的46.6%上升到1990年的51.5%。从1890年到1914年,少数民族同化为匈牙利的数目超过100万。

而在奥地利实行的则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制度。从1867年以来,奥地利就在行政管理上与匈牙利大相径庭,当局在奥地利境内勉强给予非德意志人,主要是捷克人,以基本权利,其中首要是在受教育和法庭上受审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的权利。捷克语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公共事务中获得了与德语平等的地位。1881年在布拉格创办了一所捷克国立大学,建立了一些捷克中学;在国家机关中捷克人可以担任某些职务,到1911年,有81名社会民主党人当选为议员,并左右着维也纳局势。

虽然如此,随着土耳其的崩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巴尔干各国人民的解放和独立国家的建立时,奥匈帝国不仅在民族国家林立的欧洲越来越显得反常;它本身的二元性也使散居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其他民族,与拥有大庄园的德意志和马扎尔统治阶级之间的分裂更加突出。特别是19世纪末,越来越残忍的马扎尔化手段和政府发表的许多民族主义声明,加之奥地利相对自由的统治,与1900年至1914年在匈牙利实行类似做法所遭到的明显失败形成对比后,更使其境内的其他民族的敌对情绪增大,使阶级对立和民族对立结合起来,发展成了如火如荼的民族独立运动,加速了奥匈帝国的破灭。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瓦解,他们纷纷脱离它的统治而独立。

俄罗斯民族起源于斯拉夫人。斯拉夫族是欧洲最大的部族之一,公元6世纪时,他们主要分布在辽阔的欧洲东部,后来,逐渐分为三支,在中欧的一支称为西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的一支称为南斯拉夫人,还有一支是东斯拉夫人就是俄罗斯人的祖先。他们主要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聂伯河以东,南到黑海北岸的广大地区。

公元8世纪末9世纪初,东斯拉夫人社会发展到部落联盟阶段。他们形成了三个大部落联盟: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部落联盟,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部落联盟和以梁赞为中心的阿尔塔尼亚部落联盟。此时正值诺曼人民族大迁移,他们中的一支瓦良格人沿河道进入东斯拉夫人地区,征服了东斯拉夫部落。882年,留里克的继承人奥列格率兵南下占领了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罗斯国家里的东斯拉夫人被称之为罗斯人。988年定东正教为国教。

进入12世纪,基辅罗斯国家在封建割据中四分五裂,众多小公国取代了统一的基辅罗斯国家。1242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定都萨莱,把被其征服的东北罗斯和西南罗斯置于统治之下。金帐汗国为加强统治,保留了罗斯各公国的封建政权,使其臣服于金帐汗国,并对各王公实行“封诰”,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受封者有权继续统治自己的公国,承担征收公国对金帐汗国的贡赋和军役。金帐汗国还从王公中挑选出一人,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全罗斯大公”,获这一称号者,有权替金帐汗向全罗斯征收贡赋和对其他王公的支配权。由此,为以后莫斯科公国的壮大提供了条件。

莫斯科原是偏僻的村落,原属弗拉基米尔王公领地,1147年建为城镇,1263年被册封为拥有封地的独立公国,王公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幼子丹尼尔。由于莫斯科位于东北罗斯的中心,是封建土地制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农业和手工业的中心;同时莫斯科四周又有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斯摩梭斯克等公国作为屏障,不易受到外敌的直接威胁,因而逐渐强大起来。1328年,伊凡·卡里达因帮助蒙古人镇压特维尔起义有功,被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卡里达凭借全罗斯大公的身份,号令罗斯各公国,索征贡赋,他强征多收据为己有,充实了莫斯科公国的实力,日益强大,对不服从他命令的其他各罗斯公国给予以武力讨伐和兼并。至此,到14世纪后叶,莫斯科公国成为东北罗斯的主导力量。而此时,金帐汗国内部封建割据不断加深,内讧连年不已,军事力量为之削弱,国势大衰,这为罗斯各公国摆脱蒙古的统治提供了有利时机。14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利用壮大起来的地位,领导罗斯人反抗蒙古统治,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自己作为统一罗斯的中心力量。

