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

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婴儿从一个人类的动物转化为社会的存在。即使成年后,社会化过程仍在继续,新的角色和技能仍需学习。我们所讨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的社会化。而有些传播学者则认为,“社会化意味着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现在,社会学家们已经普遍认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_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化

狼孩的故事:印度狼孩卡玛拉,出生后不久就被狼叼走,在狼群中生活了七八年后,失去了早期社会化的机会,不说人话,没有理智,不会直立行走,只会爬行、嚎叫和生食。当她被重新带回到人类环境中时,仍用四肢走路,和狼一样怕火、怕水、怕强光,昼伏夜出。虽然经过教养人员的悉心抚养教育,但到她11岁死之前,其智力和生活能力还远远落在普通幼儿的后面。

安娜的故事:安娜是个私生子,母亲由于害羞,生下安娜以后,便把她藏在一间屋子里,不与人接触。发现安娜时,她已经六岁半了,当时还不会走路、说话、自己吃饭,也不会保持自己的个人卫生。她没有任何情感表达,对人十分冷漠。安娜被发现后,首先被送到一个智残儿童之家,尔后又送到一所育婴所。她的社会技能逐渐提高,到11岁她去世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学会说话。[1]

儿童在与人类社会隔绝的环境中成长的例子是极个别的情形,但它们表明,一个人从出生下来,要完全成长为人类中的一员,必须与他人有正常的互动,向他人学习如何思考和行为。在这个互动和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人能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这便是一个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过程。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婴儿从一个人类的动物转化为社会的存在。当人们度过他们的童年时,他们已被教会了社会所期待的行为模式、语言、技能,以及如何去扮演一系列的角色。即使成年后,社会化过程仍在继续,新的角色和技能仍需学习。这样,社会化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继续——在人的发展的每个阶段,包括出生、童年、青年、成年、老年直到死亡,社会化都是存在的。

一、社会化的含义与类型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有多种含义。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的《辞海》曾对“社会化”做过这样的解释:“社会化(Socialization),①人类互相接触,其思想、感情、信念等逐渐趋于同化,而协力合作之事起,是为社会化。即由分离之个人,递演结合而成社会,个人生活转化为社会生活之一部之意。②社会主义者谓一切产业应从个人所有转变为社会全体所有,由社会公共团体管理之,亦称社会化。”这一定义,显然不十分准确,但其将社会化分为两种不同含义的思想,却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所讨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的社会化。

对于人的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乃至传播学等各学科,都有不同的解释。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主持编写的《社会学概论》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2]美国社会学家I.罗伯逊也给社会化下过这样的定义:“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3]心理学也对社会化进行了探讨,我国社会心理学家吴江霖教授给社会化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怎样把自然人变成对社会有用的社会人就是社会化。”[4]时蓉华教授提出:“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5]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则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对社会化所作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里便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同型性。”[6]在教育学、人类学、传播学界对社会化的含义也有不同的表述,中国台湾的学者认为:“社会化是个人接受文化规范,以形成独持自我的过程。”有的人类学家称社会化为“接受文化熏陶”,“使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而有些传播学者则认为,“社会化意味着发展成为一个社会”。

以上看似纷繁复杂的对社会化的各种定义,基本上都基于以下三类不同的视角:人格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1.人格发展的角度

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这一类研究视角的历史最为悠久。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和G.米德关于“自我”的研究是这一研究角度的重要体现。在他们看来,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属于社会学中社会心理学派的立场。

2.文化的角度

从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文化的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这种研究角度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形成于社会学的初创时期,美国社会学的创始人W.萨姆纳和W.托马斯开创了这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学家W.奥本格十分重视对社会现象中文化因素的探讨,系统地确立了这一角度的地位,他把人的社会化明确定义为接受人类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传递和社会生活延续的过程。

3.社会结构的角度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的社会方面更受重视,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具有社会性。该角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1950年,英国社会学家S.萨金特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中,首次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后来,帕森斯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直截了当地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就是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在人的社会化课题研究上,不仅由于各种学科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研究角度,而且在对个人社会化时间的理解上,也产生过不同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前,关于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是面对儿童和少年的,成人被排除在社会化的对象之外,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以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和A.英克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推动下,社会化的对象开始拓展。现在,社会学家们已经普遍认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由于成年人生活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因此,社会化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近年来,在此基础上,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化研究又有新的发展。

