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的原因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机制作为信息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手段,其自组织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对信息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先天性缺陷。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就是在以市场机制为主的经济机制的作用下促使信息提供商利润最大化目标和社会经济目标保持一致。由于市场机制在信息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前提是假设有完全竞争的市场。

4.3.2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机制作为信息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手段,其自组织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对信息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先天性缺陷。市场机制的根本特征是将利益的分配、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信息的传递结合在一起,制约系统与实际经济运行系统合为一体,表现为一种自动调节机制。该机制正常运转有两个基础:一是经济主体内部动力结构完备,对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敏;二是市场信息传递正常。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条件并不能完全符合,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信息商品的特殊性

与一般的物质商品相比,信息商品具有一些特殊性。首先,信息商品交易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转移信息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知识和信息不仅可以共享还可以多次出售;其次,信息商品使用价值获得的间接性,信息商品的使用是一个综合分析、比较学习的过程,受到使用者条件的制约,不是即买即用,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才能见效;第三,信息商品价值的不确定性,无论是从生产者的角度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信息商品的价值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第四,信息商品价值的递减性,在信息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和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其市场交换价值会随之降低,当用户增加到一定限度,人们再利用这一信息获利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该信息的价值就会消失,例如,一种技术信息推广普及到一定程度,成为大众常识后,它就不再具有商业价值。在通常情况下,原始信息在初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价值量和使用效用会不断增加,其后价值量和使用效用会不断减少,出售价格也随成本的下降和效用的增加而递减。信息商品的这些特殊性导致了信息市场的特殊性,使得市场机制作用于信息资源配置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2.信息商品的垄断性和非竞争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强调在合理经济机制作用下实现信息资源在全社会的最合理分配。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就是在以市场机制为主的经济机制的作用下促使信息提供商利润最大化目标和社会经济目标保持一致。由于市场机制在信息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前提是假设有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上,每种信息商品只有一个价格,每个消费者在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进行自身效用最大化交易,消费者可以按市场价格购买任何信息产品或信息服务,生产者在既定价格下选择收益最大的投入和产出。

然而,在现实的信息市场中,一方面由于信息商品生产具有很高的初始成本、较低的边际成本而形成自然垄断,比如腾讯在及时通信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导致其他竞争对手很难与其竞争。另一方面为了保护信息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和创造性,需要用法律排除信息商品的共享性而形成的垄断,比如专利权是赋予创造发明人的特殊权利。可见,信息市场的非竞争性和垄断现象十分普遍。在两种情形下都会出现垄断定价,信息市场上还存在着不能使用需求、供给曲线来表示的成本与收益,导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且经济结构缺乏弹性,价格的相对变动对信息资源重新配置的推动作用减小,利益和信息资源的分配不可能自动而均衡地流向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也就不能缩小地区和阶层的贫富差距,这大大阻碍了信息市场的运行效率,无法自动达到市场均衡。

3.信息资源产权不明晰

市场配置方式要求信息资源产权明晰化,只有明晰的产权才能使信息生产者、经营者能够接受市场上价格的指令,信息资源才有较强的流动性。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指出,如果只是考虑资源的最优配置的话,将产权赋予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差异的,只要产权是明晰界定的且受到法律保护。[20]信息资源产权安排或产权结构会直接形成信息资源配置状况、驱动信息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响对信息资源配置的调节。然而,信息市场的不完善和人们产权意识的淡薄,使得信息资源产权界定不明晰,导致信息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4.信息的外部性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十分普遍,信息市场也不例外。信息商品既有正的外部性,也有负的外部性,当其具有正的外部性时,信息生产者、消费者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从而导致信息生产不足,信息商品的定价过高,如果外部收益没有被内在化,信息生产者就没有动力去增加该外部性;同理,当其具有负的外部性时,信息商品的产量过大,并将会把社会成本强加给市场中那些间接消费者和生产者,从而使信息商品的定价过低,如果外部成本不能被内在化,生产者就没有动力去寻求降低外部成本的方法,导致信息市场偏离均衡,信息资源配置无效,例如信息生态问题、信息侵权问题等。可见,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市场价格都不考虑“强加”给社会其他成员的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因此,消费者和生产者做出的决策无法反映信息商品的全部社会成本,结果产出的社会效率水平不是低于就是高于竞争市场均衡。

5.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

信息消费的排他性、非消耗性所导致的“搭便车”现象,使得信息商品收益无法落实到每个消费者身上,信息生产者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取得有效的补偿,从而导致生产不足,这与信息正的外部性导致的结果类似。

另外,并非所有的信息活动都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大量的科研学术活动都是非营利性的,在短期内不可能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甚至有些信息服务(如公共图书馆服务)本身就是作为公共物品免费提供给公众的,因而市场机制无法发挥配置作用。

6.信息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或非对称

价格是传递资源稀缺程度的信号。在信息市场中,其信号功能被大大削弱了,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效用具有不确定性,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信息的偏好(主观评价)和利用能力;二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和事前、事后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此外,买卖双方还可能对信息资源的质量、数量、信息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信息资源产权问题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市场中的交易活动带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信息交易过程的逆向选择,这样妨碍了信息交易的有效性,导致信息市场上优质信息资源供给不足、供求双方交易量减少、市场萎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