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地区生态建设项目调研报告

西部地区生态建设项目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加剧了旱情的发生,造成宁夏大部分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恶化,区域经济落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篇 西部地区生态建设项目调研报告

专家对本调研报告验收后得出的鉴定结论是:(一)宁夏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实施了一批重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宁夏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本课题对“十五”以来宁夏重大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和监管方式进行了综合研究,对今后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项目选题准确,研究方向明确。本项目对“十五”以来宁夏实施的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所发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作了综合评价,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方式、典型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监管模式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对发挥生态建设工程的效益,推进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三)本项目提出的“生态建设项目应科学规划、民主决策、社会公众参与”“建立生态建设综合决策机制”,以及提出的跨部门、跨行业监管体系模式、监管制度设计以及监管构成、运行、程序等,具有创新性。(四)本项目是民盟中央下达的研究任务,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具体体现。该项目已汇总到民盟中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调查与监管体系建立调研报告》之中,为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今后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决策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已纳其中有关建议,开始在各生态区域建立监测体系。

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调查方法科学,数据可靠,资料翔实,组织严谨,完成了预期任务,同意通过验收。专家建议继续关注各省、区生态区域监测站的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对监管体系的制度研究和互联网管理方法。

一、导 言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建设项目(宁夏)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调查与监管体系建立的调查研究》课题,是中国民盟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于2005年5月委托新疆等西北五省(区)开展的一项生态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调查,旨在调研生态建设项目在宁夏地区实施以来如何进行管理、监督和运行以及所产生的“三个效益”,包括对监管体系建立模式的专题调查研究。

2005年5月宁夏主委会委托宁夏环境科学学会承担该项调查任务;2005年7月,宁夏环境科学学会向自治区科技厅申请立项,8月自治区科技厅将此课题正式列为宁夏“十五”重点计划科研课题。

二、宁夏生态建设项目的资渠道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可分为:(1)国家发改委的生态建设县重点项目;(2)国家林业局的天然保护林项目;(3)三北防护林项目;(4)沙漠化治理项目;(5)湿地保护项目;(6)水利部水土保持项目;(7)国家环保总局的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8)国家旅游局的生态旅游项目;(9)民政部的绿色环保公墓项目;(10)企业投资的生态项目;(11)国际援助合作项目。

对于这些生态建设项目,在宁夏是如何进行统一监管、协调,如何进行资金合理使用及管理,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环境、效益和环境检测、环境评价如何执行等情况,正是本次调研的核心所在。

本研究就是为了摸清西部地区(宁夏)在生态建设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项目的实施竣工验收,环境评估,环境监测,运行实施的典型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目的是使生态建设项目有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使项目的资金真正用到项目的实施上,使资金落实,建设有序、运行合理、操作科学可行、效益明显、达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

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监管体系建立的意义

1.生态建设项目监管体系建立的背景

宁夏国土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6850平方公里,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据有关资料,自治区多年平均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约1亿吨/年。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加剧了旱情的发生,造成宁夏大部分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恶化,区域经济落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水利部门规划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走治山治水建设生态、保护环境、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之路。在不同类型区建立了以彭阳县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证的生态建设;以西吉县高效利用水资源为例证的高效经济生态型流域;以海原县沟坝地建设为例证的治洪治沙体系;以盐池县为例证的生态修复等一批治理规模大、标准高、速度快、效益好的综合治理示范区。

2005年,宁夏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5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旱作基本农田53万公顷,造林77万公顷,种草45万公顷,封禁治理17万公顷,建设水保治沟骨干工程256座。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385条,从而明显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每年可保水16亿立方米,减少排入黄河流沙量0.4亿吨,增产粮食1亿公斤以上。

img95

作者参加“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调查与监管体系的建立”课题研讨会

2.生态建设项目监管体系建立的意义

(1)有利于巩固生态建设项目的成果。通过进一步对生态建设项目的有效监管,建立生态建设项目的综合决策机制。实行各级政府与农、业、水、土、畜牧等有关部门签订生态环境建设责任状,使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落到实处,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建设项目的投入,且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

(2)有利于生态建设项目的权威评估。从生态建设项目开始,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全过程科学评估,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使项目监测,监管及评价更有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提高生态建设项目建设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3)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政府间的沟通。对生态建设项目应科学规划,社会公众参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具体跨行业的监管体系模式。

四、我区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取得的成绩

1.退耕还林

从2000年开始在全自治区试点示范,2002年全面启动,截至2004年底,国家累计安排宁夏退耕还林任务53.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20.7万公顷,荒山造林33.2万公顷。全自治区实际完成退耕还林任务62.53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30.11万公顷(超国家计划的9.3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2.4万公顷。

(1)三北防护林。十五”期间国家下达我区三北防护林四期人工造林16.07万公顷,实际完成17.38万公顷,为国家计划任务的108%。在引黄灌区通过建设高标准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项目,栽植林网树木1亿多株,基本建成了多树种混交、结构比较合理的林网大骨架,平原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0.2%;其中完成绿色通道项目里程达3600平方公里,完成黄河护岸林389平方公里。完成了银古公路绿化项目,银川西部防护林项目,贺兰山东麓生态绿化项目,景观水道示范工程,石嘴山西部防护林工程等一批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的城市林业项目,对加快城市化进程作出了贡献。在中部干旱风沙区,通过实施防沙治沙项目,完成治沙造林13.6万公顷,全自治区累计治理沙漠化土地33.33多万公顷,实现了沙漠化逆转。

(2)天然林保护。截至2004年,对规划的38.4万公顷有林地、灌木林地及未成林造林地,确定了管护责任区,明确了管护的范围、任务、目标、措施和责任人,项目区内的森林资源已全部停止采伐。加强了对六盘山、贺兰山和罗山等森林资源的管护与建设,通过采取封育、飞播造林和低效林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十五”期间全自治区预计完成封山育林建设13.46万公顷,飞播造林4.9万公顷。

img96

作者向研讨会专家作课题介绍

(3)封山禁牧项目。按期完成了380万放牧羊只全部下山入圈实行舍饲养殖,占全自治区面积58%的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

宁夏是全国10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原244.3万公顷。到2005年底,在遭受五十年不遇特大旱灾和重大动物疫病多发的不利情况下,自治区牲畜饲养量达到1499万头只,比2003年禁牧前增长41.6%;畜牧业产值46亿元,增长44%;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768元。自治区畜牧局负责人介绍,通过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和百万亩人工种草等重大项目实施,封山禁牧最大的成果就是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赤地千里的中部干旱带开始绿了起来。据对不同生态类型草原观测,干旱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植被覆盖度增加了30%左右。244.3万公顷天然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草原植被的恢复,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沙尘暴天气平均降低1.7倍,载畜量增加了100万个单位。