一是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亦即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简单地说,也就是强调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个体与社会这一对矛盾中,以往的社会化研究侧重于个体方面,对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社会化的社会意义有所忽略,现在则要把这一方面重视起来。

二是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以往社会化研究中的“个体”一般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意义上的个体,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对于“个体”的这种理解限制甚至妨碍了社会化研究涉足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弱点,社会化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改变“个体”概念内涵的倾向,即“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比如一个同龄群体、一个文化群落,甚至处于特定发展水平上的某种文化传统。“个体”是社会化研究的基本单位,基本单位内涵的扩大显然有助于社会化研究中纳入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有助于拓宽社会化研究的视野。[7]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改造社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

在学术界,由于各研究者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对社会化的种类作出了许多不同的划分。

美国社会学家B.霍尔茨纳把社会化分为初级社会化和高级社会化两大类。初级社会化是指儿童在家庭中通过非常亲密的相互交往进行的社会化;高级社会化则是指像青年男女参军、国际移民等类型的社会化。在我国,时蓉华从社会化的内容的角度,把社会化分为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类型。

黄育馥则根据人一生中的经历,把社会化分为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再社会化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初始社会化,有的则不一定会经历,比如再社会化。

1.初始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个体在预期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相对于初始社会化而言,并且是在其基础之上进行的。它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

4.反向社会化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反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反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想要不落伍,就必须接受反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来已经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比如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和强制性的;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再社会化,带有强制性的,但不是负面的;而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仍然是再社会化,但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首先,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着眼于人的改造;其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人能够经历社会化过程的前提是其具备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的条件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个人自身具有能够接受教化的生理基础和能力;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又具有进行社会化的条件,使个体能够与社会化主体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获得社会化的机会。

(一)社会化的条件

1.生理条件

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形态,比如完全直立的行走姿势,手足的分工、特殊的手指结构等,这些都为人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准备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条件。最重要的先天生理条件是: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之点,就是人有思想、有意识、有理智。而现代科学证明,思想、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人脑的生理条件密不可分的,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的大脑比其他高等动物的大脑都发达,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皮层上密布着沟和回,形成凹凸多变的皱褶,使皮层表面积达到2600平方厘米,超过了一张报纸的面积;皮层还分成各种功能区,目前经科学探明的就有二百多个区。正是出于人有一个高度发达、组织精细的大脑,才使人类每一代初生个体认识世界、学习社会文化、接受社会教化有了生理物质基础。

2.心理条件

人具有高级神经系统,因此人类不仅有第一信号活动,还有第二信号活动,即接受语言刺激而引起条件反射的一套神经活动。在第二信号活动中,作为信号的不是实物而是语言。人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能力是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心理学家们曾试图训练黑猩猩等高智能动物掌握人类语言,但实验证明没有一种动物能在人类的水平上使用语言。动物所发出的叫声只是本能的或对感官刺激的直接反应,而人的语言则能表达头脑中的表象、概念和思想。语言是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人能够借助语言来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通过语言广泛地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迅速扩展自己的信息量。另外,人们大量的社会互动也要凭借语言来实现,人们借助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要求,同时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没有这种社会互动,个体的社会化是难以完成的。

正是人类的高级神经系统以及语言、思维的能力,使人类具有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这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动物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如人们可以训练老鼠穿迷宫、训练猴子用钥匙开门、开电视等,但是它们的这些学习能力与人类的学习能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心理学家们的实验研究表明,三岁以下的黑猩猩的学习能力与同龄的小孩相差无几;但三岁以后两者的学习能力迅速拉开距离。儿童的学习能力很快提高到黑猩猩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水平。这是因为动物没有抽象思维,它们的所谓学习,只不过是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模仿,没有创造力,而人类的学习能力除了模仿之外,更具备创造力。人的学习能力的最高表现是创造。人不仅能积累知识,掌握社会文化,并且还能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创造出新的社会文化。人类学习的这种过程,也就是社会化过程。