1380年,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率15万罗斯大军在顿河岸边与金帐汗国的统帅马麦会战,结果蒙古军溃败,动摇了金帐汗对罗斯的统治。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公国领导的罗斯人独立斗争取得最终胜利。1480年,金帐汗的阿合马再次率蒙古大军在乌格拉河与罗斯军队会战,结果又一次遭到失败。至此,罗斯彻底摆脱了蒙古的桎梏。其后,伊凡三世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活动,东北罗斯基本上被统治在莫斯科公国里。16世纪初,重新统一的罗斯人国家称为俄罗斯或俄国,从此这个国家的罗斯人就被称为俄罗斯人,而处于俄罗斯南部诸方言和北部诸方言交接处的莫斯科方言就成了俄罗斯其他各种方言围绕的中心。

乌克兰人是东斯拉夫人的另一分支。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988年通过联姻,从拜占庭接受基督教并奉为国教,加强了与拜占庭的联系。

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版图扩张到波罗的海沿岸,建立尤利耶夫城。1036年其兄弟姆斯季斯拉夫死后,重新统一第聂伯河以东的切尔尼戈夫、谢维尔斯克以及特穆塔拉干等地;重创佩切涅格人,成立了教会管理机构,取得君士坦丁堡牧首同意在基辅设立大主教。然而,雅罗斯拉夫死后,基辅罗斯衰落,分裂成若干公国,各由留里克家族成员统治。长子伊兹雅斯拉夫管辖基辅和诺夫哥罗德,次子斯维雅托斯拉夫获得切尔尼戈夫公国,另一个儿子弗谢沃德则领有佩列亚斯拉夫尔和罗斯托夫—苏兹达尔。1113年,基辅发生大规模起义,佩列亚斯拉夫公爵弗拉基米尔摩诺马赫平息起义并被立为基辅大公。他力图维护基辅罗斯国家的统一,但他死后,基辅罗斯的分裂已势不可挡,加利奇公国和沃伦公国先后脱离基辅独立。1240年,蒙古军攻占基辅,基辅罗斯最终灭亡。基辅大主教迁往东北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城。1349年,波兰兼并加利奇、利沃夫等地区。14世纪中叶,立陶宛大公奥列格尔德占领基辅、波多利亚、切尔尼亚—谢维尔斯克地区和沃伦的大部分地区。从此,西北罗斯陷入了立陶宛和波兰的统治之下。

这样从15世纪起,在罗斯的南部以基辅为中心的地区就开始形成了乌克兰人(“乌克兰”意为“边境地区”)。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签订《卢布林联合条约》,成立波兰—立陶宛王国,原属立陶宛的乌克兰地区归属波兰。由于波兰统治者大力将天主教传入乌克兰,从而部分乌克兰人归顺了天主教。渐渐地,在波兰—立陶宛统治下的罗斯人脱离了古罗斯人,形成了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单一民族。大约在17—19世纪,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的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等广大地区形成了乌克兰现代民族。

白俄罗斯人也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根据俄国民族学家А.А.沙赫马托夫院士对东斯拉夫民族起源的研究,白俄罗斯人的远祖可追溯到9世纪就已定居在第聂伯河中游的维亚季奇人,以及6—7世纪时来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和德列戈维奇人。公元9世纪,他们同其他东斯拉夫人一起被并入基辅罗斯版图,共同结合形成了古罗斯部族。

12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基辅罗斯衰落,在西部罗斯地区的波洛茨克、图罗夫—平斯克等公国强盛,后又分裂成一系列小公国。13世纪40年代,蒙古人入侵,西部罗斯部分地区臣服于金帐汗国。为寻求保护,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西部罗斯逐渐并入立陶宛大公国,这一地区的罗斯人被称为“白俄罗斯人”,但各地王公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罗斯语为立陶宛官方语言。1386年,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王国实行王朝联合,天主教和波兰语传入今白俄罗斯。1569年,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正式合并为波兰—立陶宛王国。而波兰—立陶宛王国境内的正教会与天主教会实行合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正教会承认罗马教皇为自己的首领,但保留使用斯拉夫语举行宗教仪式,坚持正教礼仪。此后白俄罗斯贵族大多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使用波兰语。在此过程中,由于吸收了部分立陶宛人的民族成分,于16世纪逐渐形成了单独的白俄罗斯部族。当时,毗邻公社掌握土地和分配税额,牧场、森林、猎区、渔场等均为公社所有,公社成员在经济上实行互帮互助。到18世纪末,波兰先后遭到三次瓜分(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白俄罗斯地区逐渐被沙俄兼并,沙皇拒绝承认北俄罗斯人的民族特征。在沙俄统治时期,今白俄罗斯被分为戈罗德、明斯克、莫吉廖夫、维捷布斯克等省,并于1839年宣布废除1596年的教会联合,将白俄罗斯正教会并入俄罗斯正教会。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地居民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频繁和巩固,以及白俄罗斯民粹主义者的积极活动,终于在19世纪中形成白俄罗斯现代民族。

