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一、生态环境问题(一)生态环境的概念探讨生态环境的概念,首先要了解科学的环境涵义。其中,一类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在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一类生态环境问题。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一、生态环境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概念

探讨生态环境的概念,首先要了解科学的环境涵义。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它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所谓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即围绕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环境概念理解的角度不同,使用的范围就不同,有时许多专家学者把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概念等同来看,但我们这里根据文章阐述问题的需要,把生态环境定义为,生物有机体周围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总和。生态环境由许多生态因子综合而成,对生物有机体起着综合作用。生态因子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如光、温度、水分、大气、土壤及无机盐类等,生物因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自然界中,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地对生物发生作用,各个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综合的条件下表现出各自的作用,各生态因子的综合即为生态环境。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涵义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地震造成的地质破坏和水体污染等。一类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又叫人为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分为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生态污染是指由于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环境排放的、超过自然环境消化容纳能力的有毒物质或能量致使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一类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在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一类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毁灭、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破坏是一种结构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旦遭到破坏,就失去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律性,其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无法自行恢复的。需要在人类的调控下恢复其功能,但这种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演化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由于人口数量极少,生产力低下,人们还没有能力去创造人工环境。生存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虽然乱采乱捕、滥用资源,使资源遭到破坏,但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基本不存在人为的环境问题。

在农业社会中,人类以养殖和种植业为主,人们的生活资料虽然还是原始加工,但生存环境却得到了改善。在一些局部范困内,开始出现了生态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垦荒地和砍伐森林,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旱涝灾害经常发生。农业生态破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18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立在个人才能、技术和经验之上的小生产被建立在科学技术成果之上的大生产所代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人类的经济活动大规模地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也改变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工业文明创造了较高的生产力,但同时带来了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产生了严重的生态污染。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的大气污染事件,就是典型的工业污染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在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的工业废弃物也迅速增加。例如,1952年12月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1953年日本的水垢病事件;1963年日本的米糠油事件都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区域性环境问题。在这一时期,人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尚未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发展成了包括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在内的综合性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过快增加和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使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其补给和再生能力,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另外,由于排入自然环境的工业和生活废弃物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干扰和破坏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正常循环和交换方式,甚至影响到了全球气候的变化。这两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相互影响,形成了复合效应,不仅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造成危害,而且形成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有的还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四)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由多方面原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传统的生产模式和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1.缺乏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活动和环境影响的一种认识,它左右着人们与环境的关系,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决定着人们行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果。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后果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及其功能缺乏全面认识;对保护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的密切联系缺乏足够认识。

2.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工业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益差,属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产出的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经济增长靠高物质投入支撑。例如,我国1952~1989年国民收入增长8.6倍,能源消耗却增长14.9倍,有色金属消耗量增加23倍铁矿石消耗量增加24倍。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

3.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施里达斯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一书中指出:“消费问题是我将要讨论的总称为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环境的压力和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全世界的人们使用或浪费能源和原料而产生的。”这里所讲的消费就是指不可持续的消费。不可持续的消费分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是指对资源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并由此造成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或生态污染。一种形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指对资源和能源不合理地过度消费,并由此造成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或生态污染。

