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我们当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最初的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随意而行的,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和重点。

第五节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我们当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全面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对于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意义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对于信息技术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的认识。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作为课程资源在作用和层次上的丰富性,是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开发信息资源的前提。

过去,很多老师对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十分的狭窄,仅仅把信息技术等同于上网查资料,把多媒体可见看成是电子黑板。实际上,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最初的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的工具。目前,有大量的操作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练习软件,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并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使软件充分发挥个别辅导的作用。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接触到百家思想。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协作的工具。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起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计算机网络环境大大扩充了交流协作的范围,学生可以借助MUD、Email 、BBS 等网络通信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求异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工具。虽然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信息加工、处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究开发工具的角色。很多工具型教学软件都能为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原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正确行动的根据、尺度和准则。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随意而行的,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要遵循一般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但是由于信息课程资源自身有着区别于其他课程资源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应该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本身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信息时代人的信息素养,而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在信息的洪流中去创生、传播、选择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如果离开信息世界,离开网络来谈信息技术教育,这本身就是空洞的,因此我们必须依靠网络开放性的开发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

(二)经济性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依赖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设,仅仅从多媒体教师和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而言,对于大部分办学条件本来就不好的学校来说是非常大的开销,在教育投入总体不足的情况下,各个学校一定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量力而行地建设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它们的功用,而不是在设备的质量和档次上盲目抬高要求。这个对于农村和贫困地区来说意义更加明显。

(三)针对性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对于社区的信息资源环境要求比较高。城市和农村所面临的信息环境差别很大,我们在文中所提到的很多方面的问题对于城市而言是很容易的,特别是各种实践性和探究性活动,离开社区信息资源中心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总体而言,农村孩子不可能像城市学生一样方便地运用以网络为主导的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很多在网络上开展的活动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不实际的。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还是要从传统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手段入手,运用传统的信息传媒来开展信息观念的教育。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

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在城市家庭上网的条件,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在家长的监督和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家庭电脑上网,把信息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延伸到家庭,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更广泛地扩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在管理和使用已有设施和设备时,坚持“面向教学”的原则,为各学科教师提供有效服务;注意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等要尽可能向师生开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电视台、展览馆、信息中心以及其他可供利用的校外资源。

对于城市学校而言,要加强和社区内的上述信息资源中心的沟通和交流,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从事信息技术综合时间活动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

(二)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和重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包括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而言,加强学校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发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重点。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而言。学校和教师要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校教务工作要打破过去老师独立备课的方式,建立教师联合备课的工作机制,使学校校园网络可以提供给学生本学校最优秀和最集中的教育资源,增强学生对于信息使用的效果,避免学生在信息搜集过程中的麻烦,从而更好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让学生在参与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教师要拓宽对于课程材料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过去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简单层次上。实际上,在信息时代,课程的材料日益丰富,课程材料是对教材的超越, 既包括教材, 还包括“学材”,既包括课本, 还包括课本分析、教学指南、学习指南、补充材料、多媒体材料和网络材料等。这也可以叫做“教学材料”,但是不能简称为“教材”。

课程包是电化教育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含义也在逐步丰富和发展。课程包概念的发展,以电子课本、课件、教学包、学习包和积件等概念的发展为基础,以数字压缩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实条件。电子课本,并不仅仅是电子化的课本,而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开发的、超越时空的多媒体课本,具有字、音、形、色、义等的合成性、动态性以及可再生性等特点。现代课程包主要包括电子书包及其支撑资源和技术体系,后者又分为本地(学校或者社区)课程材料库、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和课程材料整合技术平台。电子书包就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专门使用的电子化书包, 主体是承载着各种主要的数字化的课程材料、教学用具及其操作软件体系的微型电脑。“本地课程材料库是将课程材料以信息化形式储存在硬盘、光盘或局域网服务器上, 包括多媒体材料库、学习单元库和题库。多媒体材料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 按照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库。它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公式等多种素材资源。它是课程包支撑资源体系的主体部分, 是课程包着力建设的部分, 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网络化。学习单元库是把多媒体化的课程教学材料按照一定技术进行设计的适用于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程序集, 包括微教学单元、学习游戏、程序等。题库包括例题库和试题库。”(11)

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是将网络上可调用的远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库。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学信息网络资源都可以在教授、学习和教学中利用一台个人电脑作为终端机通过网络进行检索、下载与重组, 也可以将本地课程材料以HTML格式上传到Web服务器上, 供师生们下载使用, 在增加资源利用率的同时, 还使课程资源处于时时更新的状态。我国教育部现在正大力建设一些学习网站,并准备把网址向全社会公布, 这些网站就是典型的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

课程材料整合技术平台是教师和学生选取、组合、加工并使用课程材料库展开教学活动的技术支持环境及应用环境, 具体体现为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在课程中的自觉运用。除了诸如投影仪、录像等一些常规的电教手段之外, 主要还有基本的软件开发工具、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等。

对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和协调作用,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关网站的开发、应用与管理,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丰富、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要加强教师与教师间,学校与学校间,地区和地区间的协作和互助,通过联合实现资源共享。过去,各种连接互联网的教育教学网站数量上可以说十分多,但是这些网站大都是各个学校独自为阵,没有意识到发挥不同学校和老师之间的联合的优势。现在,各个区县或者是市一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对于本地区的信息教育资源的整合,最主要的是从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角度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当然,相对于英语资源在网络上的优势地位而言,我们的教育资源还是十分匮乏的,而教育信息资源就更加匮乏。因此,我们应该从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集中和整合,进一步丰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

(三)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不高是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从事专门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农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一些其他学科的老师半路出家来担任。第二就是其他各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的差距十分名明显。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素养的认识非常肤浅,认为只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然这样的老师也不会把心思花在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上。有的老师虽然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可是由于自身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不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自己的学科教育实现整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顶多就是处于“电子黑板”的水平,不能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于备课、课件制作、课程整合等环节。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全面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各地区、各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历教育等国家和地方的教师培训,规划和开展持续的校本培训;要通过案例培训、参与性培训等多种多样的教师培训模式,持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五)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中小学教师的全员继续教育中,各级培训机构要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当然,对于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技术操作的层面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的赋予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新的内容。2005年,全国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将全面铺开,当前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重点:一是要让教师深刻理会和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素质发展的意义,提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二是要提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科教学的能力,使教师能够充分领会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意义,并且能够从技术操作的层面有效地实现各个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运用网络和各种技术工具,开发各个学科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技术积极作用。三是要提高教师对于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中的作用。特别是要提高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与设计的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教师自身的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师有效地完成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指导,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