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蒙学课本教材模式与文字教学

蒙学课本教材模式与文字教学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蒙学课本教材模式与文字教学第一节 蒙学课本教材模式与文字教学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神圣文化遗产。而学校语文教育教学无疑是其中传播传承方式中极有效者。优秀的蒙学教材,大都注意到了文字既是单个的字,同时绝大多数也是单音节词这样的特点。因此,蒙学课本材料模式的教学,其中便包括了识字、写字、读书、属对、作诗、作文等语言文字习学训练内容。这种综合性蒙学教材,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是有传统的。

蒙学课本教材模式与文字教学

第一节 蒙学课本教材模式与文字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神圣文化遗产。社会中诸多领域各种方式的传播传承,才使汉字至今老而弥坚。而学校语文教育教学无疑是其中传播传承方式中极有效者。从文字产生之日起,先人们就开始琢磨研究如何熟练地掌握应用它。发展到隋唐,已经积累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方法。而隋唐至清末,学习文字的经验不断丰富。至现在,文字工作者终于从总量达70000个汉字中确定了3500个常用字,其中2500个为使用频率更高的字。1988年1月由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方式予以公布。这个字表中2500至3500个汉字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中教读习学文字的权威依据。隋唐至清末,学校语文教育教学的老师们与语言文字学者专家总结的以蒙学教材为传学习练对象的教学模式,确有它的优长。优秀的蒙学教材,大都注意到了文字既是单个的字,同时绝大多数也是单音节词这样的特点。加之,采用押韵顺口、灵活多变的句式,便把一个个单字组合成了蕴涵深刻意义的文章了。更有一些蒙学教材,直接编选优秀的诗歌作品,或是语文的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的某些方面。因此,蒙学课本材料模式的教学,其中便包括了识字、写字、读书、属对、作诗、作文等语言文字习学训练内容。当然也有着“衣服寇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杂细事宜”的“学其事”的内容,这就是道德操守与行为做派的培养。隋唐至清末,初级学校里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所使用的蒙学课本教材,可以分为四类文本形态。

一、蒙学课本教材模式的四种文本类型

1.语言文字为主的综合性课程教材

这类教材,均把常用字(亦是常用词),采用三言、四言、五言不等的句式,注意押韵顺口,把历史典故、天文地理、岁时节令、家庭伦常、饮食器物、奇珍古玩、职官科第、鸟兽草木、制作技艺、文事武略等,巧思概括为一个个精练的词组或句子,所有的词组或句子,构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文本。这种综合性蒙学教材,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是有传统的。这其中,《三字经》《百家姓》《菜根谭》《幼学琼林》则是优秀的代表文本。

