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向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多元化发展标准化、可持续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着眼于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以提供顺畅、便捷的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向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多元化发展标准化、可持续化发展。

(一)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广佛地铁的应用。广佛地铁是内地首条城际地铁线路,也是广州亚运会的重要配套线路。其车站机电安装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通风空调、给水排水消防设施、智能建筑系统、屏蔽门、电梯等。地铁采用全新的智能化综合消防安全系统,其中包括防排烟、水消防、安全导向、防灾通信、防灾报警、综合监控等多个系统。

一般地铁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归属于通信传输系统部分。综合布线作为传输的信息通道是智能建筑的核心基础设施,因此传输系统是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其功能是为通信系统的各子系统以及其他机电系统提供控制中心至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车站至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的信息传送平台,其重要性及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地铁安防系统主要有视频监控、门禁和报警三大部分,都具有重要性。其中地铁监控具体包括:行车监控(车辆进/出站、站台等)、营运环境监控(机电设备、供配电房、售票亭/柜等处)、公安治安监控(站内、外公共部位)、管理监控(内部监管)等。另外,用于监控列车运行状况的隧道轨道监控系统、车载监控系统随着诸多技术难题的解决,也在慢慢地进入到实际的应用。

(二)城市轨道交通集成化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的集成化趋势主要体现在集成化管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集成化管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铁道、轻轨等)是属于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身的复杂系统,只有采用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从单一的线路布置,发展到采用先进技术组成的复杂而通畅的轨道交通网络,为城市交通建设引入了立体布局的概念,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资源集约利用、环保舒适、安全快捷的大容量运输服务方式,它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互不干扰,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较高的服务水平、显著的资源环境效益,是解决特大型城市交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的特点就是必须考虑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应该面向项目涉及的各种管理单元(要素),包括项目资源、组织、技术等,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进行整合,考虑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管理,提高项目的整体功能和管理效应。

(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在建设过程中,对运营业务深入研究,提出适合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业务模式,例如提出了基于乘客旅行信息的“两阶段、双比例”清分方法模型,以乘客旅行时间最短作为决定出行路径的关键因素,通过各运营商承担的运营里程确定清分比例,从而实现4 h内对1千万人次出行数据的清算处理。在工程设计阶段,通过多次设计联络会议,以轨道交通运营业务需求为主导,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资源共享性,统一与创建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相关的技术标准、业务规则、服务规范,使不同制式和技术水平的专业系统得到充分衔接和整合,提高了运营管理的规范性及网络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将推动我国轨道交通等领域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① 运营管理体系由单线运营管理向网络化运营管理的转变;② 建设模式由传统分散建设向集约化、系统化建设的转变;③ 监管方式由粗放型向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④ 数据管理由信息孤岛向集中共享的转变。从而对加快基础设施“政府科学监管、适度竞争机制、投融资方式多元化”的格局形成,实现轨道交通路网“安全、高效、均衡”的运输提供了组织保障,奠定了技术基础。

(四)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趋势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同运量等级的线路,有不同形式的交通系统适应,在同一等级线路上,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交通形式以满足不同地区交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着眼于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地铁建设标准规定,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主要客运通道上单方向高峰小时达3.5万人以上,远期单方向高峰小时要达5万人以上。允许建设地下铁道,实践证明此标准定得偏高,全世界几百条地铁线路,很少有这样大的运量。但按照城市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因此,有的城市规划在次繁忙客运通道上,以及在居民住宅小区与主客运通道或客运枢纽间,建设轻轨系统,以形成合理的轨道交通网;有的城市正在探索建设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还有的城市在旅游观光地区拟建磁悬浮试验线;上海、广州、北京建设近郊和远郊的市郊铁路,以促进城市规模效应和城市边缘和卫星城镇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领域也将从单一走向多元,“服务就是软实力,服务就是生产力”。优质的服务是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塑造软实力的关键,在打造一流服务过程中,企业的品牌、文化、创新能力、团队意识等也都同步得到了加强和提高。这些都表明我国不同种类的轨道交通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

(五)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趋势

标准化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基础工作,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资源共享、执行国家技术政策的基础措施。通过标准设计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可以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是指不针对特定工程项目而是按通用性条件编制的、供建设中大量重复使用的设计图纸。它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国家主要技术政策、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节约建设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推广先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勘测设计的可靠手段;是完成工程建设的有效保证;是推行设计标准化、构件厂制化、施工机械化的主要设计文件。

