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的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或者模拟真实的实践活动,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个人体验,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认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对学习者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学习极为有效。体验式教学体现了“学生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体验中成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导思问题展开讨论,为学生创设了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氛围。

三、新课程的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普遍采用的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改革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形成了一些比较定型的、具有新意的教学模式。如“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感——陶冶”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集体教学模式,等等。其中,有一些是国外教学模式的中国化,有的则是各种教学活动方式的升华和概括化。虽然常见的教学模式众多,但不外乎传授型教学模式、体验型教学模式、创造型教学模式和综合型教学模式四大类。在人文教育学科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一般多为后三种,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

1.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或者模拟真实的实践活动,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个人体验,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认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重在学生自主的感悟与体验,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对新情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或体验,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体验式教学对学习者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学习极为有效。体验式教学体现了“学生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体验中成长”的现代教育理念。它要求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认知,在生活中认知,自己消化其中的道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达到在教材基础上的自主建构,实现掌握理论,明辨是非,指导行动的目的。学生对于教材的观点、老师和家长的教诲、社会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必须有一个判断、选择、分析和内化的过程。所以,在对不同观念和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和批判整合之后,必然会得出自己的结论,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观念,最后外化为行为。

2.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实施有以下六项原则:(1)主体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必做过多地讲解。即使是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时,也要充分让学生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2)针对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应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或最感兴趣的主题。(3)多样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在空间、方法、活动方式等方面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活动”;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交流”;可以是“引导”,也可以是互动。(4)层次化原则。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要完成良好的心理基础上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转化,更主要的是激活学生健康的情感,形成正确地看待问题的态度,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动力。因此,体验式教学要注意不同年级的选题有所不同的指向,选题要适应学生身心变化发展的规律。(5)自助性原则。体验式教学要注意教会学生解决成长中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6)娱乐性原则。乐是指在各种活动中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体验过程像“欢乐总动员”等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体验式教学的操作流程

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创设体验情景——设计导思问题——陈述内心感受——进行实践检验。(1)创设体验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模拟情境,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2)设计导思问题。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对学生情感体验具有导向性作用的问题,导引学生进行正确的情绪感受。(3)陈述内心感受。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强化正确感受,矫正过激或偏向的情绪,升华道德情感。(4)进行实践检验。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进行针对性操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从而促进主体性发展。

例如:在进行“树立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即放映一张荒漠的图片)介绍撒哈拉沙漠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以“沙漠迷路,你怎样看待只剩的半瓶水?”为导思问题展开讨论,为学生创设了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氛围。面对半瓶水,学生陈述不同的感受,教师适时地指出:“认为有半瓶水是幸运的,有获救的希望。”这就是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而怎样做一个幽默乐观的人呢?教师设疑:跟着老师寻找到三种人,就可以知道做乐观幽默人的窍门了。首先,引领学生进入第一层:寻找会讲幽默故事的人,体验幽默使人快乐的感受。故事讲完进到第二层:寻找幽默而富有想象力的人。先放一组幽默广告片(牛奶的力量、减肥可乐的广告、健齿口香糖广告),然后教师提问,在回答问题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把真实的生活和虚假的想象力结合,能够产生符合逻辑的推理,使得广告宣传产生了易于被人接受的效果,这就是幽默的特殊作用。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看图片、做游戏——即说大话,帮助学生发现、体会、尝试做富有想象力的人。大话的主题:我吃过的一条N大的鱼。在学生充分体验到幽默离不开想象之后,进入到第三层:寻找能把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变成自己最大快乐的人。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艺术馆(柿子椒、蘑菇、土豆、猎人、沙皮狗、蛋壳艺术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幽默,然后引导学生扩展情景:动手创造幽默——画小丑画。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不一定很逼真,而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你对生活、生命、关爱、谅解的种种理念。并在班上交流自己创造的幽默作品,介绍自己的画所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性思考。最后进行实践检验:设置情景进行乐观测试。这节课所体现的逻辑主线是:A1:主题的进入——B1:主题的深化与扩大——C1:主题外延的最大化和内涵的升华——D1:主题与学生实际的联系。道德主线是:A2:激发学生对乐观幽默这种生活态度的兴趣——B2:引领全班进入快乐的情景——C2:扩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使学生认识到想象与幽默相结合的用途——D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快乐来自于生活,幽默的最高层次就是热爱生活,乐观面对生活——E2:幽默乐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始终在引领学生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在想象、体验和自我辨析中去完成“树立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4.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开展体验式教学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开展体验式教学时应注意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验式教学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进行,确定此种教学方式要有所选择。(2)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的教学资源支持体验式教学。学会有效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幻灯、实物展台、录音机、录像机、VCD、计算机和网络等。除了上述显性的教学资源外,还要使用许多隐性的资源,如学生的差异、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等。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3)宽容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个性化感受,重引导,勿说教。(4)设计学生体验的活动或游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引发学生兴趣。(5)学生的参与人数应最大化,才能使体验式教学具有实效性,等等。

