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空间关联格局分析方法

空间关联格局分析方法

时间:2022-10-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成为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为了数据的连续性,本书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划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阶段。根据江苏省城市化过程,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三章 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与格局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2008年的45.7%,年均提升0.5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阶段,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诸多艰难和曲折,全国的城市水平年均仅提升0.24个百分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中国的城市化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稳步迈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新一轮世界城市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全方位高速发展时代,将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质量将不断提升,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已经不仅仅是表现在对城市经济实力和规模的贡献,而是城市功能、城市效益等表现出来的综合效应。在此作用下,城市化空间格局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新的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出现。

江苏省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与质量快速提升。在经历了1980年代由乡镇企业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1990年代外资推动的“外向型”城市化后,江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2008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4.3%,超过全国8.6个百分点。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成为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章在回顾建国以来江苏省城市化历程的基础上,应用标准差指数、变异系数等方法描述江苏省城市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过程以及区域发展差异,应用聚类分析及GIS可视化手段描述城市等级的空间格局特征,应用ESDA等方法剖析江苏省城市空间关联格局,以全面揭示江苏省城市空间过程、格局和演变规律。

3.1 江苏省城市化历程

城市化水平根据统计口径不同,从人口城市化角度来看,可分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非农人口城市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城镇人口城市化。从表3-1和图3-1可知,江苏省非农人口城市化和城镇人口城市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非农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阶段(1949—1958年),第二阶段为非农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于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阶段(1959—2008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民经济三年的逐步恢复以及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江苏省的城乡经济逐步繁荣,但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中国共产党新政权在乡村政治重建基础上形成的政权下乡与党团下乡、工作队下乡、宣传下乡政策指引下,导致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于非农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现象,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贾滕,2008),这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维持在14.5%左右徘徊。

因为统计口径的变化,1983—1989年城镇人口数是公安部门按行政建制和区划进行统计的,因此数据偏高而导致失真,按人口普查修正后的数据缺少部分年份(表3-1)。因此,为了数据的连续性,本书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划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阶段。

表3-1 江苏省建国以来城市化水平

图3-1 江苏省建国以来城市化水平

3.1.1 改革开放前的波动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城乡被人为的户籍制度隔开,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14.83%下降到1978年的12.48%,城市化水平下降了2.35个百分点。根据江苏省城市化过程,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3.1.1.1 城市化下降阶段(1949—1956年)

建国初期,江苏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引导个体农民通过互助、农业合作社等形式走上集体化道路。迅速恢复生产,解决吃饭问题是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因此,在工业体系尚未建立,城市化缺乏内在动力,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个阶段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4.83%下降到1956年的13.94%,下降约1个百分点。

3.1.1.2 城市化恢复阶段(1957—1960年)

大跃进期间爆发性的工业化和超高速的城市化使大量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城市。促使这个阶段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由1957年的14.85%快速上升到1960年的18.06%,年均上升约0.8个百分点。

3.1.1.3 城市化倒退阶段(1961—1970年)

由于大跃进时期冒进式的发展,城乡矛盾开始显露。从1961年开始,国家被迫采取大力缩减城镇人口的数量,动员部分职工和家属回乡务农,把已经进入城市的人口疏散回农村。特别是1968年底《人民日报》转发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形成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吴艳玲,2009)。这个过程使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从1961年的16.45%下降到1970年的11.44%,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

3.1.1.4 城市化停滞阶段(1971—1978年)

计划经济以及“三下乡”政策的实施,制约了江苏城市化发展。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进展缓慢,从1971年的11.55%到1978年的12.48%,江苏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仅0.12个百分点。

3.1.2 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江苏省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12.48%提高到2008年的45.49%,提高了3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根据其发展进程,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

3.1.2.1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0年)

这个阶段是乡镇企业为主导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定,尤其是1984年国务院同意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并要求各地积极发展,江苏的乡镇企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吸引着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小城镇大量集聚,改变了所在地域农村的面貌,使其从景观上、文化上、生活方式上趋近或等同于城市地域,极大地推动了江苏省“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另外,政策的落实和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促使非农业人口迅速增长,由1978年的728.11万人增至1990年的1421.05万人。从而使全省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2.48%逐渐恢复并增长到1990年的21.56%,年均增长约0.73个百分点。

3.1.2.2 规模扩张阶段(1991—1995年)

1990年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批与新城区统一规划建设的开发区脱颖而出,成为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开发区建设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和推动力,形成以城市新区开发为主导的规模扩张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1991年的21.20%提高到1995年的24.87%,年均增长约0.7个百分点。

