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

“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6号文件”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这些文件精神和讲话要求为上海各高校开展全员育人提供了宏观指导,也为明确“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及在全员育人的理念和实践中进行定位提供了依据。探索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合力育人的方式

“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6号文件”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据此,为了不断加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正确认识“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相互关系,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一、现状与分析

(一)成效分析

1:新背景、新要求

“16号文件”从战略的高度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头等大事。高校的一切工作、所有人员都应当面向学生,为培养人才服务,教书育人,育人为先、育人为本。“16号文件”还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可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是“16号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其中的“三个如何”,着重强调了全员育人问题,即“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形成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如何组织和协调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他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各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职责进行了定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形成整体性的学校德育工作格局,确立全员育人的长效机制。所有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教育都负有直接责任。业务教师和专业导师要把育人宗旨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感召学生。明确每一位教师的育人岗位,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中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也是育人的观念。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党委每年要专题研究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作为党委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实施意见中还对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建设一支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善于了解国情民意和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为贯彻上述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要求,在《上海高等学校“思政课”三年发展规划》(2005~2007)中对上海“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支队伍善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充分了解世情国情和认识社情民意,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这些文件精神和讲话要求为上海各高校开展全员育人提供了宏观指导,也为明确“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及在全员育人的理念和实践中进行定位提供了依据。

2:调研与归纳

从调查和访谈来看,上海各高校在贯彻“16号文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机制、平台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动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

(1)形成了“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互动融通的机制。对于综合性高校而言,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为体现“全员育人”,复旦大学实行“开放性”的“思政课”教师管理制度,通过“统一管理、开放师资”,整合全校资源、吸引相关专业的教师从事“思政课”的建设和教学。复旦大学具有人文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优势,积极发挥这种优势,动员更多的教师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思政课”的建设和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途径[1]。作为地方性院校的上海师范大学,组建了跨学院跨部门的“思政课”讲师团,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有效弥补了部分专任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经验不足和教学水平不齐的缺陷。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高校而言,引进智力资源,活跃学术气氛。邀请一些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作专题讲座,或邀请不同专业的教师、专家与学生进行讨论,现在不少高校利用“东方讲坛”在学校设点的平台进行专题讲座,也有高校自主创设平台。例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通过“社科论坛”邀请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专家或不同专业教师参与学生讨论。通过“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方式和机制,“思政课”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沟通不断加强。

(2)探索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合力育人的方式。目前,各高校在处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关系上有不同的方式。一些高校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格局的目标出发,积极倡导教学与实践两个环节互通,畅通全员育人渠道,形成了“大思政”的格局。不少高校沿用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建立的结对思路和机制,通过双结对的形式沟通“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通过“两个结对”推动合力育人:一是“思政课”教师与所任课班级的辅导员签约结对,双方互相交流教学情况和学生思想状况;二是承担“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社科部与承担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校学工部和团委结对,“思政课”教师广泛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学工部和团委的老师更多地参与到“思政课”教学。

这两个结对,把“思政课”教学与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重要环节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可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其思想问题的症结,就必须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中,深入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就业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配合辅导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正确的思想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从“思政课”教学的角度来看,“思政课”只有“走近”学生,才能“走进”学生,从而有的放矢展开教学,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实践表明,读懂学生,可以使教学具有实效性。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与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不了解学生所想、所需,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学就只是一种空洞的说教。

华东理工大学的做法则是让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学生骨干形成合力[2]。华东理工大学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形成了学生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与学生骨干三支队伍,共同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教学第一课堂、课外第二课堂与网络第三课堂的格局。学校把第一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阵地,由“思政课”教师作为主力,同时辅导员担任助教,参与备课和第一课堂的教育;第二课堂,即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由辅导员为主体,“思政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协助辅导员完成大学生的人生导航。作为第三支队伍的学生骨干则发挥自身的威信与号召力,协助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此外三支队伍还共同参与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做好第三课堂的建设。

因此,把“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辅导员这两支重要队伍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思政课”教学的“三贴近”,也对学工系统和辅导员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帮助,能够形成“思政课”教学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双赢”格局。当然,由于工作重点各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三支主体队伍之间的“不协调”仍然存在,三支主体队伍的整合和融通的工作需要继续推进。

