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项目评审应建立申诉机制

项目评审应建立申诉机制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反观中国,当下的各类项目评审往往是一边倒的情形:申报者只能是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申报,对结果只有接受的份儿,至于为什么评上或者落选,则无权知道,即便通知,也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相比而言,中国的各类项目评审缺少一个代表公正的程序——申诉机制。坦率地讲,目前中国的各类项目评审都处于严重的暗箱操作状态,美其名曰:为了防止各类干扰,努力使评审公正、公平。

31.项目评审应建立申诉机制

朋友申报了一个澳大利亚的项目,最近接到评审意见书,评审专家的意见分成两部分,完全对立:一方支持,另一方则表示不抱希望。反对方的理由是同样的项目欧洲已经投入大笔经费,尚未取得满意的结果。鉴于课题提出的计划的复杂性以及所报经费比较少,对能否作出满意的成果表示怀疑。但他们有一次正式的申诉机会,如果申诉成功,他们仍将获得该项目。

反观中国,当下的各类项目评审往往是一边倒的情形:申报者只能是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申报,对结果只有接受的份儿,至于为什么评上或者落选,则无权知道,即便通知,也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相比而言,中国的各类项目评审缺少一个代表公正的程序——申诉机制。

坦率地讲,目前中国的各类项目评审都处于严重的暗箱操作状态,美其名曰:为了防止各类干扰,努力使评审公正、公平。客观地说,这种说法理由很充分,然而实际的效果是: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不该知道的永远不知道。坊间传言,所谓项目评审无非是合法分钱的游戏而已,不必太当真,不信你看,那些成名的大家,他们的成名作肯定比他们被资助的项目做得优秀。话偏理不偏,其中不乏无奈与愤慨。笔者曾与朋友戏言,如果把中国当年发表的全部SCI、EI论文作一个统计,看有多少成果是得到各类资助的,很有可能出现戏剧性场景。如果再考察一下近20年所有国家重大项目的投入产出,相信人们会对当下的评审机制产生严重怀疑。人文社会科学则更具戏剧性:从横向上说,那些得到资助的成果在当年总成果的数量中肯定是少数的,这与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严重缺少的现实直接相关。从纵向上说,那些得到资助的成果的质量很多也远比不上获资助者没有得到资助时的成名作,甚至也比不上同类没有得到资助的成果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有理由追问:我们在拿纳税人的钱资助什么?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国家的初衷与实际的结果南辕北辙,恰好说明我们的项目评审在制度设计层面就存在严重缺失。国外给申请者一个申诉的机会,恰恰是最大限度地避免评审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在科学日益分化的今天,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一个学科的全部问题,更何况一些前沿问题呢!申诉机制的存在保证了科技创新从制度层面上产生的可能性。

不要小瞧申诉机会,它恰恰保证了评审的程序正义。由于有公开的申诉机会的存在,整个评审与被评审过程就会展现在公共领域的展台上,这个过程使很多暗箱操作的成本快速升高,也使评审人处于公共领域的公开监督之下。另外,我国的各类项目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同类研究只能有一个项目中标,其实,恰恰是这种认识导致我国科研基金的利用效率严重低下。试想,即便我们为同类研究设立两个项目,多出的投入也无非是一个项目的成本,然而这种做法却在两个项目中形成了有效的竞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类项目的研究效率,无形中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竞争的存在,也能打破由项目分配带来的利益集团的形成。一旦垄断利益集团形成以及地位的日益稳固,整个科研体制将被锁定在低效率的发展路径上。此时,处于边缘的个体的申诉机会和概率就将大量减少,申诉成本的增加——在垄断的局面下某个申报者一旦公开申诉,所丧失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导致没有人敢于申诉,因为他对权威与现行体制进行了挑战,这将直接影响他在圈子内的未来发展。

有学者曾撰文建议对科研成果采用赎买制,笔者是非常赞成的,这可以看作对当下无效评审的替代策略。笔者也曾多次撰文建议设立国家科技发展银行,对部分项目与成果采取贷款与赎买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减权力对科研过程的干预,也可以减少那些走形式的无效的劳民伤财的评审,从而提高科研效率。如果说,这些建议都是长期规划的话,那么当下采取项目评审的申诉机制,将极大地促进科学的民主化进程,也可为项目评审提供一种制度纠偏机制。

【注释】

(1)姜岩.冷静看待中国新闻传播的成就.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21/content_6130361.htm.

(2)戴文标.公共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6.

(3)陈通.微观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32.

(4)亨利.N·波拉克.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M].李萍萍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5.

(5)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95/n435862/n435872/6684_3.html.

(6)朱效民.科普工作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学时报,2007-11-8.http://www.sciencetimes.com.cn/sbhtmlnews/2007119059443193755.html.

(7)周方银.国际结构与策略互动.世界经济与政治[J].2007(10).15.

(8)李侠.科学传播:徘徊于政府市场之间[R].科学时报,2007.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