波兰人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起源于维斯瓦河和奥得河流域。考古证明,从遥远的古代起,这里就居住着斯拉夫人的部落。公元后的几个世纪中,虽然有其他种族的部落迁徙曾经路过这块土地,但是这一地区仍然保持着斯拉夫人的种族连续性。公元9、10世纪之交,这里居住着斯拉夫部落莱赫人,就是波兰民族的祖先。

古波兰人东与罗斯人毗邻,东北与普鲁士人和立陶宛部落为邻,在西部和南部则与其他斯拉夫部落接壤。这样,在古波兰人发展之初,就形成了属于他们这个民族的地域。与此同时,随着斯拉夫各民族的形成,各斯拉夫人中出现了语言的差别,而在波兰土地上已形成了统一的语言。统一的地域和语言为波兰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9世纪末10世纪初,这块土地上的西斯拉夫部落逐步走向统一。在9世纪中期,以格涅兹诺为中心的波兰部落逐步统一了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大波兰。10世纪中期,皮亚斯特家族的梅什科一世在位期间,完成了大波兰的统一,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称波兰公国,开始了皮亚斯特王朝统治,皮亚斯特王朝着手进一步的统一,而当时德意志人正在向西斯拉夫人的领土扩张,与波兰人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这就使得“波兰作为一个持久的民族实体,其形成在于10世纪出现的斯拉夫部落与西边的德意志人的斗争”。为了对抗德意志人,965年波兰大公梅什科一世与捷克公国联姻,从而加强了这两个西斯拉夫国家的联系。966年又从捷克接受基督教,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行。这就使德意志人不能再以推行基督教为由而发动反波战争,同时也使波兰与西欧各国有了联系,这对波兰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10世纪末,先后征服了波莫瑞、西里西亚、马佐维亚和维斯瓦人居住的地区。其子博莱斯瓦夫一世继位后,占领了摩拉维亚、以克拉科夫为中心的小波兰和斯洛伐克等地,并一度占领波希米亚,版图东到第聂伯河,南到多瑙河,西到易北河支流,北到波罗的海。1025年,博莱斯瓦夫加冕为国王,建立了波兰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3]建立国家后,波兰出现了短暂的强盛局面。1031年,波兰和德国的战争又一次爆发,波兰的旧日盟友捷克、罗斯却站在了德国一边,致使波兰在战争中失败。在德国的压力下,波兰大公被迫划分国家,使波兰逐渐陷入长期封建割据的局面和德意志人的进攻。12世纪下半期,波莫瑞西部就开始遭到德意志人的入侵。1181年,一个波莫瑞大公向德皇臣服,波莫瑞西部与波兰中断了政治联系,而其东部的格但斯克地区也宣布执行独立政策,与波兰中断政治联系。这样,波兰失去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与此同时,在波兰以西的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德意志的勃兰登堡侯国,它成了德国的侵略堡垒,逐步蚕食了奥得河一带地区,将波莫瑞西部与波兰完全隔开。随之而来的是德国移民涌入占领区,加强了该地区的德意志化。而在波兰人世代居住的土地的北边,13世纪末,条顿骑士团巩固地占领了普鲁士的许多土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不再承认波兰大公的领导,并与勃兰登堡联合,共同干涉波兰。这样,波兰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因而,人们要求建立强大而统一的波兰国家。14世纪初,库雅维大公沃凯太克进行了统一波兰的斗争。1306年,他夺取了小波兰和东波莫瑞,以克拉科夫为都于1314年又控制了全部大波兰。1320年,沃凯太克加冕为波兰国王,称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宣告割据时代的结束,从而再一次巩固了波兰民族的独立,同时也标志着统一的波兰民族的正式形成。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是两个非常接近的西斯拉夫民族,起源于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地区。公元5—6世纪,斯拉夫人从喀尔巴阡山以北地区大量迁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后波希米亚地区的斯拉夫人被称为捷克人,摩拉维亚的斯拉夫人被称为摩拉维亚人,均属西斯拉夫人。而他们的另一支,迁入斯洛伐克地区的则被称为斯洛伐克人。这就形成了古代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公元623年,为了抵御阿瓦尔人的侵入,摩拉维亚、波希米亚和斯洛伐克地区的西斯拉夫人结成部落联盟,成立了萨莫公国。约在830年,莫吉米尔以摩拉维亚为中心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公国。势力最强盛时,领有摩拉维亚、波希米亚、斯洛伐克、西里西亚和今奥地利、匈牙利部分地区。罗斯提斯拉夫在位期间,与拜占庭帝国修好。863年,拜占庭派熟悉斯拉夫语的传教士西里尔和美多迪乌兄弟到摩拉维亚传教,他们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与斯拉夫语相应的文字,将《圣经》译成斯拉夫文。这种独特的斯拉夫文字的创立,成为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的重要民族特征,对这两个民族后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9世纪末,大摩拉维亚公国国势衰弱。906年,大摩拉维亚公国被匈牙利人所灭,斯洛伐克亦遭匈牙利人入侵,使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极为接近的民族分裂成两个部分。而早在895年,波希米亚各部落就脱离了大摩拉维亚,建立了以布拉格为中心的捷克公国,由普舍美斯王朝统治。公元1029年,捷克公国兼并了摩拉维亚地区,遂为统一的捷克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建国初期起,捷克人就不得不与德意志人试图征服西斯拉夫人的企图斗争,以捍卫自己的民族特性。在14世纪,捷克各阶层普遍使用捷克语,出现了用捷克文写成的各种文学作品。15世纪初,在捷克地区爆发了反对德意志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胡斯运动,增强了捷克人的民族意识。17世纪20年代末,捷克新教贵族发动武装起义引起了欧洲的“三十年战争”。起义失败后,捷克国家日趋德意志化,面临失去民族特性的危险。18世纪80年代,农奴制废除,大批捷克农民和手工业者涌入城市,成为新兴资本主义工业的自由劳动力。而此时,以复兴捷克语言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复兴运动随之兴起,标志着现代捷克民族的逐步形成。