3.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动物都是在母胎期就完成了其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一诞生,它们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其机能已经趋向成熟,来自本能的许多行为方式已经固定化。因此,新生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不需要多长时间,它们就能独立生活,而人却不行。看看我们的一生,有6年左右的时间处于幼年期,这是完全依赖于他人的时间,此后的14年是少年期。这样,整个生命的15%~25%的时间是要依赖于父母和其他养育者的。与其他动物相比,甚至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这都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然而,正是这个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为人类学习社会文化和技能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也与他人和社会总体建立了终生的社会和情感联系。

4.人类文化条件

人类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人类能够创造文化。在低等动物那里,它们是靠本能而不是文化来指导群体生活,幼仔可以在非常小的时候就独立生活,一只幼仔鸭即使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也会根据本能去找水、游泳,这种本能为新生动物提供了较大的生存机会,但同时,动物对本能的依赖将它们局限在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上。如果人类也有很强的社会本能,或者如动物的这种遗传的生物性的固定行为模式,社会化过程就没有必要了。然而,人类缺少这些本能,替代它的是文化。[8]人类创造了文化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人一生下来就处于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就可以学习前人的文化。人的社会化就是通过学习掌握社会文化来实现的。

(二)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化过程涉及一系列广泛的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群体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9]社会化主体大致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组织,以及大众传播媒介。

1.家庭

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家庭在一个人一生关键的头几年中处于最初社会化的主体地位。

社会化从家庭开始,家庭社会化的过程对一个人的一生发生重要影响。因此,家庭环境因素——比如种族、阶层、宗教等方面的特征;父母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文化教养以及对儿童的养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到成长着的儿童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此外,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感情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个体能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爱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在的家庭环境条件,尤其是早期亲子间的交流。同时,家庭也是培养人的基本角色的主要场所,人一生当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人自出生起,便开始在家庭中扮演某种角色——可能是儿女、兄弟姐妹等,并且通过父母的行为和观念,习得更加成熟的社会角色的行为要求和规范,随着身心的成熟,进一步在家庭环境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可能是夫妻、父母等——并学会承担新的责任与义务,学会与其他家庭成员配合与合作,从而被社会化为合格而且成熟的社会成员,也使家庭这个社会单位能够良性的运作。

2.学校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在社会化方面,家庭的关键主体地位已经逐渐由学校替代。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儿童将学习到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和文化传统中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10]学校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方法科学的系统化教育的各种条件,相对于通过潜移默化而进行的家庭社会化,学校的教育更加带有强制性,也更具有指导性,它指导学生接受并遵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以学校为主体的社会化,一方面教给学生以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和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并且告诉他们作为学生,人们对他们有什么期望,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人们对他们又有什么期望;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接受了与他人相比较的评价系统,因此也将逐渐学会如何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同时学会在该组织中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相对于家庭社会化中,儿童对父母个人权威的服从,在学校中,儿童要学会服从组织与规范,而不仅仅是个人,这些对于社会化来说都意义非凡。

3.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peer group)这个词,指的是有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同辈群体并不一定是朋友。[11]同辈群体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化主体,而且随着童年期的过去,它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同辈群体由年龄、家庭背景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人们自发结成,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来说,这类具有相似性的个体之间最容易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同时同辈群体的非正式性,决定了它能满足正式组织所不能满足的需要。如自由交流感情和思想、平等相待、提供帮助等。同辈群体能为个人的发展、安全和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因此,同辈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观念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

同辈群体的社会化过程的特点在于更少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在同辈群体中,个人可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和中断某种人际关系。个体拥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提高人际互动技能;此外在同辈群体中可以摆脱家庭和学校中的那些社会权威的约束,因此很容易形成属于本群体的亚文化。在年轻人组成的同辈群体中,往往有着独特的亚文化,包括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发型服饰、隐语和符号等,这些亚文化因素都会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重大影响。

4.职业组织

人们习惯将从事职业活动作为走上社会的起点,人的成熟、人在社会中的独立都离不开从事职业后的继续社会化。职业组织在社会化过程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职业组织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其中学习职业技能、规范和职业角色的扮演等,同时,个体也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行自我实现,并形成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因此职业组织是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主体。