对保证先绿起来再富起来目标的实现,自治区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落实,85%的草原承包到户,把草原的利用、建设和管护有机结合。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共同建设草原的新局面。全区共建成畜禽养殖暖棚800万平方公里;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小区709个,饲养规模占全区养殖总量的35%以上。有各类规模养殖户6万户。南部贫困山区肉牛饲养量78万头,存栏45万头,年养牛收入5.2亿元,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139元,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img97

2006年12月18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审查课题项目

据调查,在实施封山禁牧的同时,自治区采取项目带动和政策支持措施,培育了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畜牧合作组织,有力地拉动了养殖基地建设,拓宽了畜产品流通渠道,推动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区24家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鲜奶1.5万吨,收入突破10亿元。从2005年起力争奶牛存栏突破27万头,牛羊饲养量突破150万元、1050万只。

(4)退牧还草。2003年国家下达宁夏退牧还草项目任务30.67万公顷,中央投资5406万元,地方配套与自筹资金2057万元,饲料粮补助1705万公斤。至2004年底,完成围栏任务21万公顷,为计划任务的101%,完成中央投资5406万元,为计划任务的100%,投工投劳完成配套资金100%,兑现饲料粮补助1705万公顷,为计划任务的100%。

2004年国家下达宁夏退牧还草工程任务30万公顷,中央投资5198万元,地方配套与自筹资金2228万元,饲料粮折现补助3759万元。至7月围栏完成30万公顷,占计划任务的100%,饲料粮折现补助100%完成,到位中央资金5198万元,为计划任务的100%。

“十五”期间水利部每年给宁夏下达水土流失治理任务900平方公里,自治区每年下达1000平方公里治理任务。5年间全自治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122.5平方公里,占水利部下达任务的136.0%,超额完成治理面积1622.53平方公里;占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22.5%,超额完成治理面积1122.53平方公里。

img98

作者(右二)在课题组成员验收会议上作汇报

(5)政府搭台社会办水保。按照自治区“集中资金,统一计划,统一补助标准,渠道不乱,责任不变,各交其账,各计其功”的原则加强了项目整合和资金整合,“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允许转让、允许继承”的政策,积极吸引企业、集体、个人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开发水土资源、建设生态环境,形成了全社会办水保的局面。共完成各类水土保护国补投资44370万元,是“九五”期间的1.6倍,是“八五”期间的6倍。

(6)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十五”末全自治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1.6万座。通过治理每年保水16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泥沙0.4亿吨,增产粮食1亿公斤以上,治理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00元,大多数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十五”期间,全自治区开展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建设,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项目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为改善我区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44370万元,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120条,建设小流域坝系工程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22.53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12.3万公顷,造林33.76万公顷,种草15.17万公顷,封禁治理9.02万公顷,建设治沟骨干工程133座,中小型淤地坝327座,总库容12405万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1.26万公顷,淤地0.38万公顷,解决7.3万人、4.3万头(只)家畜的饮水问题。

(8)黄河水土保持生态项目。茹河流域固原项目区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项目中规模大、集中连片、治理成效显著的一个项目。项目区总面积65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94.1平方公里,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1%。项目涉及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的11个乡镇,5.41万人。开展综合治理小流域13条,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37.24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0.83万公顷,造林1.08万公顷,种草44万公顷,建设果园0.02万公顷,各类小型水保工程1540座(处),配套建设治沟骨干工程46座,小型淤地坝111座,总库容2355万立方米,栏泥库容573.99万立方米,完成总工程量359.45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11349.3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89.44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7259.95万元。

img99

作者和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项目的专家在一起

(9)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十五”期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开展治理重点小流域13条,完成治理面积150.48万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1416公顷,水保林5607公顷,经果林902公顷,种草3388公顷,封禁3735公顷,各类小型水保工程372座(处),完成总投资1589.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66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823.7万元。

(10)生态修复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十五”期间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县3个,完成生态修复治理250.99平方公里,围栏175.2公里,生态围栏217.75公里,各类宣传碑200个,设置监测点9个,完成总投资464.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59.7万元。

(11)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十五”期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完成5座骨干工程,淤地31.13公顷,发展灌溉面积140.33公顷,完成总投资19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3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6万元。

(12)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是“十五”期间宁夏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项目,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89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6.56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0.26万公顷,造林1.33万公顷,种草1.22万公顷,封禁治理1.65万公顷,建设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16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352座(处),修建道路300多公里,完成中央投资4900万元。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宁夏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日趋好转。

(1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水利厅水保局为积极拓展项目,加快宁夏生态环境建设步伐,2003年争取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项目涉及隆德、西吉、固原三市县,项目区总面积8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706.3平方公里。固原市政府奖该项目作为改善固原市生态环境,3年来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16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9.37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0.58万公顷,造林0.62万公顷,经果林0.06万公顷,种草0.38万公顷,封禁治理0.75万公顷,保土耕作1.29万公顷,修建各类小型水保工程1556座,田间道路1160.7公里,完成总投资371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260万元,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宁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img100

彭阳县干旱区生态农田

img101

小流域治理

(14)淤地坝坝系建设项目。“十五”期间,共开展7条小流域坝系建设,共建设淤地坝266座,其中:骨干坝50座,中型坝114座,小型坝102座。控制流域面积588.34平方公里,总库容6974.63万立方米,其中栏泥库容2660.79万立方米。可淤0.13万公顷,发展小片水地0.13万公顷,解决5.90万人、0.82万头大家畜、1.60万只羊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9783.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209.0万元,自治区发改委配套及地方群众自筹资金4574.0万元。

五、土地沙化防治

宁夏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盐池,灵武,陶乐的毛乌素沙地、中卫市北部的腾格里沙漠以及引黄灌区腹地的沙漠(永宁、平罗、贺兰)三个地区,1949年到新中国成立前,沙质荒漠化土地已达128.4万公顷。