自从摩拉维亚公国崩溃后,斯洛伐克成了匈牙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大量涌入斯洛伐克,使斯洛伐克长期受到匈牙利的奴役,经济、文化上依附于匈牙利。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贵族混杂在一起,使后者日益丧失民族性。从15世纪开始,斯洛伐克地区从事农耕的斯拉夫人被称作斯洛伐克人。18世纪末,农奴制废除,斯洛伐克人开始向已经匈牙利化的城镇移民。随着新兴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出现,斯洛伐克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标志着现代斯洛伐克民族开始形成。19世纪40年代,斯洛伐克民族复兴运动的先驱者L.司徒尔,以中斯洛伐克方言为基础,创立了斯洛伐克标准语,并涌现出许多用民族语言写成的文学和戏剧作品,从而增强了斯洛伐克人的民族意识。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匈牙利统治者在斯洛伐克地区进一步推行民族同化政策,逐步使斯洛伐克民族的发展受到阻碍。

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斯洛伐克人与捷克人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是,在这种长期的分离中,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原本同源的民族,在文化、经济及语言上逐渐出现了差距,因而最终形成了互相密切联系但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民族。

罗马尼亚人的远祖是色雷斯人,早在青铜时代(公元前1800—前1700年)就生活在喀尔巴阡山—多瑙河—黑海地区。约于公元前7世纪,达契亚—葛特人从色雷斯族群中分离出来,逐渐个性化,形成了罗马尼亚人的直系祖先。

