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才能在大众化条件下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课题组以江苏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观察点, 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江苏理工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
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_汉语研究与教学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校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大众化的直接意义就是让大学毕业生 “大众化”, 他们必须从 “精英” 岗位上深入到 “大众” 岗位上, 因此,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一批高校将定位于应用型大学。 怎样才能在大众化条件下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以江苏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观察点, 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

一、 理论思考: 学校分类、 课程分档、 学生分型、 管理分权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应以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主要目标,为不同特质和期望的学生服务, 因此, 必须使高教管理的眼界更加开阔, 机制更加灵活, 环境更加轻松。 为此, 我们在理论上作了如下思考。

学校分类: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类型应该有三种:第一种类型是研究型大学, 这应该是少量的, 这些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并重, 培养学术型、 理论型人才; 第二种类型是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 以本科教育为主, 有条件的可适当担负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第三种类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我国正式将其界定为专科层次, 如同美国的社区学校、 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等等, 培养目标是岗位型、 技能型人才。 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我国并存, 都应当科学定位, 各安其位,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这种分类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 应用型人才是由教学型大学培养的, 与研究型人才相对应的, 其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较为通用的专门人才, 也就是应用型人才。

课程分档: 长期以来, 我们把学生基础学力视为同一水平 (一般是以本校录取的分数段为依据), 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确定了对学生进行 “绝对评价” 标准, 即培养规格和相对应的课程考试标准。 这种 “绝对评价” 方式在学生起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仅从课程学习成绩的角度, 起到了鉴定作用和激励作用。 它存在着明显缺陷: 一是基础好的学生发展空间受到限定,没有造就出 “大师” 成长的环境; 二是基础差的学生难有收获, 不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最优或适当发展。 要更多地引入 “个体差异评价” 或 “相对评价” 的机制, 形成让每个学生的进步都得到显现的局面。 为此, 要改革设课制度, 同一课程可设为 “增长见识”、 “管用够用” 和 “打牢基础” 等几个档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进行选择; 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 在学时长短、 媒体运用、 修读方式方面提供不同风格和品味; 要改革考试制度, 同一课程分级考试, 取消重修、 重考次数限制。

学生分型: 由于个人的特点千差万别, 对待学生, 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培养人才, 而应该有所区别。 首先, 从知识能力结构上, 应允许学生有 “专深型”、 “广博型” 两种选择, 一批适合于、 有志于钻研学术的学生可以专心致志向纵深发展; 一批有可能、 有意愿成为博学多才、 文理渗透的学生, 可以不受专业限制, 不拘泥于本专业学分约束, 可以降低单方面的难度要求。 其次, 从成才类型上, 学生可以分流为学术型、 应用型、 复合型、偏移型等多种, 在同一专业平合上, 若精于分析论证, 寻根逆源, 则可把学问作深; 若长于操作应用, 将课程结合则可把技术作精; 若善于与其它学科或技术交合, 则可能出善管理、 善营销、 善教学或善开发的人才; 若肯于向相邻专业漂移, 就可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再次, 要对 “偏才” “怪才” 给予充分尊重和支持, 实际上, 偏才、 怪才往往是奇才, 往往有常人难以达到的特殊能力, 是社会的宝贵资源。

管理分权: 随着招生量的增加, 社会选择学生成为可能, 学生选择学校也成为可能。 在某种意义上, 学生扮演了社会对教育制度评价的代言人角色,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从单向的管理、 监督、 评价, 转为平等、 合作、 互动关系。 学校要将管理权分配一部分给学生, 他们要被赋予对成才模式设计的参与权、 对预期学习效果的知情权、 对教学内容节奏方式的选择权、 对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监督权。 学校也应给予学生选择知识、 选择专业、 选择教师、选择教学条件等多种机会。 教师要从传授者、 监督者变成指导者、 合作者;学生则成为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要从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主, 转向获得能力、 训练方法为主; 要把用考试来证明自己, 转为全面素质评价; 要把以积累知识为目标, 转为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习习惯和阅历基础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制定最优学习方案。