1949年后,宁夏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是从“零”起步的。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65年,基础阶段。1950年在中卫县腾家滩成立中卫防沙林场营造防风固沙林研究机构,以减轻日益加剧的腾格里沙漠对中卫县城的侵蚀危害。1951年6月,确定了“面向沙漠,沙内设点,沿沙设带,联带成网”防沙造林技术方针,建立防风固沙林体系专题基础;1953年,在盐池、灵武两县交界处设立盐灵防沙林场。1957年在中卫成立固沙林场,1958~1959年,中卫固沙林场在沙坡头地段铺设方格沙障,实行草、灌、乔结合,完成固沙防护林的营造,保证了包兰铁路的安全行车。第二阶段:1966~1977年,营造防网固沙林面积仅为1.31万公顷。第三阶段:1978~2004年年至今快速发展时期。从1978年开始,宁夏的防沙治沙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徘徊探索步入快速发展时期。1979年,林业部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在银川市成立(简称“三北局”)。宁夏全境均被列入“三北”项目建设范围,“三北”项目的实施,加快了自治区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治理。1992年1月,编制完成了《宁夏1992~2000年治沙工作规划》,1995年12月完成并向林业部提交了“宁夏沙质荒漠化普查报告”,普查结果:全自治区共有沙质荒漠化土地125.6777万公顷,占全自治区总土地面积518万公顷的24.3%。通过对普查资料的分析,宁夏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演变分两个阶段,即1949~1970年,沙质荒漠化土地是增加趋势,20年内增加了4.26万公顷,年平均增加0.213万公顷;70年代后加大了治理力度,加之引黄灌区扩大耕地面积,20多年沙质荒漠化土地减少6.98万公顷,年均减少0.29万公顷,初步实现了沙质荒漠化土地的逆转。

img102

白阳镇李岔生态农田

在对外合作防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0年3月,日本海外林业咨询协会与宁夏林业厅就治沙造林合作研究项目签署了协议书,议定:在盐池县高沙窝林场合作营造治沙试验林50公顷,实施期1989~1992年,该项目于1992年圆满完成,并于1992年9月进行评审鉴定,结论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对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理论价值,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随后,1993~1995年,日本海外林业咨询协会再次与宁夏林业厅合作在灵武市白芨滩林场实施了“中日沙漠化土地农用林业试验模式的研究项目”,经鉴定该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从1981年起,分别在固原县、西吉县、同心县、盐池县、灵武市等县(市、区)的16个播区连续进行了8年的飞播造林种草试验,试验总面积达到6969.3公顷。1986~1988年,在盐池县、灵武市流动、半流动沙地上飞机播种治沙造林2400公顷。据1989年8月调查,保存率75%,植被覆盖度由10%~20%提高到40%~60%,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宁夏中北部干旱风沙地区,营造林木8万公顷,开发扬黄灌区和井灌区4万公顷,扎设方格状草障0.67万公顷,一些沙化土地变成了人工绿洲。其中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盐池、灵武营造灌丛固沙林(种植柠条)与加强管护、封沙育草相结合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已控制0.67万公顷流沙危害。中卫市北干渠地区和永宁县芦草洼吊庄开发区,已出现了人进沙退、林草种植业大发展的局面。在中部沙区,以防沙治沙、改善沙区生态条件为目标,通过兴修水利在沙漠边缘地带建设沙漠绿洲,实施划管封育恢植被、飞机播种造林治沙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加快了治理沙化、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步伐,每年人工造林治沙0.53万公顷以上,飞播造林治沙0.67万公顷以上,封沙育林育草0.67万公顷以上,已累计治理沙漠化土地33.3万公顷,实现了沙退人进。1995年普查,沙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132.6万公顷下降到126万公顷,沙漠化土地从整体上呈现出逆转的局面。

六、土地盐渍化治理

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末,引黄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总体减轻,但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有所加重。

截至2005年底,在引黄灌区44万公顷的耕地中,非盐渍化耕地2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6.46%;盐渍化耕地15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3.54%,3.4万公顷(占7.75%),重盐渍化耕地29.7万公顷(占4.49%)。另外,有盐碱荒地5.56万公顷。盐渍化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由1985年的40.4%降低到2005年的33.5%。同时盐渍化程度也明显减轻,中盐渍化耕地比重从29.6%降低到23.1%,重盐渍化耕地比重由16.2%降低到13.4%。2005年耕地土壤平均含盐量为1.65克/公斤,比1985年土壤普查时的2.15克/公斤,降低23.2%。地下水平均埋深由1985年的184厘米降低到2005年的236厘米,平均降低52厘米,降幅达28.3%。2005年春灌前,地下水平均矿化度为1.23克/升,比1985年1.63克/升减少0.4克/升,降幅为24.5%。

七、湿地生态保护

1.湿地的形成

(1)黄河湿地的形成。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宁夏平原就开始大规模地修筑引黄灌溉渠道,成为西北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工绿洲生态系统。20世纪90年代,灌区实际灌溉耕地达到32万公顷,每年从黄河引水约70亿立方米。平原上的人工水文网(渠系、沟道)与绝大部分湖泊、沼泽,以及约4.7万公顷常年水稻田,都依赖于引入的黄河水或其通过渠道、农田渗漏为地下水的补给以及黄河河床水流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除了黄河水源外,宁夏湿地小部分水源来自于贺兰山东麓、六盘山的地下水和山洪以及降水(部分转化为地下水)的直接间接补给。

(2)湿地形成发育。宁夏平原是地质时期新生代因断裂而形成的断陷盆地,发育了多种成因的陆地第四纪沉积物,最深处沉陷深达4000米,至今仍处于强烈下降。相对于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台地,年沉降幅度达2厘米上下,而沉降中心地段,也正是湖泊沼泽分布最密集的部位。

2.湿地类型

(1)扇缘湖。贺兰山东麓大小出口洪积扇发育,相互重叠,连接成宽广的山前洪积平原,由西向东倾斜,最宽处达25公里。

(2)牛轭湖。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中,黄河在平原上来回改道、游荡,其遗留下的古河道往往成为牛轭形湖沼。如平罗县黄渠桥至永宁县城经东、青铜峡市小坝一线,有呈串珠状的一长列湖群,沿黄河河道线状展布。

(3)震陷湖。宁夏平原处于中国南北地震带上的著名强震区,如宁夏满城是清初雍正元年(1723年)所筑的驻扎满族旗兵的城堡,位于宁夏府城(今银川老城)外东北2.5公里处。其城地势低洼,每届雨水季积水泥泞。乾隆三年(1739年)大地震后房屋尽塌,城垣低陷,地势更洼,形成积水沼泽,无法重修,只好将满城移建府城西7.5公里处(即今银川新城)。雍正年间新设的宝丰县城,同样于此次大地震中受到毁灭性破坏,地面下陷,河水泛滥进城,一片汪洋。此后宝丰县撤消,现今宝丰城(平罗县宝丰镇所在)内外仍见大片湖沼和积水洼地,居民仅偏居于南城一角。