公元前70年,葛特部落酋长布雷比斯塔斯将达契亚部落和葛特部落统一起来,建立了第一个独立的奴隶制国家。罗马帝国入侵时,曾遭到以国王德凯巴鲁斯为首的达契亚人的抵抗。经过两次与图拉真的战争(101—102年和105—106年),部分达契亚领土被罗马人占领,划分为罗马行省。罗马统治时期,不断派罗马和罗马化的移民对这个省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殖民活动,并把拉丁语作为思想交流的唯一工具,这样达契亚人逐渐罗马化。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授予罗马帝国的全体自由民公民权后,同化过程趋于完成,形成了达契亚—罗马人。公元271年,因西哥特人不断涌入,罗马帝国将军事和行政机构撤出达契亚,但大量罗马化的居民仍留在原来的土地上从事农牧业生产。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随阿瓦尔人移居达契亚,并被当地居民同化。至10世纪融化于达契亚—罗马人之中。也就从那时开始,在历史文献中,达契亚人被称为罗马尼亚人,亦称“瓦拉几亚人”或“弗拉几亚人”。达契亚人和葛特人原使用色雷斯方言,罗马化后,改用拉丁口语,斯拉夫人到来以后又吸收部分斯拉夫词汇而形成罗马尼亚语。这一时期,在特兰西瓦尼亚境内形成了最早的罗马尼亚国家结构。

在11—13世纪期间,匈牙利王国逐渐征服了特兰西瓦尼亚,将其变成一个享有某种自治权的总督辖地。14世纪,罗马尼亚人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虽先后受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但它们保存着自己的独立存在,没有变成土耳其的省份,而且,两个公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一直保持着牢固而密切的联系。1541年,脱离了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也成为臣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自治公国。但其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破产,沙皇俄国和奥地利争夺“奥斯曼遗产”,重新将其置于了统治之下。

1600年,在勇士米哈伊领导下,罗马尼亚人民取得了打击土耳其侵略者的辉煌胜利,实现了罗马尼亚三个公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虽然这次统一历时不到一年,但成了后世所有罗马尼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的联合为建立罗马尼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1862年起,两国称为罗马尼亚,但仍依附于奥斯曼帝国。1877年,罗马尼亚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并于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4]这是走向建立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道路上的重要步伐,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当时还处在沙皇俄国和奥地利统治之下的普鲁特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地区和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人民,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统一的斗争。1918年,随着奥匈帝国的瓦解,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合并,形成了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

现代保加利亚人的祖先系古保加利亚人(又称“古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的混血后裔。在今天的保加利亚土地上最早的居民是色雷斯人。[5]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色雷斯人就占据着辽阔的巴尔干半岛,北起多瑙河,东临黑海,南到爱琴海。公元前2世纪起,罗马人就开始入侵巴尔干半岛。尔后,逐渐强盛起来的罗马人在公元前168年灭亡了马其顿王国之后,开始进攻岛上的色雷斯人。在公元46年最终征服了色雷斯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保加利亚这片土地置于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

5世纪末,居住在多瑙河以北辽阔土地上的斯拉夫人开始对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进行侵袭。到6世纪后半期,他们开始在攻占的地区定居下来。斯拉夫人花费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击溃了拜占庭帝国的抵抗,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其中部分斯拉夫人进入今保加利亚东北部。大批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定居引起了深刻的种族变化。由于斯拉夫人在他们占领的地方人数占优势,因而很快就使当地的色雷斯人开始斯拉夫化,经过不太长的时间,色雷斯人就完全被同化了。公元7世纪时,斯拉夫人建立了由7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

古保加利亚人属于古突厥人种。公元2世纪从中国西域迁到东欧南俄草原,居住在里海和黑海之间,过着游牧生活。7世纪初,他们组成部落联盟,称“大保加利亚”。不久,大保加利亚汗国覆灭,其中的一支在首领阿斯巴鲁赫的率领下迁居到比萨拉比亚,接着又来到多瑙河以南的地区,不断征服和驱逐生活在巴尔干山脉以北的斯拉夫部落。为对抗拜占庭军队,古保加利亚人在其首领的带领下,与统率“斯拉夫七部落联盟”的当地斯拉夫贵族达成协议,共同对敌。在681年迫使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大胡子)承认由古保加利亚人占领的巴尔干山脉与多瑙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同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史称保加利亚第一王国。而这个国家的人民就被统称为保加利亚人。

