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书言世务

上书言世务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徐 乐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 ①选文出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标题一作《言世务书》,为上书武帝的谏言。二人为巨富典型。⑥虽为上古之文,千载而下,读来依然朗朗上口。不读秦汉文字,莫知后世古文之由来。

徐 乐

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

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难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有大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还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间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故虽有强国劲兵,陛下逐走兽,射蜚鸟,弘游燕之囿,淫从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也。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帷帐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而天下无宿忧,名何必汤武,俗何必成康!虽然,臣窃以为陛下天然之圣,宽仁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背依,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臣闻图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奚征而不服乎哉?(《史记·主父偃传》、《汉书·徐乐传》)

【活用语词】

1.土崩瓦解:成语,形容溃败。可拆用,苏辙“土崩之忧,企足可待”。

2.末世:朝代衰亡期。

3.乡曲:乡里,司马迁“无乡曲之誉”。

4.偏袒:裸露一臂;后多指偏护,闻一多“也不能偏袒某一方面”。特指佛教徒右肩袒露。

5.从风:响应,陆机“三王从风”。

6.不恤:不顾惜,《尚书》:我后不恤我众。瞿秋白“也不恤随手乱扔”。

7.尺寸之地:成语,形容封地很小,《史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

8.安土:安居本土,《礼记》:不能安土,不能乐天。安定地方;安乐之土,沉约“访安土而移即”。

9.修政:修明政教;治理,《史记》:修政不仁。

10.乱俗:伤风败俗;坏风俗,《荀子》:又以遇乱世,得乱俗。

11.穷处:隐居,《荀子》:穷处而荣,独居而乐。也指困居。

12.首难nàn:率先发难,《史记》:陈涉首难。邹韬奋“重庆自闻武昌首难”。

13.推数:推度情理;首推,郭沫若“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要推数屈原”。

14.不绝于耳:成语,耳边不断响起,《老残游记》: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文史知识】 ①选文出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标题一作《言世务书》,为上书武帝的谏言。②徐乐,西汉人,生卒不详,今属河北蓟县人,活跃于汉景帝至汉武帝年间。③猗顿:鲁国人,随范蠡经商致富。二人为巨富典型。④三晋,韩、赵、魏三国。⑤古文语助词尤须留意深察,不同语境,表达意思各异。姑举本篇“乎哉”为例,除反诘之外,也表示感叹,如《论语》:赐也贤乎哉!此外,乎哉还表示祈使语气,如韩愈“董生勉乎哉!”⑥虽为上古之文,千载而下,读来依然朗朗上口。不读秦汉文字,莫知后世古文之由来。本篇可诵可学,圈点之处俯拾皆是,尤其句式与句意的衔接连贯,逻辑严密,气势夺人。特别值得琢磨的是首尾呼应,循环为文,如第两段以土崩起首,土崩煞尾;第三段以瓦解起首,瓦解煞尾。《韩非子》称“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此文足称金声玉振而义理明畅。⑦作者取日常之物,以土、瓦二物形容天下之患,可谓善用常物设喻,刘向《说苑》谈及“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 以弹的形象比喻,如果说“弹之状如弹”,闻者不明其义,等于徒然白说,然后换个比喻说法,“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这样便豁然开朗。 由此可见“惠子之言事也善譬”。辞不修则文不善,所以贾谊、扬雄得以登堂入室,在于事辞两胜。《诗经》:“取壁不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