(4)渠间洼地湖。古代灌区排水设施不完善,一旦渠道决口或排水缺乏出路,即在渠间洼地积水成湖,这是灌排不平衡、水利变成水害的产物,这一类型湖水较浅,或季节性积水。

3.湿地的类型、面积及分布状况

依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宁夏湿地可划分为2大类8种类型(因沼泽面积较少,将此划归为湖泊类型)。全自治区湿地面积共255743公顷,占全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4.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2%,湿地资源相对丰富。现将各类型分别阐述如下。

(1)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和泛洪平原湿地3个类型,总面积104716公顷,占全自治区湿地面积的40.7%。

永久性河流湿地。主要指黄河河床和低河漫滩,分布在银川平原、卫宁平原。黄河在宁夏中卫市南常滩入境自南向北流经我区中卫市城区、中宁县、青铜峡市、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永宁县、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石嘴山市惠农区等10个县(市、区),全长397公里,平均宽500~800米,面积为39700公顷,占河流湿地的38.1%,占全自治区湿地面积的15.5%。

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宁夏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主要有清水河、苦水河、红柳沟、葫芦河、泾河等,该类型湿地面积为10336公顷,占河流湿地的9.9%,占全自治区湿地的4.0%。

泛洪平原湿地。该类型主要以流经我区的黄河洪水泛滥期间淹没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及季节性泛滥的草地。总面积54140公顷,占河流湿地的52.0%,占全自治区湿地的21.2%。

(2)湖泊湿地。宁夏湖泊湿地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和水库5个类型,总面积151567公顷,占全自治区湿地面积的59.3%。

永久性淡水湖指常年积水的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宁夏银川平原地区,常年积水的淡水性湖泊的主要有水面、沼泽、草甸等地类构成,该类型面积为4247公顷,占湖泊湿地类型的2.8%,占全自治区湿地类型的1.7%。

季节性淡水湖指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泛洪平原湖。该类型面积138240公顷,占湖泊类型的91.2%,占全自治区湿地的54.5%。

永久性成水湖。该类型面积较小,共680公顷,占湖泊类型的0.4%,占全自治区湿地类型的0.2%。

季节性咸水湖。面积为5160公顷,占湖泊类的3.4%,占全自治区湿地的2.0%。

水库。指为灌溉、水电、防洪等目的而建造的人工蓄水设施。该类型面积3240公顷,占湖泊类型的2.1%,占全自治区湿地的1.3%。全自治区湿地分类面积。

八、湿地野生动物资源

本区动物地理区划上跨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和西部荒漠亚区,野生动物具有蒙新区、华北区和青藏区成分,以蒙新区成分为主。

1.宁夏湿地野生动物资源

史书记载很少,但近代科学工作者也在做相关的调查摸底工作。根据1986~1990年由原宁夏林业厅主持完成出版《宁夏脊椎动物志》和1995~2000年由宁夏林业厅组织对全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以及2002~2003年由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委托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该地区的湿地野生动物资源实地调查整理审核,宁夏脊椎动物共有415种20个亚种。其中鱼类31种,占宁夏脊椎动物总数的7.6%;两栖类有6种,占宁夏脊椎动物总数的4.6%;鸟类285种20个亚种,占宁夏脊椎动物总数的68.8%;哺乳动物74种,占宁夏脊椎动物总数的17.6%。

在上述野生动物中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金雕、小鸨、大鸨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斑嘴鹈鹕、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大鸳、猎隼、红脚隼、红隼、灰鹤、蓑羽鹤、纵纹腹小鹗17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3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规定附录I级保护的有2种,附录Ⅱ级保护的有15种,附录Ⅲ级保护的有9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有64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有16种。在湿地野生动物中属北界的有48种和27个亚种,属东洋界的有9种和3亚种。鸟类居留型中,留鸟有20种和17个亚种,夏候鸟有50种和45个亚种,旅鸟有42种和24个亚种,冬候鸟1种,繁殖鸟70种。

2.湿地植物植被

湿地植物区系和植物种类。宁夏湿地的植物区系主要以温带植物为主。通过调查,在湿地区域内植物分布界线明显,草本植物占优势,其中禾本科植物种数居第一位,菊科植物占第二位,豆科植物占第三位,同时还出现猪毛菜属、沙蓬属、蒺藜属的旱生植物的种群。植物的种类主要有水生植物,耐盐碱植物两种类型,且以草本植物为主。经调查,湿地维管植物种类有52科119属202种,浮游植物29科67属。

湿地植被类型和分布。依照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理确定的现代植物学的植被自然分类法,将宁夏植被类型划分为9个植被型,30个亚型,132个群系。宁夏的湿地分布面较广,湿地植被,仅分布在阔叶林、落叶灌丛、草甸三大类型之中。

3.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应在黄河、清水河等重点河流流域及主要湖泊区域内,选择面积较大、生态区位重要且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严重威胁的湿地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强化对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形成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湿地保护体系。

对面积较小,不宜或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因地制宜地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区的办法,有独立水域、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的湖泊、河流等以及各种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

污染控制,主要是控制农田退水、生活和工业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外部污染源对湿地水质、环境的污染,做到达标排放,及时治理湖内的污染底泥,对浅水区的水生植物生长带、水陆交错的湖滨带、侵蚀区的陆生生态带进行生态修复,改善湿地生态状况,调整、优化湿地生态结构;同时种植乔、灌、草保护带。

根据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区的原则和宁夏湿地资源的现实情况,建议建设银川东部黄河湿地、银川西部湖泊湿地、吴忠滨河地、中卫滨河地、石嘴山大武口湖泊湿地、中宁长山湖湿地6处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区。使这些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成为保护我国干旱区珍稀野生动、植物及特殊的自然景观。近30多年来,在西北5省区已建立了各种自然保护区78个,还建立了不少植物园和珍稀动物繁育站。同时,野生动物回归故乡的试验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九、生态环境

宁夏农牧厅和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封山禁牧前后生态环境质量的观测结果显示,封山禁牧仅半年的2003年,其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较2000年增加了9.78%,从五级提高到四级。其中生物年度指数提高了11.01%,植被覆盖度指数提高了16.90%,污染指数下降了44.2%。

1.森 林

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8.3%提高到2005年的10.5%。宁夏共完成造林面积27.5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21.26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造林3.6万公顷,占计划任务的115%,天保工程封育2万公顷、飞播0.6万公顷。安排退耕还林补植任务7.13万公顷,进一步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效。全区优势果品产业带共完成基地建设2.84万公顷。其中:枸杞0.36万公顷,总规模达2.1万公顷;红枣3.7万公顷,总规模达1.18万公顷;葡萄0.15万公顷,总规模达到0.8万公顷;杏产业1.8万公顷,总规模达8.66万公顷。据2004年全区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1999~2004年几年期间,全自治区沙漠化土地减少了2.54万公顷,尤其是沙漠化类型变化明显,表现在流动沙地减少了30.2%,固定沙地增加了10.2%。沙漠化趋势整体呈现逆转。