二、 实践探索: 目标清晰、 措施得力、 监管到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2005年开始招生的一个新专业, 针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和教师的实际, 我们在分型培养理论的指导下, 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点应该是: 从素质上看, 他们一方面要掌握大量的以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中心的人文知识, 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 传承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 另一方面 “腹有诗书气自华”, 焕发出温文尔雅、 乐观向上、 自强自立、 自强不息等的人文精神风貌; 从才能上看, 他们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 (演讲) 能力、 书面表达 (写作) 能力、 书写 (书法) 能力, 对于文学和文化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从技能上看, 他们熟悉计算机操作及其相关技术, 具有很强的现代办公能力, 了解影视、 传播、艺术设计相关的工具操作技术、 技巧, 掌握服务对象 (即具体行业) 的相关技能、 技巧等。 他们应该是掌握着大量人文知识和一些实用技能、 秉承人文精神, 并能够迅速就业、 在精神层面改造社会和世界的人文知识分子。“妙手著文章, 铁肩担道义” 是对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文知识分子 (即人文应用型人才) 极为传神的写照。 江苏理工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因此, 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措施得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江苏理工学院新设置的一个专业, 虽然设置的历史不长, 但是在分型培养方面, 由于采取了强力措施, 因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 根据学生实际分型培养。 2005年, 江苏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届招收111名学生, 根据考生情况, 确定学生专业方向。 学校汉语言文学招收生源有两种, 一种是对口单招, 即从高职高专中招收优秀学生。 这些学生在读高职高专时, 在动手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基本功, 相对来说,他们的文化知识方面薄弱一点, 因此, 入学之日起, 学校建议他们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 另一种是从全日制高考考生中录取, 这部分学生经过了高中三年的训练, 因此文化功底相对深厚, 学校建议这部分同学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

第二,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传统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这是本专业立足的根基。 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更多地体现在专业选修课上。 因此,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设置上,我们充分考虑了各种课程的实用功能, 主要设置了专业延伸类课程、 专业拓展类课程、 专业技能类课程几大类。 所谓专业延伸类课程指的是基础课程下的分支课程或专题课程, 其主要功能是对基础课知识理论的深化, 其价值在于进一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同时为部分学生考研提供保证; 所谓专业拓展类课程指的是与专业课有一定关联的其他课程, 其主要功能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其价值在于拓展学生的社会工作适应性; 所谓专业技能类课程指的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的课程, 如旨在培养学生教学工作技能的教师口语、 语文教学技能、 课件制作等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文秘工作技能的办公自动化、 摄影摄像、 班主任工作原理与方法、 文秘写作等课程, 其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定向职业技能培养, 价值在于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工作直接接轨。 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 能使学生建立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完备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 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奠定扎实牢固的专业基本功的必要前提。

第三, 精心组织专业实践活动。 专业实践活动是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专业理论, 并应用专业理论形成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是奠定学生扎实专业基本功的必要途径。 这里所说的 “实践环节” 指认知实习、 教育实习、 专业实习、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其中专业 “实践” 主要指的是在专业课学习基础上第二课堂性质的实践活动, 并且贯穿于学生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 过去由于我们走的是重理论、 轻实践的路子, 因此专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国文科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要改变这种现状, 最根本的、 最务实的途径是加强专业实践环节体系的设计, 并保证这一实践体系的科学性、 针对性。所谓科学性, 即必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功的标准为依据; 所谓针对性,即必须针对专业基本功的每一项具体指标进行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 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们依据专业基本功的具体项目, 进行了基础训练和特长培养两个层次的活动设计。 其中基础训练以班级为单位, 分年级实施; 特长培养以成立学生社团的方式, 吸收有某方面兴趣的学生参加, 长期坚持活动。

