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仪器科学与技术创新教育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仪器科学与技术创新教育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动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工程型学科。多学科基础“交叉”与高新技术“集成”是学科的显著特点,由此也决定了加强工程训练、实施创新教育对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质量工程与创新教育”,这个主题是2008年7月在郑州大学召开的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确定的。创新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仪器科学与技术创新教育

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胡小唐

2009年7月28日于长春

各位来宾、各位委员、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长春召开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本科教学研讨会,总结我们的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筹划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于促进全国高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到会的189名代表来自98所大学和相关单位,反映了大家对这次会议的重视,反映了仪器科学与技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欣欣向荣,反映了我们这个学科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50多所学校的老师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他们将向大会介绍他们的教学改革成果。

上一届教指委副主任和委员施文康教授、安志勇教授、王祁教授和梅杓春教授应邀参加了这个大会,与大家一起一同研讨“质量、创新”这个话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机械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委员会的代表出席了我们的研讨会,我代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体与会代表对他们长期以来对教指委和仪器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事业的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相聚的机会,校、院领导高度重视,他们为开好这次大会做了大量细致的、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我谨代表教育部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全体与会代表向两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进入新世纪以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开设仪器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院校从2000年的96所增加到2009年的257所,增长167%,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27 600人增加到2009年的85 700人,增长210%。在如此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我们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推动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工程型学科。多学科基础“交叉”与高新技术“集成”是学科的显著特点,由此也决定了加强工程训练、实施创新教育对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提出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从目前到2020年,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机会和巨大的市场优势,结合测控技术的深化研究,大力推进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研究,掌握仪器仪表材料、元件、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满足国民经济、人民健康和国防安全各个方面对测量控制技术与仪器仪表的需求。要完成这个发展目标无疑需要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人员,而培养能够适应仪器仪表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高等学校的身上,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付出艰辛的努力。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质量工程与创新教育”,这个主题是2008年7月在郑州大学召开的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确定的。我理解,创新教育是理念,质量工程是保障。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旨在把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创新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现行一统化的教育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呆板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能力低、创造力差、个性欠缺。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强的人,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教育,必须调整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合作精神且工作效率高的人才,回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创新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教育重在健全学生人格。应试教育是对当前教育体制弊端的集中体现,它的最大危害就是变相“奴化”学生的人格,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展,唯书是从,分数至上。创新教育则注重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一方面注重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其崇高的人生信念、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纯洁优秀的道德品质、超凡脱俗的审美观念、宽广渊博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灵巧的生活技能;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未来从事创造性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如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陈规的批判精神,不拘陈见、应对变化的灵活态度,搏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等。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其内涵是面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创新教育,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更高形态的教育实践。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扎实落实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统一,限制了教师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在课程和教材中存在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倾向,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系统性,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规律和学习兴趣;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教师要“授人以渔”,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要大力提倡“教学相长”的创新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开放、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要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对老师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创新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书、只唯实。通过教育,使学生敢想、善思、有识,敢于“标新立异”。

2.明确学为主体

学为主体从另一个侧面强调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建立个人知识、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同时也强调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责任感。自主学习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学会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充满兴趣地学习。

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牢固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强调课内学习,也强调课外多渠道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流。通过学习获得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学习是为了应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会转化为能力,因此实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如何使所学的理论真正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相对较少,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学生依据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出现问题茫然不知所措,实验教学没有发挥它本应发挥的作用。要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深入研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利用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体现学科交叉,体现知识融合,运用项目引导、任务驱使等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体现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大系统观、大工程观、大集成观,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主动权,从而认识到它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巩固理论、扩展知识面、掌握技术发展的过程。通过实验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中获到乐趣,使以往所学的知识在巧妙的具体应用中得到升华,内化为自身的能力。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反复提升的过程,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不仅要传授真理,更要教人发现真理。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了解“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会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必由之路。

一个不具特色的教师,培养不出具有特色的学生。教师的个性会强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讨教材过程中,涌动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价值观、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育在学生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转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才会对学生可能变化和发展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才会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发展提供各种舞台。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不提倡用单一的学业考试成绩来评价和管理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这是实施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探讨。

老师们,同志们,创新型国家最大的创新群体是工程师队伍。大学的工科教育应该把培养优秀工程师放在首位。深化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对于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行业的高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我们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措施,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营造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生活的良好环境,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我们行动起来,切实落实质量工程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具有创造性和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的仪器科学与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我们的贡献!

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在长春期间健康、愉快。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