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握信息技术教育

把握信息技术教育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把握信息技术教育把握信息技术教育袁振国人类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已经有5千年了,但如果把这5千年比作1个小时的话,那么,信息技术是在这个小时的最后五六秒钟才出现的。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消除班级授课制非针对性、去个性化、消磨学习主动性和师生间的尊卑差异等弊端创造了条件,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把握信息技术教育

把握信息技术教育

袁振国

人类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已经有5千年了,但如果把这5千年比作1个小时的话,那么,信息技术是在这个小时的最后五六秒钟才出现的。可是正是这最后的五六秒钟,深刻改变了并更加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它使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变得唾手可得;使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都与电脑和网络相联系;使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取胜的最重要的法宝和人才的最重要的特征。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也发生着相应的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为IT)一词正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走进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实现,信息技术的威力越来越不可限量。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已经成为挥之不去、无孔不入、无法回避的现实;信息技术对教育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我们显然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

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组、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我们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出现以前,人类的文明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漫长的农业文明差不多占据了5千年文明史的4700年。在这4700年中,人们的生产、交往、通讯、交通方式几乎是千年如一日,代代都相同。

近200年前,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马克思说,动力方式的改变使得资本主义在200年内创造的财富比人类有文明史以来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得多。近100年前,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能量的远程输送,使得列宁相信,共产主义就在于苏维埃加电气化。近60年前,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由于电子技术实现了声音和图像的同步传送,从而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在教育上则实现了远程教学。

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网络文明阶段,基于网络文明的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信息技术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按照传统的观念,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书本,知识的多少与学历与年龄成正比,知识是能够穷尽的,知识是终生有用的;可是信息技术却把图书馆微型化了,将世界上无数大型图书馆通过网络搬进电脑、搬进个人的家里。面对网络这样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个人之间在知识上的差距,一位教授与一名小学生在知识上的差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在网络时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运用网络的人。所以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教育目标简洁地表述为:8岁的儿童学会识字,12岁的儿童学会上网,18岁的青年都进大学。

信息技术在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的同时,又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根据情报学家的统计,二战以来,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进入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换句话说,一名大学生进校第一年所学习的知识,到他毕业时75%的知识已经过时。而信息技术使得这种被更新的知识以分以秒的速度不断送到人们的电脑屏幕上。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一提到学习,在人们的心目中立刻会联想到老师、书本和生活经验;一提到教育,人们立刻会联想到教师对学生的面对面的单向交流,联想到固定的教育对象、固定的班组和教室、固定的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速度、固定的评价标准。可是信息技术却从根本上改变着这种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这里教师的“发送”包括从声音、文字、图像、演示、讨论到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学生的“接受”包括从不同程度、不同速度、不同时间、不同指向的主动选择,包括生机、生生、师生的个别的和群体的相互论辩。

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组、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所以网络学家说,未来的教育将是这样一幅情景:要学习知识吗?请你回家去;要玩吗?请你到学校去。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消除班级授课制非针对性、去个性化、消磨学习主动性和师生间的尊卑差异等弊端创造了条件,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当人类创造了文字以后,便告别了耳传口授的时代,它使得人类的经验、思想可以被记载下来,使知识的传递突破了时间的限制,隔代相传,突破了空间限制,超越地域相传,开创了人类教育的新纪元。

工业革命前后,班组授课制应运而生,构成了现代教育制度,开启了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形成了人类对教育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内容、选拔方式等的系统建设。但班组授课制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相同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相同,所以对相同年龄的儿童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要求教授同样的内容,并以同样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然而,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在智力上,7岁儿童的实际智力水平在4—11岁之间;在性格上、认知风格上,也是五颜六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家庭背景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十分巨大。这就注定了班组授课制一开始就种下了教育的一系列祸根:非针对性、去个性化等。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儿童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事实却是教育使得不同的人变得越来越相同。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加剧。因为对个性的消磨,也就是对创造性的消磨,所谓创造性首先在于差异性,在于与众不同。差异性没有了,创造性的基础也就没有了。

班组授课制的另一个祸根在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消磨。由于人类信息传递手段的限制,决定了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单一化,这就无可避免地决定了教师讲、学生听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同样无可避免的是,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消极的等待性格。