3.1.2.3 集聚发展阶段(1996—2000年)

江苏省抓住世界范围内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调整产业、城乡、区域结构,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增强城市的集聚能力。通过大中城市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主要结合市中心企业外迁、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片住宅开发等进行),形成以大城市与城市圈为主导的中心城市集聚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1996年的26.00%上升到2000年的32.14%,城市化水平提高6.14个百分点,年均提升约1.2个百分点。

3.1.2.4 快速扩张阶段(2001—2005年)

200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开始落实2000年7月提出的“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指导思想,并把城市化战略确定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江苏省对南京、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南通等6个市的市区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共撤销12个县(市)、增加了10个市辖区,基本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1年的1897.57km2扩大到2005年的2 378.6km2,极大地扩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形成了以“撤县设区”行政主导的规模扩张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2001年的33.64%提升至2005年的41.37%,上升了7.73个百分点,年均上升约1.5个百分点。

3.1.2.5 内涵提升阶段(2006—2008年)

经过上一阶段的行政区划调整,江苏省城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城市化水平由2006年的42.62%提升至2008年的45.49%,年均提升近1个百分点。虽然城市化速度有所减缓,但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大了重点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城市道路、供水、燃气、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江苏省城市化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的质量提升阶段。

3.2 江苏省城市化差异

综合前面的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1990年后是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可获取性,本书的后续研究将研究阶段确定为1990—2008年。

区域发展差异可以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测试区域差异的方法一般有标准差指数、级差指数、极比指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和锡尔指数等。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完全可以同时从相对和绝对意义上测度出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赵建新,1998)。因此,本书主要用标准差指数来测试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相对差异,用变异系数来测度绝对差异。

3.2.1 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差异

运用标准差指数(S)和变异系数(V)分别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进行计算,见公式3-1和公式3-2。

式中:Yi为第I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N为区域个数;Y0为N个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平均值(这里采用全省的平均城市化水平)。S值越大,表示相对差距越大,V值越大,表明绝对差距越大。

3.2.1.1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相对差异分析

从标准差指数看(图3-2),1990—2008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经历了两个阶段。波动下降阶段(1990—2000年),标准差指数由1990年的17.19波动下降到2000年的15.37,这个阶段随着浦东地区的开发开放和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发区建设遍地开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快速上升阶段(2000—2008年),标准差指数由2000年的15.37上升到2008年的18.8,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的城市化战略,差别化地培育了部分大城市的发展,导致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急剧拉大。

图3-2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总体差异

3.2.1.2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绝对差异分析

从变异系数看(图3-2),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区域绝对差异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大的方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快速下降阶段(1990—2002年),变异系数由1990年的0.82下降到2002年的0.46;缓慢下降阶段(2003—2008年),由2003年的0.53下降到2008年的0.51。

3.2.2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

3.2.2.1 不同区域城市化水平及变化趋势 

从表3-2和图3-3可知,江苏省不同区域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为苏南,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和苏北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交替领先,但总的来讲,苏中城市化水平要高于苏北。从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来看,近20年来,苏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增长最快,由1990年的17.57%增长到2008年的41.60%,年均增长1.17个百分点;苏南城市化速度次之,年均增长约1.09个百分点;苏北城市发展最慢,年均增长仅0.81个百分点。

表3-2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

图3-3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

3.2.2.2 不同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 

从图3-4可知,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差异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苏南表现出波动中逐步上升,由1990年的16.99上升到2008年的22.90,城市化水平相对差异逐渐拉大。主要原因是南京、无锡等城市非农人口城市化水平发展很快,由1990年的5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90%,而溧阳、句容等县的非农人口城市化水平发展较慢,近20年仅上升约10个百分点,拉大了非农人口城市化的差异。苏中和苏北均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并且均在2001年左右出现一个最低值。总体上来看,三个区域,1990—2000年期间均为波动下降,2001—2008年期间为波动上升,特别是苏南为快速上升。究其原因,是因为1990—2000年期间,江苏全省以外向型经济带动各地进行开发区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有效地缩小了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但2001年开始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特大城市战略以后,因重点培育特大城市,非农人口主要流向特大城市,又迅速拉大了城市间的发展差异。三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绝对差异走势与相对差异基本相同。

图3-4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

3.2.3 江苏省城市化空间差异

为了反映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以1990、1996、2002、2008年县(市)非农人口城市化数据,参照世界银行的区域经济分类方法和标准,按区域城市化水平平均值的50%、100%、150%,依次将各县(市)划分为低水平发展区、中低水平发展区、中高水平发展区、高水平发展区(图3-5)。

