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注重选拔基层一线干部

注重选拔基层一线干部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广河县是一个国列少数民族贫困县,如何围绕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成为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注重选拔基层一线干部_选人用人科学化研究

注重选拔基层一线干部 着力为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选好干部配强班子

广河县委组织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炼、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广河县是一个国列少数民族贫困县,如何围绕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成为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广河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大力选拔基层一线干部,树立了“基层一线出干部、基层一线干部得重用”的选人用人导向,有力地推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坚持“三优先”,加大基层一线干部选拔力度。县委在干部任用工作中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基层,注重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乡镇换届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把基层工作经验作为选拔任用重要岗位干部的重要资格,注重把在基层表现突出的干部作为选拔任用的重点对象。在干部提拔使用工作中,适度向基层一线倾斜,做到“三个优先”:在提拔使用干部时,优先考虑基层一线干部;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使用基层一线干部;对优秀的基层一线干部优先提拔。特别是在乡镇换届工作中,坚持用人标准,着力优化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10名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干部和1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选派10名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干部到乡镇任职。通过加大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力度,有效破除了“重机关轻基层”的不良倾向,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二)坚持“三激励”,充分调动基层一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一是交流使用激励。对任职时间长、工作实绩明显、群众基础好的乡(镇)领导干部,及时调整交流到县直单位工作。二是职级待遇激励。对年龄大、任职长、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择优提拔。对工作量大面广、默默奉献的乡(镇)站所负责人,按照上级要求,在认真把关的基础上,做好提高职级待遇工作。三是考核评优激励。对乡(镇)基层干部和领导班子在年度奖励、先进评比上进行倾斜,加大表彰奖励力度。

(三)坚持“三培训”,切实提高基层一线干部的整体素质。坚持把基层一线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重点来抓。一是挂职培训。优先选调基层一线干部到外地挂职学习。2010年以来,先后有4名乡(镇)领导干部到平凉异地挂职学习。二是外出学习。积极组织基层一线干部到外地学习考察。先后有150多名乡(镇)干部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三是集中培训。通过举办专题班、专家讲座、座谈会等形式着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2009年以来,共选送85名乡(镇)干部、村干部参加了省、州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各乡(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0期,参训人数达3.1万人(次)。同时,积极为基层干部搭建锻炼平台。2009年以来,先后选调65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到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县城河北新区开发、中南部安全饮水、林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中进行锻炼。通过这些途径,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在解决群众矛盾、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广河县牢固树立“基层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紧紧围绕民族地区实际,建立基层干部培养选拔链,着力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还有待加强。基层一线环境艰苦、矛盾突出、工作任务重,许多年轻干部不愿去、不敢去、不愿留,多年来由于受“高学历,低年龄”思想的主导,选拔领导干部“空降”的多,使用一线本土干部少,给基层一线的年轻优秀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影响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乡(镇)经济建设社会健康发展。近年来,虽然在选拔使用基层一线干部工作上有很大改善,但还没有形成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制度予以支撑。

2.基层干部的选拔交流渠道还有待畅通。由于局部区位的差异,干部交流单位地理位置的远近成了干部交流时的思想顾虑,一些干部不愿离窝,怕担风险。有的干部不想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愿接受新的挑战;有的领导舍不得放走单位秘书和业务骨干,交流干部时总是把那些作风不实、能力不足的放在前面,为自己单位“减负”,导致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基层干部走不出去,得不到成长锻炼,人浮于事的现象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思想的稳定。

3.基层干部的进补机制还有待健全。一是基层干部的来源不足。近几年来,虽然把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大学生充实到基层,积极改善基层干部队伍,但是步子还不够大,数量很低,而且很多人留在了县直单位,服务基层一线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干部结构不优、来源不足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是基层干部激励制度还不完善,工作条件还有待于优化,导致基层干部人心不稳、人心思走,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和措施

基层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既要管理好群众又要服务于群众的重任,是干好农村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加大基层一线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提高思想认识,着力在树立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导向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重大意义。一要大力选拔那些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扎实推进创业创新的优秀基层干部,让那些有发展思路、有发展本事、有发展业绩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让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基层干部有位置有舞台。二要进一步弘扬实干精神,真正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敢抓敢管、攻坚克难的实干者重用起来,把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实绩的基层干部选用上去。三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不拘泥于学历、年龄、身份、地域等限制,旗帜鲜明地选拔一大批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基层干部,努力造就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能带领群众创业创新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四要制定落实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历”的选任条件,建立健全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和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良性互动机制,尤其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乡(镇)努力工作的基层干部,形成在基层培养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的良好导向。

2.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在提高基层一线干部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一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目标明确、分层分级、覆盖全面”的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着力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积极整合县党校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通过集中脱产培训、学历教育培训、业余教育培训和挂职锻炼等方式,对政治理论、群众工作方法、基层组织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现代农村管理知识、农村实用技能知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综合管理等岗位业务知识进行重点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二要建立干部基层一线锻炼制度。干部能不能下到基层一线,必须靠制度予以保证。结合当前需要,尽快完善出台干部服务基层一线锻炼的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确保干部下得去,工作抓得牢,进步成长快。同时,要深入开展百村结对共建活动,通过思想帮扶、生产帮扶、爱心帮扶,加深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增进与群众的交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3.优化选拔机制,着力在畅通基层一线干部选拔渠道上下功夫。一要强化政策导向,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采取得力措施,注重向有利于基层干部的政策倾斜,把重视一线、强化基层的各项政策具体化,尽快制定出台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制度体系,把“注重基层、群众满意”作为干部选拔目标,进一步明确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条件和标准,积极营造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基层干部选拔工作氛围。二要加大干部轮岗交流,拓宽基层干部发展空间。根据干部的不同特点和岗位需求,建立基层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采取乡(镇)横向交流和县乡纵向交流相结合,有步骤地使干部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岗位的锻炼,提高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宏观决策能力。同时,始终坚持干部在基层一线成长、在基层一线选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或干部调整时,要优先考虑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干部中选拔,对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干部要首先选派到基层进行锻炼,经过考核优秀的再提拔使用,实现上下级干部的互动和互补;要加大面向基层公开选拔和选调干部力度,坚持每年拿出一定的领导岗位和工作职位面向基层公开选拔,让更多的基层优秀干部进入县委视野,通过公开选拔这一渠道让基层优秀年轻干部能够脱颖而出。三要加强基层干部补给,激活选拔基层干部的源头活水。要着手研究制定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政策、文件,形成基层干部的补给机制,积极协调省、州组织和人社部门,争取扩大每年乡(镇)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大学生的招考比例,不断充实基层一线,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