文字书写能力: 经常开展钢笔字、 粉笔字书写比赛活动。

口语表达能力: 开展经典诵读、 经典诗词背诵、 说课活动、 普通话升级考试活动。

文章写作能力: 开展诗文写作、 新闻报道写作、 学业论文写作训练活动。

语文教学技能演练: 成立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兴趣小组, 开展职业技能演练, 开展语文教材研读、 单项教学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演练, 定期开展讲课说课比赛。

秘书实务演练: 经常开展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训练、 开展礼仪大赛训练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和师生的共同商量, 决定对学生实施 “五四三”的人才培养工程,即 “五学”、“四练”、 “三考试” 为主要内容的培养与教育活动。“五学” 即“课堂听讲学习、课外阅读学习、古诗文背诵学习、 听学术讲座学习、利用电脑网络学习”, “四练” 即 “练写作、练书法、 练口才、 练礼仪”,“三考试” 即“水平考试、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公务员考试” 等。

这样的设计与活动, 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机械性、 被动性和散漫性的弊端,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且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 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监管到位: 根据学校实际, 调整师生管理策略。

第一, 科学管理。 为了达成目标, 我们成立了学院、 中文系、 学生会三个层面的三级管理机制。 学院层面考核; 中文系层面指导; 学生会层面负责各班级、 各学生社团活动的整体协调工作, 定期举办相关项目的比赛和优胜班级、 优胜社团的评比活动。

第二, 深入指导。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相结合、 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采取了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所谓理论指导, 主要采取讲座的形式, 对学生进行与专业基本功培养活动相关的目标、 内容、 要求等方面的指导, 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必要的规范, 以便在理论和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 所谓实践指导, 主要指的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教师随时对学生的训练活动进行具体操作的指导, 例如, 文字书写规范指导、 读书方法的指导、 论文写作指导等; 所谓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 指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指导, 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如对在某一项训练中成绩比较差和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以保证所有学生达标过关和发展部分学生的特长。

第三, 全面考核。 要想使这一专业实践活动卓有成效, 必须加强考核工作。 我们的做法是: 基础训练项目要求学生人人参与、 项项过关, 每学年组织达标考核; 特长培养项目凡参与并取得优异成绩者, 经考核认定颁发专项能力优秀证书。

比如刚刚结束的2010年12月由商务部全国商务秘书考试中心主办的首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 来自江苏、 浙江、 河南、 湖北的24所高校的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我校人文社科学院派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的代表队表现出色, 经过理论知识、 硬笔书法、 实务技能、 即兴演讲、 才艺展示等五个项目的激烈角逐, 最终荣获团体二等奖。 人文社科学院08涉外文秘田红获得个人单项一等奖、 二等奖, 崔晓婷获得个人单项二等奖, 沈佳和盛莉分别获个人单项三等奖。 以上各项考核成绩, 均作为学生参与高层次专项比赛活动人才选拔、 有目标地推荐就业岗位的基本依据。

三、 培养效果: 考研率高、 就业率高、 人文素质高

江苏理工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11名学生经过四年的努力, 都已修成正果。 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31个学生, 10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 难能可贵的是文秘方向学生也考取了3个研究生, 这些学生分别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 另外的同学分别进入苏南或上海等地中小学语文教师行列或大中小企业工作。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分型培养以及得力的具体措施, 经过四年的学习,这些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得到较大提高。 主要表现在: 学生开始由知识人转变成文化人了; 开始懂得尊重人的社会性和动物性; 开始懂得帮助人获得实力和魅力;开始懂得摆正创造者和消费者的位置;开始懂得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扬优和护短;也开始懂得了人文社科的学习既有显性课程学习,更有隐形课程的学习。这些学生在学校是优秀学生,踏上社会是优秀公民。

同样, 刚刚毕业的2006级学生同样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成绩, 考研、 就业、 人文素质等都有较大的提高。

以上是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系统思考和实践做法, 我们的基本目标是以人为本, 实现本专业学生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同时, 也意在探索传统专业办学的新教学思路和办学特色, 走出目前的某些困境, 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宝成.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J] .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3) .

[2] 董存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教育 [J] . 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结题报告.

(原载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