(3)结合实际,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平台和制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高校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维度,不断研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从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视角着力构建和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基础文明素养、职业素养的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合力育人的格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着力打造了“三大互动平台”。一是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平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利用“社科论坛”的平台,使之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成为反映学生关注焦点和思想现状的窗口,同时成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积极推进领导干部进课堂、上讲台,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发挥党政管理干部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对形成全员育人局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二是建立了系统教育和专题教育的互动平台。在系统教育中,落实“思政课”“三个结合”,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新时期高端经贸人才的培养,注重把当今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和国际经贸人才的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着眼于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注重把学科知识教育同人文教育、感悟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上,着眼于新阶段的经济社会进步,注重把传统的授课模式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结合起来。在专题教育中,紧密结合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和难点问题,举办领导或专家讲座,提升“思政课”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内涵与层次。三是建立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平台。重点扶植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启发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渗透性。

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拓展主渠道的育人工作。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高校将形势政策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要求校领导带头讲课,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各分团委书记必须给大学生上形势政策课。2004年起,上海大学党政领导坚持到“思政课”课堂为学生讲课。原党委书记方明伦、现任校党委书记于信汇、主管教学副校长叶志明等先后为大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校党委副书记忻平则多次到学院指导集体备课,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关心教学常规辅导培训工作,多次到课堂现场听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大学还强调学生辅导员要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以后改为“05”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鼓励辅导员开设各类人文和大学生生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这既是对领导干部育人责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目标化要求,也是对“思政课”主渠道育人工作的拓展、延伸和深化。

(4)探索能够体现学校特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育人方式。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具体组织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把工作延伸到专业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兼职、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形式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以及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中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从学校特色和学生培养的专业要求出发,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结合“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校训,打造出“诚信教育”品牌。这既体现了学院办学的鲜明特色,又体现了新形势、新时代下培养人才“德育为先”的要求。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曾提出,全员育人不仅应当体现在教师和员工共同做好德育工作,也应当体现为共同重视学生学习和发展,整合德育和智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2006年复旦大学启动“博学计划”,融合德育智育,创新人才培养。“博学计划”作为一种尝试,将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将课堂内的学习体系扩展到课堂外的辅导体系,将学习观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将素质能力培养渗透到道德修养塑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新的抓手。“博学”的意义就在于德育与智育的有机互动。这一计划的实施将全面促进德育和智育,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3]

(二)问题分析

虽然上海高校在探索“思政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方面,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机制、创设了全员育人的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的认识偏向。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把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隔离开来的现象,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系统及其机制的作用。这种认识偏向直接导致了实践方面的偏误。如在高校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主要是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是学生辅导员的责任,而其他教师仅承担知识教育或说业务教育的责任和功能。这正是不少“思政课”教师的“苦恼”,学生出了诸如“旷课”、“作弊”,乃至“自杀”等问题,“责任”都记在“思政课”身上,归咎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力,这就使得“思政课”教师“不堪重负”。此外还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现实运作中“思政课”教师往往是“孤军奋战”或“单兵作战”。

实践表明,大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把大学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压到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甚至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身上,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确切”的。这“不对称的权责”,一开始就注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达到本该由全社会承担的“全员育人”工作。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从“理想”的层面上讲,“全员育人”的全员应该是全社会。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是全社会的事。而事实上,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并未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其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缺乏融通。在对“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调查访谈中,我们都涉及同一问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

“思政课”教师的回答主要集中在:“思政课”教师以引导理论学习为主,重在隐性的思考;辅导员以关注学生日常的言行为主,重在显性的行动。

学生的回答主要体现为:“思政课”老师更多地在承担一个学生“三观”的教育,承担学生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的正确认识,不仅能从事实的角度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更能够从理论层面告诉大家为什么;而辅导员的工作更加微观,主要承担学生的生活细节,更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当然,两者都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

总之,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平台、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但还未形成全员育人的自觉实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实行全员教育就要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状况;克服各自为战,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情,只要本职工作完成了,育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等片面的认识和思想。因此,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内涵和外延,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格局,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二、思考与建议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格局