①《三字经》

这是宋时出现的一本优秀启蒙教材。关于作者,其说有三:一为宋末元初区适所撰。持其说者为明朝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卷十,明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十一,清朝恽敬的《大云山房杂记》卷二。二为明代黎贞所撰。提出此说的是清代的邵涵。三为南宋王应麟所著。此说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国学大师章太炎在《重订三字经·序》中说:“《三字经》者,世传王伯厚所作。”伯厚为王应麟的字。该启蒙教材自宋至清末,数百年间长盛不衰,一直是官、私初级学校里的一本极受师生欢迎的课本。该书明清以来,不断增补。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又作了补充修订,名为《重订三字经》。他在序中指出:“若所以诏小子者,则今之教科书,固弗如《三字经》远甚也。”明末清初的王相曾为《三字经》作注,这个注本的正文是1128字,全篇均由三字句构成,使用不可重复单字324个。这324个汉字,是最常用的亦是比较简单的汉字。诸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日、月、星、天、地、人、父、母、夫、妇、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中、马、牛、羊、鸡、犬、豕、教、学、书、文、史、蒙、篇、金、木、水、火、土等。另有,言,以及由言构成的字:记、识、诂、训、说、讲、读、论、诗、详、语、诰、谟、诛等。这与《千字文》中较难的汉字不同,易于为蒙童所记所识。但是,它又有着《千字文》一样涉猎比较广泛的特点。地理、历史、文学、哲学、典章制度、名物典故、风俗人情、礼仪道德等都有介绍。同时,三字句的组成与排列,均有层次段落,且注意押韵顺口。这是很适合儿童诵记念读的。比如说天地与人,日月星辰,《周易·系辞下》讲得深奥:“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老子·二十五章》也讲得语简意深:“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白虎通·封公侯》讲到“天有三光,日、月、星”。《三字经》作者就用4个三字句12个字便把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概括归纳成通俗易懂而意义深刻的句子:“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种言简意赅,押韵通顺,读来琅琅上口的句组通篇皆是。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等等。《三字经》的特点就在这里,既注重识字,又传授知识,并贯穿思想道德教育。特别值得后世推崇借鉴的,是《三字经》中揭示提倡的循序渐进的治学之要道与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儿童识字启蒙的脑海里便渐而树立起正确的读书学习方向:“教之道,贵以专”“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不仅讲学习的方向,而且举了历史上典型的苦读诗书的事例,其中既有“头悬梁,锥刺骨”“如囊萤,如映雪”的动人故事,也有女子读书的范例。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学习读书的至境是为了人的美的真谛。如:“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可以说,短短的一部《三字经》,是儒家思想道德的一部精粹的百科全书。无怪乎有人把它也称为“经”。

②百家姓

《百家姓》的出现,既有着中国姓氏学发展的原因,也有着普通百姓日常交际实用的要求。根据宋代王明清的考证,《百家姓》是宋初钱塘江地区某老儒所作。《百家姓》共472个字,每四字为一组,除结尾四字“百家姓终”为押韵对仗所写,不是姓氏之外,其余468个字都是姓氏。目前流通的文本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尽管这500多个姓仅仅是中国全部姓氏的一小部分,然而却是最常用的一部分。《百家姓》自宋代产生之后,很受欢迎,是一部启蒙识字且学习姓氏知识的好课本。而且,乡村俚巷农夫贩夫,为便于日常沟通交流,也常把它作为习学的文本。陆游《秋日郊居》诗其三:“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诗人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百家姓》与《千字文》《三字经》《千家诗》并列,称之为“三百千千。”

③《菜根谭》

明代万历年洪应明慧思独运,所著《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是一本墙里开花墙外红很有特点的蒙学教材。《菜根谭》之名,可能受北宋汪信民的名言“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做”的启示,加之朱熹“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众矣”的深义,作者便采用语录体写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方面的深思慧悟警戒修操的妙语。有人誉之为“修养身心之冠”。诸如清代乾隆三十三年的三山病夫转述不翁老人的评价为:“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有见道语。词约意明,文简理诣。没能熟习沉玩励行之,其于语默动静之间,穷通得失之际,可以补过,可以进德。且近于律,迹近于道矣。”这本蒙学教材在中国没有引起广泛注意。但它的许多内容却为清代同治年间周希陶编的蒙学教材《重订增广》所吸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在200多年前的日本,《菜根谭》被翻译出版。明治维新期间,已出现了多种版本的《菜根谭》,仅东京松山堂付印的正堂东敬标注加眉批本,从明治四十年(1907年)初版发行至大正四年(1916年)的9年间,就出版过25次。1915年,浙江人孙锵在日本发现了竹子恭用日文翻译的《菜根谭》,他购回一本,同年在上海翻印出版。他认为该书“虽仅数十纸,不足以见学识之本原,然急功近名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以次馈饷国人,似亦不无小补。”(〔58〕上207~208)