2.草 原

至2004年底,完成围栏任务31万公顷。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盐池县,2002年前,有明沙丘8万公顷,流动沙丘随处可见;目前只有1.33万公顷零星沙丘,90%的草原披上绿装。南梁村封育禁牧示范点围栏前产草量为26.7公斤/公顷,目前已达到106.7公斤/公顷,植被覆盖度由35%提高到了65%。全自治区186.67万公顷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3.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大约经过40亿年发生、发展演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了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的多样性。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提供了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必需品;对调节水文、气候,发展旅游、娱乐及科学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维护生态平衡,稳定自然环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保护、拯救、研究及合理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不但是一件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也是人类保护自己继续生存、发展的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4.多种物种岌岌可危

全球已知的生物推测为1300×104~1400×104种,已被确定的生物为175×104种,占生物总数的13%。据1995年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目前已有近万种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正濒临死亡边缘的动物有5400种,植物4000种。自1600年以来有记载的物种已有724个物种灭绝,还有3955个物种濒临灭绝,3647个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另有7240种骤减而成为稀有物种。有人预测1990~2000年世界物种的5%~15%将消失。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8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在世界的1200种栽培作物中,有200种起源于中国。我国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物种数约占世界的八分之一。当前我国受严重威胁的物种占其整个区系成分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濒危植物种数达4000~5000种,而巳列入濒危植物名录中的约5%在近数十年内灭绝了。

宁夏是我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2004年已建设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8个,总面积55.41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8.3%。

(1)野生动物。宁夏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共415种,隶属于5纲、29目、82科、247属,其中鱼纲31种,两栖纲6种,爬行纲19种,鸟纲285种,哺乳纲74种,在415种中有新科1个,种的新记录49个,亚种新记录5个。

宁夏境内野生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均为居留型动物。鸟类中,留鸟82种,约占宁夏鸟类总数的28.8%,夏候鸟116种,出于夏鸟类总数的40.7%,旅鸟67种,占总数的23.5%,冬候乌20种,占总数的7%(资料来源据:《宁夏脊椎动物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img10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毛脚鵟

img104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

宁夏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和六盘山,多属鸟类和大型兽类,大部分为保护动物,宁夏中间山盆地缓坡丘陵及北部平原,以爬行类、鸟类、鱼类和哺乳类中的啮齿目、兔形目为多。

宁夏主要经济动物有129种,占野生动物种数的31.1%,其中两栖类6种、爬行类10种,哺乳类35种,鸟类69种,鱼类9种。哺乳类经济动物主要有黄羊、麝、马鹿、岩羊、青羊、盘羊和野猪、石貂、兔狲、艾虎、狗獾等,数量不多,且多为国家保护动物。狍的数量较多,约有5000只。鸟类经济动物,鸟类的经济效益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效益表现为鸟类能为人类提供肉食、蛋和翎、绒羽。可供肉食的鸟类有鸭科20种,雉科8种,鸠鸽科1种,其他小型鸟肉均可食用,因体小量少常不为人们所喜食。食肉性鸟类共有161种(含亚种),占宁夏鸟类总数的56.5%。其中以鸬鹚、苍鹭、草鹭、白鹭、麻雀、秋沙、鹗、麦鸡、鸥、冠鱼狗、蓝翡翠等33种鸟类主食鱼类,对渔业有害。以苍鹰、雀鹰、鹜、雕、鹫、隼、鹗、鹞等23种(含亚种)鸟类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在消灭疫源动物,保护草原、森林和农作物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有害昆虫为食的鸟类有105种(含亚种),主要有鹆形目中的鸺、沙雉、浜鹬、燕鹆;鹃形目中的杜鹃,雨燕目中的楼燕、白腰雨燕:雀形目的燕、鹤、山椒鸟、伯劳、黄鹂、卷尾、红嘴山鸦、河鸟、点颏、红尾鸲、石鹇;鸫、莺、柳莺、戴菊、鹂以及山雀科中的大山雀、长尾山雀等,型形目的斑啄木鸟、鹃形目中的大杜鹃、中杜鹃等,全年均以昆虫为食,它们的存在抑制着森林、农田、牧场、固沙植物上的害虫,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人类做出贡献。特别是啄木鸟、山雀等专门搜食隐蔽于树皮裂隙或钻入树干内的害虫幼虫,卵及成虫,对保护森林有着重要意义。鱼类经济动物主要有鲤鱼、鲫鱼、白鲢、草鱼。

img105

2009年9用月20作者在西藏拍摄藏野驴

img106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猞猁

(2)珍贵稀有动物。宁夏境内有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51种,占自治区野生动物种数的12.3%。其中一类保护动物8种,二类保护动物43种,其名录及地理分布见表9-8。近10多年来,受保护鸟类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兽类如金钱豹、岩羊、林麝、盘羊等数量很少,处于濒危状态。另外,自治区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也有51种,加上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计102种,占全自治区野生动物种数的24.6%。

有害动物有仓鼠科、鼢鼠科、鼠兔科、兔科等共37种,占哺乳动物种数的一半。近年来,野生动物资源减少,但有害动物数量却日趋增多,黄鼠几乎全区都有分布,长爪沙鼠为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优势种,数量增加很快。有害动物破坏草原、森林、农作物、固沙植被,盗食粮食、传染疾病,为我区主要害兽。

(3)野生植物

药用植物。宁夏境内共有药用植物917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分属126科,453属。其中菊科105种,蔷薇科56种,豆科54种,毛茛科52种,伞形科43种,唇形科34种,百合科32种,蓼科28种,玄参科23种,禾本科22种,十字花科21种,藜科16种,桔梗科15种,龙胆科15种,小蘗科15种,茄科14种,石竹科13种,兰科12种,大戟科11种,紫草科11种(资料来源:《宁夏国土资源》,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全国重点普查的常用中药有363种,宁夏境内有157种,其中药用植物147种,占全国重点普查的常用中药品种的40%,占宁夏药用植物总种数的16%。重要的药用植物有枸杞子、甘草、麻黄、银柴胡、柴胡、锁阳、秦艽、党参、黄芪、大黄、白芍、赤芍、升麻、淫羊藿、杏仁、桃仁、李仁、地榆、白鲜皮、远志、酸枣仁、羌活、藁本、香加皮、黄芩、茜草、南沙参、茵陈、款冬花、蒲黄、知母、百合、黄精、猪苓等。

img107

药用植物

img108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雕

img109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宁夏药用植物种类,储量较大的品种有甘草、麻黄、苦豆子、地榆、柴胡、黄芩、芦根等,其余品种储量较小,只能提供少量的商品药材,如北五味子、北豆根、罗布麻、银线草、延胡索、桃儿七、七叶一枝花、藜芦等。

