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旅游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我国旅游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点”是指空间结构中的节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心,一般由中心城镇构成。这个“点”往往是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再通过扩散作用来促进区域的发展。由“点”向“轴”和“面”的发展,及三者之间的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最高形态。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就可以验证这一观点。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第五章 空间格局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

5.1 空间因素与经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不是寻求单个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要揭示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各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区域空间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著名学者陆大道指出,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状态度指示器,区域空间结构又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和制约,不同阶段其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区位势能、极化和扩散机制等对区域空间结构演进起重要作用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客观点经济现象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均衡与不均衡的否定之否定中螺旋上升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力量对比过程,极化效应占优,则表现为区域经济空间趋于不均衡发展;反之,则表现为均衡发展的趋势;两者互相替代,互为补充。其次,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总是遵循由“点”到“轴”,有“轴”到“面”,由“面”到“网络”的过程。“点”是指空间结构中的节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心,一般由中心城镇构成。这个“点”往往是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再通过扩散作用来促进区域的发展。最后,在区域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节点的极化和扩散是最根本的力量。由“点”向“轴”和“面”的发展,及三者之间的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最高形态。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增长极大培育和发展,及其扩散作用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就可以验证这一观点。学者杨开忠提出,西部地区落后的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空间格局不经济”。西部地区除了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滇池周边地区、河套地区、兰州周边地区、河西走廊、北疆铁路沿线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以外,其余地区人烟稀少,聚落分散[121]。杨开忠等指出西部地区的人口聚落密度低、规模小,它从两个方面制约西部地区发展:一是聚落规模小使其对外交易机会少,交易成本高;二是聚落规模小使内部规模不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1.势能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

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当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区际差异、区域结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发展的综合优势即是该区域在这一系统中的地理势能。这种地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转化。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比优势的态势为地理位置势能;地理位置和区位在自然条件上的势能促使其获得政策上的势能;并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形成.地域间环境条件、生态功能、产业优势的潜在影响力为地理区际势能;区际的差异还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上,历史悠久的区域往往具有较高的地理区际势能;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影响力为区域结构势能。

影响区位势能形成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行政、人口分布能、交通运输、技术经济、政策等。资源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这是各国经济发展中均存在的客观因素。

2.极化/扩散因素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它们分别以自身的特殊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的演变。

(1)极化

区域核心吸引了周围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入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作用称之为极化作用。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导致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从而使产品价格下降,进而诱导相关产业进一步得到扩张,并且向核心地区集中,增强核心地区的竞争力。任何一个区域,无论是小的区域,还是一个大的综合经济区,它的全部产业在宏观上都要求组成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集聚体,才能最大限度获得集聚经济效应。因集聚而造成的有利环境,被称作集聚经济效应。

极化作用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在研究极化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他认为,增长中心无论最初的扩展的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累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地位。这一过程是通过资本、货物和服务等的流动得以实现的。

(2)扩散

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地区有一定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现象被称为扩散作用。扩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极化中心的带动与促进作用、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和政府宏观政策调节。

扩散有四种形式: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122]。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扩散。一般而言,与集聚地区相邻的地区,有与集聚地区相似的外部环境,并且与集聚地区联系方便,便于获取信息。跳跃式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他地区。产生跳跃式扩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接受扩散的地区虽然与集聚地区在空间上不相邻,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备接受扩散所需的良好条件,因而能够对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吸引他们进入本地区;二是接受扩散的地区存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机遇,如有可开发的资源、较大的市场或者优惠的发展政策等,在众多的地区中成为集聚地区进行扩散的优选对象。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衷心地等级稀土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从集聚地区开始的扩散基本上是首先扩散到其他区域的大城市,然后再由大城市扩散到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扩散。产生随机扩散的原因,一是地区之间的信息不畅,经济地区在进行扩散时,可选择的范围有限;二是因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致使扩散地区选择偏离经济合理的原则。

就总体而言,扩散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在空间上区域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减少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空间近邻效应[122]

空间紧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距离衰减规律,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区域空间结果的形成和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远近不一,相互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对他们的空间分布于组合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对区域空间结果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空间紧邻效益产生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无论哪种经济活动都由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倾向于按就近原则组织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去进行生产和经营。二是由于受空间感知能力的限制,各种经济活动在进行发展决策时能够获取决定信息常常以周围地区的居多,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它们大多数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空间紧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空间近邻效应的这几个方面的作用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5.2 我国旅游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1.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度量