④《幼学琼林》

明西昌人程登吉原著,清代人邹圣脉增补注释的《幼学琼林》,又名《幼学故事琼林》《幼学须知》《成语考》《故事寻源》,也是一本很受人们欢迎的综合性蒙学教材。幼学一词,出自《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这本教材,采用押韵的长短不等的句式,分天文、地舆、岁时、祖孙、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饮食、官室、器用、珍宝、文事、武略、科第、制作、技艺、鸟兽、草木等不同类别,把历史上曾经流传的典故、趣闻、轶事、名人警句、成语故事,予以组织编排,使儿童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既学习了语言,又知晓了历史故事,增加知识。诸如《卷一·天文》:“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这是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讲述天文知识,很有启发。再如:“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这是解释加介绍,使儿童学得成语。“儿童争日,如盘如汤;辨士论天,有头有足。”这是介绍典故。两小儿辨日,出自《列子·汤问》,而辨士论天,是一段逸闻:秦宓,三国蜀人,思维敏捷有口才。吴国使者吴温出使蜀国,曾有意为难他,便问:“天有头吗?”他答:有,头在西方,《诗经》说:“乃眷西顾。”又问:天有脚吗?他答:有,《诗经》说:“天步艰难。”这种包含着生动有趣故事与逸闻的句子,经老师讲解,是很有趣味的。儿童爱读。《卷一·地舆》:“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这两句似乎有着总论的意思,下边就详细叙述:“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是建业,金陵又是别名……河南在华夏之中,故曰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原为秦境。”有的地方,用概括精练的句子,介绍名人趣事轶闻,如《卷四·科第》:“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属春宫,刘禹锡贺得门生。”前两句讲宋太宗赐新科进士的宴会;宋神宗亲自考试士子的事情。而后两句则讲了两件真事。其一:据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载:唐太宗有次接见新录取的进士时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弓弩射程所及的范围,比喻在掌握之中。其二是:武则天时曾把礼部改为春宫,刘禹锡有诗曰:“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园桃李属春宫。”桃李喻学生。《卷四·科第·增》:“江东之罗隐何多,淮右之温岐不少。”罗隐是唐代文学家,十次考进士未中,改名隐。温岐是温庭筠,唐末诗人,多次考进士不中,流落江淮。再如《卷二·夫妇》:“不弃糟糠,宋弘回光武之语;举案齐眉,梁鸿配孟光之贤。”这是告诉儿童不弃糟糠、举案齐眉的出处。宋弘,东汉人。《后汉书·宋弘传》载,光武帝要把新寡的姐姐嫁给宋弘,宋弘回答皇帝的试探时讲:“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知其忠贞重谊,便把姐姐嫁给他。梁鸿孟光,是东汉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妇。《后汉书·逸民传》载,梁鸿回家,孟光给他端饭,双手举过眉毛,极为尊敬。这本蒙学教材,整本都是这种概括准确,表述精当的典故逸闻,或是解释恰当寻源辨流的成语格言,或是总结归纳的人生哲理学习劳作的经验。如《卷二·师生》:“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同时还有对难解词句的解释,如《卷三·人事》:“曰觊觎,曰睥睨,总是私心之窥望;曰倥偬,曰旁午,皆言人事之纷纭。”觊觎,含义是非分的希望、希图。睥睨,侧目斜视、窥察。倥偬,忙碌,形容事多。旁午,交错分布,表示繁忙。儿童在诵读中便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这类教材,还有《增广贤文》等。

2.语言知识为主兼有识字蒙训作用的教材

这类教材,或是专讲律诗平仄对仗知识,或专以归纳成语典故为内容,或用韵语概括总结故事,从而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便学会音韵、平仄对仗的知识,增加丰富词汇、开启发展思维。有代表性的文本有:

①大约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后经明末清代书馆塾师不断增补、修订,终成完整文本的《增广昔时贤文》,一般称为《增广贤文》。至清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对该书作了较大规模的修补和调整,使内容更加集中,结构更加紧凑。该蒙学教材是一本用韵语写成的古代格言、谚语、文言佳句的选编。这些格言、谚语、佳句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礼仪、道德、典章、制度、风俗、典故、天文、地理等。有许多俗语、谚语,既是民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人们聪明才智的结晶。诸如:“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淫与睹,守家二字勤与俭。”这些格言、谚语、文言佳句,诵读习学,不仅让儿童掌握词汇、开启思维,而且对心灵的纯洁、情感的丰富,也有极大的帮助。诸如:“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钱休教子,护短莫从师。”“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贫不卖书留子读,老犹栽竹与人看。不留分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积德百年元气得,读书三代雅人多。”“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水竟;消去心中鄙吝,眼前时有鸟语花香。”“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嵩如草。”

②清代王筠编著的《文字蒙求》,原名《字学蒙求》,本是王筠应朋友陈山嵋之请为陈的孙子识字而编,书成之后,则广受塾师们的欢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作者修订后改名为《文字蒙求》。该教材从许慎《说文解字》中选出常用字2000多个,楷书与篆书同时并列,同时把这些字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分类。这样,儿童们不仅按楷书、篆书习练常用字,而且也从字的结构特征加深字义的理解,更能初步学习六书的理论。

③明末清初诗人、戏剧家李渔所著《笠翁对韵》,清代诗人车万育在对其加工补充的基础上所作《声律启蒙》,可称为姊妹篇。它们对古诗用韵、声调、对仗三个方面的知识,采取了韵语的形式编成一个完整的文本,使儿童既辨音识字,又了解掌握律诗的用韵与声调、以及对仗的知识。李渔与车方育都是诗人,不仅有作诗的实际经验,而且也通晓诗歌用韵、声调、对仗的理论。因此,两本蒙学教材中,均把律诗限用的平声韵,分上下两卷,即上卷上平声15韵,下卷下平声15韵,分别组嵌在他们慧思妙想的韵语中。而且,这些韵语分别由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十一字句组成长短句,这些长短句,既有民谚俗语,也有古诗联句,而这些民间俗语、古诗联句的内容则有:诗人文士,历史人物神话传说逸闻趣事,成语典故等。每一韵,都有几组这种组嵌着韵字、且示范着声调与对仗的韵语。由于这些句组均按一定格式编排,句组又似一首别开生面的词之长调,读来不仅琅琅上口、优美隽永,而且又构成了长调的某种意境。这确实是蒙学教材中寓语言知识于蒙学的创新之作。熟读背诵这两本姊妹篇的蒙学教材,就能掌握上平声的15个韵: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册;下平声的15个韵: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浸、覃、盐、咸。同时,这30个韵所有韵字,也会识记心中。诸如《笠翁对韵·卷上·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声律启蒙·卷上·一东》中则是这样写着: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由于《声律启蒙》的补充丰富,从而使律诗30韵中韵字一览无余,而且还使前作中不准的韵字得到纠正。如《笠翁对韵·卷上·一东》只有三组长短句组,共18个韵字,即风、空、穹、中、蒙、红、东、翁、公、宫、朦、蓬、弓、踪、嵩、龙、熊、烘,《声律启蒙》增加了八个韵字,即虫、同、童、穷、铜、通、融、虹,成为26个韵字。至于组嵌着韵字,而又概括着诗对仗的知识,以及具体对仗的示范,则整个文本30个韵、数百个韵字,比比皆是。诸如: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销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树对青峰。……(〔58〕《笠翁对韵·卷上·冬》)

……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58〕《笠翁对韵·卷上·支》)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雇字,草含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古柏参天四十围。(〔58〕《笠翁对韵·卷上·微》)

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鸡寇对凤尾,芍药对芙蕖,周有若,汉相如,王屋对匡庐。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胸内五车书。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58〕《笠翁对韵·卷上·鱼》)

慈对善,虐对苛,缥缈对婆娑。长杨对细柳,嫩蕊对寒莎。追风马,挽日戈,玉液对金波。紫诏衔丹凤,黄庭换白鹅。画阁江城梅作调,兰舟野渡竹为歌。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58〕《笠翁对韵·卷下·歌》)