宁夏野生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六盘山,贺兰山及中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区。六盘山的种类最多,达600多种,蕴藏量也较为丰富。中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区主要盛产甘草、麻黄、银柴胡、锁阳、苦豆根、老瓜头等,多是宁夏药材的大宗品种,在区内外药材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宁夏珍贵稀有植物有1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二级保护植物有3种,三级保护植物有11种。分布于贺兰山的有4种,六盘山有5种,其他分布于干旱荒漠、沙区和河滩盐碱地。

四合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蒺藜科,为落叶灌木,高90米左右,是一种强早生植物,仅见于草原化荒漠地区,是阿拉善东缘的特有种,也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

胡桃: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胡桃科,为落叶乔木,高2.0~2.5米,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核仁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品,含脂肪60%~78%,蛋白质17%~37%,为滋利、强壮剂:胡桃油为干性油,可作食品及工业用油,树皮和外果皮可提取烤胶;内果皮可制活性炭。

裸果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属石竹科,为半灌木,高30~50厘米,是亚洲中部荒漠的古老残种,根耐旱,产于贺兰山山麓干旱荒漠地带,近年来很少见到。

羽叶丁香: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木犀科,为落叶灌木,高1.5~3厘米,分布于贺兰山南端和中卫香山1600~2200厘米的低山沟谷灌丛中,为我国特有种植物。

野大豆: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豆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亦称“乌豆”,是栽培大豆育种的种质资源,也为家畜所喜食,种子可食亦可药用。分布于灌区荒地、田边以及贺兰山汝箕沟,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沟水渠边。

黄芪:宁夏药用黄芪有2种,即野生种膜荚黄芪和栽培种内蒙黄芪,均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膜英黄芪分布于六盘山山坡林缘、灌丛、林问草地。膜荚黄芪和内蒙黄芪近年来在固原地区各县均有栽培。

img110

野生植物沙棘

胡杨: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杨柳科,落叶乔木,少数成灌木状,是一种抗干旱、抗盐碱、抗风沙的乡土树种。分布于中卫等县黄河岸边滩地,银川地区亦有栽培。木材可供建筑、农具、造纸用。

梭梭: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黎科,小乔木或灌木,高1~5米,是优畏的固沙树种,生于半固定的沙丘上,分布于中卫沙坡头,盐池县沙丘地亦有栽培。

白梭梭: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藜科,小乔木,高1~7米为优良的固沙树种,生长于沙丘上,在盐池县和中卫沙坡头均有栽培。

水曲柳: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木犀科,落叶乔木,高10~30米。分布于六盘山海拔1750~1900米的山谷。木材坚韧、纹理通直美观,是做木器家具的优良材料,亦可供建筑、造船、车辆、枕木、枪托等用,树皮可入药。

蒙古扁桃: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蔷薇科,旱生树种,常成群而生,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中、北段西侧浅山石质沟谷和阳坡山地,常生于海拔1300~2100米的干旱山地。

沙冬青: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豆科,为常绿灌木,是亚洲中部旱生植物区系中第三纪残遗的古老种类,也是旱生荒漠区唯一的一种常绿强旱生植物,为沙质、沙砾质荒漠的建群种,既可固沙,又可药用,并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沙冬青分布于贺兰山。

桃儿七: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小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果实均可入药。据研究,桃儿七所含足叶草毒素能抑制癌细胞分裂,用于治疗某些病毒和皮肤癌有显著疗效。分布于六盘山海拔1900~2400米的灌木林下或草丛中。

十、生态建设项目中的典型经验

1.盐池县土地沙化治理

宁夏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24.3%以上,而沙漠化的危机也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宁夏农科院选择了以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盐池县北部六乡为对象,连续10年总结出了“六个治理模式”,从而发展了区域生态经济。

2.治理的区域

治理区地处盐池县北部,总面积2811.7公顷,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5.43%,占盐池县总面积的41.6%,包括高沙窝、苏步井、柳杨堡、城郊、王乐井、鸦儿沟六乡,42个行政村214个自然村,总人口57251人,农业人55785人,劳动力222415人,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公里。

该区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台地,地面经过长期剥蚀,形成波:起伏的高原地表景观。多数地面海拔1400~1500米左右。气候属于典型的中温地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30~300毫米之间,干燥度3.1。潜在蒸发力2100毫米,无霜期120天,8级以上大风年均25天以上。天然植被从东到西由典型草原逐渐过渡到荒漠草原,相应的土壤由普通灰钙土变为淡灰钙土。由于自然环境严酷及生态环境的脆弱,在“七五”期间,治理区粮食产量人均230.7公斤,农业农民人均收入295.8元,低于全自治区平均水平。

3.制定治理区划方案

通过对盐池县北部六乡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研究和评价,把治沙的最佳方案最终选择在区划上,对盐池县北部六乡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人口—农林牧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确定了以林草建设为环境改善为重点,以畜牧业为经济收入为中心,以节水为农业发展为关键,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地资源,培植沙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设思路。

4.建立重点沙区生态网络体系

在森林资源较为贫乏,自然环境较为严酷的盐池干旱风沙区,森林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城镇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林农复合体系等点、线、面构成的多林种、多树种,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多样,层次复合,效益良好的绿色人工生态网络体系。

截至1999年度,宁夏农科院在盐池北部六乡治理区坚持按地域自然特点、按风沙危害程度和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打破村的界线,集中连片,完成人工造林4.62×104公顷(验收合格面积)飞播造林2.51×104公顷,使林地面积由治理前的2.67×104公顷增加到9.80×104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4.85%。初步构成了以防风固沙林、固沙型饲料为主体,辅以农田防护林、经济林、公路林、村镇庭院绿化,保护2.23×104公顷耕地(其中水池0.19×104公顷),27万羊只,5.73万人口的,以户为单元的“小生物圈”,以村为单元的“多元系统”,以乡为单位的“生态网”,以大面积覆沙梁地与滩川沙地类型为基本单元的“三圈”有机结合的点、线、面相互衔接的林业生态网络工程体系。治理区的林木覆盖率分别比“七五”和“八五”末提高了25.37%和10.29%,建立优良灌木柠条采种基地0.33×104公顷,使环境面貌、生存、生产条件以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改善。