(二)情境式教学模式

1.情景式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中发生问题为情景,在情感的驱动下,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想象,从而激起表达的动机。情景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实现向下一教学阶段的顺利过渡。情景式教学运用得好,也能够实现教学的“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觉不再抽象和陌生,而是非常亲切和熟悉,从而激发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2.情景式教学的操作流程

情景式教学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感知——理解——深入。(1)感知。就是在教师人为设置的情景中,让学生“真实”地感知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获得直观的感觉,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为积极扎实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理解。就是在“如临其境”感知的基础上,不断变换所列情景,让学生讨论、比较、系统、分析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事物的现象掌握其本质和内涵,达到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较为系统的理论。(3)深入。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让学生从模拟情景走向真实情景,检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反馈从新弥补知识缺陷,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地学习。

3.情景式教学的条件开展情景式教学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也应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1)具体性。即所列情景,应当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而不是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所列情景才有讨论的价值。(2)新颖性。即所列情景的使用一定要新,有时代感。(3)针对性。即所列情景应该来自学生生活或社会生活,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有某种联系。(4)非统一性。即所使用的材料相互矛盾,或者与课程标准要求相悖,容易引起学生不同见解,为讨论、争辩埋下伏笔。

例如:在设计“多彩的生命,美丽的家园”一课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提问:“校园内外有多少种生命?在生活中你曾被哪种生命所感动?”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种类生命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区别,认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的智慧性,进而去发现人类对待生命的一种理性认识——可持续发展思想,即:第一,生命之间要相互尊重、关爱、和谐相处。第二,关爱其他生命就是关爱人类自身。这种在情境中体验、认识和抽象出所学知识,既学会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又是一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4.情景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采取情景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所设计的情境一定要来源于学生生活,让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2)设计情境不是目的,应该使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引发思考;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拓展情境,打开思路;总结情境,教给方法。(3)在情景式教学中,不要让学生只关注情景而忽略新知识的建构,也不要让学生讨论的内容离教学主题太远,而要帮助学生完成对主体的“回归”过程。

(三)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

1.合作学习式教学的定义

合作学习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进行互帮互助,即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合作学习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2.合作学习式教学的理念

合作学习式教学有一定理论依据,也遵循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理念具体表现为:(1)互动观。合作学习式教学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中,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从教学过程来看,情意色彩渗透于合作学习式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2)教师观。合作学习式教学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3)情景观。合作学习式教学创造了合作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

3.合作学习式教学的操作流程合作学习式教学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测验小组合作活动——反馈与补救——集体讲授——目标呈现合作设计。例如:初中生升入中学不久,面临的最大的不适应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了解中学“学习生活新特点”是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在讲《学习新特点》时,先通过学生讨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之后,决定组织学生对学校内外的学习资源进行调查,召开“发现学习资源”汇报会,由学生在班级介绍学校内的软硬件学习资源,如图书馆、计算机房、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以及还社会上的可供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报刊杂志、科技馆、博物馆、名胜古迹、书店、网站、补习班、社会公益活动、电视广播、音乐厅、电子图书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分成小组对家长进行了采访,采访的题目是:“家长是如何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家长还要不要学习?”“爷爷奶奶还要不要学习?”等等。这样,在学生汇报反馈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是学生时代的专利吗?为什么?”将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发现引领到终身学习观念的思考。

4.合作学习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合作式教学应注意下列问题:(1)学生要积极地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要实现面对面地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分工和责任。(2)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3)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四)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1.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定义

问题解决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促使他们提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学生观察、猜想、讨论和归纳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其答案也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即开放式的。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的,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人文教育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既包括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带领学生共同求解,也包括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在教室帮助下求解。

2.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操作流程

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操作流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教师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从而使学生有可能自发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2)分析问题。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猜想、证明和归纳,促进创新思维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条件,提出解决方案。(3)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或学生自学,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3.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特点

问题解决式教学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概括起来是:(1)目的性。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知识,是使学生领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不是只让学生知道一个科学的结论。(2)过程性。问题解决式教学以过程为定向,充分显示思维的过程,注重思维的过程甚于思维的结果。(3)操作性。问题解决式教学倡导学生体验与实践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在这意义上可以说是在“做中学”。

例如:刚刚踏进校门的初中生,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重要一环。如在设计《做学习的管理者》一节课时,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设问题情景:辨析自己在学习中的角色。提出问题:你在学习中的角色——是小木偶(被人摆布、学习没有自主性……)?还是小奴隶(被人奴役、甚至被驱打、心里十分不情愿、是痛苦的……)?还是小主人?说一说小主人的标准是什么?教师明确指出讨论的要求:形式——小组为单位;物质准备——彩色粉笔、白纸、透明胶条。具体操作:(1)小组讨论;(2)把见解写在白纸上贴在黑板上;(3)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对小主人的认识。第二阶段是每组选出接近小主人标准的同学比赛。比赛题目:十分钟你如何安排?一篇较长的文言文你如何背诵?等等。

4.问题解决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解决式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景。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的实际,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即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因为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的问题都是不恰当的。(2)在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必要的知识引领,而不是一味的由学生自由发散。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起新知识的网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技能和完成知识迁移。(3)进行及时评价。为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具体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4)由学生提出问题,该问题提出以后要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归类过程中所选问题要有典型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五)探究式教学模式

