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习古”与“赋新”

“习古”与“赋新”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习古”与“赋新”——中国古典“七善文化”的城市重塑城市定位的本土化创新,应该是在中国文化中寻根,中国古典文化可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其中可圈可点的文化精华不胜枚举,而中国古典文化中曾提出过一种“七善文化”,至少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一种“理想类型”和可以实施的一种主张。“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是在“善”的循环层面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循环型城市社会
“习古”与“赋新”_中国古典“七善文化”的城市重塑_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习古”与“赋新”——中国古典“七善文化”的城市重塑

城市定位的本土化创新,应该是在中国文化中寻根,中国古典文化可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其中可圈可点的文化精华不胜枚举,而中国古典文化中曾提出过一种“七善文化”,至少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一种“理想类型”和可以实施的一种主张。《道德经》第八章中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七善文化”的本质是提出社会与个人发展的一种境界、品行和行为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作为中国城市形态本土化理念的模式和认知境界。如果中国现代的城市能够秉承并创新传统意义上的“七善文化”,城市定位的中国式文化认知就可以从中受到新的启迪。“七善文化”的整体概念包含了思想、行为、能力、品行和人的价值追求,构成了对事物、对人的一种理性规划和“形塑”模式。如“居善地”是指水善处下而处众人之所恶。当然,“居善地”从现代认知观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最适合人居的地方,而城市本身应该是“宜居城市”。可以理解为“居善地”就是创造“最佳人居城市”。而从原意理解是: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而能够创造自己的平衡与和谐,事实上,懂得地点和空间上“利万物”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获得全新的发展。“心善渊”的原意是指水“趋下而厚积,存心幽深而明澈”;可以“满招损,谦受益”的认知层面加以理解,无论是从空间的角度,还是从个人心理的角度,都需要有合理性结构性空间。假设城市文化能在一定层面遵循、追求“七善文化”的内涵,强调城市的包容与涵容能力,强调城市本身的智慧与博大,强调城市创造与创新能力,强调城市高雅与博爱,强调城市感恩与回报自然,城市的理性和城市民生的城市定位就一定会得到尽情的发挥。“与善仁”原意是强调水与水之间浑然无痕的亲和性;水,损而不竭,施不求报。而城市正是每个城市公民的家,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城市应该很好地推行仁政,并能够亲民,市民能够以善习,创造善事。“言善信”则指水静则无声,其声言必随其行,故言而有信。城市是一个社会实体,必须是创造一个讲究信誉、讲诚信的社会与文化环境,这一点正是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最缺乏的文化。“政善治”,其原意是指,水能够表现清净太平,“百川纳海未见其不能浊而澄;水,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而我们强调的城市是能有一个好的政策主张,有一个科学城市管理模式,能够创造城市社会的整体进步。政治上能够法律严明、政府清廉、高效,应该说传统的“七善文化”所要求的正是我们当代城市政府应该做的。“事善能”本指水“善利万物”,“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从城市发展的理念来认识,这里强调的是管理者的能力,包括经营城市、行销城市、管理城市、创新“城市文化资本”。“动善时”是指水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水,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城市的竞争是全球范围的竞争,不仅仅是在传统思维中去把握机遇,更重要的是创造新机遇,创造城市本身的价值,城市价值决定着城市产业本身的价值,而城市价值的内涵既包括自然资源、政策资源、产业经济类型,还包括人的文明程度、城市对人的宜居性和未来发展的能力。“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在我们提出“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31)、提出“城市是生长在自然中的一棵树”的时候,我们大力主张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开发弘扬“七善文化”,如果我们当代的城市能够用“习古”加“赋新”遵循传统古代中的“七善文化”内涵来发展现代城市,或许我们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七善文化”与现代社会“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人存在与发展的整体的系统性追求,即在内涵上都强调人的自主行为和“善”的文化观念,是可谓“行其当行,止其当止,行其至善”。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仅仅过度强调某一方面要素的成长,都有可能产生负面文化,综合性、整体性地创造“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也是中国“七善文化”在当代最好的实践。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循环经济更多的只关注生产、减量回收和再生产的过程,是不能够完全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理念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现代性的标志。“循环型城市社会”的建立须以生产、流通、消费、人和自然交融等四个模式的转变为前提。生产模式方面,必须从工业社会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转变到以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率为中心,也就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为中心;流通模式方面,由于附加环保义务的自由贸易模式更能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帮助,因而必须抛弃传统工业社会崇尚的完全的自由贸易;消费模式方面,则必须从以使用大量自然资源为中心,转到以利用绿色消费品为中心;人与自然的交流模式方面,应当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创造回报自然感恩自然的新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以现代方式寻求“善”的循环,并在现代意义上表现着中国传统的“七善文化”,力求最大程度地使城市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寻求人与自然的最佳和谐方式,寻求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七善关系”。“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是在“善”的循环层面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曾看到一些城市在“恶的循环”中衰败下去,主要表现为:法律和规划不完善,并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方式;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城市文化没有个性,缺乏独有的城市市民精神,城市记忆丧失;城市建设投资资金缺乏,投资主体单一,城市缺乏再发展的能力;城市居民就业不充分,不能安居乐业;城市居住条件落后,城市污染严重,不适合人居;城市历史建筑被破坏,城市空间文化缺乏创新,没有良好的城市景观文化与符号;城市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城市居民没有安全感;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管理,更没有“社区照顾”体系等,这些就是“恶的循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