5.发展高效生态草地畜牧业。

10年来,封育划管、补播改良及草场围栏8.53×104公顷,其中封育划管草场6.46×104公顷,补播改良草场1.47×104公顷,使6.67×104公顷沙化土地得以治理,1.33×104公顷的流动沙丘初步得以控制。草场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建成的草灌混交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达到201.2公斤,比未治理草场高1.32倍,单位面积内可食产草量增加到每公顷2263.5公斤,是未治理草场可食产草量的1.53倍。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舍饲温棚育肥养羊,近30%的羊只进入全舍饲、半舍饲管理,由此带来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草食家畜年未存栏数压减3.31%,羊只饲养总量增加25.19%,出栏总数增加了72.87%,肉类总产量比“八五”末增加37.87%,其中羊肉产量比“八五”末增加87.88%。沙化严重地段的植被覆盖度已由治理前的14%~21%上升到了35%以上。

6.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

土地利用不合理是造成该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确保农林牧协调发展,维护本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

本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广阔,人均占有农林牧业生产面积4.61公顷,其中耕地0.79公顷,林地0.5公顷,草原3.3511公顷;每个劳动力负担13.3公顷,其中耕地2.28公顷,林地1.39公顷,草原9.7公顷,反映出人均耕地过重,投劳投物不足,粗放耕耘,靠天种植,广种薄收等。为此,“八五”“九五”期间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作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重点建设内容,取得了较好效果。柳杨堡试区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农林牧用地由1∶1.2∶3.59调整为1∶4.03∶6.71。这一用地比例充分体现了生态脆弱区林草及牧业用地的主导地位,特别是人工草地面积的扩大和以柠条为主的防风固沙饲料灌木林立复合草场的建设,有助于草地质量的提高和增强畜牧业发展的后劲。

7.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土地质量

盐池北部干旱风沙区无地表水资源,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已被开发出井灌水浇地面积0.36×104公顷,但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和单位产出效益低下。以柳杨堡试验示范区为例,1995年水浇地面积为0.018×104公顷,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40公顷,全年总灌溉用水量约为83.84×104公顷,其中夏粮小麦面积占60.7%,灌溉量为60.84×104公顷,占总灌溉量的72.6%,其他作物面积和灌溉量仅占39.3%和27.4%。1999年种植结构优化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了12.3%,总灌溉量减少了14.54×104立方米,减少21%。其中夏粮小麦压缩到3公顷,为总播种面积的20.49%,总灌溉量减少了49.12%,用水量减少量是面积减少的2.44倍。

十一、建设沙区农户庭院经济,因户制宜,多元化发展

在实施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工程建设和治理试验中,针对沙区农户土地资源丰富、居住分散、环境状况不一,经济条件的差异、生产经营活动的多样等现状,采取“因户制宜、分类指导、多元化发展”的庭院经济开发建设方针,建立起以下几种合理利用资源的多种类型经营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型庭院经济模式。

1.种植模式

研究及生产实践表明,户建一栋面积为0.028公顷日光温棚,进行反季节和早上市蔬菜种植,年单棚纯收入因经营水平高低有差异,一般在2000~4000元,可使5口之家人均收入增加4.08万元。单棚土地生产效益是水浇地粮食作物产值的9.5倍,是经济作物的6~8倍。

2.复合模式

户建日光种植温棚1幢,面积0.028公顷,拥有新旧果园0.67~1公顷,以苹果、梨、枣为主,开展以蔬菜果树种植为主的庭园经营生产,年均果树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温棚种植收入4000元,可为五口之家人均增收1400元。

3.药材种植模式

利用土地集中于庭院四周,便于管理的优势,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以种植多年生麻黄为主的中药材作为主要经营内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研究表明,每种植0.067公顷麻黄,年增收700~1400元,并降低生产费用100元左右。户有麻黄0.267公顷的5口之家,年可增收2800~5600元,人均560~1120元。

4.种草养畜类型

在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开展饲料、粮食与人工草地(紫花苜蓿)的种植活动,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草料,以羊只为主的快速育肥养殖业,又为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肥源和资金,两者的结合既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五口之家农户种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1.33公顷,进行栈羊、生猪养殖(羊35只左右、生猪10头左右),年可收入1万~1.25万元,占家庭总收入的60%左右,人均年增收可达2000~2500元。

5.日光温棚种养结合(四位一体)的复合经营类型

该模式把温棚蔬菜种植与温棚养殖相结合,目的是提高光、热、水资源利用率,向市场提供优质蔬菜及肉类。蔬菜以黄瓜、西红柿、甘蓝、芹菜、油菜为主,养殖业以猪为主。同时,“四位一体”温棚可利用人畜粪生产沼气,为生活提供能源,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利用温棚的高温建造浴室,改善村民的卫生条件。

十二、效益评价

1.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变化

在“八五”生态建设的基础上,“九五”综合治理工程实施4年,盐池县北部六乡农业总产值由1995年的6672万元提高到8824万元,增长了32.25%;人均纯收入由544.05元,增加到1083.67元,年均递增率20.72%,总增长99.1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9.73%,下降了11.61%;人均占有粮食与1995相比,增加了11.5公斤。

2.经济效益

“九五”期间,盐池县北部六乡综合治理的投资现值为15582.67万元,收益现值为44956.77万元,净收益为29374.1万元,治理工程产投比为2.89。

3.资源效益

林草生物量。“九五”综合治理期间营造的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饲料林以及治理草场,在建设期内各年度生物产量变化直接反映了综合治理形成资源效益的规模和成果。

林草质量。综合治理区内万元产值林草生物量耗量和人均占有林草生物量的变化,是林草质量变化的表现指标。

4.生态效益

林草面积提高。林草面积是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进行防风固沙、改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发挥防护效益的主体,其面积变化情况。

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根据日本林野厅《关于森林问题效益报告》,林草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可吸收1.6公斤的二氧化碳,放出1.2公斤的氧气,因此可计算出来林草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5.效益综合评价

根据综合治理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用林草生物量等12项单项指标作为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运用具有综合性、动态性、横向可比性的综合指数法来评价综合治理的综合效益。

结果表明,在“八五”治理的基础上,“九五”期间经过4年沙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治理区资源效益由1增加到1.489倍,经济效益由1提高到1.564倍,生态效益改善2.29倍,社会效益提高1.557倍,综合效益也比治理初增长了1.722倍,说明以沙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为代表的社会林业工程对当地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案例1:彭阳县山、水、田、路、草、治理成为全自治区推广的样板

