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赋税变革之痛

赋税变革之痛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专制赋税制的根本与基础没有改变,结果,每一次赋税制改革,都不可能实现赋税增进全社会与每个人利益总量的终极目的,只能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修修补补,苟延残喘。因此,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便提出了“两税法”变革,其显著特点在于它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老百姓头上的做法,变之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

二、赋税变革之痛

由于专制赋税制的根本与基础没有改变,结果,每一次赋税制改革,都不可能实现赋税增进全社会与每个人利益总量的终极目的,只能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修修补补,苟延残喘。以中国历史上的几次赋税变法为例,每一次赋税变革的最终命运大同小异,都无法从根本上增进老百姓的利益。相反,会成为新一轮横征暴敛的起点与借口。“贡助彻”是中国赋税史上的第一大主体税种,而以后发展更为成熟的“租庸调”,则为第二大主体税种,尽管其法律精神都是“有田必有租(田赋)、有身则有庸(劳役)、有家则有调(特产)”[21]。但结果,却成为官府新一轮盘剥老百姓的合法根据。

唐朝时期杨炎的“两税”变革为例,其出发点和动机也许不应苛求,可能既是为了唐王朝江山的千秋万代,也不排除有体恤老百姓生活之艰的成分。“两税”变革的背景是,唐朝中晚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与土地的兼并,使得“租庸调法”的税基(户口户籍)受到了严重破坏,“据丁征税”的原则因此越来越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因此,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便提出了“两税法”变革,其显著特点在于它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老百姓头上的做法,变之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客观上,这一方面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由于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赋税负担要公平合理一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百姓的赋税负担,这无疑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由于正税之外的加征使百姓苦不堪言,“两税”变革反而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祸害。翰林学士刘允章曾言“两税法”导致农民有“八苦”,其中就包括赋税繁多、官吏苛征和敲诈、替逃户承担税捐等。“民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22]对此,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重赋》一诗中这样记述: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

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23]

而这一现象,被后世概括为“黄宗羲定律”。现代有史学家则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即:两税法=租庸调+杂派//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倪元璐税法=一条鞭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杂派//地丁合一=……=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杂派+杂派//通式:bn=a+nx。其中: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24]

结果,由于赋税背离了其终极目的,一味地强调“富国强兵”,同时夺民时,派徭役,大兴土木。因此,安居保命就成为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和梦想。唐代诗人张籍(约767—约830)在《西州》《洛阳行》《董公诗》等诗中,就为“租庸调”招魂,怀念“租庸调”。

在《西州》诗中:

羌胡据西州,近甸无边城。

山东收税租,养我防塞兵。

胡骑来无时,居人常震惊。

嗟我五陵间,农者罢耘耕。

边头多杀伤,士卒难全形。

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

生男不能养,惧身有姓名。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25]

在《洛阳行》中: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

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

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

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宫。

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

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

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26]

在《董公诗》中: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

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东方有艰难,公乃出临戎。

单车入危城,慈惠安群凶。

公谓其党言,汝材甚骁雄。

为我帐下士,出入卫我躬。

汝息为我子,汝亲我为翁。

众皆相顾泣,无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义,其妻勉夫忠。

不自以为资,奉上但颙颙。

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所忧在万人,人实我宁空。

轻刑宽其政,薄赋弛租庸。

四郡三十城,不知岁饥凶。

天子临朝喜,元老留在东。

今闻扬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贺明主,皇风恩赐重。

朝廷有大事,就决其所从。

海内既无虞,君臣方肃雍。

端居任僚属,宴语常从容。

翩翩者苍乌,来巢于林丛。

甘瓜生场圃,一蒂实连中。

田有嘉谷陇,异亩穗亦同。

贤人佐圣人,德与神明通。

感应我淳化,生瑞我地中。

昔者此州人,但矜马与弓。

今公施德礼,自然威武崇。

公其共百年,受禄将无穷。[27]

深切记述赋税变革之痛,极力为“租庸调”叫好,希望重回“租庸调”时代,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