测量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选取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指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可以获得的经济统计数据不一样,所以用于度量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有所不同。使用比较普遍的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等。在我国,过去限于统计体系,有的学者曾使用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来测度区域差异。无论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属于单一指标。还有的学者选择多指标或综合指标来测度区域差异。国际上使用的比较多的综合指标有人文发展指数(HDI)、生活质量指数(PQLI)以及各种指标体系[122]。多指标或综合指标复杂,数据不易提取和处理,使用面较窄。

尽管有学者认为单一指标不能全面的反映总体差异,但单一指标具有指标简单,数据容易获得和计算等特点,使用面广,可比性强。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本书采用单一性指标度量区域旅游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的计算方法较多,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书主要计算变异(差)系数和基尼系数。

(1)变异(差)系数

变异(差)系数的计算式[122]为:

式中,Vuw变异系数;Yj为j区域的人均GDP,j=1,2,3,…,n;为各区域的人均GDP的平均值;N为区域个数。

变异系数越大,区域相对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测定区域差异的一种常用方法,可采用下式[122]进行计算:

I=Rb

式中:G为基尼系数;b为参数;R为区域个数的累计数与全面区域总数的百分比;I为各区域人均GDP由低到高排序的、与R相对应的累计数与全国人均GDP总和的百分比。

2.我国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计算

要知道我国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状态,需要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差异系数,本书选择了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旅游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和旅游业收入是表征旅游业发展的两个主要指标,此处以我国各省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和旅游业收入为基础计算我国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以判断其空间经济发展状态。

(1)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的空间格局

1)变异系数

此处计算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的空间差异。Vuw为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的变异系数;Yj为j区域的人均旅游固定资产拥有量,j=1,2,3,…,30,即指我国的各个省、直辖市;为各区域的人均旅游固定资产拥有量的平均值;N为区域个数,即30个省直辖市。需要说明一点,为在使用年度数据时保持连续性,已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省。

本书将计算1995-2005年11年的变异系数,以观察期间变化。表5-1是2005年的各省直辖市数据,具体如下。

表5-1 2005年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变异系数计算相关数据

①各年度人口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6),分地区数据为包括现役军人数。

续表

续表

①含重庆,下同。

由上表知,2005年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变异系数为2.23,存在区域相对差异。

2)基尼系数

G为基尼系数;b为参数;R为区域个数的累计数与全面区域总数的百分比;I为各区域人均旅游固定资产原值由低到高排序的、与R相对应的累计数与全国人均旅游固定资产原值总和的百分比。

表5-2 2005年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基尼系数计算相关数据

①根据公式,用I、R数据用软件Eview5.0回归而得。

续表

①根据公式,用I、R数据用软件Eview5.0回归而得。

同上法,求1995~2004年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

表5-3 1992~2005年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3)图示结果

图5-1 1992~2005年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
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2)旅游业产出空间格局

1)变异系数

旅游业产出此处以旅游企业营业总收入表征,本书计算旅游业产出的空间差异。Vuw为我国旅游业产出的变异系数;Yj为j区域的人均旅游经营产出,j=1,2,3,…,30,即指我国的各个省、直辖市;为各区域的人均旅游经营产出的平均值;N为区域个数,即30个省直辖市。需要说明一点,为在使用年度数据时保持连续性,已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省。

本书将计算1992~2005年7年的变异系数,以观察期间变化。表5-4是2005年的各省直辖市数据,具体如下。

表5-4 2005年我国旅游业产出变异系数计算相关数据

续表

①含重庆,下同。

续表

由上表知,2005年我国旅游业营业产出变异系数为2.23,存在区域相对差异。

2)基尼系数

G为基尼系数;b为参数;R为区域个数的累计数与全面区域总数的百分比;I为各区域人均旅游业营业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的、与R相对应的累计数与全国人均旅游业营业收入总和的百分比。

表5-5 2005年我国旅游业营业收入基尼系数计算相关数据

①根据公式,用I、R数据用软件Eview5.0回归而得。

续表

同上法,求1995~2004年我国旅游业营业收入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

表5-6 1995~2005年我国旅游业营业收入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3)图示结果

