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化理想图景的诉求

现代化理想图景的诉求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吴华清[1]上海世博会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理想图景的一种诉求,这在中国媒体对外报道的框架中显露无遗。这种诉求通过世博会这个公共外交的大舞台向全世界进行了表达。因此,世博会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绝佳舞台。《中国日报》以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围绕世博会这个中心,对于当下中国的许多方面做出了不少评论性的报道。一是在理念意义上评价世博会这个人类共同的事件本身带给人们的启
现代化理想图景的诉求_从年世博会对外报道看中国公共外交的话语建构_转型中的传媒——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与思考( 一)

◎吴华清[1]

上海世博会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理想图景的一种诉求,这在中国媒体对外报道的框架中显露无遗。这种诉求通过世博会这个公共外交的大舞台向全世界进行了表达。

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开幕。与奥运会相比,世博会参与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更多,持续的时间更长,现场观看的人数更为庞大。因此,世博会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绝佳舞台。

最早使用“公共外交”这一术语的是塔弗兹大学弗莱舍法学院系主任埃德蒙德·古利恩(Edmund Gullion),他在1965年将“公共外交”定义为:“公共外交旨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含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一国私人利益集团与另一国的互动,外交使者与国外记者的联络等。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观点的流通。”[2]4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共外交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简而言之,公共外交涵盖“政府对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话方式,包括双方或多方的官方—民间或民间—民间的各种直接交流[3]

既然2010年世博会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大好时机,那么在对外宣传世博会的过程中,中国采用了什么样的话语策略呢?中国媒体的对外报道体现了中国公共外交当下什么样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背后反映了中国何种价值诉求?

本文以新华社世博英文报道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从2010年5月1日起世博会开幕至9月30日的世博英文报道为分析样本,以框架理论为主要研究思路,即分析文本中所采用的框架。

一、框架分析

(1)两家媒体都详细报道了世博会的开幕式。这些报道具有比较强的报道标志性事件的特点,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世博会最初开幕的几天。在内容上,两家媒体都提及了开幕式的重要来宾,简单介绍了开幕式的流程,相对详细地描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文艺表演和焰火表演的信息,突出了这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意义。

(2)两家媒体都报道了世博会“绿色世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这一框架实际上具有相当强的覆盖能力,不仅有直接介绍相关内容的报道,而且在介绍具体场馆和世博周边活动时也往往会突出环保理念,从侧面凸显了这一主题。通过这一框架的报道不仅着力突出上海世博会的内容,传递了最新的环保理念和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可持续或者所谓“追求和谐”的发展模式,而且世博本身在运作过程中也是绿色、环境友好的,是本届世博会的重要特点。

(3)两家媒体都报道了世博会的一些场馆。这一框架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报道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有关的场馆。第一种是直接介绍场馆的信息,指出场馆与众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外形特征和内部设计)、设计的理念和举办的附属活动,大致的参观人数情况,并且往往在报道中与这个国家的国情相联系,介绍该国有关的文化传统或者新的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新华社对于印度馆的介绍。另一种则间接介绍场馆的信息,主要通过采访场馆的设计者,借他们之口来说明场馆的特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新华社对津巴布韦馆的介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还引用了一些国外媒体对于场馆的报道,如朝鲜报纸对其国家馆参观情况的报道。通过这一框架突出世博会代表了未来生活的方向,尤其与环保等新理念结合,具有文明开拓创新示范的意义(发达国家馆表现得尤为明显)。

(4)两家媒体都报道了以世博会为平台的相关活动。这一框架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许多报道可以归入此类。总结这些活动大致有如下几类:一是在世博园区举办的活动,有国家馆本身特设的活动,如《中国日报》介绍的法国馆主办的法式集体婚礼,也有一些国家主题日的活动,比如太平洋岛国的歌舞表演;二是与世博会相关但是并不在园区内举办或与主办方无关的活动,有借助世博机会在无锡召开的国际知名科学家参与的未来城市发展讨论会,有上海市中小学校自发组织的暑期游园活动;三是在国外举办的与上海世博会有关的活动,比如新华社报道了澳大利亚某孔子学院组织的世博主题演讲比赛。这些报道的共同特点是先描述活动的内容,再引申谈文化、政治、经济、艺术乃至科学方面的意义。