开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是一个半保加利亚人和半斯拉夫人的国家,在8—9世纪,古保加利亚人逐渐被在人口上占多数的斯拉夫人所同化,而斯拉夫文字的产生和东正教的传播则加速了两个民族的融合过程。865年,东正教被保加利亚奉为国教,共同的宗教信仰带来了共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消融了古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别,一个新的群体——保加利亚人形成。

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同属于南部斯拉夫民族集团。他们生活在欧洲巴尔干半岛前南斯拉夫的北部。[6]7世纪前半叶,塞尔维亚人的祖先陆续迁入今塞尔维亚和黑山地区,部分同已被罗马化的当地居民伊利里亚部落和瓦拉几亚部落发生混合。12世纪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杜尚王朝时期(1331—1355年)达于鼎盛。1459年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占领后,长期遭受外国的统治,经济和文化受到阻碍,落后的宗法氏族制度残余长期存在。1804年第一次农民起义标志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为重建国家奠定了基础。1815年第二次起义后,塞尔维亚获得了自治权。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获得独立。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加速了塞尔维亚民族的聚合过程。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作为战胜国,从土耳其的统治下获得解放。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塞尔维亚人和其他南部斯拉夫人联合成立了统一的国家。

7世纪,克罗地亚人的祖先斯拉夫部落(卡奇克人、舒比奇人、斯瓦奇奇人等)由北方迁入。在反抗法兰克王国的斗争中,于9世纪中期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925年起成立克罗地亚王国,在国王P.克雷莱希米尔统治时期最为强盛。1102年,一些克罗地亚大贵族与匈牙利国王卡尔曼达成协议,克罗地亚与匈牙利合并,致使克罗地亚进一步拉丁化。15世纪,达尔马提亚被威尼斯兼并。1526年,匈牙利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战败后,克罗地亚受到哈布斯堡的统治。克罗地亚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均受到匈牙利的影响。19世纪前半叶,克罗地亚资产阶级发起民族复兴运动,提出民族团结的口号,为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而斗争。1848—1849年间获得自治。1918年建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这两个族源相同,语言相近的南部斯拉夫人还没来得及结合成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就由于异族入侵的历史原因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而加深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区别。从信仰上来看,克罗地亚因依附匈牙利、奥地利和威尼斯等天主教国家而信奉罗马天主教,而塞尔维亚人则受正教影响而信仰东正教。从语言上来看,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虽然语言相通,但使用的文字各异,克罗地亚人用拉丁字母,而塞尔维亚人则使用西里尔字母。这种宗教上的两教分立,字母的两套并用和景貌上的两种风貌,使得原本同宗的民族逐渐分离。奥匈帝国崩溃后,虽说他们联合在了一个国家之中,但他们之间的区别已是显而易见,并最终导致了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和国家的分裂。

斯洛文尼亚人也是斯拉夫人的一支,[7]生活在原南斯拉夫的西北部地区。

公元1世纪时,斯洛文尼亚归罗马帝国管辖。公元6世纪末,斯拉夫人的一支斯洛文尼亚人与阿瓦尔人一起进入巴尔干半岛,定居在阿尔卑斯山区。626年斯洛文尼亚人与阿瓦尔人一起进攻君士坦丁堡,未克。其后不久,又成为萨莫的斯拉夫公国的一部分。萨莫死后,公国瓦解,斯洛文尼亚人在其首领的领导下保持独立。后以克拉尼为都建立卡兰塔尼亚公国。745年,在阿瓦尔人的压力下被迫接受巴伐利亚公国的保护。788年,巴伐利亚公国被法兰克王国所并,斯洛文尼亚随之并入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设立卡兰塔尼亚等边区;而阿揆雷亚总主教区和萨尔斯大主教区致力于传播基督教,斯洛文尼亚人从此就归顺了与东方教会泾渭分明的西方教会。9世纪起,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向斯洛文尼亚殖民。13世纪后期成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世袭领地,因而深受其迫害。18世纪末,在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推动下,斯洛文尼亚产生了“用人民的语言为人民写作”的越来越强烈的愿望。这标志着斯洛文尼亚民族的觉醒。这种民族觉醒的新情感很快就和法国大革命传播的自由主义思想趋势结合起来。斯洛文尼亚人开始酝酿建立斯洛文尼亚王国。奥地利统治的复辟结束了斯洛文尼亚地区自由主义的政治倾向,但民族觉醒的强烈感情并未消失。1867年的“奥匈协定”保证了日耳曼人在奥地利、马扎尔人在匈牙利的统治地位,这激起了斯洛文尼亚人的强烈不满。进入20世纪后,由于和克罗地亚人接触增多,斯洛文尼亚人的民族感情更是趋于强烈,民族独立运动迭起。因而斯洛文尼亚人的权利这一地方性问题很快成为范围更大的“哈布斯堡君主国内的南部斯拉夫人问题”的一部分。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斯洛文尼亚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共同成立了南斯拉夫国家。

