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

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发展信息经济,首先必须打破各种地区封锁和部门所有,消除信息市场的地区、部门发展不平衡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信息大市场,使得信息资源按市场规律流动,以消除信息供需矛盾。政府可采取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加以宏观调控。政府通过采取税收、补贴以及罚款等经济手段来改变信息主体的成本和收益结构,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4.3.3 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

1.健全信息市场运行机制

信息市场失灵最根本的原因是信息市场机制本身的不完善,因此应深化信息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信息市场运行机制,使得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机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增强。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坚持效益原则、需求导向原则,注重信息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其次是改革原有的信息服务及咨询机构,设计出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信息模式,合理定价,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信息市场营运主体;第三是健全信息管理机构,完善信息市场的立法,如制定信息法、电信法、信息技术标准法、信息市场与信息资源管理法等,依法保护信息资源产权,改变信息传播过程中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行为,加强对信息市场的管理。这样才能培育良好的信息市场,健全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

2.明晰信息资源产权

信息资源的产权不明晰表现为信息技术设备的所有权不明和信息研究成果的所有权不明,并由此造成技术设备浪费、成果转化率低。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将已经闲置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市场转让出去;第二,允许各信息机构、个人租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第三,部分信息机构可以将自己的信息技术设备作为投入与其他经济组织合资组成现代公司形式。

3.规范信息市场结构,完善信息市场体系

信息市场上信息商品种类不齐全,各类信息市场之间联系不紧密,信息商品不丰富以及商品差异化程度低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信息市场的空间结构、供求结构、主体结构不完整和不协调所引起的。要发展信息经济,首先必须打破各种地区封锁和部门所有,消除信息市场的地区、部门发展不平衡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信息大市场,使得信息资源按市场规律流动,以消除信息供需矛盾。此外,合理化的信息市场结构使得信息市场主体之间保持稳定联系,即信息商品的供给方、需求方、中介方以及管理者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提高信息市场主体的信息意识、驾驭信息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4.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的宏观调控从大局出发,能规范信息主体行为和完善信息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信息的外部性,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政府可采取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加以宏观调控。

(1)行政手段

政府的行政干预就是通过其行政强制规范信息经济行为。首先是实行信息、网络市场的准入制度,要对信息市场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不符合条件者进入市场影响信息市场的正常运行;其次,要严格管制信息内容和行为,严禁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流通,减少信息商品的负外部性;最后,应制定正确的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信息资源的总量。

(2)法律手段

由于信息商品的特殊性,信息市场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政府作为法律制定者应该利用法律武器,来规范和保护市场竞争,保障信息市场的公平竞争与有效运行。比如,制定反垄断的法律可规制信息市场普遍存在的垄断和非竞争现象,禁止某个公司独占行业资源,排斥其他竞争对手,人为造成信息资源割据;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可明确信息资源的产权,确保信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信息市场交易的有效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准许私人资本进入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信息市场领域,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可扩大公共信息资源的供给。

(3)经济手段

政府通过采取税收、补贴以及罚款等经济手段来改变信息主体的成本和收益结构,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手段对纠正由外部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十分有效:税收和罚款主要解决负外部性问题,通过加大信息生产者的私人成本,使之与社会成本保持一致,从而限制过量生产,有效抑制负外部性问题;补贴主要是针对正外部性现象,当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正外部性时,政府对其补贴,可弥补生产者私人收益少于社会收益的部分,降低其边际生产成本的同时扩大了实际消费量,这有效地弥补了市场机制的缺陷。

【注释】

[1]马费成,王槐,査先进.信息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赵石宝,杨敏.中国市场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3]田广研,李仙娥.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运行.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徐恩元,李澜楠.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初探.情报杂志,2005(11).

[5]颜晓峰.市场机制的认识论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6]王翠萍.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资源配置.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

[7][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8]周毅.资源流动: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图书情报工作,2001(7).

[9]陈能华,龚蛟腾,肖冬梅.市场机制架构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图书与情报,2007(2).

[10]靖继鹏,张向先,李北伟.信息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乌家培,谢康,王明明.信息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张成武.浅析我国信息价格政策及信息产品计价模型.情报科学,1999(7).

[13]靖继鹏,张向先,李北伟.信息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4]马费成,靖继鹏.信息经济分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15]马费成,李纲,查先进.信息资源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6]查先进.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4).

[17]莫力科,王沛民.公共信息转变为国家战略资产的途径.科学学研究,2004(3).

[18]马费成,李纲,查先进.信息资源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9]http://www.cnnic.cn/index/0E/00/11/index.htm.

[20]马费成,龙鹙.外部效应与信息市场失灵.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