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年时期的文康是怎样的一个人?

青年时期的文康是怎样的一个人?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康生平文康生于乾隆五十九年,他童年时期的经历不详。由此知,文康实未赴藏任。谦福著《桐华竹实之轩诗草》上卷中,收有谦福写给文康的三首诗。遗憾的是,谦福的过早离去,使文康的愿望付诸东流。—1862),亦与文康交善,然而他在谦福去世一年后,亦相继离世。文康的著作散失殆尽,与其好友的离世,无人收集,有着直接的关系。

文康生平

文康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详见《文康生年新证》),他童年时期的经历不详。现所能见到的最早谈及文康的资料,是顾郑乡[24]《玉笥山房要集》卷四所收《画马赠文铁仙》诗:

知君爱马入骨髓,图写龙媒得神似。花骢玉貌青连钱,瘦骨棱棱此其是。天闲十二驱策多,骅骝骐骥供搜罗。眼中本无凡马在,鉴别神骏无差讹。古来画马数韩干,骨相权奇分月旦。此画何人更绝伦,蹑电奔云资熟玩。昆明湖畔画桥西,夹岸垂杨衬马蹄。拼得千金收骏骨,春风得意短长堤。[25]

关于此诗的写作时间,杨钟羲《雪桥诗话余集》卷七里,有如下说法:

顾郑乡画马赠文铁仙云:知君爱马入骨髓,图写龙媒得神似;花骢玉貌青连钱,瘦骨棱棱此其是。当是从梅葊尚书出关还京师校书武英殿时作。铁仙画末之见也。[26](www.guayunfan.com)杨钟羲所言不差。因《玉笥山房要集》卷四《画马赠文铁仙》之前的几首诗,如《锦州道中》《至沈阳有作》等仅就诗题即知是写顾郑乡随梅葊尚书(铁保)出关经历,则《画马赠文铁仙》必作于出关还京师后。《玉笥山房要集》前有《述略》云:

甲戌,尚书遣戍吉林,慨然从行,遍历白山黑水,三年始还。其风义之高,无殊顾梁汾之与吴汉槎也!丙子,充武英殿校录,嗣选天台训导。

丙子年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则此诗作于嘉庆二十一年的可能性最大,而文康时年二十三岁。

此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首写文康的诗,它让人了解到青年时期的文康爱马如痴、绘画妙绝的一面。满族本为骑射民族,满族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入主中原,夺取全国政权,其骑射之长是重要原因。清朝建立后,不废骑射,文康爱马,正是民族传统的表现。文康爱马并能画马,“眼中本无凡马在,鉴别神骏无差讹”“此画何人更绝伦”等句,写出他鉴赏力极强,画技不同凡响。从中,我们了解到青年时期的文康就已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

道光元年(1821),文康二十八岁时,开始成为理藩院员外郎,先后在理藩院理刑司、旗籍司任职(详见《文康任职理藩院考》)。

道光十七(1837)、十八年(1838)文康外任松江知府,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以回避新任苏松粮道的堂弟文俊离任,在任近两年。任内一直在督修华亭海塘,并最终完成。文康在松江知府任内还曾有禁烟的事迹。为回避新任苏松督粮道同祖堂弟文俊,道光十八年十二月文康与徽州府知府豫益被对调,开始任徽州府知府(详见《文康“出为郡守”考》)。

道光十九年(1839)十一月二十五日奉上谕,文康被授官福建盐法道,道光二十年(1840)就任并于同年离职,原因为父死丁忧。文康在任福建盐法道期间,曾监修战船,还曾在臬司常大淳查办海防事宜期间,暂代臬司之责(详见《文康任福建盐法道补考》)。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六日,文康随同户部主事丁守存,户部郎中徐有壬前往天津,任务是监造地雷、火器,并随即留在天津,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九日之前,文康已经是候补天津兵备道,并担任翼长。六月,文康曾“详加查阅”吉林、黑龙江官兵身体状况。十月间,由天津道陆建瀛、候补道文康根据两年来设防情况,拟定了《天津道会议详稿》。文康是道光二十二年年底才正式升为天津道,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间尚在天津道任上,而道光二十四年六月九日之前,文康已经离任天津道,离任后,仍被要求赔偿短收盈余税银一万二千五百余两。《儿女英雄传》中,安学海因高家堰河堤被洪水冲毁,被罚五千余金的情节,很可能就是以此段经历为素材的(详见《文康任天津兵备道事迹考》)。

据《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九记载,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庚戌,道光帝“赏驻藏帮办大臣瑞元头等侍卫,为科布多参赞大臣。理藩院郎中文康头等侍卫,为驻藏帮办大臣”[27]。又据《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一记载,道光二十六年六月甲子,“驻藏帮办大臣文康因病解任。赏户部郎中穆腾阿头等侍卫,为驻藏帮办大臣”[28]。由此知,文康实未赴藏任。这证明马从善在《儿女英雄传》的《序》中说文康“特起为驻藏大臣,以疾不果行,遂卒于家”的说法是正确的。

文康晚年是寂寞、清贫的。谦福(字小榆)是他晚年的好友。谦福著《桐华竹实之轩诗草》上卷中,收有谦福写给文康的三首诗(详见《文康生年新证》)。其中一诗题为《文铁仙都护引疾家居,杜门十余年,外人罕见其面。一日,款关造访,独得痛谈移日,欢洽平生。因成七律一章,即赠》:

廿年旧雨结诗朋,此日相看华发增。出岫闲云原淡荡,投林倦鸟不飞腾。黄金散尽贫非病,白战吟豪老更能。君我前身知何似,龙华会里退居僧。

仅诗题已经透露出文康晚年隐居的生活状态,“黄金散尽贫非病”一句透露出文康晚年生活的困窘,与马从善《序》中所说“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先时遗物斥卖略尽。先生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正相一致。

谦福(1809—1861)有才无寿,死于咸丰十一年,死时年仅五十三岁。文康在为《桐华竹实之轩诗草》所作《序》中饱含深情地说:“且予年已六十有九,小榆逝时得年才五十有三,则予果逝,而存予之责当在小榆。何转让一后死茕茕羸老,为之来执是役?此又予所笔未濡而泪先涓涓下也。”遗憾的是,谦福的过早离去,使文康的愿望付诸东流。谦福兄恒福(?—1862),亦与文康交善,然而他在谦福去世一年后,亦相继离世。文康的著作散失殆尽,与其好友的离世,无人收集,有着直接的关系。

文康为《桐华竹实之轩诗草》所作《序》,署时间为同治元年(1862),我们借此知道文康同治元年尚在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