5.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指的是传到广大人群之中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12]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化中已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了解各类信息、相互传递情报的主要方式,其形式的多样性、信息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它对人们的影响力;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比如,在大众传媒中各类商品广告,实际上起着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的作用;电视与电影中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也经常被年轻人当做自己的追随和模仿的对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电视甚至被社会学家称为是儿童的“主要社会化力量”。[13]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可以分为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

(一)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某种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它具体体现在赞成哪种政治制度,选择何种政治生活,拥护什么政治政策,以及个体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14]1958年,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发表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首次提出了“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次年,另一位美国政治学家赫伯特·海曼发表《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的心理研究》,从政治心理角度对“政治社会化”概念做了系统的论述。现在政治社会化已经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对于一个社会制度的稳定程度,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水平的高低,都有着重大作用。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使其忠于自己的社会制度。

(二)民族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本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这体现在掌握民族文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形成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上。[15]民族社会化的结果便是要使民族中的个体都能尊重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与传统,具有民族自我认同感,并且能够继承本民族共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中华民族的民族社会化水平一直很高,即使侨居国外的华人,仍然保持和发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部分保留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质。

(三)法律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学会按照一定的社会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法律社会化就是使人们知法、守法,学习法律知识,懂得法律条文,具备法制观念,并且按照社会规范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四)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在阶级社会里,为了维护人们的共同利益,协调相互的关系除了依靠政治、法律等手段外,还有根据一定阶级利益引申出来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维持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道德。个人如果遵守这些行为规范,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因此,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

美国学者柯尔伯格用他自己设计的九种两难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发展有阶段性,表现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五)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学会按照社会所规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过程。一般认为,性别角色是通过人类早期社会分工产生的,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宕终身的内容。性别角色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因此其内涵也往往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民族、文化、风俗以及时代的不同,对男女两性各有不同的期望和规范。

我国的吴重光(1987)等人要求110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0.5岁,其中男48名,女62名)写出男性和女性各有何特点。他们列举的前五种特点如表2-1所示[16]

表2-1      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

img1

上表资料表明:被调查的人多把“意志坚强、刚毅”和“心胸宽广”视为男性人格特征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特点;而被调查者亦把“温柔”和“细心”看做女性人格特征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特点。

四、社会化的过程

(一)儿童期

儿童期社会化是指从出生到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包括从婴儿期、幼儿期到学龄期和少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从出生到14、15岁青年期以前的这段生命历程。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该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初始社会化。主要内容包括:形成并逐步发展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规范和扮演社会角色;以具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个性倾向逐渐形成。儿童期的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此阶段的社会化如果不能正常发展,整个社会化过程都会遭到破坏。

首先,社会化的许多关键期发生在儿童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某种能力与技能(比如语言、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的生活与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不可错过的时期,一旦错过这段时期,即使再着力进行培养,也很难再获得正常的发展,永远处于滞后状态。本章的开头曾经提到的狼孩卡玛拉和安娜的个案,她们便是由于错过了儿童社会化的一系列关键期,因此包括语言、思维等一系列能力都发展滞后,而无法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但与此相对的还有一个个案,日本有个叫横井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不愿意参加战争,只身逃进深山老林,一个人在那里度过了28年野人生活,于1972年被人们发现,重新回到人群中间。尽管28年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横井仅经过约3个月的适应过程,就恢复了人的常态,并在当年结了婚。横井的状况之所以与卡玛拉、安娜不同,就在于他是在正常地完成了儿童期社会化过程以后再开始与世隔绝的生活的,没有错过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重回社会以后,很快能够适应新的生活。

其次,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曾经研究了个体的认识发展。根据他的研究结果,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许多心理学家也指出儿童期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的模式都对个体的个性倾向、气质类型以及行为习惯等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二)青年期

青年期的社会化是指从14、15岁到20岁开始成年期之前的社会化过程,这是初步社会化的最后阶段,也是非常关键和特殊的阶段。此阶段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变动比较大的一个时期,生理结构逐渐成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并且逻辑思维的辩论性、批判性也进一步发展,对各种事物的分析、批判能力明显提高;同时青年期也是人生路上面临更多矛盾和选择的时期,此阶段个体从心理上逐渐摆脱大人的监护,独立意向越来越强,对自我的思考与重视也越来越多,会开始反复思考“我是谁?”、“我将向何处去?”等重大人生问题。此阶段与社会的接触也会空前的广泛,面临升学、择业等各种选择。

