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现状

澳门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现状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专门针对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学术研究仍付阙如。其中,“族群文化”被认为是对澳门移民文化身份影响最大的因素。“族群文化”是澳门最具特色的文化风景,是移民文化身份建构的一把双刃剑。在报业,调查研究也表明澳门本地的报业也深受香港报业的挑战。
澳门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现状_媒介与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澳门内地移民为例

一、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较少受到关注

澳门本地政府、社团对移民的关注度非常高,澳门特区政府多次启动大规模的移民调研,并在施政报告中表示出对移民政策研究的关注。此外,澳门政府也十分重视协助新移民融入社会,教青局及社会工作局也已采取多种具体措施来协助新移民,如社会工作局对来澳未满7年的经济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援助,教青局亦持续向新来澳学生及家长推行适应语言及繁体字计划,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澳门社会。在社会层面上,也有一些针对新移民的社团机构如澳门新公民会,其宗旨就是“致力于凝聚和服务各行业、各阶层的新移民,提供各类咨询及举办各类活动”。[13]

尽管如此,澳门政府和社会对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关注却不多,在学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少。程惕洁(2010)在《澳门新移民调查及政策研究2007-2008》一书中对移民进行过深度访谈,提到他们在移民生活中遭遇到的歧视、偏见等文化适应的问题(程惕洁,2010,pp.127-134);朱寿桐(2010)在《澳门新移民文学与文化散论》一书中提到了新移民文学中的“流浪情结”、身份角色在时代中的迷失,及新移民作家多重身份认同的困惑(朱寿桐,2010,p.21)。但是,专门针对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学术研究仍付阙如。

从一些研究成果来看,许多研究者认为移民为澳门社会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澳门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周大鸣,2000,p.22)。但是从文化角度来看,他们在身份上的模糊不清或固守坚持,同时又为澳门整个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带来了潜在的危机(郑晓云,2010,p.23)。其中,“族群文化”被认为是对澳门移民文化身份影响最大的因素。

研究者发现,来源地不同的移民缘于对语言、宗教或信仰、饮食、来源地文化等方面的认同,在澳门社会形成了“澳门族群”,他们是澳门文化多样性的起源(周大鸣,2000,p.24)。“族群文化”是澳门最具特色的文化风景,是移民文化身份建构的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移民适应澳门社会的重要调节器,也阻碍着移民群体之间对澳门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协调发展(黎熙元,2008,p.25)。

有学者发现,澳门移民的数量与社团的数量同步增长,历代移民倾向于加入一个或多个社团,其结果造成了权力和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分割,典型地表现在所谓的“民间社团功能拟政府化”(娄胜华,2004,p.26)。

二、澳门本地媒体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移民的需要

关注澳门媒体业,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媒介现象:本地媒体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的媒体接触习惯深受香港媒体影响。这一特殊的现象可以从澳门的媒体历史、政府法律规定、调查研究等领域找到相关的论述和研究结论。更重要的是,本地媒体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移民生活的需要。

1.本地媒体业发展相对滞后,受港媒影响深

《澳门公共传播状况调查报告(2001-2007)》显示,报纸、电视、广播是澳门本地人接触比例最高的三种媒体,在2001-2007年间,居民收看电视、阅读报纸的比例达到90%和80%,收听电台的比例虽有反复,但也接近五成。但是根据报告显示,除了广播以澳门本地电台为主外,电视遭到来自香港同行的极大挑战,澳门本地人已经养成了收看香港媒体的习惯。

在电视行业,2006年及2007年的数据显示,“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占据收视率的榜首,接近九成观众收看,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澳门电视台,也只占约一半的收视率;第三是亚洲本港台,约维持接近四成的收视率”。到目前为止,笔者虽经过努力,但仍未得到更新的公开的受众调查数据,不过从街头的随机访问和观察中亦可以看出这样的收视倾向。

在报业,调查研究也表明澳门本地的报业也深受香港报业的挑战。澳门大学在2002年、2006年及2007年进行的澳门居民报刊阅读调查显示:接近或超过八成的澳门居民有阅读报纸的习惯,获得阅读率前五位的报纸依次是《澳门日报》(澳门)、《东方日报》(香港)、《太阳报》(香港)、《苹果日报》(香港)及《华侨报》(澳门),三份港报总阅读率占三成半,《华侨报》未及5%。《澳门日报》在澳门一枝独秀,日销售量约达5万份,阅读率占六成多,[14]但也不得不面对来自香港报刊的挑战。

从澳门媒体业的发展历史和电视业发展的法律许可来看,澳门媒体业对香港媒体的依赖由来已久。澳门居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能通过公共天线接收来自香港的电视信号收看电视节目,但是本地电视台的设立却在1982年才正式获得法律的许可。1984年5月13日,澳广视正式开播,澳门始有本地电视台。回归前,澳葡政府又分别批出了卫星和有线电视牌照,从技术层面上增加了电视播放的管道。但随后出现的澳亚卫视和莲花卫视收视率相当低,对澳门居民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有线电视虽然令本地居民可以收看到CNN、Fox、Discovery等多个国际频道,但澳门有线电视台极少自己提供播放内容,许多自制节目在居民中的认知度很低。[15]

2.澳门移民对媒体的需求

尽管澳门的媒体业欠繁荣,但是澳门移民对媒体业的需求却十分强烈,澳门基金会支持的“澳门新移民文学与文化跟踪研究”用量化研究的数据证明了这一观点。调查显示澳门新移民的文化生活离不开媒体,在他们经常性的文化生活中,看电视占19%、看书刊占19%、看报纸占15%、听音乐占20%、参观博物馆占9%、看演出占12%,到歌舞厅占3%、博彩占3%。综合来看,电视、报纸、书刊等大众媒体占43%,是移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新移民主要通过新闻传媒来了解澳门文化(朱寿桐,2010,p.27)。

但在对澳门文化现状的评价上,70%的新移民认为澳门重视文化,不过认为澳门有文化的却只占23%,5%的人认为澳门不太重视文化,甚至有1%的人认为澳门是文化沙漠(朱寿桐,2010,p.28)。由此也可以看出澳门的本地媒体在对澳门文化的挖掘和传播上缺乏影响力,不能让移民通过本地媒体激发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自豪感,产生对本地的文化认同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