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地媒介对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

本地媒介对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本地传统媒介发展的滞后并没有影响移民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构,反而促使移民能更自由地选择心仪的传统媒体或网络、新媒体等社交媒体手段来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
本地媒介对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_媒介与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澳门内地移民为例

一、本地媒介发展相对滞后并不影响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

本研究发现,澳门媒体发展滞后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媒体市场规模小,受众人数少,信息只需口头传播即可满足市场需要,不需要依赖大众媒体。二是媒体业起步晚,人才少,节目竞争力弱,无法与周边地区媒体抗衡,本地居民已经养成收视和使用香港媒体的习惯。尽管如此,本地传统媒介发展的滞后并没有影响移民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构,反而促使移民能更自由地选择心仪的传统媒体或网络、新媒体等社交媒体手段来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

因为澳门人白天要上班,晚上也要上班,电视台不会说专门针对什么样的人群,因为它根本针对不了。澳门那些人大多数都是去赌场工作,然后赌场不是要换班嘛。我有朋友就是晚上十一点上班,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然后八点才下班回家睡觉。所以他根本没有时间,只有放假他才会去看综艺之类的,他平时不会去看……就算澳门再弄一个节目针对什么人群,也很少会有人看……我喜欢看综艺节目,想看综艺的时候,就是看土豆啊,或者是优酷啊,它都会有很大的版面嘛,会宣传它那一期会有什么东西,有什么搞笑的。然后就是不经意一点,点进去就蛮搞笑的,就会去追喽……因为我觉得好像看这些节目是一种放松,对你自己也没有什么影响,不会说有什么偏见,假如说他唱得不好,我也会欣赏。唱得不好,那你有什么办法,你能怎么样呢?(受访者B)

(澳门的媒体)不发达啊,那两个播报员不是普通话讲得那么烂吗?(我妈妈)她要看就看报纸,也没什么大事嘛!她要看新闻,就看中央一套,她会说人家(播音员)出来播报有风采啊,有口才啊!过年穿那个西装,没领子的,还挺好。那你澳门的两个有什么好看的呀,眼睛都是斜的。有一个不是斜视吗?讲话都讲不清楚……我觉得(看澳门台)是浪费我的时间呀!有什么好看的,又增长不了知识,(主持人)样子又不好看,又吸引不了人,面部毫无表情。我宁愿选择一些可以提供我娱乐的吧……不上班有时间我会看西片,我经常看的,包括西片的一些连续剧呀?现在不是出一些科幻的嘛?拍得很好的!(受访者C)

二、周边媒体形成了身份的“搭便车”效应

研究还发现,为了本土化的需要,移民会学习本地人接收使用香港媒体,香港媒体在移民身份的建构上形成了“搭便车”效应。也即,澳门的移民并没有作为香港人接收使用香港媒体,但却获得了在身份上的港澳优越感和认同感。由于长期接收香港媒体,澳门社会间接地将港澳的文化连在一起,逐渐地形成一种港澳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立场保持一致的隐性文化观念,甚至许多在澳门长大的移民也认同自己属于港澳台的文化区域。在澳门的媒体上较少看到对内地人的负面报道,而香港许多有影响的媒体却长期不断地报道内地的负面新闻,因而在澳门也无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歧视内地人的舆论环境,间接地增加了移民作为澳门人的身份优越感,提升了移民身份的价值评估,促进了移民文化身份的泛港澳化。

