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欧洲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欧洲的历史上,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件。欧洲的中世纪基本上是基督教的世界,上帝的地位至高无上。这种存在意向的典型代表是属于宗教生活的修道院建筑。在中世纪,最初是在远离文明的自然景观中,信奉禁欲主义的修士们建立起修道院。对于外部的景观而言,修道院是一个内在的世界,属于上帝的世界。

2.2.2 欧洲中世纪

在欧洲的历史上,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件。古罗马及其之前的文明所达到的高峰与随之而来的漫长的中世纪的衰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尽管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所创造的一些精神财富依然以某种方式传承了下来。

欧洲的中世纪基本上是基督教的世界,上帝的地位至高无上。然而人作为上帝的宠儿,整个世界是上帝为人类创造的。“现实是一种趋向于上帝的阶梯性存在,人类处于最上端。”(30)这事实上是将人类的地位置于自然之上了。当然基督教神学的自然观本身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根据U.克罗尔齐克的研究,西方僧侣的劳动伦理视人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并认为人与神共同做工,使大自然尽善尽美。与此同时,又有另一种把人从自然中突出的观点,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固然在前一种观点中,就面对自然而言,如不保持距离就不可能对自然进行工作,但它更为强调对自然的从属性;而后一种观点则意味着两者的对立。U.克罗尔齐克描述说前一种观点的神学依据来自于《圣经·创世纪》第二章十五节,促使西方的僧侣作为神的助手而使自然变得尽善尽美;后一种观点的神学依据来自于《圣经·创世纪》第一章二十八节,即倾向于认为自然在创世之时已完成,作为最后一个被造之物的人,应当以君王的身份进入自然界,去控制和利用它。这种偏重于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克罗尔齐克认为历史上神学家对此的解释直接借鉴了斯多葛派(The Stoics)的思想。斯多葛派是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学派,它首先形成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思想,并与本体论优势的思想有瓜葛。其代表人物克里西波斯(Chrysippus)认为宇宙是“诸神和人以及一切为造福他们而存在的东西”,其中蕴含的人类(或许再加上神)中心思想是十分明显的。(31)而柏拉图的“理式”也曾为早期急于建立起宗教哲学体系的基督教神学家们所借鉴。

总的来说,在中世纪人们的心目中,在他们现世生存着的这个世界之上还有着一个超越性的存在。这和古希腊时代“神在自然之中”的理念是不同的。早期基督教的神学家们也曾为了说明上帝造物的伟大和人类造物的渺小而描述和欣赏自然美,但在这种描述中蕴含的是自然背后的那个超自然力量的统治性。因而上帝才是一切行为的判断观照,而自然不是。

不仅如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建筑之外的自然甚至是可畏的。未被人类涉足的景观充满了不可知的神秘和野性,黑暗的森林、荒芜的野山、神秘的水域与上帝创造的宁静和谐的伊甸园是如此大相径庭,因而外部世界是不友好的,对于人们而言是黑暗而恐惧的。著名的中世纪学者若望·勒克莱克(Jean Leclercq)指出:“ ……他们感受到的自然界的优点,多半是在精神方面而不是物质方面,……寺院是真正的乐园;而周围的土地也分享它的尊严。……一片未经祈祷和苦行而奉为神圣的原始荒芜之地、或没有宗教生活作为背景而怀抱之处,都被视为原罪状态。”(32)这当然也与罗马帝国衰亡后生产力的凋敝、文明的衰落有关。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世纪宗教力量的影响下,人们在景观中的存在意向是一种紧缩的、审慎的(甚至是对外防卫性的)以及趋向上帝的图式。舒尔茨描述道:“在存在空间的层面……在一个艰难而充满恐惧的世界里给予人们一种新的心理安全模式。”(33)这种存在意向的典型代表是属于宗教生活的修道院建筑。在中世纪,最初是在远离文明的自然景观中,信奉禁欲主义的修士们建立起修道院。主要的教团包括本尼狄克(Benedictine)教团(又称本笃会)和西斯特希恩(Cistercian)教团(又称西多会)。第一座修道院建立于4世纪,6世纪到8世纪是修道院的鼎盛时代。对于外部的景观而言,修道院是一个内在的世界,属于上帝的世界。根据王蔚的描述,修道院建筑的形态在大地上构成了这样一种意象:“通过由低矮到高耸的集中,把周围的原野拉向这里,再拉向教堂,高高的钟塔像伸向上帝的手”。(34)从而,同为上帝造物的自然和人,一起表达着对于天国的向往。法国北部的圣米加尔修道院无疑将这种意象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山峦与建筑浑然一体,向苍穹升腾。虽然这种描述和理解未必是营造者的本意,但确实饶有意味(图2-13)。

img31

图2-13 圣米加尔修道院

在世俗生活方面,中世纪早期动荡而变乱的年代,封建领主们出于防御和庇护的需要,建立起高大坚固的城堡。修建在险峻山峰上的这些城堡封闭而厚实的形体和对外严峻防御的姿态与它们所处的险峻的景观建立起了一种气质上的共通和交融,从而达成了一种和谐的整合关系。而另一些建立在开敞平野中的城堡则经过时光的考验,成为景观中具有控制性的中心。

中世纪的城镇经过一段时期的恢复与发展,在10~11世纪已蔚然可观。尽管到了中世纪的晚期,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开拓了更多的聚居地,世俗化的城镇也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和复杂度。但是从宗教控制下的栖居意向的角度,中世纪的城镇与修道院依然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它们在景观中的存在形态也具有相似性:由体量、形态相似的房屋形成的团块与周遭的自然景观界限分明,其中教堂和钟塔巍然耸立,成为一定界域内景观的统领要素。舒尔茨归纳它们共同的特征包括围合感、稠密、私密性,“中世纪的城镇已经不仅仅是物质上围合;内向性(interiority)成为它的特征。”(35)如今留存下来的许多中世纪城镇往往建设在自然的山水之间,规模相当有节制,并没有套用规则的和几何化的构成秩序,而是依托其所处的大地景观结构。整体形态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整体与细部尺度适宜,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被称为是“如画”(picturesque)的城镇。与中国传统村镇的田园风光相比,它们与自然风景共同形成的景观毫不逊色,同样具有非凡的魅力(图2-14)。

img32

图2-14 如画的城镇:科布伦兹

尽管中世纪建筑在景观中的存在基于某种对于自然中的未知的畏惧、防御、收缩和隔绝的态势,然而作为结果,建筑及其群体往往是自制、审慎、内敛地介入景观之中,并与既有的自然景观形成和谐的整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