彭阳县自1983年建县以来,结合本县实际,立足于生态立县理念,始终坚持合理规划、综合治理,依靠科技支撑,狠抓生态恢复。立足长远,突出效益,创立了干群合力,齐抓共建,建管并重等综合治理措施,创出了“88542”(即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先挖宽80厘米,深80厘米的槽子,边挖边筑高50厘米,宽40厘米的埂子,最后回填槽子,使田面宽2米)。这种整地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拦截地表径流,同时可有效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障树林的生长量。荒山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以荒山治理为主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之路。彭阳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指出:以小流域水土治理和农业开发相结合,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沟、坡、梁、峁、塬、滩综合治理,治理一条流域,建立一个基地,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建设“绿色彭阳”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几任县委书记一本经,几届县长一道令,几套班子大合唱。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了生态建设的持续性和连续性。

他们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摆在全县一切工作的首位,全力以赴,常抓不懈,提倡“一分造九分管”,先后制定了《彭阳县林木管理办法》《彭阳县退耕还林草办法》《关于实行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决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案例2:彭阳“两杏一果”产业

在“九五”“十五”期间,彭阳县抓住“两杏一果”扶贫开发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机遇,把农民人均0.3万公顷经济林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培育退耕后续产业的主要举措,大力发展杏产业。目前,全县“两杏一果”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72.7万公顷,挂果面积1.3万公顷。正常年份可产鲜杏12000吨,杏核2000吨,杏仁600吨,成品杏干1200吨,经济收入超过700万元。杏子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资源优势,逐步成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仁用杏之乡”称号。

img111

彭阳杏

为了做大做强杏产业,彭阳县高度重视杏产品的加工开发和转化增值,兴办了彭阳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和彭阳县林果发展公司两家杏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设计年产量达10.5万吨,已开发出了精杏脯、果丹皮、五香杏仁等10多种产品,生产的“茹阳”牌果脯和“云雾山”牌杏仁饮料等杏产品畅销西北各省区,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中城市,“云雾山”系列产品曾被评为“宁夏第四届著名商标”。县林果公司被区旅游局指定为“旅游商品定点企业”,并被自治区农牧厅定为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杏产业的更快发展,杏产业产加销、贸工林一体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案例3:彭阳县小流域治理

彭阳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92%,年流失土壤总量约1400万吨,他们一直坚持综合治理,在区域布局上,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高程和气候特点,结合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北部为水保饲料林,中部为“两杏”经济林,西南部为水源涵养林;“山顶沙棘山桃混交、山坡桃杏缠腰、隔坡地埂苜蓿宁条”,还有“两杏一果”扶贫开发生态项目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通道工程”、退耕还林(草)项目等。如今,这里的荒山披上绿装,经过治理的小流域绿色成片,基本上实现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坡地修台子,沟底穿靴子”。有一组数字折射出这个县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为什么得到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的为什么得以提高。自1996年开展“88542”整地以来,每年完成0.67万公顷造林,累计移动的土方达到8192立方米,修筑的水平沟长度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

img112

小流域治理

彭阳县的具体做法:一是从宣传教育入手,激发群众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综合治理”的原则。三是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坚持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林草间作、封造结合。四是坚持“四个结合”。即:荒山治理、退耕还林(草)与农业基础建设相结合;荒山治理、退耕还林(草)与兴修小型水利工程相结合;荒山治理、退耕还林(草)与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荒山治理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五是坚持走“以进保退、以退保调、以调保收、以收保稳”的思路,确保退耕还林满8年取消国家补助粮后,“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保证农民稳定增收。

目前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54%,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600多万吨,植被覆盖率达到33.5%,基本上做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县”。

案例4:盐池县刘窑头流域治理

盐池县刘窑头流域青山乡郝家台村,现在为绿色所掩盖,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曾是四季风沙弥漫。那时,这里住的人家每年要拿出两三千元雇人往外运沙子,“沙进人退”使这里的人几乎全部搬迁。1998年以来,在县、乡政府带领和指导下,这个村在周边地带营造乔木林、灌木林和经济林,在荒漠的草原上封育补播和进行人工种草,还通过打机井、挖土圆井、带子井(从沙漠潜表层开挖出水,由波导管引至几里以外的水窖——带子井内贮存)蓄水、修鱼塘、建塘坝和配套低压管灌,实现了农田的节水灌溉。刘窑头小流域三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平方公里,灌草覆盖面率达到85%,生态景观大为改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629元增加到2005年的1512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img113

草方格

案例5:隆德县梯田建设

针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隆德县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县广大回汉人民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科学规划,务实苦干,把梯田建设作为扶贫开发,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来抓,采取人修和机修结合,长年大干的做法,经过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奋斗,全县共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68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5.9%,坡耕地梯田化率达到93.1%,农民人均基本农田3.2亩;工程措施、林草措施、管理措施、开发利用措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规划科学;近5年全县退耕还林还草1.70万公顷,禁垦坡度以上的耕地全部实现了退耕,森林覆盖率达到25.6%,林草覆盖率达到42.8%,地埂利用程度约66%,梯田完好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2%。2005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

img114

水平梯田

隆德县在梯田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把梯田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水灌溉相结合,与田间道路建设相结合,与培肥地力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相结合,与种草养畜和产业结构调查相结合,建立了“统一规划,部门联合,整合资金,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为同类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隆德县梯田建设的实践证明,梯田建设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长期有效的根本措施;是提高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黄土丘陵沟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禁牧成果的根本保证;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是山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主体工程;是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

6.建 议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为了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稳步协调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改善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中央投资为主、地方配套为辅的总指导方针下,宁夏编制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规划,先后铺开了许多生态建设项目,对于改变宁夏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地方政府要统筹兼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以求项目立项的民主化和实施的科学化。

(2)建立项目综合管理和监察机构。该机构应由各级地方政府中的监察、计划、财政、审计、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和建设等职能部门组成,统一行使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能,强化对生态保护的监督和环境建设的综合协调与督察工作。

(3)设立权威性的生态项目评估机构,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进行科学评估。由自治区各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生态项目评估机构,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乃至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和全过程评估,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4)建立项目的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带动项目的规范化。对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效果必须通过环境监测及时将结果反映出来,这是加强项目监管,提高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

(5)项目的专家咨询和管理队伍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应注重发挥专业人员和专业咨询机构的作用,依靠专业人员和中介组织,建立项目的专家咨询HE项目数据库和监管评价数据库。

(6)建立健全项目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国土防治法》《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遗迹保护法》《人文遗迹保护法国家公园保护法》《风景名胜区保护法》《防洪减灾法》《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等法的实施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