澳门报纸比较少说内地的不好。香港的(《苹果日报》)报纸对我影响大,他们会很直接地说出这件事的根本。澳门的都不会啊,他们会避免去谈论内地的新闻。好像有时候在内地的新闻会被封住了,不会给他们(内地人)看。有时候我回到内地的时候,看香港的电视台他们报道的六点半的新闻嘛,每次那个主播一说到有关内地的新闻,都会被当地的广告(屏蔽),就是不叫人知道香港(的意见)。香港可以有言论自由嘛,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知道内地什么新闻都会直接报道。内地都不会,不会让别人知道,所以有时候回内地的时候,知道他们会在内地屏蔽这些报道……澳门比较和平嘛,大家都是不会像香港那样,每一件事都要去争取自己的权益,也没有香港那样激动。就是澳门人都比较和平一些,日子过得去就可以了。香港不是,他们有言论自由,他们喜欢说内地不好,因为他们都不喜欢回归嘛,觉得中国不好,就会多一点去讨论内地的不好的行为。其实也就是他们的圈子知道啦,因为内地的人们都不会知道他们知道的那些事……(我觉得)好像《苹果日报》所报道的新闻会比较真实一点,澳门的就会避重就轻。看香港的报道会知道更多,因为澳门的不会像香港那样什么都说出来。我不会去看内地的报纸,没有兴趣……(同学)他们会经常发一些内地的,蛮恐怖的信息在网上讨论……他们都说内地很恐怖,然后说幸好自己在澳门……那时我最好认为自己是澳门人比较好,至少不会让别人知道然后瞧不起你。因为现在越来越多香港的媒体,说内地什么什么不好的,他们很不喜欢内地人,导致很多人都不喜欢内地人,所以就更加想要刻意去隐瞒自己当初是从内地来的身份(受访者S)。

三、不同的媒体形态对文化身份认同建构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

不同的媒体形态对文化身份认同建构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这一发现也与其他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1)受传统媒体影响而建构的移民文化身份更稳定、更趋向于本土化。许多早期移民到澳门的受访者,由于当时网络等新媒体发展并不普及,主要使用本地和香港的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对他们而言象征着一个可信赖的、陪伴自己成长的本地老友。他们在文化身份的建构上,表现出对本地更多的认同,以及对传统媒体更多的依赖,本地的和香港的传统媒体已经内化成为他们身份记忆中的一部分。例如受访者C、E、G、I、J、M、Q、R、S,他们虽然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到澳门,但是一部分是由于当时网络和社交媒体尚未出现,另一部分是因为在澳门上学期间不能够大量接触网络,因此他们基本上都保留着使用香港媒体的习惯,他们对澳门情感的归属明显要高于那些互联网时代后来到澳门、并且媒介使用习惯已经网络化的移民。

看电视其实很傻,我喜欢看书,买杂志看。《壹周刊》、《东周刊》、报纸、美容书、我很小就看这些报纸跟杂志,我也借给他们(朋友)看。(我们)都很喜欢看漫画书,因为有空嘛。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租漫画的小屋,可以租漫画、租言情小说,当时大家很喜欢租书看,都是台湾的、日本的。日本翻译到香港变成中文然后再过来的……我们那时候小朋友之间有个风气,比如说你租了一套漫画书可以租三天嘛,一租租三天,然后就借给别人看了,我们一块儿看,看完就还了……(现在)我熟悉这个地方,我在这边生活。我在这边落地生根,买房子,我daily的生活都在这里,那就是澳门人了。(受访者J)

(2)受新媒体影响而建构的文化身份更多元、破碎、不稳定。在网络迅速普及后来到澳门的一批移民,与城市的关系显得比较游离。他们可以继续通过使用原有的网络和社交媒体来保持原有身份,从而减少了通过本地媒介与本地磨合的机会,使本地媒介无法作为朋友的身份进入他们的身份记忆中。这也使他们的身份游移在不同的网络和社交媒体间,拥有许多身份。正如Hall所说,他们“不再拥有传统意义上的一致性及唯一性,不再只属于一个地方,而是同时有许多的家”(Hall,1992,p.195)。

(到澳门后)就跟我以前一样啊,上淘宝啊,上微博啊,以前还有校内网这些网站。因为我本人大部分的社交圈还是在国内。就根据我自己的习惯看看旅游方面的资讯啊,买买东西,看看朋友们过得怎么样然后回复……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发我在澳门的东西,因为我比较特别,当时有个奇怪的状况,我是以澳门身份考过去的,可是我又是住校的。另外一个我对澳门不太熟悉,很多我的同学由初中高中已经认识,大家比较亲密。所以我的身份很奇怪,我是澳门人,但我又不认识澳门的本地朋友。中国内地过去的学生我认识的也不多,因为我经常往家里跑,不是经常参与宿舍啊圈子的互动。所以我是没什么朋友的,我就喜欢上网发发微博,和以前的同学聊聊天什么的,讲一讲自己在这边的生活,就比如饭很贵啊,买书很贵啊。然后讲讲澳门好的地方,比如去游泳啊,那个泳池很漂亮,才二十块钱一次……我觉得澳门这个地方挺好的,可是就是我觉得自己比较特殊,很难融入就没有什么澳门的朋友……因为(与她们话题聊不来),我会回去找我的同学或者内地这里的朋友。我们已经能很愉快地聊下去了,就没有必要非要在澳门这里找一个人聊这个话题。我的态度是我可以跟你们聊一些简单的东西,如果我看到一些东西深一点或者我想聊的,我会再去找原来的朋友。(受访者T)