二、中国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其土地面积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2001年其人口3.62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4%,除汉族外,西部地区共有51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西部地区的黄河、长江中上游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铸就了民族精神与品格,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民族文化与文明。西部地区是我国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西南、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全国的气候、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中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人口大国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而对于地广人稀,但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很脆弱的西部地区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造成的交通不便等原因,目前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西部地区的落后已经并仍在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经济发展的后劲、产业的战略性调整、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协调,乃至我国国际竞争力和社会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其国土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6%,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战略地位决定着西部的环境安全,并直接影响着东部和全国的环境安全。一方面,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湖泊淤积,悬河、悬湖增多,调蓄洪水能力降低,加剧了洪涝灾害;另一方面,黄河上游水生态平衡失调,江河断流,直接影响了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同时,生态恶化导致强沙尘暴频繁发生,西北成为我国华北地区甚至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风沙源。总之,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直接威胁着全国的生态安全。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天然资源丰富,森林面积7038万km2,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5.3%,草场面积32347.1万km2,占全国草场面积的97.78%,耕地面积4966.3万km2占全国耕地(13003万km2,即19.5亿亩)的38.19%。人均占有耕地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耕地占西部地区面积的比例仅为7.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得多。由于受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西部地区植被类型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分布性规律;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植被类型有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森林草原带、温带干旱草原带和荒漠等;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植被一般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西部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的造林树种有刺槐、杨树、柳树、杉类、松类、柏类、栋类、樟、枝柳、沙棘、柠条、紫穗槐、沙柳、花棒等;经济树种有柑橘、油茶、桑、苹果、桃、杏、核桃、杜仲、漆树、枣、葡萄、竹类等;人工种草以狩猎、沙打旺、小冠花、禾本科牧草等为主。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林草植被覆盖度为13.8%,主要分布在林区、土石山区和高地草原区,其他大部分地区是荒山秃岭;长江上中游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为24.6%,虽然植被生长茂密,但在低海拔的山地丘陵地区,人为破坏植被严重;新疆的林草植被覆盖度仅为1.7%,主要是荒漠植被、盐生植被和草甸植被。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物群落和植被类型,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中国森林资源蓄积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少,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国家之一。中国土地总面积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左右,森林蓄积量还不足世界的3%。具体到西部地区而言,目前,共拥有林地面积有7038万km2,森林覆盖率为10.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6个百分点,且分布极不均衡。其中的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相对丰富,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却少得可怜: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和重庆五省市自治区的森林覆盖率均在20%以上,而新疆(1.08%)、青海(0.43%)和宁夏(2.20%)3省区则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大多数省区的人均占有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各有7个省区,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6个省区。

草地是六大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之一,全国有草地面积4亿km2(60亿亩),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3%,居世界第二位,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倍,林地面积的4倍。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的重要屏障;是我国环境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草地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肉、奶、毛、皮等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与森林资源的稀缺情况相反,草地却十分广阔。其中尤以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6省区为甚。西部地区可利用草地约26047.8万km2,占全国的97.83%。我国主要牧区几乎全部分布在西部。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中国的湿地面积达6590多万km2,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km2,包括沼泽约1197万km2,天然湖泊约910万km2,潮间带滩涂约217万km2,浅海水域270万km2;人工湿地约4000万km2,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km2,稻田约3800万km2。虽然多数湿地分布在东北、南方等地区,但是,西部地区青海湖的鸟岛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内蒙古达赛湖和内蒙古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14个国际重要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且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的湿地又多为咸水湖和盐湖,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具有很好的原始性、自然性。其作用是为牧业、渔业、城市供水和旅游提供物质基础;为众多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资料来源:2005年9月《半月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1/5,降至1700m3左右。水资源状况是制约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地广水稀,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是该地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有效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西部地区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连接多个贸易口岸。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十分可观。依据已探明的储量,西部地区的煤炭占全国的36%,石油占12%,天然气占53%。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前茅。西部地区水电资源十分丰富,长江和黄河的上、中游都在西部地区,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全国规划中的十大水电基地中有7个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和重工业基地。

1.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如西安的飞机制造业、重庆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甘肃新疆的石油化工业、内蒙古四川的钢铁工业、四川的电子工业、贵州的煤炭工业、内蒙古的毛织业等,许多国家重点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地处西部地区,西安、成都、重庆更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众多国家军工企业近年来军转民用发展迅速,给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活力。各省区省会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具规模,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条件和投资环境。

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密度为42人/km2,耕地面积4966.3万km2,农业人均耕地0.13km2,农业人口2.58亿人,农业劳力1.26亿个;是中国主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和棉花调出区。拥有多种充足的农业、植物资源可发展加工业,如新疆的水果、棉花,内蒙古的畜牧业等,可供食品和纺织加工;四川及云南中药材占全国已发现品种的50%以上,适宜发展中药业