青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以预期社会化为主,主要内容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获得自我认同;习得各种与谋生相关的技能与知识;了解学习社会价值标准并确立个人的价值目标;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在实际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通过他人的反应,自己内心的反省,逐渐认识自己和社会。

(三)成年期

个体在青年期结束后即进入成年期,直到60岁左右退休。成年期的个体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将面临许多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比如恋爱、结婚、生子、就业,等等。进入成年期后,正常来讲,所谓的初始社会化已经完成,个体的自我形象已经基本确立;遵从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达到一定的自我控制的程度;使个人的欲望服从社会的规则。但成人的人格还没有完全定型。事实上,不断出现的证据表明,他们的人格在继续成长并在整个成人期都在变化。此外,许多新的社会角色(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必须在成人期去学习。[17]正因为如此,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

成年期的个体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个人在成年期需要扮演的角色比人生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并且,扮演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成年期的社会化主要为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其主要内容为:从青年期的确定价值标准和社会目标到在实际生活中付诸实践;从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到已有知识的归纳、整理、综合和应用;从主要接受他人的教化、指导,到更多地教化与指导他人;对专门角色的深入学习;开始处理更加复杂的各种角色冲突。处于此转变过程中的成年人需要继续社会化,以适应社会,获得新的创造能力。

(四)老年期

进入老年期的个体将面临身体与生活状况的一系列变化: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与死亡。随着生理变化心理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反应,比如自卑、烦躁、失落感与孤独感等。社会角色也将出现明显的变动,比如由于退休而导致的社会职业角色的变化、由于子女逐渐脱离家庭以及丧偶等导致的家庭角色的变化等。能否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就取决于继续社会化的情况。

老年期的社会化主要是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其主要内容为让个体学会调整自己以适应来自身体、事业与家庭的各种变化;以心平气和、乐天知命的态度去面对现实、迎接新的生活以及解决各种问题;坦然地面对死亡。

五、不同流派的社会化理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864—1929)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自我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②在作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作出下一步反应。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还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德认为,人出生之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对象来思考,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产生了。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自我社会部分。“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模式:模仿(imitation stage)、嬉戏(play stage)与博弈阶段(game stage),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在逐渐提高。在模仿阶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自我意识也是非常弱的。到了嬉戏阶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往往就在孩子的周围,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父母、兄弟、家里的朋友,等等。“客我”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有了较大的扩展。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的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社会化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逐渐演化、客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米德和库利的理论在现代社会学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但两个理论中对社会现实的想象比我们今天所真正面对的现实要简单得多。例如,库利就没有对初级群体之外的那些迅速出现的社会力量对自我的影响给予足够的关注,比如大众传媒。米德关于一般他人的概念,同样没有注意到今天的多元社会现状。比如在当代美国,随着大量的亚群体和亚文化的出现,若让一个“较大的社会”服从于单一、统一的要求和期望,那是十分困难的。[18]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如果说库利和米德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而弗洛伊德则看到在这两者之间更为基本的冲突,他认为,我们越文明就必定越不幸,因为文明的生活要求我们去压抑许多深层的生理欲望。弗洛伊德强调社会化过程中的生物因素和情感的力量,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发展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守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冲动和需求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得到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服从现实,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是整个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人格的这三个部分,必须终其一生都是和谐的。

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他认为,前三个时期对一生人格的发展至为重要,一生的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基本确定下来。这三个时期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性欲的满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四)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他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故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埃里克森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观点以及人格在四五岁时即已基本完成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阶段是由“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来定义的。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①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婴儿如果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就能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相反,则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不信任,以致对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②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的环境。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的这种自主性活动,过多的指导和责怪或限制,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并对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疑虑,不利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

③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由于儿童具有语言的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他开始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一起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父母如果对儿童主动的要求不予理睬或管束太多,取笑或惩罚儿童一些带有创造性甚至有点荒诞的做法,就可能使他产生内疚感,影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④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在这一时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增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这时成年人应鼓励儿童积极动脑并努力完成自己喜爱的活动,从而培养起儿童完成工作的勤奋精神。不理解或压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会造成儿童的自卑感。

