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之社会规律

第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之社会规律

时间:2022-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③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和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顺应程度。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29)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2.生产力的含义: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他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生产力的基本要素:①劳动者;②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③劳动对象。

4.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

5.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6.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7.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29)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的含义: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2.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

3.狭义生产关系三方面内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②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③产品分配关系。

4.广义生产关系四方面内容:①生产关系、②分配关系、③交换关系、④消费关系。

5.在生产关系所有关系中,最基本和决定性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3/2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考点延伸】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4/2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基本内容:①内容上: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②形式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循环反复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考点延伸】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①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③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和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

(5/29)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经济基础的含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考点延伸】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2.实现:通过经济体制实现。

3.上层建筑的含义: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4.上层建筑的构成:①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②政治上层建筑(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5.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6/29)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1.起源: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考点延伸】在阶级已经产生且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为了把阶级斗争限制在一定“秩序”之内,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

  2.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考点延伸】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7/29)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考点延伸】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2.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3.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表现为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1. 从服务的方向上看:

①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②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

2. 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

3. 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8/29)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基本内容: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2.意义:①理论意义: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②现实意义: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种文明的客观依据。

【考点延伸】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①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②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③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④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

(9/29) 社会形态的内涵

1.含义: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特点:①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社会的“骨骼系统”:经济基础;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③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3.社会形态更迭特点:①必然性与人民的历史选择性;②统一性和多样性;③前进性和曲折性。

(10/29)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从纵向看:虽在统一的客观规律支配下,但某些民族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

【考点延伸】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足“自然的发展阶段”。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2.从横向来看:同一社会形态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11/29)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人民历史选择性的内涵: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顺应程度。

2.人民的历史选择性取决于:①取决于民族利益。【考点延伸】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取决于交往。【考点延伸】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③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考点延伸】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12/29)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这说明:

1、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社会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3、历史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大幅度的跃退;

4、历史发展的曲折不会改变社会历史前进趋势。

(13/29)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又称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即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客观能力。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实体性要素,又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智能性的、非实体性的要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是保持革命性和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14/29)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揭示了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③产品的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15/2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它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6/2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任何一种生产关系内部的量变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17/29)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好比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支撑着社会机体,决定着它的存在和发展。 全部社会有机体的“血肉”,包括一切政治的、思想的等等复杂的社会关系,都是在物质生产方式的“骨骼”基础上竖立和“生长”起来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18/2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及其内涵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二是劳动对象。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上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管理等是生产力中非实体要素。 (2)生产关系及其内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19/29)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0/29)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4)国家的产生与本质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阶级已经产生且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势下,为了把阶级斗争限制在一定“秩序”之内,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作为政治统治亦即阶级统治,国家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因为,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过程,是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过程并行不悖的。当国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时,它实际已经在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当国家在管理社会生活时,它并没有失去其阶级统治的性质。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都是如此。只是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这种过渡形态,随着阶级消亡,国家才将“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但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5)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但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也有复杂的情形,同一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而不同国体的国家又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

(21/29)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在经济基础上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是指: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2/29)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3/29)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些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些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进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态;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依据俄国社会变革的实践经验,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是对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符合历史实际的概括。

(24/29)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也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

(25/29)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26/2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1、生产力及其内涵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信息,管理是非实体要素。 2、生产关系及其内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27/29)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8/29)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4、国家的产生与本质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但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5、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29/29)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是指: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