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淄博工业发展优势与矛盾

淄博工业发展优势与矛盾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淄博工业经过百余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淄博市成为全省第3个,全国第16个工业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淄博工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过渡时期,具备了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基础和条件,淄博工业强市建设具备了较高起点。

一、淄博工业发展优势

淄博工业经过百余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淄博市成为全省第3个,全国第16个工业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淄博工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过渡时期,具备了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基础和条件,淄博工业强市建设具备了较高起点。

(一)工业体系成熟完备

淄博工业经历漫长的发展演变,产业结构实现了由相对单一向多元化的历史转变,至今已形成了轻重并举、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完备工业体系,拥有比较突出的产业、产品、市场主体多元化优势,这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都是少有的。从产业布局看,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8个大类在淄博市实现了规模化发展,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位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0大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81.8%、81.37%、79.2%。从工业产品看,全市拥有工业产品近3万余个,近90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前3位。淄博市是国内化工产业配套最为完善的地级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化工行业拥有近两万种产品,骨干企业齐鲁石化已发展成为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为一体,配套齐全的特大型炼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从人才支撑看,传统主导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淀,锤炼出一批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群体,造就了素质过硬、善打敢拼的产业工人队伍,他们是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中流砥柱,是提升淄博工业层次、重塑淄博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近年来,淄博市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3.7:61.6:34.7调整为2015年的3.5:54:42.5,其中服务业比重提高7.8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了5.18个百分点,占比达到31.78%;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医药、机电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11年初的2325.9亿元提高到2014年末的3532.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57%,淄博市成为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市。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200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2015年实现361.77亿元,10年时间翻了14倍。此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290亿元,同比增长15.7%,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50.93亿元,同比增长10.4%。

(三)工业发展承载能力强劲

园区基地方面,目前全市现有各类重点产业园区12家。2014年12家重点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40.5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6.05%;“大企业+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实施,推动企业向基地集中、生产要素向基地集聚、产业结构向高端转变,正在集中形成一批千亿级、500亿级的优势产业基地。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以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为主攻方向的全面技术改造,产业高端化改造取得明显进展。新兴产业方面,从化工、医药、陶瓷、建材、机械、冶金等传统行业发展中逐步衍生和壮大起来的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长的历史发展积淀,其中新材料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和生产规模全省第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配套能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骨干企业方面,突出规模实力和成长潜力,评选确定了市“工业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2015年,“双50强”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25.37亿元、利税417.75亿元、利润186.98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31.63%、32.69%、25.68%。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淄博市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企业信息化改造意愿强烈,两化融合水平日益提高。目前,全市主要工业行业关键工艺数控率达61%,重点企业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应用率达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ERP普及率达82%,处于全省第一梯队。2013年以来,淄博市先后列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2015年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消费、“互联网+”等领域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普及,行业应用软件在医疗、电力、机械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4年,全市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到52%,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交易和宣传业务的市场主体接近10万户,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750亿元,骨干企业如卓创资讯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鲁供天马、春江源精致生活网、博信农作物良种购销平台等逐步做大做强,企业利用互联网开拓市场、降本增效的能力不断增强。

(五)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工业领域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健全节能目标考核责任体系、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工程、部署重点能耗排放企业综合治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全市2014年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为5.81%,“十二五”累计下降率19.37%,累计完成进度全省第一,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时期节能目标任务,连续七年在全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中位居第一。预计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降低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通过积极开展孝妇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空气异味综合整治两场攻坚战,2015年,全市四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分别改善27.8%、6.3%、5%、7.8%;“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同比增加30天,增加幅度居全省第二位。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以来,淄博市共淘汰钢铁落后产能225万吨,水泥落后粉磨能力1035万吨,水泥落后生产能力4万吨,酒精落后产能1万吨,造纸落后产能13.32万吨,印染落后产能11460万米,焦化落后产能35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期间主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工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二、工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经过长时期发展和积累,淄博工业虽然取得长足的进步和辉煌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环境、自身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竞争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工业发展的矛盾在新常态下集中凸显。

(一)在全省优势地位出现下滑

当前淄博工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近十年来,由全省第一工业重镇逐步被烟台潍坊等后起城市实现规模赶超。目前,虽然工业总量位居全省第一阵营(主营业务收入绝对量位居全省第5位、利税居第4位、利润居第4位),但占全省的比重正在下降。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10%左右,而2015年仅占8%左右,下降了2个百分点。

2015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经信委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1%,自5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逐月提升,月均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271.85亿千瓦时,增幅位列全省第7位;效益指标连续8个月提升,利税、利润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9.2个和7.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20.6亿元、利税1290.2亿元、利润7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3%和6.3%,绝对值分别位列全省第5位、第4位和第4位,增速分别位列第10位、第3位和第3位。

(二)资源枯竭带来的转型压力增大

淄博工业因资源而兴,资源型产业一直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资源、资本、技术、人才等基础优势,过去在全市工业规模快速扩张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随着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资源型产业传统发展动力迅速减弱,产业运行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化工、建材、冶金等支柱产业发展速度快速回落,主要效益指标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难度不断加大。究其原因:一是成本优势逐步丧失。随着淄博市主要自然资濒临枯竭,基础原材料产品生产成本逐步攀升,在与周边地市的竞争中优势不再明显。二是终端需求低迷。资源型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下行通道,企业经营难度加大,投资意愿减弱,产业运行困难不断加剧。三是产品升级换代较慢。产业链相对较短、上游产品占比大、中低端产品比重高、高能耗行业占比大等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三)新兴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淄博市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基数不大、占比较小,且内部产品结构与传统产业类似,终端产品少,整体上缺乏竞争力。淄博市创新资源匮乏,缺乏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制约着新兴产业发展壮大。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31.78%,比济南、青岛、烟台低10个百分点左右,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足。

(四)大企业带动能力偏弱

与苏南先进地区相比,淄博市“大而不强、强而不大”问题突出,优势骨干企业数量偏少,大部分处在传统行业中,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目前过百亿的企业仅仅只有7家,低于东营的27户、烟台的18户、潍坊的15户、青岛的13户。7家过百亿的企业中,除东岳集团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较高以外,其他主要集中在冶金、基础化工、炼油等行业,自身转调压力大。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部分存在土地、资金、人才等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新兴产业壮大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项目个头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还没有实现大的破题,投资规模大、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少,缺乏有带动力的新增长点。

(五)园区建设水平偏低

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产业布局问题一直困扰着淄博工业发展。近年来,全市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比重有了较大提升,目前12家重点产业园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5%以上。但相比于国内先进地区,在规划水平、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配套、发展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产业规划和发展上小而全、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关联度较低、入园项目整体层次不高、企业和项目布局随意,导致了生产成本高、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治理成本高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业转型升级。

(六)受到能源资源环境刚性制约多

作为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老工业城市,土地、能耗、排放空间制约压力日益增大,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从土地看,淄博市土地面积59.6万公顷,仅占全省的3.88%,列全省第13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土地供需缺口高达1:3以上。从能源看,全市煤炭消费量约占全省的11%,万元GDP能耗1.32吨标煤,远高于全国0.9吨、全省0.74吨的水平。从排放看,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是全省第1位和第2位,COD总量和氨氮总量分别是全省第13位和第12位。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大超过环境容量,急刹和点刹随时有可能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