建立统一的国家后,南斯拉夫多民族联合体并没有形成。由于大塞尔维亚霸权主义者掌握政权,公开实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提出了“一个国家,一个国王,一个民族”的口号,否认不同民族的存在。因而在南斯拉夫国家,各民族之间非但未能互相接近,彼此之间的矛盾、隔阂反而加深了。这一切对于斯洛文尼亚人来说,寻求民族分离,实现主权民族国家成为最高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成员,从此斯洛文尼亚人有了自己独立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人是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阿尔巴尼亚人口占多数的民族,自称“什基普塔尔人”,意为“山鹰之子”。[8]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主要是伊利里亚人。伊利里亚人于公元前1000年起陆续迁至巴尔干半岛西部,并逐步排挤或同化早先在此居住的佩拉斯吉人和色雷斯人。公元前7世纪形成众多部落联盟,公元前5世纪合并为若干王国,使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进步,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大小城市。各城市于公元前4世纪开始铸造钱币,同腓尼基、希腊和罗马常有贸易往来,经济文化十分发达。然而,由于各王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互相攻击,彼此削弱,便利了罗马人入侵和征服。

公元前168年,罗马人征服了伊利里亚人,从此阿尔巴尼亚列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今阿尔巴尼亚地区归拜占庭帝国管辖,并相继遭到哥特人、匈奴人、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和诺曼人的入侵。6—7世纪,斯拉夫人移居巴尔干半岛,同化当地的伊利里亚人,但今阿尔巴尼亚的伊利里亚人仍保持了传统的语言、文化,并以阿尔巴诺伊部落的名称而被称为“阿尔巴诺伊”人,而此时沿海地区都拉斯等城仍属拜占庭帝国。1190年,在阿尔巴尼亚中部地区以克鲁雅城为中心建立第一个封建国家——阿尔贝里公国。至14世纪,已出现各封建公国合并为统一民族国家的局面,但随即被土耳其人的入侵所打乱。

1388年土耳其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1415年被占领。1443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在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进行了长达25年的斗争,最终失败。从此,阿尔巴尼亚人陷入了土耳其人的长期统治之下。土耳其统治期间,由于土耳其人信仰伊斯兰教,因而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被迫改信伊斯兰教。同时大批阿尔巴尼亚人被迁往周边地区,由此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受到阻挠,封建割据更加严重,方言差别日益明显。于18世纪后半叶,阿尔巴尼亚人形成了南北两大支系:北部称“盖格人”,保持了较多固有的文化;南部称“托斯克人”,受希腊影响,文化较发达。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运动逐渐高涨,民族意识日益浓厚,并建立起全国性的革命组织。特别是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土耳其境内发动革命,夺取了政权,这一事件再度燃起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独立运动之火。经过1910年和1911年的大起义,结束了土耳其在阿尔巴尼亚450年的残暴统治,获得了民族的独立。

(黄凌翅)

[1] 参见亨利·赫里巴哈等编《俄罗斯帝国主义》,三联书店1978年版。

[2] 参见温盖尔·马加什、萨博尔奇·奥托《匈牙利史》,黑龙江出版社1982年版。

[3] 参见斯坦尼瓦夫·阿尔诺尔德等《波兰简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4] 参见康·康·朱雷斯《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形成》,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 《世界民族大辞典》,第492页。

[6] 参见伊万·博日奇《南斯拉夫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 《世界民族大辞典》,第642页。

[8] 《世界民族大辞典》,第3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