1.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发现问题、访谈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首先在自然学科教学中使用,后来引入到人文学科教学之中,它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学术精神和科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2.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1)发现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质疑问难,也可以由教师提出疑难问题或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和探究性。(2)提出假设。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引导学生或者查阅资料、自学教材,或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组内交流辨析,或者有目的地进行考察咨询、环境体验……从而得出较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3)推理验证。组织学生进行组际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方法,并对这些观点或方法进行归纳评价,从而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对于事物的评价能力。(4)总结提高。让学生用所学的观点质疑问难、解释现象,也可以使其面临现实问题,学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初二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教材提供的逻辑主线,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1)你最崇拜的人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为:政治家(周恩来、凯撒大帝)、军事家(拿破仑)、文学家(莎士比亚)、音乐家(贝多芬)、歌星(林俊杰)、球星(姚明、埃佛森)等等。(2)是不是崇拜的人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拿破仑——自私、嫉妒;埃佛森——好打架;美国NBA球员——有人吸毒、非法持枪。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得出结论:对崇拜对象要一分为二进行分析,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又要看到他们的缺点,不能全盘接受。(3)在上述崇拜对象身上有我们理想的影子,升入中学以后,父母和班主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4)为了不辜负父母和班主任的期望,有必要规划我们的未来,说一说3年、6年、15年后你将从事什么职业?(5)选几个大家喜欢的职业讨论一下,教师、医生、作家、运动员、网络工程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几种职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6)为了实现职业理想现在应该怎么办?这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而是通过教师创造情景、设问探究,是通过学生体验去领悟的,从而使理想不是停留在对未来畅想的层面上,而是着重于行为层面的设计与实践。新课标、新教材使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

3.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建议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它一般只能在小班进行,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教学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地对学生下结论,说对或错,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切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的定义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操作层面上看,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自行操作电脑,浏览教师精心设置的或网络查询的各种文字、图像和音像资料,初步形成一定的知识架构,并通过剪贴扳或聊天室与其他同学讨论,接受教师的辅导,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种借助网络实现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生生交互的三位一体的交互模式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

在基于网络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而且在网络交流中还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1)在教与学的时间分配上,网络教学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格局,把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自主学习、网上讨论交流、自行操作扩大了课堂学习的密度。课后同学们仍可通过网络继续查阅相关资料,继续讨论、做习题等,这无疑使学习的时空极大的延伸、扩展。(2)在学生的参与度上,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学生在进入网络的讨论区时,往往不以自己真实的身份登录,而是设想一个别具特色的名字参与大家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很坦然地面对敏感的话题,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来。(3)在学习效果上,网络学习是个别化学习的好形式,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选择其中内容,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的操作流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即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研究问题——小组合作,协作学习——成果交流,效果评价——学习迁移,继续探索。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即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案例或介绍某些背景知识等方式,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或目标相关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

(2)自主探索,研究问题。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所提问题,对网络提供的信息与资源进行浏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对浏览的内容进行选择,浏览的顺序和方式是自主的。不过,要提醒学生在浏览信息的同时进行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3)小组合作,协作学习。学生在选择了感兴趣问题后,一方面应该自己动脑筋去思索,另一方面也需要参与到某一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自愿加入到主题网站“讨论区”相应问题的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协商和辩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4)成果交流,效果评价。这一环节中,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课堂发言的形式报告出来,或通过主题网站上的留言板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在成果的展示交流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

(5)学习迁移,继续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很容易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通过对主题学习网站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吸引同学们在课下继续关注网站的相关内容,并借助网络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只有这样,课堂教学的内容才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科教学中,在实现师生互动的同时,实现生生互动、与教学资源的互动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更高追求。建立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基础上的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例如:在讲授初中政治课“同学、朋友”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校初一、初二、初三学生交友的标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课上公布调查结果,利用校园网上剪贴板请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交流,同时,进一步对交友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对实例进行现场分析,现场实际操作,能强化交友方法的实践性。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采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应注意下列问题:(1)要准备好能够进行学生讨论的计算机硬件,并设计好讨论题目。(2)在讨论区或剪贴板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学生的发言可以匿名。教师又要请愿意公开自己观点的同学在班上进行交流。(3)安排网络管理人员对讨论区的内容进行实时的监控。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如果一些学生在网络讨论时说脏话,老师就很难及时地发现和制止。如果安排网络管理人员对讨论区的内容进行实时的监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种监控作用。(4)注意网上交流和班级交流的关系。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学气氛比较沉闷的问题:大家都各自忙着浏览网页或敲电脑键盘,没有出声的发言和讨论。因此要注意网上交流和班级交流的关系。

思考练习题:

1.进行人文教育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教学原则?

2.什么是教学方法?它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有什么关系?

3.对于教学方法的分类,你是如何认识的?

4.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类型?

5.什么是教学模式?它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6.试分析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模式、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模式、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模式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模式的基本内容。

7.请说明以下几个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流程和注意的问题:体验式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

【注释】

(1)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