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平城京时代的城市

平城京时代的城市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将全国的人口编入户籍,每6年编制一次户籍。据日本学者泽田吾一的研究,平城京最盛时期的人口达到了20万左右。据统计,这一时期五位以上的贵族有130人,官吏的数量则有10000多人。平城京格局与藤原京相类,但有所发展。虽然也有半个月开一次的东、西两市,但整个平城京的经济基础主要依赖租税,而不是商品经济。

646年的“大化改新”力图打破地方氏姓贵族对土地和人民的控制,依靠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以实现“公地公民制”。在中央设立太政官制以总揽全局,下设八省。在地方设有国、郡、里这样一套行政机构,置有中央政府任命的国司、郡司、里长。这一时期的日本总共有60多个国。官员分30个等级,系量才录用。当时中央贵族占有中央很重要的官职以及国司的职位,而地方贵族也占有地方政府的重要职位,可任郡司、里长,皆系终身任职,且能世袭。思想上采用地域性的神道、全国性的佛教以及儒家思想并以此维持国家的稳定。在土地制度上,用班田授受法与租庸调、徭役制度,将土地与人民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将全国的人口编入户籍,每6年编制一次户籍。法律上将民众分为良民与贱民,良民系由原来的部落民转化而来,是生产的主力,也是班田制与租调庸制的对象。贱民系原来的公私奴婢,有五种类型,数量不大,也班给少量的土地。所以,大化改新尽管希望打破地方割据,建立中国式的“一君万民”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但是因为氏姓贵族在中央与地方有着强大的势力,改革进行得并不彻底,很多方面都大打折扣。比如五位以上的贵族拥有位田、职田,免除徭役赋税等。寺田、神田也免除租税,宅地与园地可以永久持有,并可以买卖。这就为后来“寄进”庄园制的兴起、武士政权的登台埋下了伏笔。

平城京

当然,改革终究还是部分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中央对各地人力与物力的控制因此而大大增强,同时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在中央也需要建立一套庞大的行政机构,这样就需要有一个永久性的首都所在地。694年,持统天皇在飞鸟修建藤原京(大和国高市郡鸭公村,今奈良鉼原市),该城模仿唐朝的长安,宫城位于正北面,一条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将京城分成左右两京,同长安一样设东、西两市,总共有96街坊,畿内各地的中央贵族根据品级以及人口由朝廷授予宅地。在京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虽然有市,但那只是贵族交换生活必需品的场所。

由于飞鸟地区三面环山,相对狭窄,所以在710年,元明天皇将都城迁往交通更加便利、视野更加开阔且距离旧都不远的奈良,在那儿营造了平城京。期间的741年、744年、745年又曾分别迁都恭仁、难波、近江,最终还是迁回平城京。到794年,迁都至京都的平安京。在营造平城京的时候,所有的贵族及其家属以及从属于他们的下人,还有很多寺院等都迁往奈良。与此同时,一些在东市、西市从事买卖的百姓,从事营造寺庙佛像的匠人,进行调、庸运输的农民以及打算在城市谋生的、没有土地的流浪人士等都聚集到了新的京城。据日本学者泽田吾一的研究,平城京最盛时期的人口达到了20万左右。[4]

当然,平城京不是一个因为商品经济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城市,它完全是依赖行政力量而建成的国都,所以官僚贵族的势力占绝对统治地位。据统计,这一时期五位以上的贵族有130人,官吏的数量则有10000多人。民众不是隶属于政府,就是从属于寺庙。

平城京格局与藤原京相类,但有所发展。整个都城呈棋盘状,正北面是朱雀门,正南面是罗城门,一条宽达150尺的朱雀大街将两个城门连接起来。城内分南北9条、东西8坊,每坊分16个区,都城的东西南北各5公里。都城周围修建有城墙。

政治中心位于朱雀门的北面,左右两京为市,从藤原京迁来的寺院也建于此地。著名的东大寺及其佛像就建成于此时。同藤原京一样,凡是愿意在京城居住的贵族、官僚、庶民等,都班给宅基地。由于都城面积只有藤原京的一半,所以建筑比较密集。