图3-5 江苏省城市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3.2.3.1 区域城市化水平朝均衡方向发展

从图3-5可知,1990年和1996年,区域城市化水平两极分化非常严重,高水平发展区和低水平发展区数量基本相同,所占比重分别约为15%和44%,总个数约占全省60%。2002年,区域城市化水平最为均衡,约82%的区域城市化水平处于中高水平或中低水平,处于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城市数量仅为12个,占全省的18%。2008年,区域城市化水平又有小幅向两极分化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区域数量占全省的74%,比2002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如果以平均水平来衡量的话,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08年,城市化水平超过平均值的区域数量分别为12个、19个、20个和24个,说明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走向高值不高,低值不低,逐渐均衡。总体来讲,城市化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数量逐渐增多,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正逐步向均衡方向发展。

3.2.3.2 区域城市化水平南北差距逐渐拉大

从图3-5可知,苏南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从城市化水平高值区域(平均值以上)来看,苏南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08年区域数量分别是5个、8个、9个和12个,分别占全省区域城市化水平高值区域的41.6%、42.1%、45.0%和50.0%。南北区域城市化差异正逐渐拉大。

3.2.3.3 城市化高水平区域以设区市为主 

从图3-5可知,1990年和1996年,区域城市化高水平区域10个,全为地级市(盐城市、淮安市和宿迁市没有进入高水平区域),苏南的地级市全部为高水平发展区域。2002年,高水平区域缩减为7个,分别是连云港、南通、徐州、南京、无锡、镇江和苏州,苏南除常州外,其余4个地级市全部为高水平发展区域。2008年,城市化高水平区域10个,为设区市南通、无锡、南京、徐州、连云港、扬州、宿迁和泰州,宿迁首次进入城市化高水平区域;还有2个县级市昆山和太仓。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两个变化,一是苏州、镇江、常州并没有进入城市化水平高值区,对比该区域的城镇人口可以发现,这三个区域在农民工落户方面要远远落后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也就是说,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要小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二是首次出现了县级城市进入高水平区域,它们是昆山市和太仓市。该两县级市紧邻上海,已经逐步实现与上海同城化,加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大力提高。

3.3 江苏省城市空间关联格局

3.3.1 空间关联格局分析方法

位置引起两类空间效应,即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Anselin L.,1992)。通常认为一个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区域单元上的同一现象或属性值相关(Good-child M.F.,1986),这是由地理空间位置所引起的空间依赖性的表现。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具有空间依赖,即空间自相关或空间关联。空间依赖的存在违反了大多数传统统计分析中观测值相互独立的基本假定,传统统计方法应用于空间数据时,通常不能捕捉到这种空间依赖,使许多与地理空间有关的问题无法解决(刘锋,2004)。近年来兴起的以空间自相关为核心的地统计学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主要思想源于地理学第一定律,即空间上分布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但近距离事物之间大于远距离事物之间的影响作用(王劲峰,2006)。它以新的思维方式观察空间数据,以新的技术手段探索、获取和处理数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统计分析观念,改善了统计分析方法与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具有高度空间依赖性的空间数据分析(Zhang Z Q,2000)。空间自相关度量主要有全域和局域两个指标。

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是用来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和度量属性值在整个区域空间的分布态势,表示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指标和方法很多,主要包括Moran’s I,Geary’C和Getis’G(Moran PAP,1950;Geary RC,1945;Getis A,1992)等,其中常用的是Moran’s I。

Moran’s I是用于衡量空间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一般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类似,不同的系数值表示的含义不同。系数值大于零,表明各单元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单元内的观察值有趋同趋势;反之为负相关,单元内的观察值有不同的趋势;等于零则表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属于独立随机分布。其计算公式(Moran PAP,1950)为:

式中:S2为城市化水平方差值,即;xi和xj分别为i区域单元和j区域单元的城市化水平;Wij为空间权重矩阵的要素,可以采用邻接标准和距离标准来判定,本书采用的是邻接标准,即区域i和区域j具有公共边界,空间权重Wij取1,否则取为0。

局域空间关联性指标Local Moran’s I是用来揭示空间地域单元与其临近空间单元属性特征值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性,可以用于识别“热点区域”以及数据的异质检验(Anselin L,1995)。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观测值的标准差标准化形式;n为研究单元个数,本书n=65;(x1+x2+…+xn);xi和xj分别为i县(市)和j县(市)的城市化水平;Wij是按照邻接标准求得的空间权重矩阵的值。