1. 城市轨道交通推行标准设计的必要性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

(2)避免反复设计和重复研发。

(3)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的标准化和模块化

(4)有利于网络化管理。

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标准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逐步建立和正在完善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范化发展、实现行业技术标准的协调统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是以城市为单元等原因,尚未开展行业层面的行业标准图设计工作。但是,为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管理者意图,提高建设效率,方便运营维护,尤其是近期适应实现网络化管理的需要,标准设计工作正逐步展开,标准化分为以下3个层次:

第1层次是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正在积极组织本城市的标准设计,以统一不同设计单位的设计技术标准,满足建设工程的实际需要。如上海地铁申通公司于2006年组织编制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及通用图系列,已应用于上海地铁的新线设计中。北京地铁借2007年的6条新线同期开工建设的契机,以总体咨询单位为龙头,组织编制了部分专业的通用图。

第2层次是各设计单位将积累的设计、项目管理经验汇总进行标准化设计,编制了部分院内通用图,并已经应用于国内外的多个工程中。

第3层次是每个城市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条线路设计由总体总包设计单位牵头,编制了工程内部的技术规定和通用标准设计图纸,以统一各分包单位的技术标准,提高工效。

3. 国外及相关行业标准设计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参考国际铁路的标准化成果、设计、施工规范和产品标准编制,如UIC、AREA、JR、DB等,都是非常成熟和常用的。对于产品的标准设计,前苏联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开发模式,即由设计和科研单位进行产品研发,经过全部试制、试验后形成产品的标准设计,由制造商进行生产加工。其他市场经济的国家多为产品制造商进行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换代,是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开发,产品可以应用于全球。

(六)轨道交通可持续化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营和管理成本高,这使得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成为政府长期的财政包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问题,成为我国各城市地方政府和业界急需突破的瓶颈性难题。

香港制定的交通发展策略是“交通发展与土地发展一体化,并配合各卫星市镇的交通需要,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这是结合土地用途、运输及环境的科学化规划理念,符合现代化的工程管理策略。经过30多年的发展,香港地铁建立了“铁路+物业”(或称R+P)综合发展的成功模式。香港的地铁系统被公认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铁路系统,以其安全、可靠、卓越的客户服务及高成本效益见长,日均载客量逾430万人次,港铁公司成为全球少数有盈利能力的铁路运营公司。香港成为世界上交通费用最低、交通最方便的城市之一。公共交通便利性也成为香港社会整体竞争力突出的优势。港铁公司“铁路+物业”综合发展的成功经营模式,实质上是港铁公司与政府密切合作、共同规划,将地铁建设、运营和沿线物业开发科学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香港铁路规划如图1-10、图1-11、图1-12所示。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结合实际情况,借鉴香港“铁路+物业”综合发展的经验,探索“以地养铁”等融资模式,即通过轨道交通站点和线路周边地块的商业开发,将收益用于支付和补贴轨道建设和运营的资金成本。然而,土地开发的收入只占地铁公司收入来源的小部分,还不足以满足地铁运营的成本,大多数城市的地铁公司依然承担很高的债务。

图1-10 香港铁路规划网络(2016)

图1-11 香港铁路规划和发展研究框架

图1-12 香港地铁“铁路+物业”实现客流和资金良性循环

深圳轨道交通进入第三期的发展阶段,以地铁6号线作为试点性线路,采用TOD模式,探索PPP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和运营。以政府为主导,开创多元化和市场化融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轨道带动新城镇发展和城镇发展反哺轨道建设。深圳地铁6号线沿线800 m范围的土地利用规划如图1-13所示。

图1-13 深圳地铁6号线沿线800 m范围的土地利用规划

(1)突破现有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整合资源,以轨道发展激发城市发展的正能级。

(2)整合多专业技术,同步开展轨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地铁沿线物业综合开发研究、轨道交通工程投融资策略研究等课题。

(3)采用精细化规划设计和量化市场经济分析,最大化地提升轨道沿线社区和站点物业发展的效益和价值。

(4)落实以人为本,构建经济发达、生态文明、便捷舒适的公交都市。

(5)开创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轨道带动新型城镇发展和城镇发展反哺轨道建设。

中国的基本建设程序、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制度具有自己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突破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其根本出路是创新体制、创新技术以优化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实现可持续的多赢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