在消磨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传统教育顺带种下了第三个祸根——师生间的尊卑差异。一群稚嫩的儿童终日面对一位知者、一位长者、一位德者,怎么可能不逐渐产生深刻的无能感、自卑感和负罪感呢?而知者、长者、德者又怎能不逐渐产生良好的万能感、优越感和正确感呢?可是也就是与此同时,社会固着了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并由此带来了教师人格的单一化。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当我们的某一行为事实上造成了对别人的某些伤害时,我们自己也势必受到同样的伤害。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消除这些祸根,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在传统的教育中,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活动可以照样进行,而在人机系统中,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反应,教学活动将会终止,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乃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三,信息技术将改变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将完全分离,智慧与人格也将不断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信息技术使这一追求成为真正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握信息技术,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履行教育的真正使命。

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到目前为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教育的多种功能,教育的主要功能被一个次要的功能掩盖了,或者说,教育的一个次要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过于膨胀,挤占了教育的其他功能和主要功能。信息技术把教育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教育有可能把精力和重点放到教育的主要功能上来。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信息技术使这一追求成为真正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握信息技术,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履行教育的真正使命。

如果不能够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不能够认识教育的内在功能,不能认清新世纪教师的真正使命,非但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使教育从繁重的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中解放出来,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使信息技术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现在有些学校变粉笔加黑板的“人灌”为电脑加光盘的“电灌”,就是一种表现。

把握信息技术,首先要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种种误解,对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里存在着第一种误解是,认为信息技术与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化设备一样,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以电脑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功能和对教育可能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估计不足,对已有的功能也只是采取消极的等待态度,远没有像对重视应试考核那样重视信息技术,远没有像重视研究教材、考卷那样重视对信息技术比如课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没有重视信息技术在改变教育的模仿性、等级性、模式化和群体化等方面所潜藏的巨大力量,而这些方面恰恰是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甚至无法摆脱的弊端。

要把握信息技术,无疑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在这里存在着第二种误解,即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必须懂得信息技术,所以有极大的畏难情绪,有一种非我辈所属的自卑心理。其实,运用信息技术未必懂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与人交朋友,它追求的最大目标是比电视机操作还简单。电脑已经从键盘—指令时代进展到视窗—鼠标时代,并正在进入语音遥控时代;网络也正在突破有线连接走向无线连接。这些,都使得信息技术的运用变得轻而易举。在信息技术的挑战面前,你不掌握它,它就要淘汰你。

迄今为止,人类任何一种新的科学成果都非十全十美,而且都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信息技术也同样如此。尽管信息技术有人们无法估量的巨大功能,有高速度、大容量、立体性、多方向、智能化传送呈现信息的功能,但信息技术并不能激发学习动机,不能使人更聪明,也不能使人更勤奋。这里存在着一种最严重的误解:有了信息技术可以不要教师。

教师优势的丧失与教师功能的突现并行不悖。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将逐渐丧失,面对每天排山倒海压过来的新的知识和信息,师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由于年轻人的敏锐性和接受能力快的特点,教师反而会处于劣势。但是,这并不表明教师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不重要了,并不表明教师功能的丧失。恰恰相反,由于教师可以从次要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教师真正的功能,教师之为教师的功能,才更加突现出来。

使知识转化为智慧。过去,我们用“汗牛充栋、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读的书、拥有的知识多,可是今天,充栋也好、五车也好,都可以压缩在一张光盘里;过去,我们说“学者即良师”,可是今天,手提电脑带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学者。传知已不重要,启智才是良师。所谓智慧并不是空灵缥缈的东西,我在《教育参考》今年第一期的《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强调了科学教育不可偏废的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智慧。要培养学生的智慧,教育就要有相应的措施。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做;今天,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源,我们需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渠道,学会对知识信息的判断和选择;知识是现成的,可是知识的获得却是孜孜探求的结果,知识本身是多变的,可获得知识的方法却是少变的,因此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按照传统的观念,知识是永恒的,知识一旦拥有,终身再无所求。可是知识更新的历史却告诉我们,任何知识都是相对的,知识的本质不但不是永恒,恰恰正是打破永恒,不断推陈出新,这种疑知的态度,对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非常重要;知识经济的根本推动力在于知识的创新,所以创知的精神和相应的创知能力,是启智教育的最高目标。

使文明积淀为人格。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的成果,但却不能使其内化为人格。人格是人之为人的社会内涵,人格不是教导出来的,更不是信息技术传递得出来的,人格需要人格的儒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在未来社会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能否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重塑自己,又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形成有原则的适应性;是否具有强烈的竞争能力,又懂得社会协作的本性和协作的技能,形成有协作的竞争性;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创新能力,又牢牢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形成有继承的创造性;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能否理解、尊重、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目标,又有自己的崇高理想,形成有理想的包容性。这些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教师的独特使命。

智慧需要智慧的启迪,人格需要人格的魅力。

信息技术为教育的新飞跃提供了平台,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根本挑战。信息技术呼唤新世纪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