⑤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⑥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这一阶段个人将经历求爱和建立家庭等事件。顺利地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个人学会和异性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方面活动的失败,会使个体陷入难以自拔的孤独感。

⑦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由于个人的社会成就已相对达到顶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渐长大,个人增加了对他人特别是对下一代人的关心。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对后代关注的个人,则会沉溺于对自我、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关注之中。

⑧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中,个人会经常回忆和总结自己一生的活动,力图给自己的一生作出一个使自己满意的解释,并给它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如果个人不能找到这样一种满意的解释,将陷入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中。

埃里克森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埃里克森的批评者认为,他的发展模型是以中产阶级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因而有失偏颇。另外,他的模型很难进行经验研究。比如,我们怎样来衡量一个人在他的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成功的呢?最后,埃里克森的模型暗含了一种关于人格发展的抽象理想,但这个理想是什么呢?幸福?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遵从?心理健康?埃里克森并未给出答案。[19]

(五)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是认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该学派所关心的是人格发展的某个局部,即认知的发展,或者说是我们学会思考的途径。皮亚杰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怎样思考的。

①感觉运动阶段(1.5~2岁):此时儿童对世界的了解,是完全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进行的。在这个最初的阶段,儿童学会在大脑中建构和再构客体。

②前操作阶段(2~7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使用和理解符号,学会说话,并且第一次有了描摹客体的企图。此阶段的儿童在同一时刻只把精力集中在情境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还不能理解诸如宽、深、厚度、数量和因果之类的抽象概念;此阶段的儿童是高度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几乎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而无法理解他人的角色和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③具体操作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懂得如何去构想一个具体的客体,或者不止一种方式来认识客体的类属,他们能够形成关于事物之间联系的概念,并且能够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来加以联想;他们也开始发展起了从他人的位置来想象自我的能力。

④形式操作阶段(12~15岁):此阶段的青少年发展起了高度抽象思考的能力;可以对现实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建构理想,以及对未来进行实际的推理,并能够逻辑地推敲与事实相反的陈述。

皮亚杰还根据其心理实验的结果,将儿童的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①他律阶段(5~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服从权威,遵守规范就是对的。对某种行为的道德判断只看行为的后果,而不看行为人的动机。

②自律阶段(8岁、9岁以后):该阶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即在某种情境下正确的道德规范在另外的情境下有可能是错的;对权威,他们也不再盲目服从。道德判断除了考虑行为的后果之外,也开始考虑行为人的动机。

(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进一步将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①前习惯层次(preconventional level)。在该层次的第一阶段,基本的行为取向是“惩罚服从取向”(punishment and obedience orientation),儿童尚未形成明确的道德观念,对规范的服从完全是出于对惩罚的恐惧;第二阶段,主要为“工具相对主义取向”(instrumental relativist orientation),孩子们服从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相应的奖赏。

②习惯层次(conventional level)。在该层次的第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乖娃娃取向”(good-boy-nice-girl orientation),孩子们非常看重家长和亲友所定下的“乖娃娃”标准,努力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以期获得家长和亲友的认可;到第二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法律与法令取向”(law and order orientation),孩子们开始越出家庭和亲友的藩篱,认识到更大的社会团体和更高层次社会规范的存在;开始认识到并服从法律的权威,判断是非时,已经具有法律意识。

③后习惯层次(postconventional level)。在前两个层次,人们服从的基本上都是外在的规范。而在这一层次,人们开始发展出自己独立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越来越多地摆脱“习惯”而按照自己的标推行事。该层次的第一个阶段,“社会契约条文取向”(social contract legalistic orientation)是占主导地位的行为取向。人们认识到各种道德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于是对各种社会规范,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都不再是简单的遵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变通。第二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普遍伦理原则取向”(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 orientation)。为了克服各种道德修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些人开始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道德规范体系。

科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个人的道德社会化过程都会经历全部三个层次六个阶段,特别是第六个阶段,是道德社会化的最高境界,只有少数修养极高的人才能达到。但是,道德社会化的上述顺序却是不可改变的。