在认真学习、全面领会“16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把握“全员育人”的理念。这需要对三个层面的理念加以深化:一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强调要全员育人,明确提出“思政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以及各门专业课程都要发挥育德作用,强调学校党政干部、专职辅导员以及所有教师包括“思政课”、哲学社会科学课和各门专业课教师都有育德责任;三是要全面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者相结合。在工作层面上,应明确三个层次的“全员育人”:一是强调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强调大、中、小学校德育衔接;三是强调学校内部要形成合力。对此,需要对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其一,从全员育人的范围和要求来看,全员育人要首先体现在“全”字上,从宏观层面看,涉及学校、社会、家庭构成的大系统,从微观层面看,全员育人涉及学校内立体式小系统。通常意义上说,全员育人一般的解读就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校教职工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从全员育人的主体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

其二,从全员育人的理论依据来看,根据人的社会化理论,人要进入社会生活,必须通过教育以及其他途径,不断习得社会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以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要使既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并使社会得到发展,也需要通过教育以及其他途径将所有人的知识、道德、行为等等纳入规范的社会生活体系。因此,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逐步地习得并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所谓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也就是人受教育的过程[4]。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其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习得和领悟的过程,而这种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特征。就是说,任何一个知识素材、一个生活事件、任何一个话语信息,都可能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因此,强调确立全员育人具有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其三,从全员育人的方法论来看,注重发展渗透式教育方法,就是指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自己的活动。这种融渗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机地融合在各种载体和形式中,而不是生硬地打着“鲜明的旗帜”,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内容、形式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用合乎规律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

其四,从全员育人的目标来看,全员育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的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教育培养目标中,“德”是第一位的,“德”既包括人品德行培养,也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教育,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从德、智、体等方面素质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来看,“全员育人”主要是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里的“育人”主要就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而言,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就要尊重、了解和服务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寓教于管理之中,寓教于服务之中,寓教于解惑之中,总而言之一句话,寓教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可以说,“全员育人”是一个方向,又是一个过程;是一种需要,又是一种必然;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方法。

(二)“思政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格局的构建

在基本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内涵和外延后,我们需要从育人的高度,来认识“思政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格局的构建。

其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建构全员育人“一组五线”的体制。大学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合格人才。培养人才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全员参与的工作;培养人才不是一方面的事情,而是学校所有部门的工作;不是一个阶段的事情,而是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工作。因此,全员育人就是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渗透到育人工作中去。全员育人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要求上,而是要有一整套的机制设计。既然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校员工共同的事,每个人都有责任,那么,直接从事思政工作和“思政课”教师是不是就可以减轻责任了呢?在全员育人的框架下,各支队伍之间如何配合呢?这需要充分挖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全员育人的机制和途径。全员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客观要求,需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生态”是自然科学的概念,是主体生命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有机关联和良性互动而形成的生命状态,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所形成的主体的有机生命状态、主体由此所内在的自我生长的生命力是生态概念的本质所在。我们把它加以提升,进行形而上的抽象,就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凸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因为生态系统中的任一要素的失衡都有可能导致“木桶效应”的发生。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定位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明确三支队伍的定位和功能,厘清联系和区别。三支队伍中,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的关照下,立足于三支队伍定位和功能,全员育人可以采取“一组五线”的途径。学校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或校长或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任组长,社科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成员。五条工作渠道具体如下:其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由学校书记或校长牵头,社科部为其工作职能部门,“思政课”教师为主要队伍,主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二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由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牵头,学工部为其工作职能部门,各系的副书记、辅导员为其主要队伍,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党团活动、奖惩管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其三是专业课的教书育人渠道,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牵头,教务处为其工作职能部门,各系的教学副主任、班主任为其主要队伍,主要负责教书育人、教风学风和学生的班级活动。其四是服务育人渠道,由分管行政后勤工作的副校长牵头,后勤处为其工作职能部门,各系的行政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后勤干部职工为其主要队伍,主要负责学生的食宿保障和良好的校园环境。其五是管理育人渠道,由分管组织人事、干部的副书记或副校长牵头,宣传部、组织部、人事处和机关党委可为其工作职能部门,学校机关和各系机关的干部应为其主要队伍,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沟通信息、传达学校的精神、反馈学生的意见等。