④明代萧良有编纂,清末光绪年间李恩缓增删校订过的《龙文鞭影》,初名《蒙养故事》,也是一部以30个韵划分为30个类,用精练的四言韵句把二十四史中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以及小说、野史、笔记、传说的逸闻,予以概括归纳。由于整个教材既分韵部组织结构,又用四言韵语呈现表达,读来不仅顺畅上口,而且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是学习语言音韵、掌握知识学问的一种便捷快速的音韵典故词典。尤其是三十个韵部,韵部所含韵字,不仅有利于写作诗词,也有利于赏读诗词,正如序中所说,儿童诵读,“聪慧者日可数十事,迟钝者亦日可数事”“不似声杂无伦者之难可强记”,因此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58〕下)该教材虽然按照30个韵分类编写,但并不是每个韵部中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是平均划一的,而是有多有少。多者如支韵、阳韵分别有96个、84个之多。而少的则如江韵、微韵各仅有7个、5个。这种不按照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时间早晚的顺序与它们的不同的性质不同类型来编写,而是按30个韵部来编排的方式,使学习者忽古忽今,故事、传说,人物、逸闻纷至沓来,对于打开儿童的眼界视野,促进他们的思维想象很有帮助。缺点则在于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混淆,个别典故有重复,如《卷三·一仙》:“刘晨采药,周颐观莲。”上句讲的是一个浪漫的神话故事,下句却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实绩。上句来自《神仙记》,说的是东汉剡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被两仙女邀至家中,分别结为夫妇。半年后回家,两家均传了七代子孙。下句为北宋周敦颐,曾作《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赞美其“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品质。如“李白骑驴”“贾岛推敲”出现过不止一次。但是总体来说,该教本不失为优良读本。摘引数句,以赏其意: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暇日,子史须通。《卷一·一东》

墨翟悲丝,能文曹植。《卷一·四支》

蔡伦造纸,刘向校书。《卷一·六鱼》

西山精卫,东海麻姑。《卷一·七虞》

重耳霸晋,小白兴齐。《卷一·八齐》

朱熹正学,苏轼奇才。渊明赏菊,和靖观梅。《卷二·十厌》

鞅更秦法,普读鲁论。《卷二·十一真》

这类教材中,还有一本《训蒙骈句》也颇有特色。它也是分30个韵,也采取《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的编排组织的形式,把历史事件、人物掌故、写作趣闻写得如同一首长调,读来也颇有趣味。试举几例:

清暑殿,广寒宫。诗推杜甫,赋拟扬雄。人情冷暖异,世态炎凉同。丝坠槐虫飘帐幔,竹庄花蝶护房栊。高士游来,履齿印开苔径绿;状元归去,马蹄踏破杏泥红。《卷上·一东》

君子竹,大夫松。偷香粉蝶,采蜜黄蜂。风定荷香细,日高花影重。大庾岭头梅灿烂,姑苏台足草蒙茸。跃马游人,苑内观花夸景美;操豚野志,田间拜社祝年丰。《卷上·二东》

3.诗歌选本

诗歌是语言文字展示承载言语活动言论过程与成果形态的体裁样式之一。先秦的诸多教育理论家与实践者,都自觉地把诗歌作语文教育内容。《诗经》便是沿用2000多年的一本好教材。隋唐至清末,诗歌创作的成就是极高的。从事语文教育的有识之士以及有志于文化传承发展的贤哲们,便有意识地编选了适合儿童诵读习学的文本。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诗选》,分为时令、节气、气候、昼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等14类22卷。后来作为蒙学课本的《千家诗》就是在此基础上由南宋末年谢枋得编、明代王相作注的《重订千家诗》,也称《千家诗》。这本蒙学教材,收五绝39首,五律45首、七绝94首,七律48首,总计226首。该教材基本上以唐、宋两朝的诗为主,明代的诗只有两首。唐宋诗中,又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苏轼等著名诗人的诗歌入选较多。而且,千古传唱、经久不衰的名篇也不少。诸如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清明》、崔颢的《黄鹤楼》等。而且,还把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诗人的作品选进一些。诸如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的《落花》《即景》等。但是,也有不少适合儿童诵读习学的优秀之作未曾选入。诸如唐骆宾王的《咏鹅》、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但是,从整体来看,《千家诗》是一本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均好的蒙学教材。