(七)生命历程理论

以上提到的诸种有关个人社会化的理论,基本上属于微观社会学的范畴,它们虽然都不同程度地考虑到了个体之外的社会因素,但总的来说,它们的基本研究单位还是个体,关注的问题主要还是心理和人格发展问题,对于群体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的考察还是比较简单的。

生命历程(life course)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一种研究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这样一种理念能够比较有效地落到实处,不至于停留在假设阶段。

生命历程理论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经济危机、越南战争、学生运动、民权运动等重大社会事件引起西方社会的动荡,个体的生命模式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这促使人们去思考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生命历程理论因此而迅速地发展起来。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一个人一生中会经历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这些生命事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这样,以“生命事件”概念为中介就打通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之间的关系。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

生命历程理论的理念和分析方法将其与其他微观社会学视角区分开来,“正符合社会研究的最新趋势和要求。”[20]

六、中国社会转型期个人社会化的特点与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步入社会转型期,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也相应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面临了一些新困境。

(一)中国社会转型期个人社会化的特点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家庭和教育的社会化影响力在下降,传统的社会化权威在瓦解,新的社会化因素在产生,网络也使个人的社会化模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有学者对个人社会化的新特点做了如下总结:[21]

1.由正向社会化到反向社会化

从整体来看,传统的社会化理论把社会化理解为一个单向的文化传递过程,是由社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各种组织、家长、教师、权威向青少年个体传授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技能的过程。在这种单向社会化模式中,强调社会环境塑造个体,长者施教于幼者;强调年长一代对年青一代的权力和要求,而没有或很少考虑年青一代的要求、权力与主体性。而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变迁的事实有力地改变了人们对社会化概念的理解,如西方人本主义、符号互动理论、代沟理论等意识到,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而非单向的过程,不仅年长一代能对年青一代施加影响,年青一代同样也能反过来使年长一代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发生变化,也就是反向社会化。

在我国,由于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在急速的社会变迁中,同样出现了传统的教化者与被教化者的角色变得模糊甚至颠倒的现象。对于文化传递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文化教育界也给予广泛的关注并深入研究。周晓虹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对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等传授给年长一代的现象,提出了“文化反哺”概念,即“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反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向社会化”的过程,即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

如果说正向的社会化是上一代人用既存的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知识与劳动技能去哺育下一代,使青少年成为长辈所希望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担负特定社会角色的合格成员;那么反向社会化则是一种“文化反哺”,是下一代人努力用自己创造的文化成果去改变环境、重塑上一代。进入网络时代,“文化反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青少年社会化的两种路径双向互喻,并行不悖,在文化传承上表现出明显的“互喻”特征。

2.由线型社会化到网状社会化

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的相对封闭性,文化的延续更多是采取了代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尽管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存在,但这种外来影响的途径是非常有限的,其进程也是缓慢的。因此,在这种社会中,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更多地呈现为“线形模式”,也就是说,青少年往往只能单向地从父辈那里学习生存的知识技能、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在这里,个人的威信和权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父辈对晚辈有着不容置疑、不容挑战的权威。改革开放在带来资本、技术的同时,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西方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道德观念产生了直接冲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和普及的互联网,更使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彼此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共享,优势互补。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也就是说,从以往那种“线形社会化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化模式”。在线形社会化模式中,青少年的文化影响的来源和途径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即“社会化制度”。但是,在网状社会化模式中,互联网、电视媒体、广告和购物中心成为新增的文化影响来源和途径,文化影响的来源和途径多元化了,形如网状结构。

在线形社会化模式下,文化传递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途径与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效率也比较低,所以,教师、长辈成为文化权威。这是一个讲究“师道尊严”的社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长者、教师的权威不容置疑,否则就是大逆不道。青少年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被动服从,人云亦云,缺乏独立见解,个性受到压抑。在网状社会化模式下,文化影响途径形成立体态势,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青少年可以摆脱文化权威的压制,寻找年轻人的话语权力,表达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当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容易迷失方向,造成价值混乱。在此需要引导青少年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取共识,减少价值冲突,顺利实现社会化。