其二,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推进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的衔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机关干部和机关党员以党建促德育。不少高校发挥机关干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参与育人工作,其工作重点是共同开展组织生活,进行思想交流,举行理论学习研讨。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现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实现“思政课”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结对。“思政课”教师支部通过参与学生支部学习活动、发展党员谈话、指导学生党员专业学习等方式,以教师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进一步改革、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及学生社团工作、学生帮困、勤工助学、奖学金发放工作、学生生活社区管理工作和其他与学生有关的服务与援助工作看作一个统一的工作体系来加强统筹、运作和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工作和校园文明建设的各类管理规章和实施细则,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规章可循、有标准可评估、有依据可考核。四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调整“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角色:让“思政课”教师做思想政治教育观察员及时发现、反馈学生思想动态等,承担班主任工作,并负责所在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办法;让辅导员做“思政课”兼职教师或助教工作,负责承担实践课程和学生平时行为表现的评价,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在推进全员育人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的观点是寓道德教育内容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之中。他认为只给学生讲“规则、准则”,而不组织他们直接参加社会生活即“道德训练”,就不能促成道德行为养成[5]。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强调,全员育人与实践育人之间作综合的、整体的考虑和部署。“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最大的“瓶颈”就是经费不足,而学校团委、学工部的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因此,如果两者可以互相合作,解决机制上的问题之后,就可以各得其所,共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目前,有的学校是让“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效果比较好。因为,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师具有接触学生的广泛性、内在素养与实践内容的一致性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教师可以接触到全校的学生。他们能从全局角度了解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既有利于提高指导学生实践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对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思政课”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方面。这样的知识结构,使任课教师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能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思政课”教师又有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理论底蕴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是这样的方式只是解决了学校团委、学工部的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所面临的困扰,而不能完成“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有:一是学校应该将“思政课”教师指导和参加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采取倾斜政策。把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取得同指导教师的考核挂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军功章”上应该有指导教师的一半,应将其认作考核教师的成绩。二是“思政课”教师要改变只参加课堂教学的陈旧观念,以组织和参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抓手,真正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同时,要具有奉献精神。因为暑期社会实践,既要解决好家庭与工作的矛盾,又要克服酷暑带来的种种困难,教师的投入与回报是无法成正比的。

其三,在全员育人中突出教书育人,沟通“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联系。从学理上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根本旨趣。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来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关注人文精神的共同基点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沟通。人文精神不仅是一种理想的形态和对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精神,它更是立足现实,思考和解决与现代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为人类设定理想,也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发展和要求,在高扬人性的崇高和理性的同时,尊重人的感性和多种需求,体现的是人的本质需要,符合人们的价值选择要求。人文精神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要改变单方面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局面。大学生作为未来引领时代发展的群体,在学习和掌握具有实用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更不要忘记掌握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科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注重的“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贯通到学习生活中,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和目标,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导向。

根据全员育人的理念,首先需要我们明确,高等学校的所有课程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知识即美德,或者美德即知识,这是自古希腊大思想家柏拉图以来很多思想家、教育家所主张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参考的价值。我们也可以从美国的渗透式教育的工作方法得到启发,美国的学校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做法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历史和道德问题?[6]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贯通。

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要靠依托学科的学术作为赢得地位和尊重。要有清醒认识,尽管“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互动融通有学理依据和实践需要。但往往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缺乏沟通的动力。这与“思政课”的形象有关,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看来,“思政课”教师仅仅是上传下达的“宣传者”而不是立足专业的“研究者”,与他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交流。因此,“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科研究,确立公认的学科标志性成果,提升形象,靠作为赢得地位和尊重。

“思政课”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主动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作为“思政课”教师不能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心理规律,适度地加工教材内容,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验思想政治理论的应用价值。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强调通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对教材内容达到“读懂”、“吃透”、“深化”、“贯通”的程度,在立足教材基础上拓展教材,一切有利于学生认知理解的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使用。对学生来说,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以后,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了,不仅来自教材,也来自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即凡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等的载体与渠道都可以是学习的资源,这与过去那种只关心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学习过程相比,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智慧、问题、困惑等都成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受到重视,教学由教师控制课堂的预设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过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对于“思政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的探索与实践,还需要不断总结提升,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实现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附录:访谈实录

(一)访谈一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7月

访谈方式:网络访谈

访谈对象:“思政课”青年教师,博士

2:访谈记录

问:站在主管学生工作的角度,你是怎样看待全员育人的?

答:学校各部门、各级领导、教师职工均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培养学生的中心内容,营造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

问: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答:实际上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并没有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更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置于应有的地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问:你认为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引导学生日常思想发展的政治导向;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爱护精神;以身作则作表率的模范作用。

问:你认为“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理论学习深入浅出,坚定信念,培育基本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引导合理的爱国主义表现方式,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正确面对基本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

问:你认为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怎样?