3.3.2 江苏省城市空间关联格局特征

根据GeoDA软件,计算得到1990、1996、2002和2008年江苏省65个县(市)城市化水平分布的空间自相关系数Local Moran’s I系数,然后利用Arcgis软件,将65个研究单元根据空间自相关系数分成正负相关,以平均城市化水平为界分成高值区和低值区,两项综合得到4类分区,制作成专题地图(图3-6),并根据它们的性质分别称之为扩散型、极化型、落后型和低谷型区域(钟业喜,2010)。

图3-6 江苏省城市空间关联格局

3.3.2.1 扩散型

区域自身与相邻区域城市化水平均较高,并且呈正相关关系,这类区域称为扩散型区域。1990年,这类区域以苏州、无锡、常州、丹阳、镇江、扬州连成一线分布,区域数量也较少;1996年,形成了以宁镇扬和苏锡常为核心的两个扩散型区域;2002年南通与苏锡常连成一片;2008年苏南沿沪宁线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扩散型区域。扩散型区域的演变有两个趋势,一是加入扩散型区域的县(市)不断增多,由1990年的7个增加到2008年的15个;二是扩散型区域重心逐步向上海靠近,1990年,扩散型区域没有一个县(市)与上海邻接,到2008年,与上海邻接的太仓、昆山、吴江均进入扩散型区域。

3.3.2.2 极化型 

区域自身城市化水平高,但相邻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呈负相关关系,这类区域被称为极化型区域。1990年,极化型区域包括南京、泰州、南通、徐州和连云港;1996年,包括徐州、连云港和盐城;2002年包括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南京、泰州;2008年包括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建湖、南京、泰州、海安。极化型区域的演变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设区市为主,说明江苏省非农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意愿较强,设区市非农人口城市化要高于周边县(市);二是极化型区域主要出现在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的区域,以苏锡常为核心靠近上海的区域城市化水平均较高,向着城市区域一体化方向发展,因此没有极化型区域;三是县级行政区开始出现在极化型区域,说明部分县域抓住机遇,率先发展,拉大了与周边区域差距。

3.3.2.3 落后型

区域自身及相邻区域城市化水平均较低,呈正相关关系,这类区域称为落后型区域。这种类型主要集中在苏北广大区域连片分布,但数量上总体有减少的趋势,1990年这类区域有26个,到2008年减少为22个。这充分说明这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动力不足,人口主要向苏南集聚。但呈现出一个趋势,即嵌入苏北连片的落后型区域中极化型区域逐渐增多,有助于通过极化型区域的带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3.3.2.4 低谷型 

区域自身城市化水平低,但其相邻区域城市化水平较高,呈负相关关系,这类区域被称为低谷型。这类区域的分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基本位于高水平区域周围。从图3-6可知,低谷型区域的演变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逐步减少,由1990年的25个下降为2008年的18个;二是这类区域基本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呈两块集中分布,一块是苏锡常和南京之间,一块是在通泰(南通和泰州)的大部分区域。形成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苏中苏南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低谷型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低;二是这类区域均离江苏发展轴线有一定距离,如宜兴、溧阳、溧水、高淳,离沪宁线较远,通泰区域尽管空间距离与上海很近,但因为长江的阻隔,交通距离并不占优势。

3.4 江苏省城市综合实力格局

3.4.1 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

为了给后续研究做准备,也为了深入分析江苏省城市等级规模格局特征,本书把江苏省65个县(市)作为城市等级规模格局的研究对象。考虑到江苏省2008年有22个县的城关镇人口超过10万人,因此,本书为数据获取和表述方便,将65个研究单元统称为城市。

在评定城市等级规模方面,有三种方法得到众多学者的运用,包括因子分析法(管卫华,2004)、加权平均法(陈联,2005;俞勇军,2005)和多指标体系评价法(周一星,2003)。

本书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6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并且以综合城市化水平来划分城市规模,即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服务城市化和生活城市化等方面来选择指标。研究年份包括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08年,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不同年份统计口径的统一,选择评价指标包括非农人口(X1)、第二、三产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X2)、GDP(X3)、人均GDP(X4)、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X5)、财政收入(X6)、实际利用外资(X7)、商品零售总额(X8)、固定资产投资(X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10)、卫生床位数(X11)等指标。数据资料来自1991—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4.2 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来进行,首先进行KMO检验,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08年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842、0.855、0.877和0.828,适合做因子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2个主成分变量,这2个变量可解释原11个因子的83%以上(表3-3),根据原变量的旋转因子载荷(表3-4),发现因子1、6、9、11在4个研究年份中,均在旋转载荷第一公因子中占较高比例,因子4、5在4个研究年份中,均在旋转载荷第二公因子中占较高比例,因此,分别将这2个公因子命名为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并按其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比例作为主成分的权重,则2个年份主成分因子权重分别为0.834 4/0.165 6、0.835 9/0.164 1、0.608 5/0.391 5和0.806 5/0.193 5,得到各城市规模等级的综合得分(表3-5)。