3.由真实社会化到虚拟社会化

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施化者与受化者是社会化的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社会化机构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中,施化者与受化者是真实的、明确的。然而,在青少年的网络社会化过程中,施化者与受化者的角色是虚拟的、不确定的。从施化者的确定性——受化者的自主性的纬度进行划分,青少年社会化实际上可以分为“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两种基本类型。

所谓“真实社会化”即传统的社会化,通常是指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传统大众媒介中进行的社会化。在这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习得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社会文化得以传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真实社会化的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和确定性,而受化者的被动性十分明显。以互联网媒体为代表的新的社会化制度,在量和质两方面都与传统的社会化制度不同。网络所构筑的“第二现实世界”,使青少年社会化传统意义上的“与客观现实世界的互动”变为“与虚拟社会情景的对话”。青少年社会化范式发生变迁,在传统真实社会化的基础上出现了网络“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具有以下特征:①施化者的虚拟性。在网络环境中,所有的社会角色具有匿名性,其真实的身份和地位难以准确辨认,所营造的社会情景也是虚拟的,不确定的。②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施化者与受化者的界限变得模糊,施化者可能也是受化者,受化的同时也可能在施化,社会化过程呈双向性。③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虚拟社会化强调具体的形象和行为模式的灌输,忽视角色所固有的社会规范的培养。④个体化的社会化内容。真实社会化的内容具有群体化的特征,而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上的自主性,社会化内容具有较大的个性化色彩。

(二)中国转型期个人社会化的困境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22]

传统社会中,个人的早期社会化主要在家庭中完成,但是现在,除了家庭以外,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也加入早期社会化进程中来,并且影响越来越大。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往往在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方面存在分歧,有的甚至是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使儿童和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引起角色认同方面的混乱。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价值体系正在发生剧烈的、深刻的变动,整个社会在价值判断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迷惘,这更加深了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2.离婚家庭子女社会化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家庭地位受到威胁,家庭价值变化,原有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动摇和冲击,而新的观念却无法得以把握,致使中国社会面临着一场新的家庭危机:离婚率上升,婚外恋增多等。家庭结构的不稳定以及解组家庭的增多,致使个体社会化的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融洽的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的解体和重新组合,势必会给青少年的社会进程造成障碍,会对其情绪情感造成诸多困扰,同时也会使青少年在家庭、婚姻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观念造成障碍,并且单亲家庭也不利于青少年性别角色的习得。

3.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

随着我国一胎化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家庭明显增加,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的结构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所以,社会化特点也不同,有长处也有短处。独生子女家庭通常更注重子女的抚育,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以及所花费的抚育费用往往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因此独生子女的智力发展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但是独生子女的社会化也存在着一些相当明显的问题:

第一,作为独生子女,失去了扮演兄弟姐妹角色的条件,也就难以体会兄弟姐妹的义务和责任,这必将影响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不善交往、自私、集体观念淡薄等都是这种个性品质不完善的表现。

第二,独生子女的“独苗”地位使他们受到过多的关心和照顾。这也阻碍了独生子女家庭的正常社会化。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一般来讲,凡是有关子女健康和生命方面的问题,父母的态度是极端严格、极端认真的,这就造成了独生子女胆子小、谨慎、恐惧,长于防卫别人,保护自己;对料理个人生活,父母往往又包办代替,势必影响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的培养;而在有关子女处理与家庭、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父母却往往采取放任的态度,这就造成了独生子女不善于团结、任性、为所欲为等个性品质。

第三,独生子女的“独苗”地位使他们受到父母过高的期望,这也妨碍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对下一代的期望是寄托在几个小孩子身上,而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只能寄托在独生子女一人身上。过高的期望使父母与子女双方的心理都承担着重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

以上主要讨论到的是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实际上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也会给父母的老年期的社会化带来一些问题和困境,在儿女外出求学、工作乃至成家以后,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老人更容易孤独寂寞。

4.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可以流入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伴随这种现象而产生的是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由于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位,这给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带来了难题。目前有研究发现:①部分留守儿童面临着“饭不饱、衣不暖”的困境,卫生意识较差,且家务负担比较重;②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家庭情感培育与交流功能的弱化以及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③留守儿童学习和获得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的通道不畅。如留守儿童在内化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过程中出现偏差以及在接受学校教育时面临着新的困境。[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