另外,宋哲宗时代的汪洙,9岁时便能作诗,人称神童。晚年筑室于西山,召集门徒著述讲学,人称其讲学的地方为“崇儒馆”。他少年时代写了不少诗,文字浅显,格律谨严,韵律和谐,琅琅上口,颇受人们喜爱。后人搜求增补成集,名为《汪神童诗》,流行本称为《神童诗》。这个文本的编辑者佚名。文本采用正文与卷首诗相辅相成的形式,正文是汪洙的34首五言绝句,其中劝学14首,言志、绘景17首。卷首诗也是34首五言绝句,内容为节令、花木等,但均无署名。汪洙的诗,以儿童的心理观察事物予以描绘,很有童趣。诸如第十首《劝学诗》:“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这首诗原诗题为《答相公》。汪洙家贫,县令(即相公)召见这位乡下有诗名的牧鹅儿童,想考一考他,汪洙便写这首回答相公问话的诗。穿着短衫,是他真实状况的抒写,而将来则穿“大袖”。“惹春风”一语双关,既是自然之春风,也是登第之后的如孟郊“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理想。后两句是实写,含蓄而信心十足。有一首《早春》,也颇有意趣:“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一枝梅破腊,万象渐回春。”“土脉”指大地,“韶华”指美好的春光,“破腊”指腊月寒冬。春回阳气动,大地已先知,到处是春光明媚的景象,让人耳目一新。梅花不畏寒冬勇于报春,此意有着唐齐已“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景象。

诗歌在语文教育中有一箭三雕的作用。既能使习学者熟知、掌握优美而丰富的词语与多样的修辞手法,又能使习学者予以模仿而激发创作的兴趣,更能开启思维激发想象使习学者获得启智审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陶冶。

4.校规学则

这类蒙学教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管子》中有一篇为《弟子职》。《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六艺的孝经类。南宋朱熹说《弟子职》“言童子入学受业事师之法”。郭沫若认为“当是稷下学宫之学则”。内容讲的是弟子受业、应客、坐作、进退、洒扫、馔馈等礼节。后来各代学校中均有训导管理学生的校规学则与名儒贤达题写的校训、楹联,是对这类蒙学教材的补充。学生眼看心记,反复诵读,不仅识了字,也能对道德行为予以规范。南宋朱熹所作《童蒙须知》,就是这类教材的代表作。这本教材分五个方面,即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此五项对学童穿衣的规矩,言行的准则,清洁卫生的习惯,读书写字的规范,待人接物的礼节,都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另有明王明仁的《教约》,提出蒙童教学中,必须有诗歌的内容,而且要求“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同时,强调“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这是很有创见的看法。还有清李毓秀编著的《训蒙文》,后经贾有仁修改,改名为《弟子规》。全书以《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为纲领,用三言韵语分句进行通俗易懂的诠释。清政府曾明令将此书列为州、县私塾、义塾的必读课本。后经不断补充,又增加二十四图说,四言、六言、杂言的“小儿语”136句,使之道德说教的内容增加。

二、文字教学

文字教学,不仅是初级学校里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中级学校乃至高级学校里的主要教学内容。初级学校与中高级学校的文字教学,所不同者,在于课程教材模式的差异。初级学校主要采用优秀的蒙学课程教材模式,辅以十三经为主的课程模式教材,而中高级学校,则是以十三经为主的课程模式教材为主,辅以史、律、算、医、书、武等诸科使用的专业课本教材。元代程端礼编订的《程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是唐宋以来官、私各类学校语文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亦是宋元明清语文教育教学分年计划予以实施的一个范本。尽管它不是唯一的范本。