贵族的宅基地,三位以上为一町,五位以上为半町,初位以上为四分之一町。三位以上的贵族房屋,其大门可以朝向都城内大路。宅基地基本都是正方形,房屋一般都面南而建。居室与寝室分开。有瓦顶,也有板顶以及柏树皮顶。仓库与作坊一般都是草顶。庭院被墙壁或篱笆围起来,里面广植树木草坪。庶民的宅基地面积只有十六分之一町,甚至三十二分之一町。屋子狭小,一人一坪,仅够容身。一般都是草顶,建有木板地床,上铺席子。也有些贫困的人家没有地床,直接用芦席、竹席铺在地上。

由于政府重视提倡,在平城京修建了很多寺庙,寺庙都相当雄伟,尤其是皇家寺院——东大寺,它号称国内佛教的“本山”。再加上很多私家寺庙,到720年,平城京总共有48所寺院,当时僧侣们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服饰方面,根据阶层的区别,官员们拥有礼服、朝服、制服这三个层次。男子着冠佩玉、女子挽发,但是庶民还是穿戴古老的简单的服饰。[5]

由此可以看出,就城市而言,无论是在物质层面,如建筑风格与建筑布局、服饰等,还是在精神层面,天皇政府在推行大陆国家(中国)的体制与思想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同1000多年后的明治维新一样,大化改新也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一般都是先在贵族阶级中推行新的政策,由他们起表率作用,而后逐渐推向全社会。从以后的日本社会发展来看,这次革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接受了东亚最先进的文化,日本遂成为儒家文化圈的一员,而有别于北方的蒙古与南方的泰国、菲律宾等地区。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模仿是后进赶先进的捷径。

不过,由于是依靠政治力量构建的城市,迁到城市里的贵族们有很多还不太适应城市生活,而且他们的女眷大都住在乡下,所以贵族们在每年的五月和八月各有15天的假期,这时他们一般都会归乡。另外,城市人口在近郊或者城里被分配了区分田,所以,城市尚未与农村完全分离。

专业技术匠人一般也都分有区分地,他们被免去了全部或者部分调、庸以及其他杂役,在一定时间内去作坊做工,贡献他们的技术。此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徭役征调来的、从事土木建筑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农民工。不过在奈良时代后期,也大量使用从市场雇佣来的临时工。

由于人口与财富的集中以及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原料、官作坊的多余产品和贵族的剩余产品等开始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因而城市商品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雇佣劳动者也日渐增多,从而导致了社会身份制度的松动。

虽然也有半个月开一次的东、西两市,但整个平城京的经济基础主要依赖租税,而不是商品经济。在市场活动的行商也不是专业商人,他们在市场休息的时段内仍然以从事农业为主。市场上的商业活动主要是以物易物,但也使用货币,尤其是在畿内地区。由于模仿中国唐朝铸造了日本最早的货币——和铜开,东、西两市也在政府市司的监督下,各种商品被明码标价,所以京城周边地区的民众接受了这种便利的交换中介物。另外,对于临时雇工也用货币支付薪酬。但由于铸币的出现是人为催化而产生的,所以在地方仍然是以物易物。总之,整个日本当时还处于自然经济阶段。[6]

各地方的国府是各地方的中心,一般都位于交通便利且利于防守的地方。同平城京一样,一般也采用棋盘型设计,只是规模更小。国府所在地一般建有国厅、国分寺、总社、军团、国学等,外围有土垒、壕沟等防御设施,城市中间也存在很多耕地,所以它们并非是今天意义上的市镇。官员、僧侣、军队等是国府所在地的主要消费群体,其中也有定期与不定期的市场,都置于国厅的管理之下。至于那种恒久的市场,当时尚未产生。

地方都市同平城京一样都是在行政力量的动员下兴建的。地方都市中,在规模以及重要性方面仅次于平城京的是国防重地、位于北九州的太宰府,该府在对外关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九州一带的中心地,防御工事非常齐备。观音寺是九州的宗教中心,当地还建有学业院等。[7]

连接畿内与四方的大道分东海、东山、北陆、山阴、山阳、南海、西海诸道,其中连接九州太宰府的山阳道是大路,东海道、东山道是中等道路,其他是小路。路上都设有大小不一的驿站,由各地国司管理,委任地方人士为驿站长,给予驿田以充工费。从事服务工作的“驿子”免除其他徭役。[8]

日本是岛国,自古以来海运比陆上交通更重要,所以,很多地方如难波、大津、博多等,既是重要的地方统治中心,也是相当繁荣的良港。尤其是北九州的博多,由于承担着同大陆交流的功能,十分繁荣,政府还在那儿设立了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鸿胪馆等外交机构。[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