(5)两家媒体都报道了个人参与世博的情况。其一是特殊人群与世博的联系或者相关活动。例如,玉树地震灾区儿童参加世博会开幕式和25个视力障碍儿童参观世博。这些报道强调了世博会在一场文化盛宴当中所蕴含的“人情味”的一面,反映了世博会主题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二是普通人参与世博的情况。例如,新华社通过瑞典驻沪外交官的视角描述了世博会和主办城市的吸引人之处,《中国日报》则介绍了一位尽职的出租车司机和复旦大学的一位志愿者的体验,还介绍了创下参观爱知世博会243次纪录的日本老太太的上海世博印象。通过这些报道就更能够以小见大反映世博会给普通人的印象以及与他们之间的联系,从侧面回应了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本主义主题。

(6)《中国日报》报道了世博会对于上海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涉及上海后世博发展的,比如上海将借助世博会的契机成为新的举办世界会议的中心;有涉及当下的“世博效应”,比如世博导致长三角地区旅游人数增加;更多报道关心世博会对于上海市民生活的影响,比如世博会纪念章热卖,乃至高考部分考场为避免世博影响而改变。通过这些报道反映了世博会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对于上海乃至周边地区全方位的影响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经济或者组织的领域,在影响的时效上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7)《中国日报》报道了世博会运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对消极的一面。其中一类是组织工作本身的问题,比如指示地图有错误;另外一些则是由于观众或者社会造成的问题,比如观众不按照票上的时间参观造成场馆人数不同时段不均,以及假票和假纪念品的冲击等。通过这些报道呈现出的是一个更加完整、真实的世博会,除了说明组织工作本身差错难免外,也让读者更加能够理解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8)世博会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日报》以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围绕世博会这个中心,对于当下中国的许多方面做出了不少评论性的报道。一是在理念意义上评价世博会这个人类共同的事件本身带给人们的启示,对于世博主题进行演绎和阐发,直接点出了世博会的意义在于促进中国了解世界的潮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二是在现实意义上评价世博会对于中国的意义和反映出的问题,如从两方面分别论述上海是否有必要举办这样规模和成本的世博会,还有从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衡量上海和纽约之间在文化生活上的差距,和以世博为契机直接讨论中国的世界地位。

(9)两家媒体都以世博为契机介绍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这些报道以不同视角介绍了上海的变化,通过这些报道读者能够认识到上海从一座殖民地城市逐渐发展,借助改革开放重新起飞并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上最具有活力地区的历史,了解上海这座城市内在的西化、兼容、进取的文化特性。

二、话语包分析

(续表)

三、结论

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上海世博会更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中凸显中国的形象。以沟通和交流为主要行为方式的公共外交非常注重话语的影响力。从以上框架和话语包的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世博会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从世博会各个国家场馆的介绍,到各种文化活动的呈现——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的这些报道说明了世博会本身非常生动和多元。世博会在短时间内集中为各种文化和交流活动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促进了文化和价值观的沟通,尤其是帮助中国人和外国人在活动中相互了解、学习,用交流消除隔阂,也有助于扩大各个文化在母国之外的影响力。

(2)这些框架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对当下现代化理想图景的一种诉求,即追求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博会对外报道的这一话语体系也是与国际主流话语的接轨。目前环境保护、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对于现代化方向的主流定义,世博会的对外报道极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主流话语。《中国日报》至少有三篇文章介绍上海办博的环保举措,包括尝试使用环保材料建设场馆,使用低碳的公共交通方式,建设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公共设施等,并且用数据说明了环保的成果。这些带有评论性的报道一方面能够从理念与现实两个层次厘清上海世博会的价值,促进读者对于这一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另一方面世博会本身也提供了一种对于中国历史地位和未来发展的价值考量,从而更深入解析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即通过世博会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生活理想图景的思考。

公共外交起源于美国,原意是向世界介绍美国,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赢得外国公众的支持。北京奥运会体现了中国人“和谐社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想,而上海世博会则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理想图景的一种诉求,这在中国媒体对外报道的框架中显露无遗。这种诉求通过世博会这个公共外交的大舞台向全世界进行了表达。

此外,世博会对外报道的框架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公共外交的一种开放性。自1949年以来,我国公共外交的工作重点由鼓吹“世界革命”,注重宣传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过渡到向外部世界全面客观地阐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方针,介绍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合作与交流,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等领域[4]。当然,世博外交只不过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次经历和一个侧面,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公共外交的所有面向。但不管如何,在世博会这一舞台上,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在与其他国家的多元文化和谐相处中得到体现的,不仅如此,中国人也在世博这一契机中回应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即追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这也体现了一个更加自信和开放的中国。

【注释】

[1]作者简介:吴华清,南昌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2001年进入《宁波日报》工作,现任总编室副主任,主任编辑。

[2]“What is Public Policy”,www.publicdiplomacy.org/1.htm.

[3]赵启正:《由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

[4]廖宏斌:《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