表3-3 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3-4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3-5 江苏省城市综合实力结果

续表3-5

3.4.3 江苏省城市等级格局特征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K型聚类分析,得到江苏省4个研究年份的城市规模等级分级结果(表3-6)。

表3-6 江苏省城市等级规模分级

3.4.3.1 城市首位度下降

以城市综合实力指数来判断城市首位度,可以发现,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08年江苏省城市首位度分别为2.64、2.10、1.71和1.33,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由于南京综合实力的下降,苏锡常等城市综合实力的上升,江苏省中心城市正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方向转变。苏锡常城市群和南京都市圈将对江苏省生产力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在江苏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划中,提出了“一群一圈两带”的主体空间功能分区,这里的“一群”和“一圈”格局已经形成,“两带”中的沿海城镇带和东陇海城镇带正在形成)。处于苏锡常城市群中心位置的无锡自1996年开始,其综合竞争力一直处于江苏省第二位,但其地位正受到苏州的威胁,综合实力指数差距由1996年的0.7缩小为2008年的0.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苏锡常城市群综合实力强大,是江苏省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重要区域,但苏锡竞争由来已久,作为一个没有领头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其资源配置和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较多的挑战,值得专门研究。

3.4.3.2 城市综合实力差距缩小

由于南京综合实力的下降以及江苏总体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江苏省低等级城市在逐步减少,中间型城市在逐步增多。处于第三、第四等级的中间型城市由1990年的11个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25个,处于第五等级的综合实力较差的城市由1990年的52个下降为2008年的38个。说明江苏省城市综合实力差距有所缩小,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有向均衡方向发展的趋势。

3.4.3.3 城市南北发展差异拉大

从规模等级来看,在4个研究年份当中,南京均处于一级城市当中;1990年,徐州属于二级城市,但自1996年后,便逐步由无锡和苏州取代;在三级城市当中,1996年和2002年苏北仅有徐州,苏中没有,2008年仅有徐州和南通进入,而苏南则分别是2个、3个和7个,说明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方面,苏南城市具有更多的优势。

3.4.3.4 苏南城市一体化发展格局显现 

从城市综合实力前三级城市可以发现,2002年,在有8个地级城市没有进入前三等级的情况下,2个县级市昆山和江阴首次进入前三等级;2008年,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6个县级市进入前三等级,而这些县级市均为苏锡常城市群当中的城市,充分体现了苏南区域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带来的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已经具有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3.5 本章小结

江苏省作为中国沿海发达省份,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与质量快速提升。根据江苏省非农人口城市化水平,江苏省城市化可分为改革开放前的波动倒退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乡镇企业、外资、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三个不同阶段推动了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总体上经历了波动下降和缓慢上升两个阶段,城市化水平呈现苏南、苏中、苏北逐次下降的空间格局。1990年以来,城市化速度总体上苏中快于苏南,苏南快于苏北。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上朝均衡方向发展,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区域逐渐增多。城市化高水平区域大多集中在设区市,并且南北差异仍在逐步拉大。

根据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空间相关性,可以将全省65个城市分成四个不同类型区,分别是扩散型、极化型、落后型和低谷型。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扩散型区域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区域重心逐步向上海靠近,以苏锡常为核心、紧邻上海形成连片分布格局。苏中、苏北广大地区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处于极化阶段,各个设区市逐步成为极化型区域。广大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动力不足,落后型区域集中连片分布。苏中和苏南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因此,在有长江阻隔的苏中以及远离沪宁线的苏南部分县(市)形成了两个低谷型区域。

在构建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择11个指标对江苏省65个城市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并应用K型聚类方法将评价结果分成了5个等级。发现江苏省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首位度下降、城市综合实力差距缩小、城市南北发展差异拉大和苏南城市一体化发展格局显现等特征。

本章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研究平台,结合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从时间、空间和关联性三个层面,全面分析了江苏省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提出了城市化水平扩散型、极化型、落后型和低谷型的划分结果,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城镇体系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注释】

[1]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江苏省十二五城市化思路,2009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