四、社交媒体在澳门移民身份建构中越来越重要

(1)社交媒体加速了移民文化身份的“去地域化”。Scholte认为,当今世界,地域的距离对人的交往越来越不重要,文化身份与地域的关系不再紧密相连,而是具有“去地域化”的特点(Scholte,2000,p.196)。Auge认为,过去人们以自己的出生地来定义身份,而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如航空、铁路、公路、大型商场、休闲公园等“非地域”中度过(Auge,2000,p.197)。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移民原有对身份的地域性依赖感正在受到冲击,移民身份的碎片化、去中心化也很大程度上与社交媒体的使用有关。

我主要(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朋友圈主要是珠海这边的。我微信用得比较多,what's up用得比较少。what's up里面的朋友都是澳门的,也不会经常联系,就是大家有功课要做的时候会联系……我们正式的聊天比较多,不会有闲聊闲谈什么的,距离感没有,但是有时候就是觉得聊不到一起去……跟他们我一般不会跟帖,但会点赞,就是不会主动说“啊,(这节目)我也看过了。”点赞,(是表达一种)存在感吧,因为跟澳门的朋友不是特别多联络,也比较少深层的联络,可能礼貌性点一下赞,让他知道我在关注,希望他知道我在关注,让大家(产生)保持联络的感觉啊,因为如果不联络的话,那下次见面还要不要打招呼呢?他还记得我么?我是想融入的,因为这是必然的。(受访者T)

(2)社交媒体能超越地域对身份的限制,维持个人在文化身份上心理上的统一。Auge认为,今日的媒介不再成为人们了解家乡的资源,不再为人们提供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他们生活的图像和故事,而充斥着大量荒谬、无社会意义、将人们隔绝的符号和信息,因而不再具有创造和维持文化认同的作用(Auge,2000,p.198)。不过本研究并不认为如此。

社交媒体的发展虽然带来了“非地域化”的特点,也产生了Gergen所说的“不在的存在”,即“人虽然身体在一个地方,但精神却沉浸在另外一个媒介技术世界”(Gergen,2002,p.199),但是也并非完全失去创造和维持文化认同的作用。社交媒体如微信、facebook、QQ等使内地移民摆脱了对地域认同的限制,而完全将身份聚焦在以文化、个人兴趣、情感为特征的世界里,超越了地域对身份的限制,维持了个人在文化身份上心理上的统一。社交媒体也使个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与原来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相遇,加强了自我与现在和历史的联系,使移民即使飞越万水千山,也能够始终将自我的身份保持在稳定的心里家园中。同时,摆脱了地域束缚,在不同社交群体之间穿梭的移民也变成同属于几个世界的人,甚至将他们的多重性和多文化性转化成世界主义(陈国贲,2012,p.200)。

我们老家,高中同学啊,大学同学啊,他们隔三岔五就要聚一聚。现在有了那个微信嘛,看着他们每天好像挺热闹的。(现在微信圈)朋友反正越来越多。现在按电话号码慢慢地加进来,也有一些大学同学,有一些高中同学,还有一些慢慢认识的人,还有一些原来在新加坡待过的他们也建了群,现在好多群……为了和学生联系方便,我现在基本上能用到的实时通讯软件都有,除了facebook不用,像QQ,原来还用Yahoo,MSN,skype,飞信,有的人喜欢用QQ,QQ发个信息来我就用QQ回他,他用微信就用微信回他。现在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有的人不怎么用,现在已经很多了……一开始朋友少的时候,每天就那么几个,现在有时候一晚上不看,早上起来,唉哟!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过去了……朋友圈人太多了,实际上有了微信以后,我好多年不见的同学都找到了。(受访者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