“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作为城市一般性定位观念,是一种“普适”的发展模式,即所有的城市都应该从“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方式。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城市在创造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创造独有的结合模式。或者如当今澳大利亚一些城市,或者如日本的京都与奈良,或者如中国古代“清明上河图”所体现的城市模式,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其共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最后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要达到这样一种和谐,也必须是一种互动式的多循环社会结构模式(IMSS,Interactive Multi-recycling Social Structure)。这种模式在5R的循环经济原则上更强调互动的5C原则,即协调、共识、合作、共存、共荣。

城市学家芒福德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论及人类城市的未来发展,他说“今天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应当受到控制并导向为生活的目标服务,还是为了促进技术无止境地扩张,我们的生活应受到严密的组织和抑制。”这一观点笔者是赞同的,科学技术的增长,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现代化生活环境,汽车的家庭化、电脑的家庭化等等,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和消费方式,几乎每一人都在超量地消耗地球的资源,并使人类成为一种“城市动物”。芒福德还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西方文明不自觉的、的确,几乎是自动的,沿着上述第二条道路走得很远。它的最终结果必将接近非人的蜂窝(sub-human hive),这里,一群日本技术人员把这种蜂窝描绘成是‘24世纪的超级社区’,在那里,所有人的有机体功能和人的个性全被一个集体装置所吸收,这个装置是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有机体,而让人类像游离细胞,作为附属品,无目的地生存着。”(32)是的,如果人类不限制自己的生活方式,任凭科技带来全新的生活和全新浪费模式,城市只能是自然的对立物,城市只能是自然的破坏者,而世界全球化的过程,要求每一个城市应该是自然的守护者和人类历史文化守护者。芒福德认为中国《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所显示的那种质量: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的无穷的组合,排列变化,不是完善的蜂窝而是充满生气的城市。”

城市创造着新的人类文化,人类在城市的发展中重塑群体的文化与行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最早的城市,也能够创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现代城市。中国的城市没有经历过西方城市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国有与西方古希腊罗马同时期的春秋战国城市文化,有与人类黄金时代文化——希腊文化相提并论的“百家争鸣”的城市文化,中国正在形成的城市社会来临的前夜,也必然会孕育出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城市文艺复兴,21世纪的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正在开始!

希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善文化”能够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得以复兴!

面对中国城市化的新时期,遵循传统的“七善文化”模式,我们提出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定位的新主张:①提倡“自然主义城市生活”新主张,城市是镶嵌在自然中的人类住区;②提倡创造城市“综合竞争力”+“特色竞争力”的定位主张;③提倡“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新生态城市定位主张;④提倡创造城市美学细节新城市美学文化定位主张;⑤提倡城市人际和谐新社区的“中国式后都市主义”的生活定位主张;⑥提倡诚信为本的新城市行为文化定位主张;⑦提倡中国城市多类型、多梯度分类指导的定位主张;⑧提倡创造个性化城市伦理与生态道德文化的新城市消费主义定位主张;⑨提倡发展“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33)的可持续定位主张;⑩我们提倡全球城市价值链高端价值链介入模式的定位主张;img32提倡城市民生主义优先的理念与定位主张。在这些定位主张的前提下,让城市充满爱,让城市创造感恩意识——一个城市自己时代的文化道德。

让城市能够感恩社会,为社会创造应有的价值与财富

让城市能够感恩每个人,让每个城市人的价值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最大化。

让城市能够回报自然,让城市对自然能够有颗感恩的心,来感谢自然的赋予,城市能够成为自然再创造的动力。

镶嵌在自然中的城市,就是城市的生命所在。创造中国自己的城市定位模式,创造中国城市本土化理论、体系和模式,已经是城市社会来临的时代要求!正如美国《商业周刊》的一句名言:“当城市成功的时候,整个国家也会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