这本计划书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全录朱熹《白鹿洞书院教条》,作为学校师生教与学的纲领。第二部分是以朱熹读书法为主的教读研习的方法与程序。第三部分按学生的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学习的内容。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也是具体课程的划分。而课程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实施,在明代就已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与教学的实践。如明代宫中宦官刘若愚记叙小宦官仿照学校教学之名曰“功课”的项类。刘若愚的记叙是“至书堂之日,每给《内令》一册,《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千家诗》《神童诗》之类,次第给之。又每给刷印仿影一大张。其功课:背书、号书、判仿”。(〔44〕15册1007)可以看出,所谓功课,是对几种课程教材模式进一步聚合归类分项,从而全面系统地完成教材模式教学内容的程式和方法。从刘若愚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儿童启蒙识字阶段的功课是背书、号书、判仿。这三门功课的任务是识字写字与句读解义。

1.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首先是会认、会读,其次是会写会用。会认会读,不仅是会认会读楷体的基本的常用的汉字,而且会认会读隶、行、篆诸体的常用汉字,字音则是雅言、通语的标准音。而会写会用,不仅是用楷体书写基本的、常用的汉字,而且能写隶、行乃至篆体。同时懂得这些字的最常见常用的含义,并进而懂得这些字的多项含义,能正确用字组词造句。汉字的书写比较特殊。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形体,加之使用毛笔这一特殊的书写工具,从握笔的方法姿势,到各种笔画的起势收笔,都有具体的动作规范。在老师指导和示范中,不仅养成写字的正确姿态,用笔的正确方法,还要做到熟练快速的书写。这一功课,对于学者而言,穷其一生而不为多,对于习练书法的人来说,追求至境是最高理想。陆游《独意》诗:“偶读书终卷,闲临数行帖。”初级学校里的识字写字教学,采取的功课是诵背与仿写。

①背诵

背诵,就是诵读与背记。先秦学校教学就有这样的功课。《周礼·春宫·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以声节之曰诵。”这一功课或方法,一直传承延续于中国历代的初级学校中。诵读是有板有眼很有韵致的一种读法,似歌又非歌,似朗读而又有一定的调式。老师教学生诵读,既要读音准,又要调式合拍。优秀的蒙学课程教材,都具有适合诵读的特点。琅琅诵读声,是学校里的一道风景。朱熹在《与应仲书》中对诵读有很高的要求:“诵之宜舒缓不迫,令字字分明;更须端庄正坐,如对圣贤,则心定而义理易究。”清孙枝蔚《无酒》诗之一:“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宋代郭耕老在《宋元学案读书说》中,对诵背儒家经典有详细记载:“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以字计之,《毛诗》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零六字,《礼记》九万九千零二十字,《周易》二万四千二百零七字,《春秋左氏传》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孝经》一千零三字,大小九经合四十八万九十字,且以中材为率,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以天资稍钝,中材之半,日诵一百五十字,亦止九年毕。苟能熟读而温习之,使入耳著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积之功耳。”(〔56〕50)背诵不仅仅是记忆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获取乐趣产生美感的途径。

②仿写

写字教学,中国先秦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周代的六艺之教,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教就包括识字和写字。汉初《尉律》规定:“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书或不正,辄举动之。”曹魏时,设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繇、胡昭的书法为教材。到了隋唐,已正式设置高等专科的书学。在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中,也明确规定学生必须练字,“学书,日纸一幅。”供儿童摹写练字的范本称仿。隋唐已用雕版印成仿格,供儿童摹写。到了宋代,已有活字印刷,便有了楷书红字的仿格,供学生练字,称为描红或描朱。明叶盛《水东日记·描朱》:“以上数语,凡乡学小童临仿字书,皆昉于此,谓之描朱。”仿格内的汉字,主要是楷体。或是单个的字,或是蒙学课本的内容。仿写是儿童每日必须作的功课。日久天长,便练出一笔好字。