答:有很深的误解、曲解和逆反心理,导致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为主,以应付考试为基本目的。这与我们落后的教育理念和考核方式有关。

问: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你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吗?你是如何对付和处理的?

答:能了解一些。通过课下面对面或电子邮件交流的方式,以平等的态度和语气向学生真诚袒露自己的认识。

问:你认为下一步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工作?

答:关键还是要加强制度建设。

(二)访谈二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7月

访谈方式:网络访谈

访谈对象:某高校金融银行专业,05级本科生

2:访谈记录

问:你认为“思政课”教师在哪些方面给你提供了帮助?

答:来自“思政课”老师的帮助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对于各种政治理论,特别是各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理论及其主要思想上有了知识上的了解与认知。二是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随着对于各种理论和思想的学习,容易引发自我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形成对于国家发展的拥护之情。三是社会基本状况的了解。这并不是思政课本中的章节,但是思政教育会引用大量的事实材料,教师授课也会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通过这些材料的学习与了解使我们更加认清楚了我们生活的社会的历史及现实状况。

问:你期待“思政课”教师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答:除了在上面的问题中列出的几个方面外,其实现代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缺乏对于基本社会现状的认识。同学所熟悉的只是一些政治理论而已,无法切实地运用到现实的社会中,对于现有的社会及生活缺乏感悟。所以我觉得应该加强学生对于社会现状的认识,“思政课”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概况——只有同现实生活形成认同才是真正的成功。让大家对于政治在中国的运用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政治同其他领域(包括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的联系,更全面地理解政治的作用;更客观全面地理解中国式的民主进程,唤醒同学的政治意识;重点介绍我国社会现存的种种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中国的民主进程、发展的地区不协调性、我国的外交策略等),通过对于各种专题进行背景的介绍,将新中国处理各项问题的思想及方法穿插其中,让同学切实认同这些理论和观点,也使同学对于身边的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二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生活——对比是为了更现实的理解中国、发展中国。各个国家都有些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大部分的国家的政治理念都是发展进步的,只是出发点不一;而与此同时各种政治制度客观而言都存在其利弊,并不存在绝对优秀的制度,所以对于其他国家的制度应给予介绍,并切实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注重同中国现实的对比,让同学了解到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现实性以及应该努力的方向。三是人生之道的应用——将思想融入自我处世之道,一生受用。其实政治思想并不只是适用于宏观的政治生活中,其实每个政治思想理论都是一份处世哲学,“解放思想”对之于生活就是“放下以前的经验主义,根据客观现实开始工作”,让同学理解这些具有大智慧的政治思想和理念,能使同学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问:从学生的角度看,你认为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怎样?

答:从学习态度上讲,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存在明显的消极甚至抵触的情绪,这里可以归结为以下观点。一是“思政课”课程理论性过强,应用性似乎不足。抱有这样想法的同学,虽然对于“思政课”的内容有认同感,但是学习上缺乏明显的动力,仅仅为了早日通过,把它作为一项“学业课程”。二是对于政治生活缺乏兴趣,认为这是政治精英的事,我只求做好一个普通平民。抱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在学习上是作为一种观望者的态度进行学习的,没有全面认识到政治生活的本质,学习上也没有动力。

问:你认为学生与“思政课”教师的关系怎样?有没有学生与“思政课”教师特别融洽的实例,并分析一下如何达成这种融洽的?

答:通常而言,思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仅限于单向的教与学,学生与老师间存在明显的隔阂和距离(当然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学校的教学中,不单单只是“思政课”)。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学生同“思政课”老师间有着较好融合程度的例子,但其实这样的关系成功更多源自老师本身的亲和与学生对于课程本身的兴趣(这可能更多的源自学生在接触课程前对于“思政课”本身的兴趣),而不是源自课程本身的感染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如何引发更多同学的兴趣才是我们期待“思政课”成功的关键。

问: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思政课”教师,并说明理由?

答:在我大二学习“概论”课的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我喜欢这个老师的主要理由是,他不太拘泥于课本本身,先谈现实的社会问题(我记得他在课间穿插介绍过西藏问题的原因、发展及现状等)。这种结合现实社会谈问题的方式很感染我,让我对于我所生活的社会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产生了更多的政治热情,也在同时对于一些我党使用的政治理念和思想有了更大的认同。

问: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活动,并说明理由?

