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

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身份认同”从古至今一直是文化领域探讨的重要问题。至今,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定义。由于在研究中,民族认同、族群认同、种族与国族认同等身份政治类的研究话题总是与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难以分开,因此“文化身份认同”也总是被认为是与身份政治的概念相似或相叠的文化研究概念。综上可见,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困难的。
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_媒介与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澳门内地移民为例

一、“文化身份认同”的概念起源

“文化身份认同”英文是“Cultural identity”,常译作“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或“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从古至今一直是文化领域探讨的重要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名著《洛阳伽蓝记》就表达了杨衒之作为北朝知识分子,在激烈的多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时代所呈现的汉文化认同(王美秀,2002,p.30)。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传统文化大厦的崩塌及全盘的西化,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失调”也引发旷日持久的对中国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讨论(阮伟,1999,p.31)。

而在西方,“文化身份认同”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认同”这一哲学概念,后来又发展出社会认同等概念。“文化身份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概念正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是近几十年内的事。随着全球殖民时代的结束,许多原来的殖民地国家在重建中不断遭遇文化身份的冲突,有关国族认同、民族认同、种族认同等身份政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各地的加快渗透及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感到国家的传统主权被剥夺。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国家的文化身份,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对文化身份的关注度比较高。

社会语言学家Ennaji认为,“文化身份认同”是一种基于国籍、民族、宗教信仰、社会阶层、代际、居住地和那些具有自身独特文化的社会群体的基础上,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属于哪一群体的身份或感觉,文化身份是个体的特征同时也是群体的特征,在群体中大家共享相同的文化身份(Ennaji,2005,p.32)。文化研究者Casmir认为,“文化身份认同”是“在个人的总的现实世界的认知中自我与文化互相交织成的景象”(Casmir,1984,p.33)。

至今,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有关文化身份认同的定义。由于在研究中,民族认同、族群认同、种族与国族认同等身份政治类的研究话题总是与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难以分开,因此“文化身份认同”也总是被认为是与身份政治的概念相似或相叠的文化研究概念。但是对于二者的关系,是并列,包含,或相互依赖?不同的学者持论各异(Barker,1999,p.34)。

二、“文化身份认同”概念的不同视角

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定义,本书通过梳理,按不同的视角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大致不同的流派。

哲学理论视角 “文化身份认同”与哲学概念上的“认同”甚有渊源。哲学上认为“认同”是“两个不同物体之间在逻辑上的等同关系”,或如海德格尔的观点,将“认同”视为一种事物的“本质”,是一种统整于事物本身中的基本特质(Dittmer &Kim,1993,p.35)。从这个角度上,“文化身份认同”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作为人的特点,我们如何看待身边的其他人,以及我们认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身份’意味着要‘确定’或是‘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Kidd,2002,p.36)。

社会学视角 “文化身份认同”被认为是个体与群体的文化归属关系,对待自身文化、未来文化的态度,它常常表现在具体的行为、符号象征、认知态度、共有的思维模式、群体规范等领域,是能被群体成员共同理解和亲近的(Carbaugh,1990,p.37)。它重在“处理的是与人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行为角色所相关的身份的结构和功能”(Hogg et al;1995,p.38)。

跨文化研究视角 “文化身份认同”被认为是在跨文化过程中,个体在心理层面和社会行为层面的适应过程(王亚鹏,2002,p.39)。王东风对其的定义是:“文化认同是指出发文化的文化因子在被引入目标文化之后,安全度过排异期,最终被目标文化所吸收的过程”(王东风,2002,p.40)。

后殖民理论视角 这一视角认为要从殖民者对殖民地民族文化的扭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话语权和话语资源的重新利用中确定国家的文化身份认同(陈义华,刘飞,2005,p.41)。张立波认为:“所谓文化身份,牵涉三个方面的内容:角色定位,自我的认同,他人的承认……文化身份表征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形态”(张立波,2004,p.42)。

现代主义视角 “文化身份认同”被认为是与历史、文脉相关联的,它又是冲突的、多元的、并时时在变化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霍尔(Hall),他将文化身份认同分为三个主体:启蒙的主体、社会学的主体、后现代的主体。在后现代主体时期,身份呈现去中心化、碎片化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多重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并不一致,我们可能会同时具有许多相冲突的身份认同,朝向不同的方向,因此我们的身份认同时时在变”。(Hall,1992,p.43)。

综上可见,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困难的。Brubaker &Copper曾经这样总结过关于“身份认同”概念的研究,他们认为,一部分研究者支持“身份”具有“相同性”、“核心自我”的概念,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强调“身份认同”建构的“过程性”、“互动性”、“不稳定性”、“破碎性”,这显然又是与上一个观点相斥的(Brubaker &Copper,2000,p.44)。同样,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概念也是如此,一部分研究者支持文化身份的“核心自我”的稳定性,例如“文化身份认同”是“个人认识‘我是谁’这一问题的起点”(胡雅梅,2005,p.45),是“文化自我”的一种表现(廖育信,2007,p.46)。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却强调文化身份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如Hall(1992)、张立波(2004)等。

三、“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方向

在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方向上,许多研究者将研究的焦点关注在国族认同的研究上(江宜桦,1997;洪镰德,2002;张立波,2004;赵峰,2004;陈义华,刘飞,2005;徐则平,2008;陶家俊,2009;卿臻,2010;王沛,胡发稳,2011),在此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田野研究、量化研究的调查(朱全斌,1998;吴乃德,2005)。也有研究学者针对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量化问卷测量,提出影响文化身份认同的诸多要素及影响模式(Hu et al,2014)。

除此以外,本世纪以来,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世界之间的距离缩短,人们在跨国及跨地区的不断流动,使不同的文化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在全世界出现了一些跨文化、国籍而共享某些共同价值观念的群体,也出现了在文化之间穿梭的移民群体、流散群体、跨国劳务群体等。对于他们在当地的文化适应、文化融合等跨文化认同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本世纪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议题(Donald et al,2000;王佳英,2006;孙进,2010;赵旭东,2012;戴晓东,2012)。

在跨文化认同的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研究方向。例如对全球文化类同与文化差异的研究(李萌羽,2004,p.52);对亚文化的认同研究,如全球消费亚文化认同(蔡正飞等,2013,p.53)、青少年次文化认同(周甫亮,黄昭谋,2008,p.54)、生活方式亚文化认同(陈扬威,2009,p.55)。对跨文化中文化身份认同的冲突与妥协的研究,如文化身份的妥协与抵制(李岩,2004,p.56)、区域经济一体化(刘杏玲,吴满意,2008,p.57)、全球化与多元地方感的文化本土化(陈重成,2010,p.58)、移民群体的生存方式与宗教传承等文化认同(李其荣,2008,p.59)。其中,张幸对在南亚唯一唐人街及华人社区生活的加尔各答华人多元化宗教信仰的田野研究,比较科学地揭示出移民群体的多元化身份特征及文化认同(张幸,2008,p.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