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恩教育的实践

感恩教育的实践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语文课程中,感恩教育的本质不是一套知识体系的简单建构,而应致力于道德品质、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只有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加强体验,激活思维,从而成为感恩教育目标内省的主体。只有主动、自发、自愿的施恩行为才会使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得以发挥,才会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感恩自觉,是感恩教育的最高目标。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确保感恩教育的良好成效。

四、施恩:内省——自觉

报恩是将感恩教育从意识转化为行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感恩教育所寓意的报恩,不应该是仅仅局限于一人报一人、一事报一事的简单对应,而是追求一种将爱的薪火传递的施恩行善的最高境界。通过感恩教育,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别人处于危难之际、关键时刻、困难之中的时候能够不计回报地主动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回报整个人类社会。因此,感恩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或者说最高层次的一个环节应该是引导学生施恩,通过内省和自觉,让学生的感恩之行逐渐转化成为一种稳定的优秀品质。

(一)通过内省强化施恩之心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学生的主观感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课程、教材的编排上也体现了这一点。例如,现在许多课文的表述、课后习题的编排都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强调“我”的内省,这就遵循了思想道德素质内化时自我生成的原则,也为感恩情怀的内省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在语文课程中,感恩教育的本质不是一套知识体系的简单建构,而应致力于道德品质、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情景创设、实践参与、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情感、道德等的内省,使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

促使学生内省是感恩教育目标内化为心理品质的重要桥梁,是强化学生施恩之心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应怎样真正打动学生,并促使他们自我反省、自我生成呢?

首先,内省的支点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感恩情怀,需要教育,不能放任自流,但同时这一过程又是人的自觉成长的过程。因此,只有建立在自立基础上的感恩之心才是稳定的。所以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人文课堂,即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承认他们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学会赏识、尊重、关怀每一位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加强体验,激活思维,从而成为感恩教育目标内省的主体。

其次,内省的起点应该是创设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断体验社会情感。感恩情怀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体会感恩情怀,形成个体情感意识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不稳定的,是一种被动地接受式的过程;二是通过感恩实践,引导学生个体化的感恩情感体验,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要求,从而确立长久、稳定的个体感恩观,这一过程是稳定的、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正如教育学家胡克英先生说:任何道德准则要内化为道德信念,必须有赖于少年儿童的直接经验及其自我体验,而这种自我体验只有在儿童主体性活动,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才能获得。因此,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形成学生的施恩之心,就必须重视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体验社会生活,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不断总结、内省,才能实现感恩教育的最佳效果。

最后,内省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堂教学标的重建。学习者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这种建构也是学习者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情境的呈现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含有讨论、争议等意义,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通过矛盾生成——矛盾争议——矛盾解决的自我内省的过程,实现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做到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不提倡结果性呈现,而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使其产生自主教育的愿望,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内省)的能力。

(二)通过自觉强化施恩之行

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23],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只有主动、自发、自愿的施恩行为才会使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得以发挥,才会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实质。在行为中体现为自己有所意识并且主动去施恩行善。培养学生的感恩自觉,是感恩教育的最高目标。

“生命自觉”是人类生命的本体特征,唯有“生命自觉”,人方以为“人”。在教育和教育学的领域和视野里,“生命自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生命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领悟、自我把握与自觉实践[24]。培育个体生命自觉是教育的根本旨趣,是成就一个真正的觉醒人生、智慧人生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启蒙人的自我觉醒,通过不断地启发受教育者的人生智慧,促使其努力去发展智慧的人生。”[25]“在教育学的理解中,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生命自觉’的潜能,只是各自状态和水平有所不同。教育的宗旨就是最终要帮助个体养成生命自觉,能动、自觉地策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26],由此,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感恩自觉心,让施恩行为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感恩自觉:

1.多提醒。小学生正处于生命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自觉意识不够强烈。面对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机会,他们未必能够及时地发现和付诸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机会,提醒学生发现和感受周围人和世界的恩情,并采取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

2.多肯定。尽管学界对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纯真善良的一面,他们也大都愿意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别人必要的帮助。实际上,在学校之中和课堂之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教师应该多注意观察、发现,对好人好事及时地提出表扬和肯定,从而在班级内外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通过文化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的感恩自觉。

3.多联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必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领域有一种“5+2=0”的说法。实际上表征的就是学校日常的教育活动在家长的纵容之下变得低效甚至无效。在培养孩子感恩自觉之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家长多多进行沟通和联系,使自己的思路和设想为家长所知晓,争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得到家长的广泛支持。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确保感恩教育的良好成效。

4.多强化。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小原理,但却是对学校教育行为影响最深的原理之一。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或反应;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或反应。他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如读书写字、步行上学等。行为后果的反作用将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强化作用。他给强化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频率增加或维持的一切刺激,都是强化[27]。我们知道,一个行为的后果不外乎是四种:得到愉快的刺激,取消愉快的刺激,得到痛苦的刺激,取消痛苦的刺激。斯金纳把它们分别称为:正强化、负惩罚、正惩罚、负强化。这些行为后果将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反作用。根据感恩教育的性质,在培养学生感恩自觉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主要采用正强化的方式。正强化是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使适应性的行为能得以建立、保持和增加。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对学生不断的肯定和鼓励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自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