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滥用“感恩教育”

滥用“感恩教育”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话题和义务。但是,感恩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因此,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是当务之急,教师们也必须上好感恩教育这一课。其次,感恩教育应该是一种“平民化教育”,须避免“高、大、全”的人物说教。

第四节 滥用“感恩教育”

有数据显示当今社会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约有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而父母给子女过生日的比例却高达93%。这些现象反映了现在学生的感恩之心还非常缺乏。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话题和义务。但是,感恩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感恩教育的实施误区

1.滥用感恩教育

有的教师在初一新生刚入学时,就跟学生讲父母多么辛苦;到了初二、高二,开的班会课一样还是“感恩的心”。对学生的主题教育没有计划性,没有考虑到学生心理特点的阶段性,结果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开始跟学生讲父母亲恩的时候很多人会流泪;多讲几遍,很多人就麻木了,甚至有人还会偷笑。有的教师对于那些“品行不端、不思进取”的学生,通常采用的一招就是“打亲情牌”,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学生不好好学习了,就经常对他说:“你父母花那么多钱把你送到学校来读书,他们多不容易。你怎么不好好读书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感恩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有些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只重视感恩知识、感恩经验,忽视学生在感恩教育中的情景体验;重视传播文化知识功能而忽视教化功能;把学校变成了教育的“生产线”,违背了教育的规律;甚至认为做一场感恩教育的活动就实现了感恩教育的目的,违背了感恩教育的本意。

3.感恩教育的内容缺乏科学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没有设置有感恩教育课程。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所涉及的感恩教育内容又缺乏现实性,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甚至出现“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为之”的现象。此外,感恩教育缺乏科学性,忽视人文教育,缺乏终极关怀,没有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也就不能使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和人格提升。

4.教育方式陈旧,缺乏针对性

有些学校的感恩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教师在教育方式上沿袭了以往的单向传授为主,方法单一,只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情感体验、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感恩教育注定是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只能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缺乏针对性,效果不明显。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没有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削弱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实效性。

5.感恩教育的评价目标不明确,比较笼统、抽象

部分教师往往没有按照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将学生日常感恩教育实效性评价目标细化,感恩教育的评价方法单一;对缺乏从纵向、横向或交叉的对比中来判断效果,只是单纯地从学生日常感恩表现进行评价,缺乏对评价客体大量信息的收集,客观性和准确性不强,既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无法彰显评价的作用。

二、教师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

从上述种种误区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是当务之急,教师们也必须上好感恩教育这一课。那么,教师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正确认识感恩教育

首先,感恩教育是一种文化构建,需要时间浸润,需要多方努力。教师不能把感恩教育当成走过场,而应当将它转变成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血液。教师务必提升自身素质,为人师表,方能让学生耳濡目染,以收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在感恩教育中,老师得先有感恩之心,感恩之行,用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其次,感恩教育应该是一种“平民化教育”,须避免“高、大、全”的人物说教。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朋友、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每个人都有感恩的权利,都有感恩的义务。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若不能摆正感恩的“平民”身份,就易陷入“感恩是大人物的事”的误区,学生也会无法从身边和生活中体验到“感恩”的情绪,也会因此而找到“铿锵有力”的“不感恩”的托词。因此,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从平常生活中去感化学生。

再者,感恩教育不是单层面的思想灌输,应引导学生寻求最有意义的感恩方式。感恩意识绝不是说声“谢谢”或只以物质回报的形式所能涵盖的。学生回报父母、老师、朋友的最佳方式就是学会做人。因此,教师在感恩教育时除了多开展一些超越功利色彩的、温情和谐的活动外,还应根据学校情况,多开展一些人文教育,使学生对历史、人文、传统美德加深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长远的、大局观的角度认识到感恩意义以及感恩的方式。

2.点拨学生识恩、知恩

感恩意识的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教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因此,教师应当挖掘教材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筹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3.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可通过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请看下面一个让人震撼的报道:

深圳歌手丛飞因少年时期接受过别人的帮助,长大成才后,为了回报社会,他先后捐款300余万元资助了170多名山区贫困生。许多孩子借助他的资助而完成了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照常理来说,这些被救助的孩子理应感激丛飞。然而,当身患胃癌晚期的丛飞因卧病在床经济拮据,不得已停止资助时,不仅很少收到感恩之言,相反一些曾受资助的学生及家长反而埋怨丛飞不继续资助他们。还有一位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的被救助者,在被采访问及是否回馈丛飞时,竟然说他月薪只有三四千元,无法报答这病魔缠身、债务累累的善良歌手。

看到这样的报道确实让人震惊,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难道现在的学生都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吗?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产生的主动寻求回报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性的高贵品质。因此,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4.引导学生感恩于行动

实践感恩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因此,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如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落实到行动中去。

5.以沟通为感恩教育的坚实后盾

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缺少沟通。这时教师就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童年、工作情况、爱好等;了解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所做的事,体会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的辛劳与良苦用心。

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鼓励他们去与孩子沟通,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教会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特别是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相处的家长们,让他们了解孩子心中所想。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不少留守儿童,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应受到更多的关怀,防止他们因缺少关心而成为这些冷漠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地位。儒家从“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识,以此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并将其最大化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而今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教育难辞其咎。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并用通俗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的经验。因此,要创建和谐社会,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使学生常揣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