2.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比较

从国家公布的统计资料看,由于东部地区(京、津、沪、鲁、苏、浙、闽、粤)经济发展显著加快,西部地区(渝、川、云、贵、藏、陕、甘、宁、青、新、桂、内蒙古,其余省区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扩大,东部GDP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50.1%提高到1990年的52.4%和1998年的58.3%,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15.6%提高到1990年的15.9%。20世纪90年代后则持续下降,1998年下降到13.9%。人均GDP,东部与西部相比。由1978年的1∶0.52(以东部地区为1)扩大到1998年的1∶0.4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2001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增加到了19.02%,人均GDP达到了5032元,比1998年增加了1001元。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与东部地区人均GDP之比却在1998年的1∶0.42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到1∶0.360。西部地区的现实经济力明显落后,各省区市经济力水平都较低,排在全国前20位的只有四川、云南、陕西3省,但也只排在第15、第18和第19位。其余7省区市均位居20位之后,新疆位于第23位,重庆、贵州、甘肃、宁夏、青海、西藏位于最后6位。经济活动能力:在31个省区市经济活动能力排序中,四川、云南、新疆分别位于第14、第15和第19位,其余7个省市均位于20位之后。从经济总量上看,2001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8248亿元;占全国的19%,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6.32%和中部地区的48%,东西部地区相差1.75倍。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32元,除新疆外,其余省区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人均仅2895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属于极低收入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的50%)。由于经济落后,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外经济影响力排序中,西部地区只有四川位于第17位。其余9个省区市排序情况分别位于最后的第23位至第31位。目前,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为7.4%,而东部地区已经达到55%。

根据《中国各地区工业化水平分析》(崔向阳,2003)一文,计算出全国工业化指数的平均数是3.2,在平均数以上的省区只有13个。由此认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极不平衡,大城市工业化水平高,农村地区工业化水平低;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少,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多,并通过计算的工业化指数对各地区工业化的聚类分析。即把全国分为5大类。第1类包括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工业化指数在7.51以上,可称为工业化发达地区;第2类包括浙江、广东、辽宁、江苏4个省,工业化指数在4.73~5.35之间,可称为工业化较发达地区;第3类包括福建、黑龙江、山西、山东、湖北、河北6个省,工业化指数在3.20~3.96之间,可称为工业化一般地区;第4类包括青海、吉林、陕西、重庆、宁夏、新疆、内蒙古、江西、甘肃。湖南、四川、安徽、河南13个地区,工业化指数在1.54~2.63之间,可称为工业化不发达地区;第5类包括广西、云南、贵州、西藏、海南5个地区,工业化指数在1.09以下,可称为工业化最不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12省区均属于4类和5类,特别是工业化最不发达地区的5个省区全在西部地区。

从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来看,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三次产业比例为25∶40∶35,这一比例大体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的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分别高出东部和中部10个和1.5个百分点。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使得经济附加值率较低。二是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用地面积大,坡耕地占到农业用地的40%以上。三是经济结构单一,种植业占到人均收入的40%以上,群众生活贫困。四是土地经营粗放,农业生产水平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五是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人均耕地面积差异很大;西南地区人多地少,西北地区地广人稀。

2001年西部地区财政收入总额为1301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6386亿元的7.9%;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4308亿元)和中部地区(4309亿元)的30.2%和32.2%仅比广东省财政收入高141亿元,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财政的入不敷出大大削弱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直接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偏低。2001年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为4843.65元和2291.1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5元和489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东部地区(也是全国)最高的上海为9336.10元,而西部地区最低的内蒙古仅为4195.62元,最高与最低相差1.2倍。在“八七”扶贫计划划定的529个贫困县中,307个县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73个、陕西50个、贵州48个、四川43个、甘肃41个。在1998年全国3412万贫困人口中,48.2%的贫困人口都分布在西部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