与仿写紧密配合的,是临摹。被临摹的范本称帖。帖有两类,一类是碑帖,一类是法帖。碑帖为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法帖为名家书法的真迹,或为单篇,或为汇集。宋曹士冕《法帖谱系·杂说上》:“太宗皇帝时,尝遣使购募前贤真迹,集为法帖十卷,镂版而藏之。”自隋唐至清末,专为学生习练汉字乃至喜欢书法者临摹,许多书法名家都特意书写优秀蒙学课本。而且,不仅有楷书,还有隶、行、草、篆等体。诸如楷书《千字文》至今存世的就有:初唐楷书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一褚遂良之作;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作;明著名书法家祝允明之作;清帖学书法四大家(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钢)之一梁同书之作;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用楷、行、隶、草、篆、金文所写的《千字文》,至今仍完好无损。陈隋间著名书法家智永,曾手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中若干本传世于民间。儿童习书练字,既为应科考,也为实用,其中佼佼者,便是书法家。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说:“唐人书皆有楷法,今得唐碑,虽无书人姓氏,往往可观,说者以为唐以书判试选人,故人竞学书,理或然也。”(〔59〕294)

2.句读解义教学

句读是一种语感能力,是阅读蒙学课本教材与儒家经典乃至一切文字篇章的一种基本功。有了这个基本功,悟解意蕴欣赏美感,才有可能达到理想境界。当然,句读解义也有着老师的示范指导与讲解剖析。

①句读

句读,也称句逗,它是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是古人使用的标点。文辞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有些蒙学课本教材、儒家经典,已经过儒学大师或塾师的句读标示。但绝大多数儒家经典、诸子文章、历史著作等,均没有句读标示。宋代以前,句读都使用一个符号“、”来断句。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在语意未尽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宋以后,开始使用圈(。)作为句终标示,而用点(、)作为语意未尽而需停顿处的标示。因此,阅读时的断句称句读,而书面使用“。”和“、”时称圈点。句读既与词义句义有关,也与语法有关,更有虚词用法的分别。因此,学校里的蒙学教育乃至中级学校的语文教学,句读是与识字写字一样重要的教学内容。句读,先秦学校中就有这项教学考校内容。《学记》中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讲的就是第一年考查学生点读经文的能力。这就是“离经辨志”。唐韩愈《师说》中就区分了老师教学生识字句读与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不同。他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均是蒙学老师的教学任务。句读,是阅读的第一道门槛。老师既要有句读的示范,又要有句读的指导。而儿童反复背诵,久而久之便有了句读的能力。宋吕祖谦在其《学规类编》中也说:“读书之法,须令日有课程。句读有未晓,大义有未通,不惜与人商榷,不惜就人授读。”宋真德秀在其《送宋周天骥序》中也强调:“反复乎句读。”(〔56〕)

②解义

这既是老师的讲解,也是学生的悟解。虽然蒙学课程教材较之十三经为主的儒家经典和史、律、算、医、书、武等诸科专业课程教材要简单得多。但是其中的字、词的含义,句子段落乃至整篇的意蕴,以及文本中概括、归纳、介绍的故事与人物,历史与天文地理,风俗名物常识,等等,不经过老师的讲解剖析、评判点拨,儿童既不能正确读音解义,也不能牢记章句辞藻。就拿最简单的《三字经》来说,开头12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有丰富的内涵。清王相《三字经训诂》解说这12个字的文字就有200字之多,既有对孟子孔子原文的引用与解释,又有对两个“性”字的区别与分析。至于清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中这12个字的解说,则多达千字以上。再如《三字经》明代施教本,“自羲农,至黄帝”开始,至“廿二史,全在兹”为止,共有三字句96句,概括总结了自羲农至明崇祯煤山自杀身亡历时几千年的历史。正是“袖里通鑑纲目”、“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60〕喻岳衡所作《前言》)因此,蒙学课程的解义,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