图5-2 1995~2005年我国旅游业营业收入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2.结果分析

在研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时,常把基尼系数G=0.4作为预警值,即当G>0.4时,我们就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减小区域的不平衡性,而不能一味的强调效率。从对我国旅游业(小口径)的旅游固定资产投入和营业收入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看,1992-2005年间,我国旅游业发展是一个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区域差异逐渐减小,目前基尼系数处于安全范围。从测算结果看,我们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1)我国旅游业空间格局经历的不均衡-均衡的历史过程。从测算的时间1992年开始计,基尼系数在1997和1998年前大于0.4,超过预警值,随后进入均衡状态,实现了梯度发展到均衡发展的转变。尽管在1999年又出现新的一轮不均衡,之后就一直朝均衡的方向发展,良好的势头持续至今。

(2)我国西部旅游业突破空间障碍,实现良性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国家宏观政策的主观调控下,我国旅游经济在西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资源势能和东部资金势能的双重作用下,突破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重要旅游增长极的就近扩散状态,实现了跨区域的跳跃式扩散,出现新的以四川和云南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旅游业增长极,并逐渐扩散到西藏、贵州,与周边的广西、陕西等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网络。西部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真正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特色产业。

结果分析:

(1)政策推动对旅游业均衡发展起重要作用。出现1999年的不均衡反复,可能与1998年我国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增长点”有关。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旅游业在1998年后加大了投资力度,尤其是西部地区,旅游业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另外,我国在1999年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过去几年的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1999~2004年五年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通信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的发展为西部旅游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我国旅游经济实现均衡增长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在旅游发展初期,我国的旅游固定资产投入基本上在东部,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发育阶段相关,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基础设施达到能够跨越减少空间距离所带来的时间花费的时候,旅游人流的跨区域流动将成为必然。这既是出于东部地区消费者需求的需要,也是东部地区资本流动的需要。我国西部地区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其资源的势能十分突出。但要发展其旅游业重要的在于实现空间距离上的突破,就要解决交通问题和其他基础设施问题,这需要大量的资本。两种要素的不均衡存在,是其流行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的流向总是趋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方向。国内资本流向西部,也正是如此,我国旅游经济从经历不均衡到均衡的历史过程,是客观条件决定的。

(3)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空间上的点、轴、面的结合能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的人流与物流,我国的三大经济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明显的事实。而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也是如此。西部地区目前已形成以云南和四川为极核的旅游业发展增值极,其辐射作用在不断扩散,并逐步形成以昆明、成都、重庆、桂林、贵阳为中心城镇的发展域面,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5.3 我国旅游生产要素投入的空间效率

同第三章“小口径旅游经济(旅游业)要素投入的相对效率”的计算办法,运用相对效率评价的DEA模型,计算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小口径旅游业的要素投入相对效率。

1.基本数据

见附表5-1~附表5-10。

2.计算结果及分析

计算结果见下表5-7。

表5-7 近10年各省旅游业要素投入-产出DEA效率

①199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调整了固定资产原值的统计口径,将社会宾馆也纳入其中,为了保持研究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本书1999年后数据均将社会宾馆扣除,但该年度黑龙江省的去除社会宾馆的固定资产原值后,给省全行业的固定资源原值数很小。

续表

注:为便于统计,将重庆并入四川省。
①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贵州省2006年的固定资产原值、国际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均比上年减少" 但营业收入却较上年翻了近三番" 数据需进一步查证。

从上表的结果看,1996~2005年间,我国旅游业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最好的是广东省,其次是北京,再次是上海。鉴于青海、宁夏二省份处于旅游发展的初期,发展较缓慢,统计数据不够完善,尤其是固定资产原值数据,变动很大,要素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计算结果相对很高,但此处不作评价,且暂不深入分析,具体研究,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另黑龙江省的1999年的固定资产原值数异常,故此处也将其排除;贵州省2005年固定资产原值和营业收入数据异常,也将其排除。将其余26个省市自治区的各年相对效率的平均值进行排序、分类可得下表:

表5-8 1996-2005年各省旅游要素投入-产出相对效率分类 单位:%

表5-8根据各省的要素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将26个省份分成了五组。其中,有效率的广东、北京和上海为一组,其余按照将100%五等分原则,被分成四组。相对来说,表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组各省份的要素投入-产出效率相对好些,但这些省份还不到全国省份的一半。结合各类计算结果,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

第一、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势看,我国旅游业的经营绩效不容乐观。虽然部分原因是因为统计年鉴的口径问题,但饭店业、旅行社业和景区景点业亏损和微利经营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饭店业,从1998年开始至2005年,一直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旅游饭店结构不合理,无规模效率,管理绩效差等问题十分突出。旅行社行业,作为狭义旅游业,其经营一直处于微利水平,产业组织“小、散、弱、差”状态有增无减,竞争方式单一,以价格竞争为主。

第二、从空间上分看,东中西三个区域,东部地区的相对效率要高,且除河南和山西外,其他出现相对有效率的省份均为东部省份。其中,以广东、北京和上海三个区域最优,尤其是广东,每年的相对效率均有效,是各个省份中旅游经济绩效最好的。通过对各个省份生产要素投入-产出有效性的检验,我们也发现我国旅游业发展事实上也是一个从东至西的梯度发展的局面。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旅游业要素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也就相对较高。

第三、从时间上看,过去10年间,我国旅游业各省经营绩效格局基本上为发生大的改变:广东、北京和上海独占鳌头;天津、江苏、浙江、河南紧随其后,但天津的优势地位下降,河南的发展波动较大,江苏和浙江则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其他的省份间相对地位此起彼伏。

第四、从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的关系看,通过对样本数据和数据计算结果的观察,要素相对效率较高的地区,固定资产原值和其他要素投入普遍要高,而要素投入相对较低的省份,效率相对较低。这说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目前仍处于投资导向型发展阶段。

另外,广东旅游的持续发展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广东是全国旅游业规模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并能在过去10年中持续快速发展,且其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强,远远高于全国4~5%左右的水平。近年来旅游的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购、娱”日趋完善,特别是标志旅游业发达程度的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建设成效显著。广东已经形成了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至粤东、粤西、粤北三条各具特色的旅游干线,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拥有4A级旅游景区(点)38家(截至2006年),并成功打造和推出了广州长隆集团、深圳华侨城、珠海圆明新园、肇庆星湖景区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拳头产品。因此,广东旅游的持续发展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5.4 空间因素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

研究通过测算我国旅游业1992~2005年间的旅游固定资产投入、旅游业营业收入的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我们知道了在过去14年中我国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从不均衡到均衡发展的演变过程。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空间因素与旅游业的均衡发展几个关系。

1.旅游资源自身禀赋、资金、外部环境是旅游经济发展几个必要因素

在上文分析中,我们看到,在我国经济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格局下,我国旅游业突破这一格局从不均衡发展走向均衡发展,之所以能有这个转变,有几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客观必然。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差异在于,其所提供的产品在于能够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和休憩的需要,而这种需求的满足一定程度上需要空间距离来获得。或者说,东部旅游资源已经不能再满足更大范围消费者旅游需求,需要开辟新的旅游目的地,哪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旅游开发的资金必将流向哪里。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旅游消费成为大众消费形式后的一个必然;二是西部地区自身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当市场已经发展到需要开辟新领域的时候,哪里有发展空间,那里能使资本获得更高的效益,资本将流向哪里,西部以其资源优势自然成为新一轮旅游开发的重点;三是国家政策为西部旅游业发展打下基础。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西部大开发战略,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取得良好收效。

2.注重点、轴、面空间结合,构筑区域旅游发展极,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通过对我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可知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点带面、以面促进区域发展的经验是值得推广的。我国东部旅游发展历程如此,西部旅游发展的过程依然。尤其是对于旅游业这一以空间位移为基础的行业,注重空间上的合作更是必不可少。以重要的旅游点带动旅游地的发展,形成旅游发展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其他旅游带形成联系,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优化市场配置,共享各种资源条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注重政策引导,加速扩散过程

运用区域政策,重点解决前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问题,实行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区域间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尤其是通过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其经济的长远发展。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交通也是加快旅游产业跨区域扩散的重要基础,因此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旅游交通是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