答:当然是永远的辩论赛。对于辩论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首先,可以把辩论可以看做是语言、逻辑、思维的对抗,在这个比赛中进行锻炼与自我提升;其次,可以把辩论题作为一次研究现实课题的机会,通过对于客观材料的搜集与分析,对于正反双方的观点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一次成功的辩论赛不仅仅只是比出一个结果上的输赢,因为结果只代表语言对抗后的结果。真正成功的辩论赛是让辩手跳出自己所代表的观点,让自己也让观众对于问题有一个更辩证的认识(辩题没有永远正确的一方,一切的变化只是观察角度的问题)。

问:站在学生的角度,你是怎样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其实对于“思政课”我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原先对于“思政课”更多的是仅仅把它作为一门学业课程来对待,除了自己感兴趣的哲学外,基本没有更主动的学习。当然随着在“思政课”中接触到同现实社会的更多的实例后,对于“思政课”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这个兴趣主要是期望通过“思政课”使我对于现实社会的问题拥有更多的认识。在我看来“思政课”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主要是应用性不足。我并不认为“思政课”教授的思想和理论在当今时代已经过时了,各种思想和理论是大智慧的高度集合,对于今天社会仍然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思政课的内容让人明显感受到对于现实的作用不足、过于理论化,通常只是说明理论对于当时社会的巨大意义,对于当今社会的再应用明显谈得过少,所以给人感觉应用不足,而且没有将学生本身对于政治的热情焕发起来。

问:据你了解,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谁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答:在我看来,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同龄人的影响更大。例如我校的学生可能更加自立,更加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喜欢自己对于自己的生活负责。在参考观点时,更易接受同龄人的想法,这里所谓的同龄人既包括自己身边的人(同寝、同系、同一兴趣圈子的人)也包括高一届或者两届的学长、学姐的观点。我校的同学喜欢树立自己的标杆,所以曾经成功过的学长学姐的观点就更容易被同学作为自我前进的目标。这些前辈们的成功经验通常也会作为自我奋进的准则。之所以将同龄人的成功法则作为自己的准则,可能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更具有应用性。同龄人同自己成长的社会背景及条件接近,他们的成功经验更容易复制到自己身上。二是更直观。通常同龄人的成功自己都能看在眼里,这样更容易同自己的成功观进行呼应,更好地激励自己。

问:在较成功的学生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答: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自我的充分认识。越是成功的学生对于自我总是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对于自我的优点和缺点有客观的评价,能够主动根据自身特点有效地选择自我的人身道路,并不断完善着自我。二是对于社会有着充分的认识。能够了解社会的现状,对于社会有个全面的认识,容易寻找社会发展的契机,同时又能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有着清楚的认识,能做一个灵活但是正直的人。三是平和而积极的心态。求进取但不骄傲,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不怕挫折、不怕困难。

问:你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有何建议?

答:这是我自己总结的现行“思政课”教育的结构简图(见下图)。

我认为,“思政课”所教授的内容,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抑或是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实都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于现实问题进行解决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我们对于这些方法及认识进行系统的归结便形成了各种思想,最后的步骤就是讨论这些思想在今天的应用。这个现实、归结、再现实的过程就是“思政课”的教育过程,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明天。

其实兴趣的产生关键是产生共鸣,学生无论对是课程本身还是同老师之间,只要能够产生共鸣就可以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同老师之间形成默契的关系,积极完成课业的学习。希望同学生产生共鸣,那就一定要同学生现实生活的社会相结合。只有让同学了解到自己身边(现实社会)的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产生求知欲(只有关系到自己才能产生真正的求知欲,仅仅为了学分,学生的动力明显不足),主动地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个时候“思政课”老师再及时地将我们这些富有大智慧的思想宝贝拿出来,并对比当时社会,让同学自我感受一下这些理论中的可取之处,让学生真正产生对于这些理论的认同感,同时也使同学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方法。

【注释】

[1]燕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制保障》,《光明日报》2006年12月4日。

[2]《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12日。

[3]陈立民:《融合德育智育,创新人才培养》,http://www:fudan:edu:cn/tsjy/article:php?id=45。

[4]桑玉成:《育人要重视习得和领悟》,《文汇报》2005年4月19日。

[5]郭耀红、张磊:《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前线》2005年第4期。

[6]谢明辉:《欧美国家的学科德育透视》,《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